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652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docx

《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docx

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

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

 

地方道路是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是沟通城乡物资交流的重要纽带。

地方道路的建设,不仅能改善交通条件,美化城乡环境,而且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因此,加强地方道路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我县地方道路状况

现在,我县的地方道路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形成了以唐海线、沿海公路(省道)为主骨架,以地方道路为脉络的公路交通网,彻底替代了以往的“点、片”状公路,成为我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二、制约我县地方道路发展的要素

三、我县地方道路发展表现出的主要问题

1、没有专职养护人员进行管理,致使公路病还十分严重,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使用寿命。

如十农场的地方道路,在养护体制改革以前,该农场的道路由交通局专职人员进行管养,道路的病害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公路基本上能够保持顺、畅、洁;养护体制改革以后,地方道路归地方自行建养。

由于十农场对养护资金不舍得投入,致使地方道路疏于管理。

无专职人员养护,造成了坑槽满道、车辙遍布的现象,使昔日十分平整的公路成了颠簸难行的伤心路,直接影响了地方经济建设。

该农场现已对这一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也加强对道路的管理,现该农场路况已有所好转。

2、村镇居民爱路护路意识差,不少沿线村镇的居民,从个人利益出发,在公路两侧非法建筑,开厂、设店,使多处公路形成了街道化路段,造成公路排水不畅,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此外,还有不少村民在公路两侧乱倒垃圾,乱堆物料,在公路用地内挖沙取土,这些也直接影响了公路的使用。

3、乡村道路建设工程质量差,造成后期养护工作的困难,也致使养护费用支出增加。

四、对做好地方道路发展工作的对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两个紧紧依靠”战略来发展地方道路。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发展地方道路的重要环节。

从我们的思想和认识上到位,决不能重干线而轻地方道路。

要意识到加快地方道路发展是目前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完善公路网、保证公路交通公路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

地方道路的建设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群众人民群众。

这是近年来地方道路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发展地方道路的关键所在。

按《公路法》规定,地方道路属于“民工建勤、民办公助”性质,投资主体为县、乡两级政府。

因此要切实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进而发展成社会行为,强化各级政府在公路建设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是发展地方道路的重要手段,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公路建设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县乡公路稳步、快速的发展。

此外,道路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必然与经济协调地发展,因此制定技术标准和公路等级时,要以经济的发展为依据,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2、处理好建设资金不足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

建设资金的不足历来是困扰地方道路建设的重要问题和矛盾。

要想正确处理好这一关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广开资金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纳社会、企业、团体及个人资金,给投资人以相应的投资回报;二是利用农闲时间,实行民工建勤,以工抵资,农民易于接受;三是实行民办公助,地方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四是对修路项目和筹资措施召开村民大会通过,并实行强有力的民主管理和监督,增加资金的使用透明度。

3、严格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坚持质量第一始终是地方道路建设工作的生命线。

为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要进一步抓好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明确规定质量问题一票否决。

对县乡公路工程,一律实行项目责任制管理,重点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

在乡村油(砼)路施工中继续坚持政府监督、施工单位工序自检、监理人员把关,群众代表跟踪施工现场的办法,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4、健全养护组织,建立各种制度,加强养护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交通主管部门突出行业管理工作力度,切实发挥养护专业机构的作用。

二是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按照《河北省县乡公路管理规定》,县道县修县养县管,乡路乡修乡养乡管,村路村修村养村管的原则,县、农场、村队要建立“一把手”负责任。

按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制,年底前对各农场进行全面考核,完成任务指标的给适当奖励,完不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

三是按国省干线养护那样,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做到路肩整齐、边坡稳定,边沟稳定,边沟排水畅通,路面清洁,路树齐全。

还要加大对地方道路的路政管理力度要设立和管护好里程碑、百米桩及路界标志和标线,要加大对破坏公路设施行为的处罚力度,从根本上杜绝毁路现象的发生。

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责任编辑:

飞雪阅读:

人次

在宏观调控中保持加快发展的强劲态势

——周边八县(市)调研报告之一

按照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的指示,8月中下旬,我们市委办组成学习调研小组赴如皋、海安、宝应、高邮、姜堰、建湖、大丰、东台周边八县(市)进行了调研。

我们在这次调研中,围绕积极应对宏观调控,加快发展的主题,在听取情况介绍的同时,每到一地,都坚持看开发区,看重点企业,以眼见为实较为充分地领略了各地发展的态势。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宏观调控中,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

2、坚持狠抓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势头强劲。

一是以企招商引项目。

宝应这方面的效果明显。

目前,宝应原有县属工业的骨干企业基本上都与外资企业或国内的大企业实行了嫁接。

宝胜集团与意大利比瑞利公司的合资合作企业已有3家,总投资4150万美元。

宝胜科创A股已上市,该集团去年产值达40亿元。

宝应开关厂由温州菲达集团收购后与美国卡特比勒公司合资,宝应制药厂由上海黄河集团收购,宝应无线电厂由香港仁恒集团收购,这几家企业实现嫁接后新投入的项目都达亿元以上。

