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9080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docx

制药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

软胶囊压丸操作技能考核表

项目

内容、要求

操作方法

工作标准

操作体现

权重分数

考核分

GMP规范

进出登记

进入洁净区人员数量是否超出限制人数,规范填写人员进入洁净区记录,出来时间根据实际写,进入时间每分钟不超过2人。

进入如实、规范登记

进入记录

0.2

洗手消毒

严格按照《车间人员、物料、物品进出洁净区SOP》进行洗手、更衣、消毒;

洗手消毒符合要求,抽检合格

观察

0.2

着装

人员着装是否上装套入下装内,洁净服必须盖住全部头发、胡须和颈部,手腕部不得有内衣袖露出;

穿戴如何要求,发须等不外露

观察

0.2

直接接触要求

接触原辅料、内包装材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内表面是否佩戴手套;

裸手不直接接触产品、内表面

观察

0.2

人员卫生要求

进入洁净区人员不能留长指甲、化妆、佩戴饰物和携带私人物品(打火机、手机)等,严禁在洁净区(包括物流通道)打接电话,在非洁净区打接电话后返回洁净区必须消毒。

维修、培训拍照除外。

洁净室卫生、行为符合要求

观察

0.2

生产前准备

检查清洁、清场效果

压丸机、转笼,无药丸、残留;现场无上批批记录、文件、指令等。

现场无文件、记录、药丸、药液等残留。

批记录

0.3

工器具检查

检查工用具及容器具清洁完好、干净,标识在效期内;

工器具卫生干净、标识有效期内

批记录

0.3

温湿度检查

观察压丸室温湿度,并记录,超范围通知空调,温度>23℃应停止压丸;

压丸室温度16-23℃,湿度30-65%范围

批记录

0.3

设备模具检查

滚膜无缺角、磨损、配件(变换齿轮、契型喷体、分流板、各种密封垫子)与滚膜配套,检查左右滚模刻线对准,喷体与模具、喷药与合缝应协调

模具完好、装配完好、对线标准

批记录、设备使用台账

0.3

空压检查

记录空压数值,空压无水、无油,压力表在效期内

压力>0.6MPA,空压无油

空压记录

0.3

石蜡油检查

检查石蜡油箱液位不低于油箱高度的2/3;机头后部齿轮、门梁上部孔内加注适量液态石蜡;供料泵壳体内液态石蜡充足;

各部位石蜡油润滑满足要求

观察、台账

0.4

标识、标签确认

设备清洁、现场清场、胶液、药液桶签正确,并更换或填写;

各标识正确、符合要求

标识、标签

0.3

物料确认

石蜡油标签、数量符合;胶液、药液标签准确,保温温度符合;液面外观性状无异常;冬季保温高、夏季保温略低。

胶液、药液、辅料状态符合

批记录

0.3

使用前检查药液保温桶液面有无过多积水,手轻粘液面感受胶液粘度,如不粘手,应去掉表面胶液,防水影响合缝;药液表面有气泡应用不锈钢盆去掉带气泡药液。

胶液去表面含水部分、药液去表面泡沫部分

观察

1.5

电子天平校准

电子天平校准合格;在校验周期内。

天平校准合格

校准记录

1

开机、试压

胶液、药液连接

搬运保温桶、温控箱及其他压丸所需工器具并连接管道,输胶管套上伴热套

连接良好无漏液漏胶

观察

0.5

保温桶压力适合,胶液压力让胶液均匀、持续进入明胶盒,减少气泡产生。

胶液均匀输入明胶盒,无气泡产生

观察

0.5

参数设置

开启制冷系统温度控制在15-22℃、开启拉网轴、转速2-5转/分钟;料斗温度30-40℃;明胶盒温度(55-65℃),压缩空气(0.03-0.08MPα);转速不能随意调整,其他参数根据生产情况、质量情况调整。

确认转速、温度、压力、冷却参数均符合

批记录

0.5

胶液入盒

打开胶液阀门,使胶液缓慢流入明胶盒,调节好明胶盒前板间隙,使胶液均匀输出;

