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373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

《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docx

北邮智能车实习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

电子工艺实习

学院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实习任务:

手工焊接技术的基本训练

简单的发光二极管交替闪烁电路的安装调试

智能小车的安装调试

实习进度安排:

9.1-9.3:

手工焊接技术的基本训练:

学习焊接相关知识,并通过大量练习熟练掌握手工焊接技术

9.4:

简单的发光二极管交替闪烁电路的焊接与调试

9.5:

完成智能小车的安装

9.6-9.10:

进行智能小车程序的编写与调试

9.11:

进行智能小车比赛,并总结实习过程,撰写实习报告

学生

实习

总结

(附页,不少于2000字)

见附页

遵照实习大纲并根据以下三方面按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综合评定成绩:

1、思想品德、实习态度、实习纪律等

2、技术业务考核、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

3、实习报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评语:

 

实习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实习单位公章

年月日

学生实习总结

一、实习任务要求:

1、手工焊接技术的基本训练:

要求了解焊接用材料(焊料等)和焊接用工具(直热式电烙铁)的相关知识,熟悉二者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熟练掌握手工焊接技术,适当训练手工拆焊技术。

2、简单的发光二极管交替闪烁电路的安装调试:

能够根据相关电路图合理布线,焊接并完成简单的发光二极管交替闪烁电路。

3、智能小车的安装与调试:

要求能够实现定点停车,终点显示时间路程等功能。

2、手工焊接技术与的基本训练:

1、焊接工具和焊料:

焊接用工具:

电烙铁、吸锡器、烙铁架、尖嘴钳、剪刀、斜嘴钳、剥线钳、镊子、切刀等

焊接用材料:

焊料(铅锡焊料有熔点低、机械强度高、表面张力小、抗氧化性好的特点)

2、手工焊接步骤:

手工焊接的操作一般分五个步骤,称为手工焊五步操作法

步骤一:

准备施焊

左手拿焊丝,右手持电烙铁,电烙铁已经通电加热,可以随时施焊,并且要求烙铁头洁净无焊渣等氧化物,表面镀有一层焊锡。

步骤二:

加热焊件

将烙铁头放在被焊接的两焊件连接处,使两个焊件都与烙铁头相接触,同时加热两个焊件焊接面至一定温度,时间大约为1~2秒钟。

步骤三:

送入焊丝

焊件的焊接面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焊锡丝从烙铁对面接触焊件,焊锡丝融化浸润两焊接面。

步骤四:

移开焊丝

当焊锡丝熔化一定的量,使焊接面布满液态焊锡后,立即向左上45°方向移开焊锡丝。

注意:

焊锡的量要适中,过量焊锡不但造成浪费,还增加了焊接时间,降低了工作速度,还容易造成焊点与焊点之间的短路。

而焊锡过少则焊件之间不能形成牢固结合,影响焊点的质量。

步骤五:

移开烙铁

焊锡丝移开后,融化的焊锡应同时也浸润焊件的施焊部位,此时应迅速将烙铁头贴刮着被焊接的焊件(元件引脚或导线)移离焊点,这样可以使焊点保持适当量的焊料。

从第三步开始到第五步结束,时间大约1~2s。

3、高质量的焊点特征:

可靠的电气连接、足够的机械强度、光洁整齐的外观。

三、简单的发光二极管交替闪烁电路的安装调测:

1、电路原理图如下图:

2、安装调试步骤:

A.根据电路规划焊接位置,合理布线。

先焊电阻再布线,最后焊其他元件。

B.实际安装焊接电路

C.仔细检查电路焊接情况,并根据电路原理图对整个电路的安装、连接关系进行检查,核对无误后,通电调试。

4、智能小车的安装与调试:

1、智能小车设计原理:

 

光电计数器

智能小车

计时器

→←

定点停车,终点显示时间等路程等

 