宝应电器厂与世界500强企业德州仪器公司合资后,最近又签约增资扩股3600万美元,生产世界上最大的传感机。

现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5家在宝应合资合作。

三是发挥优势上项目。

大丰开发区发挥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成功引进祥鸿泰和纺织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新上纺织项目,其中棉纺部分为10万纱锭。

该开发区近年来已有7家纺织企业落户。

海安去年引进的几个大项目既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也是与劳动密集型紧密结合的。

由西班牙投资1020万美元的西蒙智控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电器开关,员工近千人。

香港鑫港集团投资1700万美元的电动工具项目,既引进意大利3000万元的自动生产线,又招用员工1300人,今年能形成3亿元产值。

3、实行激励引导扶持并举,规模企业群体不断壮大。

目前,海安、如皋的亿元企业分别达42家和35家。

姜堰亿元企业的个头大,3亿元的达5家,5亿元的达3家,群体优势明显。

在培大培强上,周边做法突出的有三点:

一是政策扶持。

海安明确三年内培育100家亿元企业,规定亿元企业所得税超过一定征收额度后的地方留成部分奖励企业发展再生产,三年内实行费和基金零增长、技改投入零收费、电力设施建设零附加。

建湖在国债项目、税费减免、技改贴息、电价折让等优惠政策优先向规模骨干企业倾斜,力争今年森达超50亿元,新培植6-8家亿元企业。

大丰对企业法人代表实行“星级”评比,不同星级的企业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分别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待遇,激发企业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

三是排忧解难。

姜堰近期召开常委扩大会,组织经贸、银行、电力等有关部门花四天时间对50家成长型企业,逐家听取汇报,逐一解决问题,并形成会议纪要,明确市委办专题督查。

高邮飞达集团源于乡办农修小厂,几年前改制后迅速扩张。

目前年销售达15亿元,员工达2300多人,生产电动工具、切割机、钻头,全部出口外销,该企业作为扬州市13强,市里对其特事特办,给予了多方面的扶持,促进了迅速壮大。

4、突出工作重点,开发区集聚效应凸现。

分析周边八地的发展态势,使我们感到强大的压力,同时,从其发展轨迹中,也坚定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认为,我市当前应对调控,乘势而上,可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多作考虑:

1、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工业化作为首要任务。

跨越发展要创新理念。

宝应提出坚持“一个中心、四个突破”,即坚持以重大项目建设为中心,在利用“双资”、园区开发、城市化建设、致富群众上求突破,抓住了发展的要着。

姜堰明确突出经济工作,淡化GDP,强化项目建设,兼顾社会事业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务实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

我市目前在发展思路上是清晰的,关键是要在保持思路连续性的同时,坚持与时俱进,博采众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们要在加快推进“三化”中,把工业化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

在推进工业化中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龙头,使“本领大小看项目,能力大小看招商,功劳大小看税收”的新理念深入人心,坚持不懈,抓出实效。

2、坚持挖掘内力与引进外力并举,把大项目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兴化富民强市、跨越发展,内力是基础,是起步阶段的跳板;外力不可缺,是跨越发展的撑杆。

与周边的发展对比,我们全民创业走在许多地方的前面,如果要说差距,当前主要是在借助外力,引进大项目上。

因此,我们应坚持全民创业与大项目建设两个轮子一起转,使招商引资得到全面扎实有效的推进,实现兴化经济量的发展和质的提高的双赢。

实现这一目标,要进一步明确对乡镇、部门招商引资更高的目标。

即使是第三层次的乡镇,每年都起码要引进一个千万元以上的项目,我市新垛镇近年来的实践,可以坚定我们这方面的信心。

3、加快培育工业支柱产业、规模企业,把骨干支撑与集群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

我市当前已初步形成不锈钢制品、纺机汽摩配件、粮饲加工、蔬菜脱水加工等产业集群发展的特色。

在这方面,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十分必要,也前景广阔。

但是,在规模工业企业、工业支柱形象上,我市屈指可数的仅有兴达钢帘线,显然,这种状况不能适应加快推进兴化工业化的要求。

面对差距,我们要奋起直追,在坚持集群发展中,更加注重规模骨干企业的培植。

要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加快培育兴化的工业支柱产业。

要放大“兴达”效应,进一步在税费减免,技改贴息,土地、电力供给等方面扶持重点骨干企业,特别是要引导企业走增资扩股、嫁接联合、合资合作发展壮大的道路,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在产品的前延后伸上下功夫,在提高科技含量上下功夫,在形成市场终端产品、整机产品上取得突破,加快培育一批“兴达式”的企业。