胶皮均匀滚出

观察

0.5

石蜡油润滑效果检查

主机运行,观察左右润滑轮,应有轻质液体石蜡润滑胶皮,润滑适中;

胶皮润滑适中,运行不打皱、不绷紧胶皮。

观察

2

左右胶皮厚度调试

两条胶皮分别送入机头两侧传动轴和油滚轴,经导向轴后进入两滚模之间,再通过下丸器两六方轴间和拉网轴间的间隙,使胶皮进入剩网胶桶。

用测厚仪测测量、并调试左右两边胶皮厚度至0.7-1.0毫米,且均匀度一致;

两边胶皮厚度至0.7-1.0毫米,且均匀度一致

批记录

5

喷体温度设置

待喷体温度、药液温度升至规定温度后,根据环境温度、待喷体温度、药液温度设置合适喷体温度,并在38-58℃。

喷体温度设置,经验观察压丸合缝良好为宜

批记录

3

开机安全事项

当滚模转动时,不得将喷体直接压在滚模上;滚模间没有胶皮时严禁加压;严禁将硬物掉入两滚模之间。

开机顺畅、操作熟悉,不发生设备、安全事件

观察

1

石蜡油试压,合缝调试

先石蜡油试压:

待胶皮厚度适中、各温度合适后;把模具气动夹模开关旋至“加压”位置,使左右滚模贴合,点击喷体升降“↓”键,下降喷体,将喷体开关推至“开启”位置(滚模间没有胶皮时严禁加压),调整前后气缸压力旋钮(0.2~0.4MPa),至胶囊从滚模间顺利切断为宜,并手取模具前中后模腔药丸观察合缝质量:

缝线不歪曲、宽度适合、胶囊左右对称

试压操作流畅、自然、不手忙脚乱,装量、合缝质量符合要求

批记录、观察

8

装量调试

先调合缝,后调装量的顺序依次调节合缝、丸重,调装量时不断取样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增减装量,合格后试压结束;

最多2次调节能满足要求

批记录、观察

3

药液试压

待石蜡油压完后,料斗进药液,开始药液试压。

模腔中取15粒软胶囊,测每粒药液装量,直至每粒药丸装量均在0.30的范围内后,连续取样三次算平均装量在范围内方合格。

一次性3次试压装量满足要求

批记录、观察

3

压丸操作

正式压丸

药液装量及平均装量(0.30g)均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正式压丸;标准:

药丸呈椭圆形,有弹性,软硬适中,无粘连,合缝对称、合缝粗细适中

压丸装量、合缝、软硬度满足要求

批记录、观察

2

开始前2h控制

高频做样,2h内做5-8次,胶皮厚度、合缝质量、装量、润滑情况,并根据需要随时调节参数,主要喷体温度、装量。

前2小时的装量能温度控制2.5%内,即0.30g内。

批记录、观察

6.5

稳定后控制

每小时和生产结束时依次从模腔中取15粒软胶囊测装量,观察合缝质量、外观;同时随时抓取做样检测装量、观察合缝,并根据药丸情况,进行喷体温度、胶皮厚度、环境温度等控制、调试。

随时保持装量、合缝符合要求,遇到波动能及时调整。

批记录、观察

6

做样

每小时1次15粒抽样及随机增加抽样量;用镊子准确、不伤模具取样,及时做样、计算,越快数据越准确,

取样不损伤模具,做样熟练、准确。

批记录、观察

1

不定时抽样

不定时抓取几粒测量观察合缝,检测装量稳定性

有主动意识不定时抽样做样

观察

1

定型

屏幕参数设置、控制

能有效设置控制、点击转笼控制界面进行装反转、启停

操作准确

批记录、观察

0.5

转笼控制

转笼内装满约1/3体积胶囊后,及时将胶囊更换至另一节转笼,每节转笼定型时间为1小时(±10分钟)

操作准确,不推迟或延后

批记录、观察

0.5

定型标准

胶囊外型是否圆整均匀,有弹性,软硬适中,无粘连;观察转笼进出口、取样口是否有粘连药丸,及时处理

能有效判断定型质量

批记录、观察

0.5

擦洗丸

放无尘布

定型1小时左右,带手套取适量用无尘布放入定型转笼中;