测速等

本组智能小车所用单片机型号为STC90C52RC。

单片机的计时器本质上是计数器,是对一个时间固定且已知的振荡源进行计数,通过计数值X振荡周期从而得出计时时长,相对而言是比较精确的。

通过此计时器即可得出小车的行驶时间。

单片机的光电计数器是利用单片机的两个外部中断,光电模块的脉冲触发中断来实现计数。

由光电模块测得的脉冲数可以求得车轮转动的圈数(圈数=脉冲数/20),通过公式求得车轮周长,即可得出求出小车的行驶路程(路程=周长*圈数)。

速度由一秒内的行驶路程得出。

定点停车是通过设定圈数来使小车停止,在程序里写一段选择语句即可实现。

而通过调节占空比来控制小车转速,使得小车有相同的速度,固定万向轮,即可实现直线行驶。

2、智能测速小车的安装调测:

以下为经过数次调试的最终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defineucharunsignedchar

#defineuintunsignedint

#definet1

#definepi3.14

#definer0.03

ucharcodeseg_data[]={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ff};//0~9的段码表,0x00为熄灭符

uchardatadisp_buf[7]={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显示缓冲区

sbitIN1=P1^3;

sbitIN2=P1^5;

sbitIN3=P1^2;

sbitIN4=P1^0;

sbitLED1=P2^6;

sbitLED2=P2^7;

sbitS1=P1^6;

sfrP4=0xe8;

sbitbeep=P4^4;

unsignedintcount=0;

unsignedinttime=0;

unsignedinttime1=0;

unsignedintRcount1=0,Rcount11=0,Rcount111=0;

unsignedintLcount1=0,Lcount11=0,Lcount111=0;

unsignedintdistance=0;

bitflag;

/********延时函数********/

voidDelay_ms(uintxms)//延时程序,xms是形式参数

{

uinti,j;

for(i=xms;i>0;i--)//i=xms,即延时xms,xms由实际参数传入一个值

for(j=115;j>0;j--);//此处分号不可少

}

/********显示函数********/

display1(count1)

{

P0=seg_data[count1%10];//显示毫秒位

P2=0xfe;//开个位显示(开第1只数码管)

Delay_ms(t);//延时10ms

P0=seg_data[(count1/10)%10];//显示毫秒百位

P2=0xfd;//开十位显示(开第2只数码管)

Delay_ms(t);

}

display2(count2)

{

P0=seg_data[count2%10];//显示秒位

P2=0xfb;//开个位显示(开第1只数码管)

Delay_ms(t);//延时10ms

P0=seg_data[(count2/10)%6];//显示秒十位

P2=0xf7;//开十位显示(开第2只数码管)

Delay_ms(t);

}

/*display3(count3)

{

P0=seg_data[count3%10];//显示分位

P2=0xef;//开个位显示(开第1只数码管)

Delay_ms(t);//延时10ms

P0=seg_data[(count3/10)%6];//显示分位

P2=0xdf;//开十位显示(开第2只数码管)

Delay_ms(t);

}*/

display4(uintd)

{

P0=seg_data[d%10];//计算脉冲数下面用此显示路程

P2=0x2f;

Delay_ms(t);

P0=seg_data[(d/10)%10];

P2=0x1f;

Delay_ms(t);

}

/*******显示速度函数******/

voidshowspeed()

{

display1(Rcount111/20*2*pi*r*100);//结果为右轮每秒转动的圈数

display4(Lcount111/20*2*pi*r*100);//结果为左轮每秒转动的圈数

}

/******显示路程函数******/

voidshowdistance()

{

display4(Rcount1/20*2*pi*r*10);

}

/*****外部中断函数*****/

voidtimer0()interrupt1

{

TH0=0xd8;

TL0=0xf0;

if(distance<5)

{

time++;

if(time==100)

{

time=0;

time1++;

Rcount111=Rcount1-Rcount11;//在过去1000ms中,右轮转的圈数(或脉冲数)

Lcount111=Lcount1-Lcount11;//在过去1000ms中,左轮转的圈数(或脉冲数)

Rcount11=Rcount1;//更新Rcount11

Lcount11=Lcount1;//更新Lcount11

}

}

}

/******外部中断(计光电模块脉冲数)********/

voidexint1()interrupt2

{

Rcount1++;//右轮转动圈数

}

voidexint0()interrupt0

{

Lcount1++;//左轮转动圈数

}

stop()

{

IN1=0;

IN2=0;

IN3=0;

IN4=0;

//Delay_ms(1000);

}

houtui()

{

IN1=1;

IN2=0;

