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585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综合实验研究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院系:

航空航天工程学部

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指导教师:

于祺

学生姓名:

王娜

1

第1章概述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1.1

1.2本次试验的目的及方法

第2章手糊法制备玻纤/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实验原料2.12.1.1环氧树脂

2.1.2玻璃纤维

2.1.3咪唑固化剂

2.1.4活性稀释剂

2.2手糊成型简介

2.4实验部分

2.4.1实验仪器

2.4.2实验步骤

第3章力学性能测试

3.1剪切强度

3.2弯曲强度

3.3实验数据的分析

3.3.1浸胶的用量及均匀度

3.3.2固化时间与温度的影响

3.3.3活性稀释剂的用量

第4章结论与展望

4.1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2

概述章第1

1.1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材的研究现状

EP/玻璃纤维(GF)复合材料是目前研究比较成熟、应用最广的一种复合材料。

EP/GF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模量大、耐腐蚀性好、电性能优异、原料来源广泛、工艺性好、加工成型简便、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并具有材料可设计性及特殊的功能性如屏蔽电磁波、消音等特点,现已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技发展中无法代替的重要材料。

且复合材料的研究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经济水平的标准之一。

目前美,日,西欧的水平较高,北美,欧洲,日本的产量分别占33%,32%,30%。

毋庸置疑,EP/玻璃纤维(GF)复合材料的质量轻,高强度等优于金属的特性,会在某些领域更广泛的使用,目前复材的粘接性能与力学性能成为主要的研究方面。

目前主要的成型方法有手糊成型,缠绕成型,热压管成型,RTM成型,拉挤成型。

1.2本次试验的目的及方法

实验由学生自行设计采用一种固化体系,用手糊成型方法制备EP/玻璃纤维(GF)复合材料,再测量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弯曲,剪切。

目的在于

1,了解材料科学实验所涉及到的设备的基本使用。

2,掌握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配置及设计。

3,对手糊成型操作了解,及查找文献完成论文的能力。

就此要求我们第2组采用环氧树脂E-44,20cm×20cm的玻璃纤维布15张,用咪唑固化剂并加入稀释剂防止体系过粘。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确定咪唑固化环氧树脂的最佳固化条件:

60℃/2h+80℃/2h,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之后将制备的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其层间剪切强度为5.750Mpa,弯曲强度为127.64Mpa。

3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章第2手糊法制备玻纤2.1实验原料2.1.1环氧树脂并在适当的试剂的作用下能够交联成环氧树脂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氧基,网络结构的一类聚合物。

它是一类具有良好粘接、耐腐蚀、电气绝缘、高强度等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的原材料来A其中,性能的热固性高分子合成材料。

双酚源方便、成本低,所以在环氧树脂中它的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约占环氧树脂总[9]量的85%以上。

其化学结构如下:

CH3HCH2OCHCHOCHCOCCH322nOCH3OHCH3CCHOCHCH22OCH3

从环氧树脂本身的结构分析,其主要特点如下:

(1)良好的加工性未固化的环氧树脂本身分子间的内聚力小,分子有扩展的倾向,故树脂的流动性好,且易于和固化剂及其他材料如填充剂等混合,因此有良好的加工性。

(2)粘着性强由于树脂中的脂肪族羟基、醚键和环氧基的存在,这些极性基能与含有金属、硅酸盐、活泼氢的材料表面产生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或发生反应产生化学键,因此环氧树脂的粘着性很强,有万能胶之称。

(3)可低压成型且收缩率小环氧树脂通常在固化时没有低分子副产物产生,所以不会产生气泡,可以低压成型,而且收缩率小,它的热膨胀系数也很小?

-1-5),环氧树脂是热固性树脂中收缩率最小的一种,℃在1006.0(一般为×10℃固化时收缩率为0.5%,在200℃固化时为2.3%。

(4)化学稳定性好环氧树脂分子结构中无酚性羟基,又无酯键,所以其耐碱性比酚醛树脂和聚酯树脂要好,此外,在固化后的体形结构中有稳定的苯环和醚键,故耐酸性、耐溶剂性以及耐水性也很好,在室温下吸水率在0.5%以下。

4

环氧树脂固化以后,在交联点间有一定的距离,(5)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基本属于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因而脆性较小,中间链除含苯环外还有两个醚键,聚酯树脂比较,所以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另外与酚醛树脂、硬而强韧性的材料,环氧树脂也具有较好的介电性能。

