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妈妈的一封信孙瑞雪.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9648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中国妈妈的一封信孙瑞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给中国妈妈的一封信孙瑞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给中国妈妈的一封信孙瑞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给中国妈妈的一封信孙瑞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给中国妈妈的一封信孙瑞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给中国妈妈的一封信孙瑞雪.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给中国妈妈的一封信孙瑞雪.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给中国妈妈的一封信孙瑞雪.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给中国妈妈的一封信孙瑞雪.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给中国妈妈的一封信孙瑞雪.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中国妈妈的一封信孙瑞雪.docx

《给中国妈妈的一封信孙瑞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中国妈妈的一封信孙瑞雪.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给中国妈妈的一封信孙瑞雪.docx

给中国妈妈的一封信孙瑞雪

给中国妈妈的一封信(孙瑞雪)

了解了以上基本需求之后,我们还需要知道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这也是发展儿童注意力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他对世界的认识只能透过他的感官来感知:

触觉——用手、身体去接触他能够触到的任何东西;视觉——用他的眼睛去捕捉他需要的东西的形象;听觉——用耳朵倾听世界上任何对他的发展有用的声音;嗅觉——用鼻子去探索这个世界所有的味道;味觉——不仅仅用口来认识味道,也用口来认识他能够接触到的物质世界。

这就是蒙台梭利所说的“活动是儿童人格的一部分”。

儿童必须使用他的感觉,透过活动来发展自己。

任何禁止儿童活动的行为,都将损害儿童智能的发展——而专注力只不过是被损害的能力的副产品。

通过上一期的阐述,我们知道了导致5岁的琛琛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可能缺少在自由选择中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机会。

作为父母的我们,都希望孩子拥有专注的品质,但往往会不自觉地成为他成长中的干扰者。

如何做才不会干扰孩子专注力的形成?

怎样做才是遵循科学的儿童成长法则?

这一次,孙老师将进一步予以解答。

在火车上,一个两岁多的小孩子不停地将手中的饮料瓶砸向地下,妈妈拣起给他,他又砸,一直持续了半个小时。

周围的成人都感觉心烦和焦虑,妈妈也准备斥责他了。

这时,中铺上的一个10岁的男孩,伸出头对孩子的妈妈说:

“阿姨,他想学猴子,像砸坚果一样把瓶盖砸开。

”妈妈拣起瓶子问小孩子:

“你是想把瓶盖打开吗?

”小男孩认真地点点头。

所有的大人都感到释然,释然中又带有惊奇。

可能,相对于30岁的成人,10岁的大孩子更容易接近这个两岁小孩子的世界。

这个两岁的小孩子,如果没有大孩子的提醒,可能会继续砸下去,直到他认为这个方法不能帮他打开瓶盖时,才会想到换另外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眼睛不会去观察瓶子之外的世界,不会想到他是否打扰了别人,他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在高度地专注于如何才能打开瓶盖。

但是如果没有大男孩诠释他的这个行为,专注的小孩子极有可能会遭到责备。

因为大家越来越感觉到这个孩子在胡闹,越来越想禁止和斥责他。

这样的例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很容易看到的。

成长是最高的法则,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孩子自我成长的冲动,这一冲动会使他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其中。

正如我们在上一期所阐述的那样,在自由和不受打扰的前提下,专注力原本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具有的品质。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成长的环境里总是充满了干扰因素。

如何在可能的情况下不延怠孩子的成长呢?

我经常给家长以下这些建议:

建议1.预备一个不受干扰的房间。

如果您的家庭条件容许的话,请一定要为孩子预备一个房间,房间的色调要统一、和谐。

这个房间里有专门为孩子设计的玩具架,高低正好能适合孩子自行取用(尺寸大约为:

高0.8米,长1.1米),以白色或米色为基调。

玩具都需要分类、敞开地摆放在玩具架上,孩子可以独立选择。

房间里还需同时备有给孩子画画的小桌子和凳子。

这样,当孩子选择自己的活动时,大人与孩子不会相互打扰。

另外,成长中的孩子更喜欢席地而坐,所以地面最好铺有地毯或地板,或者放一个薄的床垫。

这样,妈妈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也有了休息的地方。

如果条件容许的话,可以为孩子提供一台电视和DVD,这样就可以确保孩子不受成人所观看的电视节目传达出的信息的影响,能保证为孩子提供高品质的内容。

这个房间是属于孩子的空间,让孩子知道他可以在这儿自由地玩,即使房间乱一些也没有关系。

家里来客人,或者过多的家庭成员的语言以及生活中的各种行为的重叠都不会影响到另一个独立空间的孩子。

这实际上是在父母无意识时不破坏儿童成长的最好保证。

这样的一个独立空间还可以确保父母在情绪烦乱的时候,能够独自处理情绪,而不至于影响到孩子——您可以选择离开这个空间躲到自己的卧室或客厅里。

这个空间保护了您,也保护了孩子。

实际上,除了上述这些好处外,不受打扰的空间保护了孩子的专注力,也等于同时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发展独立思考能力的机会。

建议2.带孩子去一些不需要遵守很多具体规则的场所。

如果必须去一些需要遵守很多规则的场所,您要事先告诉孩子,并且为孩子预备必须保持安静时可以玩耍的玩具或物品。

让一个孩子陪伴着大人,什么也不做,只是等待,那会让孩子发疯,最后也会让大人发疯。

建议3.建立规则,然后放手。

怎样保证父母不去打扰孩子呢?

在遵守基本规则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自由地探索。

这里有3个规则可以保护孩子的自由:

第一,不可以伤害自己;

第二,不可以伤害环境;

第三,不可以伤害他人。

只要孩子没有违背这3个基本规则,就不要去打扰他。

对于3岁前的孩子尤其要坚定地这样做,3岁以后,您可以告诉他这样做的理由。

例如,孩子喜欢爬高,如果这个高度危害到他的安全,就把他抱到一个不危害他安全的地方让他继续玩耍,而没有必要谴责他。

再比如,瓜瓜的妈妈看到孩子在教室的木地板上来回跑动,发出很大的响声,影响了旁边午休的孩子。

她并没有禁止瓜瓜,只是跑过去脱掉了瓜瓜的鞋,让瓜瓜光脚在地板上跑,响声没有了。

现在我们看看父母该如何来把握下面这个问题:

4岁的孩子和妈妈一起用餐,妈妈在桌上放了一个透明的开口塑料瓶,瓶里放着漂亮的雨花石做装饰。

男孩伸出手就要去抓石头玩。

这时妈妈该怎么面对他呢?

同样,妈妈可以问自己:

他伤害自己了吗?

没有。

他伤害他人了吗?

没有。

他伤害环境了吗?

没有。

答案已经出来了,他可以去玩这个石头,我们不应该在旁边斥责或者禁止他。

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时间里,只要孩子醒着,他是不可能停止活动的,只可能用一种活动代替另一种活动。

活动是儿童心智成长的通道。

活动是儿童成长的法则,人不应该也不能够跟自然法则来斗争。

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

3.儿童意志力的形成

有些家长总是这样问我:

“我的孩子遇到一点挫折和痛苦,就发脾气、焦虑。

怎样才能让孩子有意志力呢?

”逢到这时我就有些不安,而且也有些不知如何说起。

首先,“孩子遇到一点挫折和痛苦,就发脾气、焦虑”,在我看来有多种可能,可能是孩子遇到的某些事情是他能力所不及的、可能是父母的干涉不恰当、可能他生活在一对不会管理自己情绪的父母中、可能父母从未告诉过怎样面对这个事情,因为父母尚未学会……一切要视当时的情景而来判断。

这些同意志力基本没有什么关系。

意志力这样一个贯穿0——18岁成长期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在我看来过于宏大和关键的问题,期望用简便、快捷、速成的方法告诉家长,这其实太难以做到了。

意志力起源于专注:

在成人的世界里,人的所谓的“意志力”是可以被强化训练出来的。

这就使许多父母误认为儿童的意志力也是被父母透过某些事情驯化出来的。

实际在儿童,意志力的形成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一个天然形成的过程,一种天赋的本能,一种成长的自然法则。

有一次在飞机上,我看到一个四十多天的宝宝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做着一项伟大的工作就是努力把手放进嘴里,努力的过程从他的脸上能看出来是艰辛的,但是一旦放进嘴里他的感觉立刻变成了喜悦、成就和满足,宝宝就开始吧唧吧唧吮吸起来。