IN3=0;

IN4=1;

}

qianjin()

{

IN1=0;

IN2=1;

IN3=1;

IN4=0;

}

/*********微调左转函数***********/

voidzuozhuan()

{

IN1=0;

IN2=1;

IN3=0;

IN4=0;

}

/**********微调右转函数***********/

voidyouzhuan()

{

IN1=0;

IN2=0;

IN3=1;

IN4=0;

}

//****************主程序******************//

voidmain()

{beep=0;

P0=0xff;

P2=0xff;

P1=0xff;

TMOD=0x01;//定时器T0方式1

EA=1;ET0=1;TR0=1;//开总中断,开定时器T0中断,启动定时器T0

IT1=1;EX1=1;IT0=1;EX0=1;

count=0;

while

(1)

{

LED1=0;

Delay_ms(t);

LED2=0;

Delay_ms(t);

display1(time);//显示秒表

display2(time1);

showdistance();

distance=Rcount1/20*2*3.14*0.03;

if(distance<5)

{

qianjin();

if(Rcount1>Lcount1)

{

youzhuan();

Delay_ms(15*t);

}

elseif(Rcount1

{

zuozhuan();

//Delay_ms(5*t);

}

}

else

{

{

stop();

}

}

}

}

3、函数具体功能:

数码管显示函数:

定义4个显示函数来实现显示时间、行驶路程等功能。

其中display1()为在右边两块数码管显示毫秒数,display2()为在中间两块数码管显示秒数,display3()为显示分钟(但按要求并未显示),display4()为在左边两块数码管显示路程。

计时器:

单片机内部有T0,T1,T2三个定时器,我们采用T0作为定时器,在主函数内设置了TMOD=0x21;EA=1;ET0=1;TR0=0;定时时间为10ms,TH0=0xd8;TL0=0xf0;每过10ms,time加一,time的单位即是十毫秒,time每数100,time1加一。

即time1代表的是秒数。

(time/60为分钟数,根据要求,我们没有显示分钟数。

外部中断函数:

光电模块每挡光一次,发出一次脉冲,一个车轮有20个遮光处。

通过对脉冲计数,即可记录车轮转动的圈数。

此处需要用到单片机的外部中断,我们在主函数内设置了EA=1;IT1=1;EX1=1;IT0=1;EX0=1。

显示停车时间:

当行驶距离达到定点距离(5m)时,启动stop函数,小车停止,计时器停止,此时时间由左边四只数码管显示,精确至毫秒。

直线行驶:

通过左右微调函数进行调整。

若左轮转动圈数大于右轮,则启动微调左转函数,使小车左转进行调整。

反之亦然。

4、测试数据结果:

5米定点停车时间为10S左右

五、组内个人承担任务:

在本次电子工艺实习过程中,我与队友不断交流,齐心协力,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

两人的工作量基本上是相当的。

我个人在小车的安装过程、前期的程序架构讨论、后期的程序调试以及制作小车外壳等阶段承担了一部分工作,并主要撰写实习报告。

6、问题及解决:

1、开始时发现程序无法下载:

检查了焊接和元器件之后,我们最终发现导线的VCC接口与输入输出接口接错了。

2、编完微调程序发现小车还是无法直线行驶:

首先我们检查了车轮的安装情况,并固定了万向轮,后来发现作用不明显,于是修改了微调程序里的占空比,并根据实际行驶情况反复调整,最终基本保证能够实现直线行驶功能。

3、发现车头LED灯亮度不够:

经过检查发现是因为电压过低,改变相应电位参数,LED灯即可变亮

七、总结:

在本次电子工艺实习当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了手工焊接技术,并在练习焊接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和细心。

在智能小车的安装调试过程中,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学会使用一款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软件,编写程序完成任务,并不断调试修正以求尽善尽美。

在制作最后的外壳时,我们根据图片自己动手设计裁剪卡纸,最终制作完成了漂亮的纸壳(照片见附录)。

在电子工艺实习这整个过程中,我们所学到的东西,所带来的满足与欣慰是不足为外人道的。

附录:

学习资料:

《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何立民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案例学单片机C语言开发》吴戈等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十天学会单片机“视频资料郭天祥讲解

智能车实物照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