规范操作、放入合适的数量

批记录、观察

0.5

出药

擦洗合格后,点击屏幕,转笼正转出药,前面反转。

带手套取出无尘布,药丸入框称重交干燥转笼。

操作准确

观察、计重

0.5

更换无尘布

擦洗完后的胶囊表面清洁、无油腻,如不符合要求应重新取适量用无尘布擦洗至合格;

能判断擦洗丸质量、并能判断是否需添加无尘布

批记录、观察

0.5

停机操作

停机

停药液、胶液空压、关喷体、上升喷体、模具分开、垫保护抹布、料斗加热水、喷体接胶纸导水入桶、管泵系统运行;拆输胶/液管、走完胶液、取胶皮

停机操作步骤清晰、操作流畅

观察

2

操作辅助

丢废网胶

废网胶装满后,装入废原辅料口袋,及时转出车间到暂存间。

每批次约5次

装袋、转移、堆放规范,不撒漏、不凌乱

批记录

0.5

换胶桶

通过视镜目测胶桶约10厘米高,换桶:

快速拆掉输胶管与桶快接并手拿上胶管,一人拉出空桶,一人拉进药桶,两人拉来胶桶,然后快速接上,并调试空压至胶液平稳进入明胶盒。

换1次约5-8分钟,换2次桶。

换桶操作流畅、连接严密、时间5分钟内

观察

1

换药桶

当药桶药液压完全部进入料斗后,拆掉输胶管与桶快接并手拿上胶管,一人拉出空桶,一人拉进药桶,然后连上管道,并调试空压,至药液平稳进入料斗。

2人换药桶1次,每次约5分钟。

换桶操作流畅、连接严密、时间5分钟内

观察

0.5

记录

批记录

及时、准确、清晰填写

及时、准确、清晰、完整

批记录

3

辅助记录

《车间D级洁净区场地清洁记录》、《车间周转容器、工器具清洁记录》设备台账、温湿度、空压记录、设备现场检查表、校准记录、工器具记录、干衣机洗衣机台账、桶签、标签

及时、准确、清晰、完整

辅助记录

2.5

其他记录

安全记录,按要求及时、如实填写。

及时、准确、清晰、完整

辅助记录

0.5

班组长记录

产量计件、考核记录、异常记录本、非受控记录。

应及时、准确记录。

及时、准确、清晰、完整

管理记录

1

清洁

(无药液胶液残留、无污迹、无水迹、设备见本色)

胶液保温桶清洗

放胶、桶注满60℃热饮用水、浸泡30分钟,用毛刷将桶壁上的胶液清除干净,表面无残留胶液、药液,后用纯化水冲洗5min;夹层60℃干燥10min、内喷淋消毒。

无药液胶液残留、无污迹、无水迹、见本色

清洁记录、批记录、标识

1

药液保温桶清洗

热水洗桶、清洗、干燥、酒精消毒;

无药液胶液残留、无污迹、无水迹、见本色

清洁记录、批记录、标识

0.5

压丸机料斗、灌泵系统清洗

1/3体积的热纯化水开机清洗料斗、灌泵系统、输药管道和喷体,并擦内表面;再1/2纯化水循环;8L的75%乙醇溶液消毒、清洁;最后加少量轻质液体石蜡润滑系统。

无药液胶液残留、无污迹、无水迹、见本色

批记录、设备使用台账

2

模具清洗

热纯化水清洗至无残留,压空吹干、75%酒精喷消,石蜡油保护

无药液胶液残留、无污迹、无水迹、见本色

批记录、清洁记录、观察

0.5

转笼、机身清洗

定型转笼、接油盘、风管、传送带、压丸机外表面、胶皮滚、下丸器等清洗。

用热纯化水擦洗、再擦干、75%酒精消毒

无药液胶液残留、无污迹、无水迹、见本色

批记录、清洁记录、观察

0.5

明胶盒、输胶管清洗

热纯化水浸泡约20min,浸泡后用热纯化水冲洗干净、目测无残留,然擦干,装机消毒;

