式自动步枪设计原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3908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式自动步枪设计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式自动步枪设计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式自动步枪设计原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式自动步枪设计原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式自动步枪设计原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式自动步枪设计原理.doc

《式自动步枪设计原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式自动步枪设计原理.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式自动步枪设计原理.doc

95式自动步枪射击学理

二旅五营廖纯意王旭段忠雄

同志们,要想做一个神枪手,学好射击学理……

下面我从能够影响射击的6个方面来讲解射击学原理。

一、发射与后坐

发射与后坐是武器射击时发生的一种现象,了解发射与后坐的原理,对武器操纵和精确射击都有一定的作用。

1.发射

定义:

发射,是火药气体压力将弹头从膛内推送出去的现象。

发射过程:

击针撞击子弹底火,使起爆药发火,火焰通过导火孔引燃发射药,发生大量火药气体,在弹壳内形成很大的压力,推动弹头脱离弹壳,挤进枪膛沿膛线旋转加速前进,直至推出枪口。

(下面请看视屏)

可以看出整个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准备阶段:

从发射药开始燃烧起至弹头开始运动为止。

在此阶段中,发射药在密闭的固定的弹壳内燃烧并发生气体,气体逐渐增加,从而使压力逐渐增大。

基本阶段:

基本阶段自弹头开始运动到发射药燃烧完为止。

在此阶段内,发射药迅速变更的弹壳内燃烧,膛内压力随气体的增加迅速加大,弹头运动速度随之加快。

气体膨胀阶段:

气体膨胀阶段自发射药燃烧完毕起到弹头底部通过枪口前切面时为止。

在在此阶段内,弹头是在高压气体的膨胀作用下运动。

火药气体作用的最后阶段:

火药气体作用的最后阶段自弹头底部脱离枪口前面时起到火药气体停止对弹头作用时止。

2.后坐

定义:

发射时,武器向后运动的现象,叫后坐。

后坐的形成:

发射药燃烧时,发生的气体同时作用于各个方向,作用于膛壁周围的压力为膛壁所抵消;向前作用于弹头后部的压力送弹头前进;向后作用于弹壳底部的压力经过枪机传给整个武器,使武器向后运动,形成后坐。

武器的后坐和弹头的运动是同时开始的。

在弹头脱离枪口瞬间,大量的火药气体随弹头后部从枪口向外喷出,形成了反作用力,使武器后坐更加明显。

二、弹道形状及其实用意义

1.什么叫弹道

弹头脱离枪口以后在空中(火箭弹)运动中,其重心所经过的路线,叫弹道。

2.弹道是怎么样形成的呢?

弹头(火箭弹)脱离枪(筒)口后,如果没有地心吸引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它将坚持其所获得的速度,沿着发射线无止境地成匀速直线飞行。

实际上,弹头(火箭弹)脱离枪(筒)口在空气中飞行时,同时受到地心吸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使弹道不克不及成为一条直线。

(下面请看图形)

起点:

火身口中心点沙(弹道开始点)。

火身口水平面:

通过起点的水平面。

射线:

发射前火身轴线的延长线。

射角:

射线与火身口水平面所夹的角。

发射线:

发射瞬间火身轴线的延长线。

发射角:

发射线与火身口水平面所夹的角。

发射差角:

发射线与射线所夹的角。

发射线高于射线时,发射差角为正,发射线低于射线时,发

射差角为负;相重合时,发射差角为零。

落点:

弹道降弧与火身口水平面的交点(射表落点)。

弹道最高点:

火身口水平面上弹道最高的一点。

升弧:

由起点到弹道最高点的弹道。

降弧:

由弹道最高点到落点的弹道。

弹道高:

弹道上任何一点到火身口水平面的垂直距离。

最大弹道高:

弹道最高点到火身口水平面的垂直距离。

弹道切线:

弹道上任何一点的切线。

落角:

落点的弹道切线与火身口水平面的夹角(射表内的)。

射程:

起点到落点的水平距离。

三、选定表尺(瞄准镜)分划和瞄准点

1、

2.选定表尺分划和瞄准点

瞄准具的设计原理,在射击中如何选定表尺分划和瞄准点,观察弹着点,发现偏差如何修正。

1、双手握持位置和力量分配

左肘在枪身左下方适当位置着地外撑;右手虎口向前正握握把,手腕自然内合,右肘着地外撑,臂垂直于地面。

由于95式自动步枪的弹匣紧挨握把后方,要尽可能克服其对右手腕部的内合造的影响,右手握把仍然坚持握实不握紧的原则。

2、正确抵肩和选择贴腮位置

抵肩时应当将枪尾部切实抵于锁骨以下、右大臂三角肌内侧的肩窝处,身体右侧与枪身在一直线上,在双手握实枪的基础上身体适当前跟,使肩窝与枪充分挤压紧密,用整个身体承受武器后坐;上体自然下塌,以加大身体触地面积,最大限度地减少后坐力对命中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自然贴腮,克服由于瞄准基线升高带来的贴腮不适应感,身体姿势自然,无别扭感,瞄准线能自指向瞄准区中心。