4、大力振兴城区经济,把放大戴南、张郭效应与形成多极竞相发展的格局统一起来。

戴南、张郭是苏中的典型,是兴化的骄傲。

我市加快发展要坚持放大戴南、张郭效应,一以贯之。

但兴化的发展,仅有戴南、张郭是不够的,加快形成多极增长,是现阶段我市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与周边县城对比,兴化城区工业较弱。

市里可考虑进一步集中力量,把大力发展城区工业,振兴城区经济,作为促进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新的成效。

现在城区三园的基础设施框架都已拉开,举全市之力,振兴城区经济,应当说是正逢其时,大有可为。

把城区发展上去,将有力带动全市经济的发展,也必将与放大戴南、张郭效应相互促动,从而不断开创兴化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强化宏观调控保持发展强劲态势责任编辑:

飞雪阅读:

人次

南溪县属比较典型的农业县,农村人才资源较为丰富,搞农村人才开发潜力巨大,意义深远。

从2000年起,县委、县政府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开发计划,出台配套文件,确立了“试点引路,步步推进,健全网络,分级育才”的开发思路,探索出一条“选拔—培养—激励—流动—创业”的农村人才开发路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全县经济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一、构建人才选拔平台,发挥人才的优势效应

   创新人才观念,大力挖掘农村人才,变“隐性”人才为“显性”人才,变人才“奇缺”为人才“凸现”。

我们把懂管理、会经营、有一技之长的“田秀才”、“土专家”,以及带领群众依靠勤劳致富、科技致富,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致富带头人都称作乡土人才。

   一是建立了农村人才开发服务体系。

以县农村人才市场为龙头,乡镇人事劳动服务中心为主干,网络延伸到村(社)。

全县农村人才开发由县人事局牵头,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

要求县乡两级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实现硬件规范化、功能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管理制度化。

我县农村人才开发服务机构还把全县11个协会,129户业主,853户种养大户列入了管理的范围。

我县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每年按财政收入的0.5‰拔出经费,用于农村人才资源开发。

    二是统一建立农村人才信息库。

为加大农村人才的储备工作,县上统一安排各乡镇人才劳动服务中心,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的乡土人才分类标准、统一印制的表格和卡片建立农村人才信息库。

一人一卡、一村一社一统计。

农村人才个人持一联卡,当情况发生变化后及时到服务中心调整另一联上的信息内容。

同时,各中心村农村人才实行微机管理,逐步实现人才信息库联网运行。

通过调查摸底、组织和群众推荐、登记造册等农村人才普查,我县现有农村人才共两大类:

一类是乡镇在职的科技人员800余人;二类是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1万余人,其中,列入乡镇人事劳动服务中心管理的3400余人,其中种植业874人、养殖业694人、工程技术类820人、运输业163人、经济管理类152人、财会335人、其他91人。

   二、构建人才培养平台,发挥人才的示范效应

   我们在抓农村人才“量”的扩张的同时,还注重农村人才“质”的提升。

   一是选送农村优秀青年到大中专院校深造。

县乡土人才培训基地挂靠农广校,首批40名乡土人才正接受学历培训;利用一所全国、一所全省重点职业高中教育资源培训中专学历层次农村人才;各乡镇农校兴办中、短期班培训农村人才。

今年县培训中心办班期,乡镇培训站办班32期,村培训员办班250期,培训人数达4万人。

   二是组织县上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培训。

围绕三大农业产业支柱,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和科技示范推广项目,举办了蔬菜种植、白鹅养殖、雪梨生产、麻竹培育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20期,10多万人次;同时,组织院坝会、鼓励乡土人才之间互动培训。

今年精心组织了靠技术、靠勤劳致富的9名优秀乡土人才到全县16个乡镇巡回宣讲。

   三是组织农村人才外出参观学习。

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农村人才到江苏、浙江、成都、绵阳、洪雅等省内外参观学习共280人次。

这些农村人才掌握技术后,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产品科技含量增加,品牌意识、生态意识、质量意识增强,综合效益显著提高,形成了优质蔬菜、优质水果、种草养畜三大农业产业支柱,蔬菜村、雪梨村、白鹅村、西瓜村等40多个,年纯收入达2万元的种养殖户500多户,养殖业、水果业年增长率超过10%以上,江南甜橙、金竹西瓜比同类水果高出0.5—1.0元,有效地发挥了“选拔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人才示范效应。

   三、构建人才激励平台,发挥人才的带动效应

   为激发广大农村人才的创业热情,发挥农村人才的带动效应,我们完善了农村人才激励机制。

   一是职称评定实际一点。

出台了《南溪县农民技术职称评定暂行办法》,立足农村实际,以评定对象的生产经营业绩、技术水平、解决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带动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作用为主要依据,淡化学历、资历要求。