他的妈妈看见他的这个行为后立刻微笑着把他的手拿了出来,说:

“不卫生、不卫生。

”宝宝恼怒地发出了抗议的哭声,又将手努力着将手往嘴里放,这一次似乎又准又快。

但是,游戏又开始了,妈妈又将孩子的手拿出来,这种反复的干扰使婴儿对自己孜孜不倦的工作能力产生了巨大的损害。

我对这位妈妈说:

“他正在进行工作,请不要打扰他。

”在妈妈正目瞪口呆的间歇,孩子又满足地吮吸起来。

蒙特梭利这样说:

这种对儿童经常的干扰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可能严重到好象让孩子永远生活在噩梦中一般。

儿童从出生那天起,世间万物对于婴儿来说都是第一次,光的明暗,物体的形状,第一次放到嘴里的东西,第一次伸入嘴里的手,第一次喝到嘴里的糖水,第一次触摸到的水或者一个物体,第一次向前爬动,第一次迈出的步子,第一次把东西扔出去……由于所有的事物都是第一次,所以婴儿就具备了天然的专注,他要把所有的身心都倾注在这第一次中,第一次的感觉就是生命创造的开始。

只要成人不打扰,婴儿在0——2岁之间,总是越过前面经历过的第一次继续往未知的第一次进发。

这种对世界第一次的体验会持续两年之久。

这两年儿童就对这个未知的物质世界奠定了认知的基本基础。

在这个持续的过程中,是专注载着这种认知往前走的。

恰恰是这种成人都不经意的状态为儿童未来的意志力打下了第一层的基础。

意志力(专注力)来源于兴趣:

婴儿头两年形成的这个基本基础鼓励婴儿对一些事物产生期待和兴趣,与头两年不同的是婴儿不再会像头两年基于原始冲动而对事物产生兴趣。

这个时候的儿童是基于头两年积累下的认知,带有智力目的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某些事情上。

这种集中的过程能使儿童感到愉悦、轻松和满足。

正是这样一个过程和感受才不断形成了儿童的自我。

但是这个过程必须有相应的条件才能达成。

父母观察孩子首先要观察他的行为是否具有智力的目的性。

我们在幼儿园里看到一个3岁的孩子将教具从窗户上扔下来,将串珠塞在一个洞洞里,我们知道这个孩子的活动是有智力目的的。

但是,他的智力状态后滞了,他应该在2岁左右完成。

我们看到一个孩子从高处往下跳跃,这是有智力目的的。

他不仅仅在探索空间,同时由于高度所造成的难度而带来了心理承受度和空间承受度,这个过程正是他挑战自我和和超越自我的机会。

6岁以前,这些似乎才是儿童成长的内容所在。

0—6岁是人的一生唯一有机会建构自我的时期,所有的成人都知道当儿童进入7岁以后,很少能够像6岁那样做自己兴趣的事情。

他们总是要将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这个社会赋予他们的东西,自然的属性越来越少了。

因此,成人之后所受到的某些训练往往是某些技能,而非意志力。

意志力过程的发展基本还是在头6年形成。

兴趣就变成了意志力过程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首先,意志力的发展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同时还需要这个环境中拥有自由的观念。

例如:

一个孩子进入到适合于他的自由的环境,首先由于自由的因素,他就具备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按自己的兴趣选择事物的权利,按自己的兴趣选择是意志力形成的最关键的一点,因为儿童必须在众多的事情中排除和抑制其它的同他的智力目的不相关的兴趣,而下定决心把注意力放在与智力目的相关的事情上。

这个过程是给予了儿童做决定的机会。

由于儿童实践了自己的决定,他的内在就开始形成和发展出了一种力量,这正是意志逐渐形成的过程。

学校的老师都知道一点:

如果想要毁掉孩子的意志,那就破坏他的兴趣。

如果想要建构孩子的意志,那就尊重他的兴趣,让他拥有自由,在每一天中拥有无数次选择、实践自己兴趣的机会。

这一点,正是自由观念的关键。

如果在一个学校里,或者在一个家庭中,每一个成人都让孩子实现他们成人的意志,孩子的意志就被闲置在了那里,时间一久,一个人就被复制了出来。

实际意志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自我形成的过程。

4.规则,从自由和尊重中走来

通过上一期的阐述,我们知道规则能够保护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给孩子一些混乱的、临时性的规则,尽管并非故意。

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需要建立哪些规则?

