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浅谈中考英语备考策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004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合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浅谈中考英语备考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结合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浅谈中考英语备考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结合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浅谈中考英语备考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结合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浅谈中考英语备考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结合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浅谈中考英语备考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结合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浅谈中考英语备考策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结合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浅谈中考英语备考策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结合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浅谈中考英语备考策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结合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浅谈中考英语备考策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结合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浅谈中考英语备考策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结合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浅谈中考英语备考策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合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浅谈中考英语备考策略.docx

《结合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浅谈中考英语备考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合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浅谈中考英语备考策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结合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浅谈中考英语备考策略.docx

结合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浅谈中考英语备考策略

结合2010年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分析浅谈2011年中考英语备考策略

【摘要】:

中考既是初中毕业考试又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修完义务教育课程的初中学生参加的水平性考试。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英语学业考试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是否达到《课程标准》中的“五级目标”的基本要求。

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分析考试题,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备考策略。

让他们更加完善,走向成功的彼岸。

【关键词】:

试卷特点分析命题原则试卷特点及应对策略听力及单项选择完形填空补全对话阅读理解及作文

分析2010年安徽省中考英语整套试题,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一、试卷结构简洁、合理,试题类型丰富、多样,难度适中,测试目标明确。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听力30分,笔试120分。

笔试题中,客观题(选择题)占95分,主观题(写的部分)占25分.

2.试卷由听力理解、语言知识运用、口语交际、阅读理解以及书面表达五部分组成

3.坚持“立足基础、注重运用、强调能力”的命题思路。

试题依据新课标,不出繁、难、偏、怪题。

整套试卷难度系数比为7:

2:

1。

试题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下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渗透“以人为本”的精神,贴近学生、贴近生活、面向世界,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世界的命运和发展.试卷所呈现的对话和语篇几乎涉及到学生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如健身、旅游、异域文化、环境保护、励志故事等,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既考查知识,又考查文化,既考查英语知识,又考查跨学科知识;并积极渗透”现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试题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组织、存储、提取、理解运用、分析综合等能力的基础上,侧重考查他们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领悟能力,同时注意考查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意识,试题力求科学、灵活、开放、全面,为初中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

4、渗透素质教育,关注学生成长。

英语试卷的主要目的当然是考察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但整个试卷又是一篇很好的素质教育材料。

两个小时的答卷过程,也是一个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薰陶的过程。

试卷在许多方面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面对生活,面对挫折。

例如,完形填空的第一篇文章,以寓言的形式讲述了两个掉入深井的青蛙的不同命运。

一只因为听到了井外同伴绝望的话(theotherfrogskeptsayingthattheyweresuretodie.)而放弃生的希望,最终死去;而另一只青蛙却因听力差而认为同伴们在激励自己(Ithoughtyouwreencouragingmeallthetime),终于跳到井外而活命。

寓言给读者两个方面的启迪:

一是对待逆境中的人有多给予鼓励;二是当自己身处逆境时,不要放弃希望,不要在意他人的闲言碎语,要自信自强,坚持到底。

又如阅读理解的第二篇文章,用美国歌唱家natkingcole的故事告诉学生: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潜能,发掘自己的潜能,并努力奋斗,就会取得成功。

阅读理解的第三篇文章,以心理问卷的方式出题,题目新颖,教育学生要敞开胸怀,和他人和睦相处,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过快乐而真诚地生活。

试卷在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关心环境。

在书面表达中要求考生给将在自己家乡建厂的投资者写一封信,要求他们在建厂的同时要关注环境保护。

总之,这份试卷不仅重视对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考察,也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希望他们善待他人、善待生活、善待生命。

二.命题原则

1.导向性强调语用,强调实践,引导关注课改

2.实践性贴近实际生活,跨文化意识。

3.选拔性为高一级学选拔输送在合格人才。

4,发展性落课程实新课程理念,注重不同层次学生,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握命题方向,沿着中考轨迹走,走出和它一样的平行,千万不能偏离航向。

三、试题特点及应对策略

1.听力考查注重语境,把考点放置在合理而具体的情景之中进行考查。

材料多样性,谈论情景多样,谈话人之间关系多样,谈论话题多样,材料类型多样,但语言材料中没有任何生词,难度符合考生的实际水平。

2010年中考听力语速适中,难度降低,试题内容活、新颖。

图文并茂“信息转换”题稍有难度,填写时学生应注意单词的正确书写形式。

对策:

得听力者得成功的一半。

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利用一切机会多听英美人士朗读的录音材料,考前尽量多听模拟听力试题,熟悉中考题型及语调、语速。

听力部分具体分为五块.

①、关键词语选择

最近我省中考考查句子理解题最普遍形式是听句子,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或短语。

命题形式: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交际和语言运用的反应能力,它通常设定在一个情景下读出一个句子,让学生在适当的语境中判断出所听到的词或短语.

