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966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6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docx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docx

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2016年部编教材)材料分析题

一、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材料三:

 

(1)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

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本国的势力?

(改革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重用人才,实行改革,整顿内政,发展生产,强大军队。

使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材料二商鞅变法是在什么时间进行的?

是在谁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的?

变法的内容是什么?

具有什么作用?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作用是:

使秦国的经济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材料三是描绘了什么场景?

请说说:

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是当时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二、材料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

材料二:

 

 

(1)材料二的人物是谁?

孔子

(2)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

他所创立的学说在战国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儒家。

孟子。

(3)他的主张是什么?

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4)他对教育的贡献有哪些?

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②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

(5)请用一句话评价该人物?

孔子是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6)读了材料一的三句话,你受到什么启发?

学习要实事求是,经常复习,要谦虚谨慎。

 

三、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材料二:

 

材料三:

皇帝——————→至高无上

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中央机构

郡地方机构

材料四:

 

材料五:

 

(一)材料一的这句话是谁说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李白。

秦王扫平了天下,虎视眈眈,何等雄武!

(二)材料二的人物是谁?

你如何评价他?

秦始皇。

(三)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反映了秦朝的哪些方面的措施?

(1)政治上: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2)经济上:

统一货币。

(3)文化上:

统一文字。

(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四、材料一:

 

材料二: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领导者是谁?

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是什么?

大泽乡起义(或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

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刑法残酷和秦二世统治的更加残暴;徭役繁重;赋税沉重;)直接原因是不能如期到达,按律会被处死。

(二)材料二的这句话是哪位农民领袖说的话?

陈胜。

(三)请说出这次起义地点?

大泽乡起义。

(四)请用一句话来评价这次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五、材料一:

 

 

材料二:

 

(一)材料一中的中间人物是哪位皇帝?

请你结合史实谈谈他在位时的统治措施有哪些?

汉武帝。

措施有:

(1)在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削藩,加强中央集权;

(2)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3)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4)在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二)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场景?

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是什么?

其地点在哪?

其主要教材是什么?

汉代讲学。

太学。

长安。

儒家的五经。

(三)材料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六、材料一: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材料二:

 

 

(一)材料一、二与哪位有关?

他写成了有关中医方面哪一部书?

他被后世尊称为什么?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医圣。

(二)材料中的“众方”指的是什么?

指民间采用的药方、秘方。

 

七、材料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这句话是谁说的?

司马迁。

(2)这位史学家的代表作是什么?

这部书记述了什么史实?

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史记》。

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八、材料一: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材料二:

观察下图

 

 

材料三:

 

(一)材料一是颂扬哪位古代军事家的?

诸葛亮。

(二)请你谈谈被颂扬之人的主要功绩?

建议刘备,联合孙权,打败曹操;帮助刘备,建立蜀国。

(三)结合材料三核材料四,谈谈三国鼎立的形成及三国的经济?

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建立蜀国,定都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国,定都建业。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吴国的造船业发达,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一次战役是什么?

赤壁之战。

 

八、材料一: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二:

下面是两幅服饰俑图

 

 

 

材料三: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赖

丘穆棱

独孤

步六孤

贺楼

(一)材料分别反映了是什么内容?

(1)说汉语;

(2)穿汉服;(3)改汉姓。

(二)你如何看待北魏孝文帝改革?

(作用)

促进了民族融合。

九.材料一:

后人称:

“遒媚劲键,绝代更无。

材料二:

“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材料三:

 

材料四:

 

(一)材料中反映的是什么人的艺术成就?

王羲之。

(二)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有何美称?

《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三)后人是怎样尊称此人的?

书圣。

(四)观察材料四“马”字的演变,说出字体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十.材料一:

材料二:

(1)这两幅绘画作品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谁?

代表作有哪些?

当时人称他有哪三绝?

东晋的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才绝、画绝和痴绝

十一、材料一: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材料二:

张骞出使西域图

材料三:

丝绸之路图

(1)谁派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几次出使西域?

分别在哪一年?

出使西域的另一位是谁?

汉武帝。

两次。

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

班超。

(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了什么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它的设置的标志是什么?

西域都护。

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具有什么影响?

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4)西汉时期,人们所称的西域是指今天甘肃什么地方以西?

“西域”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5)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路途中历经坎坷,我们应从他身上学习什么精神?

提示:

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等。

(6)丝绸之路的路线及作用是什么?

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