什么样的规则才能帮助孩子建立一生都适用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这一次,孙老师将进一步解答。

先来看看这样一个例子。

火车上,一个4岁的孩子在卧铺席上爬上爬下。

几次攀爬后,他的妈妈开始制止他:

“听话,下来!

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

”这句话并没能阻止孩子,对攀爬的需求使他忽略了母亲要抛弃他的威胁,仍然开心地探索着。

就在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乘警。

爷爷赶紧说:

“看,再不下来,警察叔叔就来抓你了!

”孩子立刻紧张地坐在了铺位上,放弃了攀爬。

在我看来,这个年龄的孩子一定会这样攀爬,这是他心智成长的一个需求,活动是他智能运用的一部分。

火车有3个高度的铺位,每攀爬一层都是一种心理挑战,同时也会带来一种空间的新感受。

一般情况下,只要别人同意,孩子是可以这样活动的。

但是,孩子的攀爬行为很可能给父母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很多父母不容许孩子攀爬,并不是因为孩子打扰了别人,而是他不愿意让孩子发生危险。

于是,许多成人不约而同地给孩子定了这些“规则”:

“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孩子。

”“坐着不动就是好孩子。

”“乖,不要弄脏手。

“不睡觉,狼就来叼你了。

”“不给别人玩,就是自私的孩子。

”……

这些混乱的、临时性的规则常常限制着孩子,并可能威胁着他的成长。

当一个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时,他会认为一切都处在危险之中。

这时事件本身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无法判定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安全的。

这样,危机感就变成了他生活中一个随机性的东西,安全感没有了。

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些“规则”,有的内化成了孩子人格的一部分,有的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废弃掉了。

而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很多公共场所写着一些对成人的要求:

不要随地吐痰;请记住冲厕所;请把手纸扔进纸篓……实际这些最基本的规则在成人的世界里被人们称为最基本的素养和素质,这个没有建立起规则的成人正是由于没有基本的素养,于是又在影响着下一代孩子。

园内六大规则。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3.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5.不可以打扰别人。

6.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5.道德的根基

在我们的学校里,一位父亲既无奈又骄傲地告诉我:

有一次他严厉而粗暴地谴责他的孩子,孩子等他发完火,对他说:

“爸爸,你能不能注意一下你的坏脾气?

你的坏脾气解决问题了吗?

”然后孩子继续说:

“能不能换一种方式?

这个孩子,遵守了这样一条规则:

粗野的行为不能有。

在实行了这个规则的幼儿园生活中,孩子显然经验到了至少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规则使他超脱了对父亲的恐惧,跳到局外来观察父亲。

其二,他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发现了更多、更好的沟通模式,这种模式一定会为他以后的发展打开通道。

这些,他是受用终生的。

事实上,真正的规则能够从人性的根基上奠定道德规范。

当孩子生活环境中的全体人都遵守着规则,孩子就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就能够生活在不超越底线的自由状态中,生活在和谐与秩序中。

对于从未建立规则的孩子来说,要想达到这样一个状态,可能需要几个月。

在这几个月中,你能够看到,孩子是多么乐意遵守规则;当孩子发现某些人不能遵守规则的时候,他又是多么地痛苦和不安。

我们常常看到1岁多的婴儿,对规则有着强烈的要求:

杯子一定要放到原处,出门时一定要由他来关灯……这样的状态表明秩序化是生命本身的内在要求。

孩子如果自然地长大,不会去破坏社会道德规范,只会建构更高、更完善的道德规范。

因此,对于儿童来说,给他建立的规则奠定了他一生的道德基础,是为一生作准备的。

6.安全感:

不用回头找妈妈

Q:

丫丫6个月时,我销假上班。

自此,白天外婆来看护她,下班以后我再接手。

现在丫丫3岁4个月了,让我头痛的是,她在陌生的环境里总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也从不主动与人交往,在家则没有这个问题。

比如:

其他孩子抢她的东西,她不知躲闪拒绝,更别提去要回来,但是东西被抢走后她会对我发脾气;外人给她东西,无论多么想玩、想要、想吃,也不敢自己拿,必须让我帮着拿回来,至少要拉上我才行;刚上幼儿园时,即使大小便憋得难受,也不敢跟老师说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我也很头痛为什么她这么没有安全感。