解题策略:

1、在听录音之前先对供选答案逐一了解,熟悉每个词的词义和词性,预测可能出现的对话场景2、从语调或疑问词来判断句子的类型,根据句意判断出你所听到的词或词组。

3.基于中考一卷,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版本教材,试卷中可能出现不认识的单词可用排除法如第2小题Wemusttakeagreatefforttohelpthosepeopleinneed.对于安庆用新目标版的同学来说因为没有学过effort这个单词,选effort对于学生有点难,但排除B.offerC.record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②、短对话理解

图片理解题命题形式此种题型主要是要求学生能把正确的图片与所听到的对话内容联系起来。

它具有生动、简明的特点,我省中考命题形式是看图片听短对话,选出与对话意思相符合的图画,提供三副幅图片供选择。

解题策略:

(1)要具备“读图、识图”的能力,清楚图中的人物、动作、形态等。

(2)仔细观察每题所给的图画内容,并找出每幅图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之处,预测一下录音内容,为进一步把握录音信息打好基础。

(3)注意对主要信息的把握,并纠正自己对图画内容的错误理解,因为所给的图画中只有一幅与所听句子描述的内容完全吻合。

(4)听完第一遍初步选出答案后,在听第二遍时要认真分析比较,逐个排除不符合录音材料的图画,确认最佳答案。

③、听短(长)对话,回答问题这类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在一定语境中听力理解、快速反应、推理判断的能力。

题中一般设计有一两个回合的对话内容,根据对话内容设置问题。

对于较长的对话则是两人对某事件或问题进行连续性的交谈。

这是问题可能涉及对话中的各种细节:

如话题、人物、时间、地点及数量的变化等。

解题策略:

考生可以首先根据所给的选项进行预测,然后只要认真听对话的内容的内容,判断说话人的身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话的场合、表达的思想内容等,选出正确的答案并不难。

对话理解题的对话一般读两遍,第一遍专心听对话并预测答案,第二遍核实并确定答案。

④、短文理解

命题形式:

此种题型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所听篇章的理解能力和正确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中考听力较难的测试题。

短文的体裁以记叙文为主,偶有议论文。

短文可能是故事、演讲、广播稿、新闻稿等,涉及内容较广,如风土人情,文化教育,历史地理,,社会问题,人物传记,科普知识等。

短文中句子多为简单句,所用词语不会超过大纲规定的范围,此类题其综合性较强。

解题策略

(1)在听录音之前必须先快速阅读备选答案,从中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大致意思,使自己在听之前就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

根据提供的五个问题和备选答案,推测语境,将听到的内容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情景画面”,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使自己置身于“情景”之中,直接想象观察、推测说话者之间的关系,说话者的身份,说话者的观点,有时还要推测词义等

(2)在听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并简略地快速记下短文中的关键词,如人名、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

速记时要使用自己认识的,最简便、最快速的方法,如缩写、首字母、符号、甚至用中文。

当然速记只能在草稿纸上进行,不管是否潦草,只要自己能认出来就行。

另外,遇到生词或一时听不懂的地方应该毫不迟疑地跳过去。

并往下听,不要把思维停下来考虑这些问题。

听短文不能强求每句都听懂,而重在对整体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这样在听完整篇短文之后,根据速记的关键词及记忆进行归纳、综合、判断就可以顺利整理出相关信息,从而确定答案。

⑤、信息转换

命题形式:

此种题型不仅能对学生理解听力材料能力的考查,还对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

在听短文填写单词时,既要听懂全文,又要对全文正确理解。

填写单词时,既要符合短文的意思,又要符合语法的要求。

它要求学生在听与写的同时,注意空白处单词的大小写形式及词形的变化。

解题策略:

(1)要弄清题目要求,是一空一词

(2)在听录音前必须先阅读所给材料,观察其空缺处,预测所填单词。

(3)在听的过程中有目标地捕捉与空缺处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来帮帮助确定填写的内容。

(4)利用所听到的词及所在句的语法知识来填写正确的单词。

短文填词要求写出的单词能使短

文意思通顺。

听力解题技巧

1,利用试听,调整情绪

2,快速浏览,预测内容

3,捕捉信息,速记要点

4.概括分析,当即立断

5.复查信息,先填后涂

2.单项选择,注重基础,突出语境

单项选择题单纯考查语言知识和极细小语法知识的题目将不再出现。

此类题型将更加注重在语境中考查词汇,语法,短语,日常交际用语,功能话语及习惯用语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例1.—Couldyoutellmesomethingabouttheboywhohelpedyoujustnow?

—Sorry,Iknownothingabouthim.Weare_____.

A.friendsB.neighbors

C.classmatesD.strangers

例2.—DoyouoftenwatchManandNatureonTV?

—Sometimes.It’saninterestingprogram,butI___SportsNews.