无药液胶液残留、无污迹、无水迹、见本色

批记录、清洁记录、观察

1

输丸风管、废胶箱、药液管道清洗

用热纯化水冲洗干净、目测无残留,然擦干,装机消毒;

无药液胶液残留、无污迹、无水迹、见本色

批记录、清洁记录、观察

0.5

天平、台秤等清洁

用饮用水擦拭、污迹用清洁剂,擦干、酒精消毒

无污迹、无水迹、无可见异物

批记录、设备使用台账

0.5

周转容器、工器具清洗

烧杯、镊子、喷壶、测厚仪、不锈钢架子、凳子、梯子、石蜡油架子、盆、瓢、桶、板车:

热纯水清洗、再冲洗、擦干、75%酒精消毒,存放挂标识,并填写记录

无污迹、无水迹、无可见异物

“已清洁”“待用”标识,工器具清洁记录

1

清场

墙地顶、地漏、水池、台面、门窗、灯、风口

清理文件、物料、次品,用水擦拭或拖布清洁,或用洗涤剂,后消毒;水池、地漏用刷或洗涤剂干净,冲洗、消毒、水封

场地、设施、设备无文件、物料、次品等,清洁干净。

清场记录

0.5

状态标识、记录

更换所有状态标识、清洁标识、有效期准确

标识准确

标识、记录

0.5

废弃物

废网胶、废药丸、废石蜡油、废酒精

废网胶胶袋装好及时转入暂存间外面;废石蜡油、废药丸按危废,收集存放定期交公司危废库;清洗废酒精稀释后冲入地漏

称量记录准确、存放准确

危废记录、批记录

1

质量控制、调试

装量变化大、高低差异大

石蜡油变脏——更换石蜡油

放出废石蜡油、加合适石蜡油

观察

3

O型圈磨损大——更换O型圈

更换后装配精准、无损伤

管泵针松动——紧固管泵针螺帽

调整至合适松紧度

注射器阻塞——清洗注射器

拆装熟悉、清洗方法熟悉

输药管道阻塞——清洗输药管道

清洗输药管方法

供药活塞润滑不好——调节供油量。

调节位置、润滑油的量合适

药液温度低——料斗升温

能观察药液流动性,及时调整

合缝宽、深

喷体温度低——升高喷体温度

能判断合缝质量、升温合适度数

观察

1.5

合缝起泡

喷体温度高或房间温度过高,——控制喷体、房间温度

能判断温度高的现象,降低度数

观察

1.5

合缝漏药水

胶皮上有水渍——清理硅胶开关、喷体水浴管等可能的水分

检查漏水位置、熟练处理

观察

1

异形丸

一边厚、一边薄——两边胶皮不均匀,调一致。

熟练调节一致

观察

3

硬胶——观察发现胶皮有硬胶及时开输送带打入废桶

能准确发现胶皮上硬胶,并熟练处理

喷体温度高——降低喷体温度

可判断异型丸情况,降低合适温度

胶皮上无石蜡油——检查石蜡油润滑系统、添加石蜡油

判断缺油情况,并处理

药液温度过高——降低药液温度,或保温时控制。

判断药液温度高的情况

模具压丸时异常

模具切割不断——刻线不对称,

调整模具对线

观察

1

模具漏药水——配合不同步

调整配合至同步

模具缺角——磨损严重

独立更换模具

压丸机常见故障

传动齿轮损坏——更换传动齿轮;

独立更换传动齿轮

观察

1

空压电磁阀不工作——修理或更换电磁阀;

更换电磁阀

电源保险管烧坏——更换保险管;

更换保险管

电机烧坏——更换电机;

电机正常

加热棒损坏——更换加热棒;