玻璃纤维布2.1.2

)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glassfiber玻璃纤维(英文原名为:

或fiberglass

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强、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抗腐蚀性好,非金属材料,玻璃纤维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耐磨性较差。

但缺点是性脆,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米个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无碱丝组成。

我国生产的玻璃布,分为无碱和中碱两类,国外大多数是E-GLASS玻璃布。

玻璃布主要用于生产各种电绝缘层压板、印刷线路板、各种车辆车体、贮罐、船艇、模具等。

中碱玻璃布主要用于生产涂塑包装布,以及用于耐腐蚀场合。

织物的特性由纤维性能、经纬密度、纱线结构和织纹所决定。

经纬密度又由纱结构和织纹决定。

经纬密加上纱结构,就决定了织物的物理性质,如重量、厚一)、斜纹twill(plan(度和断裂强度等。

有五种基本的织纹:

平纹类似方格布)leno(、罗纹玻璃纤维网格布主要织法)、缎纹statin(类似单向布)+-45般度和席纹matts(类似牛津布)。

其分类:

1、按成分:

主要是中碱、无碱、高碱(是对玻璃纤维中碱金属氧化物的成分进行分类),当然也还有由其它成分进行的分类,但品种太多,不一一列举

2、按制造工艺:

坩埚拉丝和池窑拉丝。

3、按品种:

有合股纱、直接纱、喷射纱等。

另外,就是按单纤维直径、TEX数、捻度、浸润剂类型进行区分。

玻璃纤维布的分类与纤维纱的分类是相通的,除了上述以外,还包括:

织法、克重、幅度等。

5

2.1.3咪唑固化剂

常用的咪唑类环氧树脂固化剂包括咪唑,2-甲基咪唑,2-乙基-4-甲基咪唑,2-苯基咪唑等,与一般的环氧树脂固化剂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用量少(一般为树脂用量的0.5%~10%),挥发性低,毒性小。

(2)固化活性较高,中温条件下短时间即可固化。

(3)固化物热变形温度高,有优异的耐化学介质性能、电绝缘性能力学性能。

(4)除用作主固化剂外,还可作为助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能够明显改善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性能。

咪唑类环氧树脂固化剂除上述优点外,还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1)咪唑类化合物多为高熔点的结晶固体粉末,与液态的环氧树脂混合困难,工艺性能较差。

(2)咪唑类固化剂在高温下有一定的挥发性和吸湿性。

(3)品种较少,不能满足特殊的施工工艺以及对固化物的某些特定要求。

(4)常用咪唑类固化剂由于固化活性较高,因此与环氧树脂混合后适用期较短,不能作为单组分体系较长时间贮存。

咪唑类的固化机理:

咪唑类固化剂分子中存在1位仲胺氮原子和3位叔胺氮原子它对环氧树脂进行固化反应时一般认为咪唑环上的3位氮原子首先使环氧树脂上的环氧基开环,当1位氮原子上存在氢原子时,发生氢原子转移,然后1位氮原子在与环氧树脂反应,形成1:

2加成产物;当1位氮原子上存在取代基时1位氮原子不与环氧树脂发生开环反应仅3位氮原子使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开环形成1:

1产物。

最后环氧基开环产生的氧负离子继续催化环氧树脂开环聚合。

6

2.1.4活性稀释剂可以分为单官能团活性稀释剂和多官能团活性稀释剂按其每个分子所含反应性基团的多少,如甲基丙烯单官能团活性稀释剂每个分子中仅含一个可参与固化反应的基团,活性稀释剂。

多官能团活性稀释剂是指每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参与固化。

β酸--羟乙酯(HEMA)。

采用含较多官能团的单体,除二丙烯酸酯(HDDA)反应基团的活性稀释剂,如1,6-己二醇单官能团单体聚合后只能得到线了增加反应活性外,还能赋予固化膜交联结构。

这是因为,的单体可得到高交联度网络。

形聚合物,而多官能团手糊成型简介2.2使手糊成型是指用手工或在机械辅助下将增强材料和热固性树脂铺覆在模具上,树脂固化后形成复合材料的一种成型方法。

[7]手糊成型工艺包括:

(一)原材料的准备:

1)玻璃纤维织物的准备(注意事项:

则应将玻璃布对要求正交各项同性的制品,玻璃布的经纬向强度不同,1)经纬向交替铺覆。

)裁剪玻璃布的大小,应根据制品尺寸、性能要求和操作难易来确定。

玻2璃布越大制品强度越高,因此裁剪玻璃布时应尽可能裁剪得大些。

是将树脂、固化剂或引发剂、促进剂、填料和助剂等2)树脂胶液的配制(树脂胶液必须在凝胶以前用完。

混合均匀,常温固化的树脂具有很短的适用期,引配制的关键是凝胶时间和固化程度的控制。

凝胶时间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树脂、手糊成型工艺要求树脂在成型操作发剂、促进剂混合以后到凝胶所需要的时间。

完成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凝胶,使树脂能充分浸透增强材料。

(二)模具的准备及脱模剂的涂刷

)模具的准备(1

:

玻璃钢模具的准备方法如下)新模具要对照图样组装,核对模具的形状、尺寸及脱模斜度。

2如有破损要进行修补,则要检查模具的破损情况,如果是使用过的模具,3)7

如果发现模具表面粗糙,则应按下列顺序仔细地加以修整:

①用从粗到细的水砂纸加水打磨;②用抛光膏或抛光水抛光;③上抛光蜡。

3)保管模具时要盖好聚乙烯薄膜,防止粉尘、油污、水汽等粘附模具。

(2)涂刷脱模剂石蜡类脱模剂的涂刷方法如下:

①清除模具表面的水分、灰尘、污垢,充分干燥模具;②将石蜡脱模剂在模具表面按一定方向、一定顺序轻轻地擦拭,模具的凸部、棱角要特别注意涂均匀;③待干燥后用软布擦亮;④大部分石蜡类脱模剂都含有挥发性物质,所以重复涂刷时,中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待上次所涂刷涂膜剂中的挥发物完全挥发掉再涂下一次。

(三)胶衣层的准备

为了改善树脂固化中收缩带来的表面质量问题,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制品表面往往做一层树脂含量较高、性能较好的层面,它可以是纯树脂层,也可用表面毡增强,通常称为胶衣层。

其厚度一般约为0.25-0.5㎜,根据不同的性能要求,选用不同的胶衣树脂。

(四)复合材料制品的糊制及固化

(五)脱模、修整及装配

2.4实验部分

2.4.1实验仪器设备

表2-2实验用主要仪器设备

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单位

余姚市纪铭称重校验设备有限公司电子精密天平JM-BL-1003

上海-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电热鼓风干燥箱DHG-9075A

微电子拉力机RG3050

——

2.4.2实验原料及步骤

,活性稀释剂原料:

根据上述原料的性质及实验要求我们取环氧树脂E-44100g固化条20cm20cm3.9g0.3%30g,咪唑类固化剂用量取。

×的玻璃纤维布15张。

/2h℃/2h+8060件:

℃。

8

实验步骤:

(1)实验前的准备

将实验中所需的材料放在实验台上,将模具与树脂的接触面用脱模剂涂上薄薄的一层,用剪子按照模具的尺寸剪出15块20cm×20cm玻璃纤维布,待用。

(2)样品的称量

将塑料杯放在精密天平上去皮后倒入E-44环氧树脂称取100g,将称取好的环氧树脂杯去皮后再称取30g稀释剂,将称好的体系再去皮后称3.9g咪唑。

(3)搅拌

将称好的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用玻璃棒搅拌,直至药品均匀,充分混合为止。

(4)糊制及固化

将裁剪好的一片玻璃纤维布放在脱模布上,用刷子蘸取搅拌后的适量的环氧树脂放在纤维布上,用刷子或硬纸板将树脂与纤维充分浸胶,涂抹均匀后再放一层纤维布,重复操作,直到铺完15层纤维布。

将另一块脱模布放在上面,最后将其放在模具上,并在模具上放一块板将其压实,放在烘箱中固化。

先将温度调为60℃固化2h,再将温度调为80℃固化2h。

(5)脱模及修整

将固化好的制品从烘箱中取出,将制品从模具总取下来。

对制品进行裁剪、打磨、修整,得到接近目标尺寸b10mm,h3mm,L80mm的弯曲样条3根。

b6mm,h3mm,L40mm剪切样条6根。

9

第3章力学性能测试

3.1剪切强度

我们将6根试样分别进行测试,根据剪切强度公式得数据如下:

3p?

?

bh4?