3、正确的瞄准景况和视力分配

瞄准时右眼通视觇孔、准星、目标,使觇孔中心、准星尖、目标点三点成一线。

瞄准中难度

较大的是使准星尖正对圆形觇孔的中央,并包管其位置关系的稳定。

这就需要射手在使用95式自动步枪射击时,把视力的70%注意力分配在觇孔和准星的位置关系上,其余部分放在目标上,实现清清楚楚看位置,模模糊糊看靶形。

4、正确的击发要领

击发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是用右手食指第一节贴于扳机上,同时包管食指内侧与枪身之间有不大的间隙,从而防止击发时对枪发生横向力的干扰。

扣压扳机的过程中用力要坚持均匀、正直向后用力,切忌猛扣扳机。

四、射击动作

射击动作是射击训练的基础,它贯穿于射击训练的全过程,是搞好训练的重要前提。

每个射手必须刻苦练习,熟练掌握。

(二)瞄准

瞄准是准确射击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在轻武器射击时,正确地实施瞄准,掌握瞄准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瞄准:

右眼通视缺口(觇孔)和准星,使准星尖位于缺口中央并与上沿平齐或位于觇孔中央,指向瞄准点,就是正确瞄准。

准星与觇孔的位置关系准星与缺口的位置关系

准星与缺口(觇孔)的位置关系

(三)卧姿有依托据枪、瞄准、击发

据枪、瞄准、击发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动作。

稳固的据枪,正确一致的瞄准,均匀正直的击发,三者正确地结合,是准确射击的关键。

因此,必须刻苦练习、熟练掌握。

95式自动步枪卧姿有依托据枪

1.据枪

卧姿有依托据枪时,下护盖前端放在依托物上,左手握下护盖后端或小握把(也可掌心向后,虎口向上托握枪托的弧形部),左肘着地外撑。

右手虎口向前紧握握把。

食指第一节靠在扳机上,右肘尽量里合着地外撑,两肘坚持稳固。

身体前跟,上体自然下塌,两手正直向后适当用力,使枪托确实抵于肩窝。

头稍前倾,自然贴腮(图3)。

2.瞄准

首先使瞄准线自然指向目标。

若未指向目标,不成迁就而强扭枪身,必须调整姿势。

需要修正方向时,可左右移动身体或两肘。

需要修正高低时,可前后移动身体或两肘里合、外张,也可适当调整依托物的高低进行修正。

3.击发

用右手食指第一节均匀正直地向后扣压扳机(食指内侧与枪身应有不大的空隙),余指力量不变。

当瞄准线接近瞄准点时,开始预压扳机,并减缓呼吸。

当瞄准线指向瞄准点或在瞄准点附近轻微晃动时,应停止呼吸,继续增加对扳机的压力,直至击发。

击发瞬间应坚持正确一致的瞄准。

若瞄准线偏离瞄准点较远或不克不及继续停止呼吸时,应停止扣压扳机,待修正或换气后,再继续扣压扳机。

五、射击预习

要领归纳

据枪:

枪与身体成一线,两肘着地要稳健;

两手自然向后带,低肩贴腮头不歪。

瞄准:

“准似绣花,丝毫不克不及差,若差一毫米,百米就脱靶。

左眼闭,右眼睁,通过缺口看准星;

准星缺口平正好,三点一线错不了。

击发:

右手食指均匀压,余指力量不增加,

扳机到底即松开,贴腮头正眼不眨。

据枪的检查方法

看:

就是看射手身体右侧是否与枪身成一线,看枪面是否平正。

摸:

就是摸枪托抵肩位置是否正确;

推:

就是推枪口,检查射手据枪是否稳固;

转:

就是转枪身,检查射手两手用力是否均恒;

抬:

就是抬枪管,看射手用力是否准确;

拉:

就是拉枪机向后,射手反复体会枪后座规律;

问:

就是问射手据枪是否确实。

“四实”的感觉:

两手握枪要实,枪托抵肩要实,腹部着地要实,两脚内侧着地要实

四、外界条件对射击的影响

(四)外界条件对射击的影响及修正

射击时,外界条件不符合尺度条件,就会改变弹道的形状,影响射击精度。

要使射弹准确地命中目标,就要了解外界条件对射击的影响,学会修正和克服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