独立更换加热棒

异响严重、料斗摆动大——供料泵凹轮轴承故障,更换凹轮轴承

独立更换凹轮轴承

维保

润滑

每班供料泵用浇注石蜡油润滑;每周主机齿轮、传动齿轮、传动轴承用油枪润滑;随时观察供药活塞影响设备正常运转时,用石蜡浇注润滑。

保障所有部位润滑到位

维保记录

1

日常检查

供料泵:

试机、听异常,看磨损严重程度;空压系统:

看压力显示、听有无漏气、无水;料斗加热:

目测温控显示、闻无异味、手触摸表面;喷体加热:

看温控显示、手摸加热;明胶盒:

目测温度显示,手触摸检查加热;传动齿轮:

试运行,听有无异响;显示屏:

目测显示,触摸点击确认操作正常;润滑系统:

运行,观察润滑油量、调节阀是否正常;制冷系统:

看温度显示,冷冻液无渗漏,手摸;传动电机:

看运行、听无异响、闻无异味;风机:

看运行、闻异味、听异响;传输带:

运转正常、电机温度正常。

灌泵凸轮螺丝检查;所有压力表、传感器正常、在有效期内;明胶盒硅胶开关检查;

独立进行日常检查,并对异常情况能处理或上报

观察

3

管泵系统拆装维保

拆卸流程:

料斗、供料泵、进料管、回料管、供料板、灌针、O型圈等,能独立拆装、清洗、更换O型圈,所有操作标准、安全,能有效运行。

独立拆卸、清洗、维保、安装、调试,并试运行正常

观察

3

调试、维修

滚模对线调整

(模具跑线时)

调整的方法是:

将喷体置于非工作位置(即升起位置),使左右滚模刻线尽量靠近(但模具不可施压接触),然后松开机头后面滚模对线机构的锁紧螺钉,使压丸主机点动(用对线扳手调整压丸主机后面的对线机构),反复调整,使左右滚模端面销孔上的刻线对准(出厂状态),对线误差应不大于0.05mm,然后将锁紧螺然旋紧即可。

对线误差应不大于0.05mm

观察

2

装量校准调整

屏幕设置装量为-1000,把装量调节限量探测移开点击自动调整装量直到装量不断变少,当减少到灌针为0不动把装量调节值归0,把设置值调到需要值(如350mg),然后把探测器从新移动到探测挡板上(金属挡板的作用是确定记录0的位置)。

独立校准准确

观察

1

滚模及供料泵的定时调整

使机头后部的惰轮与变换齿轮脱开(处于啮合状态),用扳手转动供料泵的驱动轴,使供料泵左边的10个活塞杆位于极左或极右(极左或极右取决于分流板的结构)位置。

独立完成调整

观察

2

以压丸主机点动方式,使左右滚模慢速微量转动,当喷体处于工作位置(即降下位置)时,使喷体上的定时刻线低于滚模端面上较近的一对定时刻线2~2.5mm。

针对不同形状、装量的模具,此值会略有变化,调整时需保证压丸过程中喷体喷出的料液完全喷入胶囊腔内为宜。

将变换齿轮板上的惰轮与变换齿轮啮合,即完成滚模及供料泵的定时调整

独立完成调整后,设备运行正常

滚模更换

同时须更换与该滚模配套的变换齿轮、楔形喷体、分流板

独立进行模具、配套备件更换

观察

3

喷体拆装

喷体拆装、清洗后,能有效使用、不漏水、不挂胶皮。

喷体拆装后、喷药准确、不漏水、不挂胶皮

观察

1

安全

岗位安全隐患

压丸机器,电源和传动部位较多,容易出现隐患;地面有液体石蜡,容易滑倒;转笼操作时,电源无启动控制;压丸机、保温桶需用70°以上热水,容易烫伤;保温桶盖子拆装时砸伤;废网胶送暂存间,板车压伤。

清楚岗位安全隐患,操作、清洁、维保、调试、维修中注意安全隐患。

观察

1

此表包括设备操作、日常维保、调试、维修评价,也能作为新人培训、考核、岗位定责依据。

100

考核结论:

操作技能水平:

法规意识:

记录情况:

是否可以独立上岗:

接下来培训重点:

培训方法及时间安排:

考核人:

被考核人:

考核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