通过为农村人才发放”绿色证书”,有效地激发了农村人才学科学、学技术和创业的热情。

目前,全县共评定农民技术职称2132名,其中高级1名、中级650名、初级3800名。

   二是政治上高看一眼。

县政府每三年动态表彰一批优秀乡土人才,并制定出了具体的选拔和管理办法。

目前,全县有受市政府表彰的优秀乡土人才5名,县级乡土人才34名,乡级优秀乡土人才261人。

同时,农村优秀乡土人才可纳入地方专家评选范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坚持县领导联系优秀农村人才工作制度,县四家班子领导分别联系优秀乡土人才10名。

   三是使用上提升一点。

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对有农民技术职称的农村人才,致富能力强的培养成村干部,综合能力强的再培养成乡干部。

全县现有172名农民技术员走上了村干部岗位,1人走上乡干部岗位。

我们还结合“三村建设”,为全县214个村配备了“科技专干”,享受副主任待遇。

   四是服务上多给一块。

我县规定,乡土人才在申报科研项目、技术开发、承接课题、申请贷款、人才引进等方面享有与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同等的待遇,并优先签订农业技术承包和技术推广合同,优先优惠享受各类技术辅导和服务。

由于激励机制的作用,南溪乡土人正发挥着典型带动作用,如江南从事柑橘品种选育和栽培的王平德科学育就了江南橙;罗龙郭忠首创“股田制”,被誉为“宜宾小岗”,在全国引起轰动,目前县内已有3个乡镇由此而产生了规模不等的股份合作组织;还有石鼓让黄土变金山的刘全;大观星火科技带头人唐光华等,充分发挥了农村人才资本效益。

   四、构建人才流动平台,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

  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等措施,积极开展人才交流,大力培育农村人才市场。

   一是抓人才引进。

采取切实措施,提供优惠条件,大力引进各类人才来南溪安家乐业,有效壮大农村人才队伍。

我县共引进外地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约535名。

全县业主开发经营土地116户,面积1.93万亩,其中,公司租赁土地从事养殖业和生态农业开发单位14个,面积4100余亩。

石鼓乡引进人才建成500亩生态农业锦绣园;长兴镇引进重庆、成都、云南等地技术、管理人才100多名,建成了长江建司、长兴酒厂、长兴纸厂,乡镇企业产值年增长25%以上,引进人才发展麻竹生产5000亩;大观镇到重庆请畜牧师指导波尔多山羊养殖,其繁殖的波尔多山羊F1、F2代,远销浙江、福建一带,创造经济价值达500多万元。

   二是抓人才输出。

2004年向全国各地共输出各类农村人才853名。

其中罗龙镇输出乡土人才200余名到屏山、珙县、兴文和县内大观、裴石指导蔬菜种植,人均月收入达1000余元。

我们还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走“空手出门,抱财归家”之路。

2004年全县劳务输出6.82万人,劳务收入2.71亿元。

在广州万邦鞋业有限公司,南溪籍务工人员有上千人,在当地形成了“南溪村”;宜宾“五粮液”招收的工人中,南溪籍人员占20%。

不少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学习到技术,积攒资金后纷纷回乡创业,如大观民强5社孙泽高外地打工学到养鸡技术回乡后,办起家庭养鸡场,饲养蛋鸡4000只,年产商品蛋20吨,产值10万元。

   三是抓协会组建。

全县建立蔬菜协会,水果协会、白鹅协会等27个,会员1577人,带动农户31364户。

协会通过开展信息技术交流和培训,筹划、组织扩大生产规模,促进产品营销,县果协每年组织500吨水果外销,县蔬菜协会营集全县蔬菜营销大户百余户,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特色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四是抓对子联接。

由乡镇人才劳动服务中心牵线,搭建沟通的桥梁;通过协议形式,乡土人才与需要帮助的农户结成帮扶对子,进行有偿合作,使农户达到了致富的目的。

这种有效形式在全县推开,共签订协议1600份。

   五、构建人才创业平台,发挥人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推动效应

   我县农村人才开发,以产业结构调整项目为平台,实现了农村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使现有科技人员有了用武之地,让乡土人才登上了市场经济的大舞台,给农村人才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我县充分利用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四川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长江上游甜橙水果带、南溪五十里水果长廊建设等一系列农业科技项目和农业基地建设,以人为本,发挥农村人才作用,发展一大批专业户、专业村、专业技术协会,形成“农技协会+公司+农户”的生产格局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规模生产,推动了全县产业化经营,形成了人才资本的增值。

2004年全县优质蔬菜种植面积15.03万亩,南溪“四川白鹅”出栏达600万只,优质水果面积6.5万亩,三大农业支柱实现产值7.2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6.4%,农业总产值增幅居宜宾市第一。

南溪蔬菜已远销到香港、澳门等地,南溪“四川白鹅”远销省内外。

2004年全县农民纯收入2483元,比2003年增长35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