MPa;

————短梁层间减切强度,其中P————试样破坏时的最大载荷,N;

b————试样宽度,mm;

h————试样厚度,mm;试样平均宽b试样平均高h样能MP(mm)(mm)

的最大MP(142.26.122.9216.00

6.242.8625.70137.6

5.75

5.532.95128.356.003

5.682.984131.86.00

5.092.9856.13124.9

5.82

5.57

3.00

6125.45

3.2弯曲强度

我们将3根弯曲样条分别进行测试,根据弯曲强度计算公式得以下数据:

3pL?

?

2bh2?

————弯曲强度,MPa;

P————最大载荷,N;

L————跨距,mm;L=16h

b————试样宽度,mm;

度mm;————试样厚,h

10

度强弯曲距最大载荷跨试样宽度试样厚度?

弯均平L(mm)?

(MPa)p(N)

b(h(mm)mm)度强曲)(MPa48122.292.90110.00142.85

127.64

124.282153.809.903.0048

136.37

9.97

169.95

48

3

3.00

3.3实验数据的分析对比其他组结果发现本组弯曲强度为127.64MPa,测试后得剪切强度为5.75MPa,强度偏低。

暂且找到一组数据相仿的组的样品作对比进行分析固化时环氧固化

剂用强度强度用量释MPaMPa量

100g

127.65.75

g3.930g本组咪唑/2h+℃604

/2h℃80100ggg参考组140.120咪唑3.67.618/1h+℃7072

/2h100℃从实验数据对比及样品外观形貌可分析出影响玻纤环氧树脂复材的力学性能的因素主要是以下三点。

3.3.1浸胶的用量及均匀度从测试上发现同块树脂板材料的试样受从固化后的样品外观发现颜色深浅不一,力不均匀判断是手糊成型时树脂涂抹不均匀所致。

活性稀释剂的用量3.3.2

导致固化没有相应增加适量的咪唑,多加了活性稀释剂但稀释剂是参与反应的,不完全。

固化时间与温度的影响3.3.3

但因活所以在温度上采用了最低值,对咪唑的描述是常温下可固化且反应迅速,但操作中给的低所以固化性稀释剂放的多的原因导致应固化温度及时间都增长,11

不完全。

第4章结论与展望

结论:

本文主要是研究环氧树脂基体的玻璃纤维增强的配方设计和性能测试以及手糊成型工艺参数: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定出环氧树脂体系的配方,并选用咪唑为其固化剂,添加稀释剂来降低其粘度。

通过文献查阅,确定环氧树脂的最佳固化参数,并对树脂进行性能测试。

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配方为E—44环氧树脂,固化剂为咪唑,增强体短切玻璃纤维布,稀释剂。

(2)通过查阅文献,定出最佳固化工艺参数:

60℃/2h+80℃/2h+100℃/2h。

(3)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其层间剪。

140.172MPa7.618MPa,弯曲强度为切强度为展望: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而日益深入。

其结构和性能的可设计性不断推动着新材料的问世和性能的改善,其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在控制纤维在集体中的分布,界面与界面相,多功能及智能化,在其轻质又有高强度的优点下未来会在航空,建筑,电子等领域有更深入的应用,其前景一定越来越好。

12

参考文献

[1]刘全文.咪唑类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2]张惠玲.新型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3]刘全文,陈连喜,田华,王钧.咪唑类环氧树脂固化剂研究进展[J].国外建材科技,2006,03:

4-7

[4]潘煜怡.咪唑类环氧树脂固化剂的改性方法及其应用[J].热固性树脂,2001,04:

21-24+28

[5]苏航,郑水蓉,孙曼灵,陈晓明,凡永利.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热固性树脂,2011,04:

54-57.

[6]魏凤春,陈永杰.高强玻纤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试验研究[J].河南科技,2011,15:

70

[7]徐维强.手糊成型玻璃钢制品的若干工艺问题[J].纤维复合材料,1986,05:

43-48.

[8]陈玉辉,王嵘.手糊成型工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A].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钢分会.第十四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钢分会:

2001:

4.

[9]罗耀松.预浸材手糊成型法[J].玻璃钢,1978,03:

68-73

[10]邱建华,腾新华,邵银存,雷文晗.活性稀释剂-环氧树脂体系性能研究[J].中国胶粘剂,2012,05:

21-24

[12]石敏先,黄志雄,郦亚铭,杨国瑞.活性稀释剂对环氧树脂阻尼性能的影响[J].粘接,2007,04:

7-9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