北京小许

我首先想探讨什么是儿童成长的理想状态,并以此来分析问题出在哪里。

一个生命从母体中出来,降临在这个复杂的物质世界里。

这个世界蕴涵着复杂的关系,复杂的心态,复杂的意识形态,而婴儿对此一无所知,他仅仅带着巨大的生命动力来到世界。

母亲,是他与世界联系的纽带。

在知道母亲不在眼前也依然存在之前,他首先需要时时看到母亲,触摸到她,嗅到她的气味,听到她的声音,得到她的关注;痛苦时需要母亲迅速来到他的身边,帮助他,使他舒服。

孩子能经验到这世界是安全的、好的,他便会将此关系延伸到家庭之外、母亲之外的环境中去。

我认识一位美国妈妈,她有两个孩子,大孩子4岁多,小孩子1岁多。

我常常能发现,无论手中正做着什么事,只要孩子需要,她都会立刻放下,先照顾孩子。

那大孩子永远都全副精力地探索世界,小贝贝也精力旺盛地在抓、拉、爬,认识世界,而她总是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让孩子在需要她时能看到她,但同时,她也不干扰孩子。

这位美国妈妈曾问我:

“你能发现我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吗?

”“有什么不同?

她说:

“我的孩子不用回头找妈妈,而很多孩子都会害怕妈妈不见了,总是回头找。

”总是回头找妈妈的孩子,跑不远,也不会勇往直前,充满信心。

原本,孩子小的时候,母亲不离开孩子,孩子永远在母亲的视线内,孩子的呼唤妈妈永远都能及时地回应;等到孩子长大些了,探索的范围更大,孩子需要的时候,也能在妈妈劳作的地方找到妈妈,不会产生离开妈妈的焦虑,直到他有足够的能力,不再时时依赖母亲的呵护。

母子的分离,是一个自然、渐进的过程。

但现实是,目前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状态。

我们的现实是我们必须去挣钱,要生存;或许,我们有的人自我也没有成长好,在刚刚获得自由的时候我们要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丫丫妈妈在孩子6个月的时候,白天就要离开她。

孩子一整天见不到妈妈,她需要和接替妈妈的外婆建立新的依恋关系。

在新的依恋关系建立之前,与妈妈的漫长分离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

安全感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求。

儿童是否感到环境、他人对他没有威胁,通常取决于带养孩子的人同孩子之间的关系的质量,这个关系的质量决定了儿童同外人以及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不取决于成人的主观愿望。

首先,我要说的是,儿童是否能得到带给他安全感的爱,取决于他生活中那个客观存在的关系。

理想状态下,带养孩子的是母亲。

但是母亲本身不能保证孩子处在一种能给他带来安全感的关系氛围中,更根本的是,带养他的人能否为他创造一个安全的氛围。

例如:

带养她的成人,即便是亲生父母,如果经常吵架,儿童待在旁边也会感到害怕,感到惶恐,感到被抛弃,感到不明白,这是一种情感上的被抛弃,这种被抛弃在一边的同成人之间的关系,容易造就具有这样一种心态的儿童。

再比如:

带养孩子的成人在孩子爬高时惊恐地说,“会摔”;使用一样东西的时候惊恐地说,“会伤”;走在某个环境中时,惊恐地认为,“会丢”;端杯子的时候惊恐地说,“会烫”等等。

这种非常害怕出事,不给孩子空间的担忧的心态,以及这种担忧所派生出来的行为,都能被儿童感受到。

成人这种对待事物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感到外界是如此不安全。

而这一切并不由成人是否认为自己爱孩子来决定。

所以我想,要解决安全感的问题,除了尽可能地接近理想的成长的途径外,再没有其他方式。

假如父母要把孩子交送到另一个成人的手里,把家庭的环境转换成了幼儿园的环境,至少应该由母亲和孩子一起来熟悉这个人或者环境,熟悉之后,使孩子体验到转入新环境、新关系中是有爱存在的,才能够谈到如何帮助儿童解决其他问题。

高质量的抚养关系衍生出来的爱的感受是帮助儿童的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