A.preferB.want

C.enjoyD.miss

根据语境分析,例1答案为D,例2答案为A。

如果仅从语法和习惯思维方面找答案,很容易出错,而根据语境分析思考则能得出正确答案。

有的错误也反映出考生临场不够细心,应变能力差。

如错误较多的第41小题,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并不难,但有的学生可能连题干都没有读完,见到了forthreedays这个介词短语,就想当然地联想到平时教师强调比较多的现在完成时态的用法,就选择了答案B、havebeen。

如果认真读完题干,见到lastyear这个时间状语,选出正确答案D、was,应该不是很难。

所以审题要心细。

对策:

立足基础知识,考生在梳理词汇、语法、惯用语和标志词时,要结合句子,确定应用的情境范围,搞清词性,掌握构词方法,学会语言知识正解迁移应用。

为在语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完形填空题是英语试题中难度较大,得分率较低的题型之一。

它考查的内容灵活,综合性强,是选择与阅读题型的综合。

完行填空短文中,以故事性题材居多,而且这些故事往往具有幽默性或富有哲理,有时还涉及文化体育,风土人情,人物、史地等。

它主要通过阅读来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朝着理解深层化及语境化方向发展.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比较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具有一定量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而且还应具备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根据生活常识进行推理和判断能力以及习惯用法和常用搭配的掌握等。

考生只有借助上下文乃至全文的语境启示,运用逻辑推理,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完形填空A篇是寓言故事,注重思想性,题目设置难度适中。

读懂了故亊正确答案就很容易找出,同时又能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B篇是说明文,主介绍人的梦境。

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逻辑推理能力,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选择正确答案。

命题特点:

完形填空题的两空之间一般相隔7---10个词,短文第一个句子一般不设填空题。

通过分析2010年我省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的命题情况,总结如下特点:

①、本题型设空以考查为主,考查词汇多为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2010年完形填空共考了8题关于动词(词组),它们是52、53、55、56、57、65、67、和69比重极大,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②、降低了对单词本身词义的考查要求,以突出本题的主要测试目的:

理解全文,通篇考虑,掌握大意,注重关联。

③、增加了考察联词的题,考察考生对于行文逻辑的掌握及文句之间关联的理解。

如完形填空A最后一句,一个while可推出60题应是eneaurrying和后面discaurry构成对应。

④、注意结合文意考察对词语的掌握。

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词义辨析与惯用搭配。

⑤、题目的类型可以分为:

①语言知识型,如各种语法规则、句型、句式等;还包括词汇型,测试单词在一定语境的基本用法、习惯用法第59题teachsbalesson、常用大搭配以及对其词义的记忆或其特定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②判断推理型,考察对篇章的理解、上下文段落的衔接、逻辑思维与判断推理能力。

③综合型,即对知识和能力中和运用的考察。

如何巧解“完形填空”?

除了具备比较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以及一定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①、快速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解题时先跳过空格,通读完形填空短文,了解全篇的内容和要旨。

要抓住文章的首句和尾句,这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很有帮助。

因为文章的首句是观察全文的窗口,尾句是文章的总结、结论和点睛之笔。

这样,会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去通读全文。

注意语境和有关提示,正确地分析、归纳、概括出一篇文章的主旨或段意,千万不要急于选择答案。

②、综合考虑,逐项填空。

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要按文章的先后顺序,对每道题所给出词语的确切含义进行分析比较,并考虑到全文整体语境的影响,做到瞻前顾后,上下文呼应,运用逻辑思维,推理的方式来进行答题。

切不可自行断意,顾此失彼或无所适从,逐步填意,另外还注意试题有易有难,应暂时绕开那些少数较疑难的问题,先做最有把握、最熟悉的短语,惯用法动词形式和语言结构的题目,

③、借助自己已补全的那些空缺,再细读全文,此时对全文意思的理解程度会更清楚。

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有它独立的内容,结构与逻辑联系,不能单从局部的词义和语法来理解,应从全文内容出发不断深入理解,这样就为在解决那些少数疑难问题排除了在逻辑意义上易选错的选项。

先看看哪些词语意义与文章不符,然后综合运用词汇、句型、语法等知识反复地字斟句酌,排除明显错误,缩小选择范围,得出符合逻辑的正确答案。

④、复读全文,消除疏漏。

全部题目初步完成后,要把全文复读一遍,幅度是要根据语感和对全篇文章的理解,检查全文是否前后贯通,再次将不合题意的答案调整或修改;如果实在无法确定,可以做推理性猜测,不可放弃不填

完形填空解题技巧

1.细读首句,预测主题

2.跳读全文,领会大意

3.通读全文,试选答案

4.细读全文,推敲难题

5.复读全文,调整答案。

总之,要做好“完形填空”题,关键是要以文章为纲,按照文章情节的发展顺序,以句义为小整体,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仔细的字斟句酌,反复推敲。

如选择动词时,不但要注意其所表示的意义及其惯用法,而且还注意所给动词的时态、语态,选择连词时,要注意分析文章中前后句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选择代词时,要注意它的性、数、格是否准确,选择介词时,必须注意其固定搭配等等。

然而,还必须增加阅读量,实践量,不断总结经验,培养语感掌握技巧,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4.补全对话是在我省未进行口语测试的情况下,通过书面形式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中恰当的口语交际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补全对话主要以某一场景展开交流为主,兼顾设置众多的交流内容.考查的形式是补全对上句问题的回答或者是补全对下句所回答问题的提问.有的侧重考查补全在对话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解补全对话题可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①首先阅读全篇对话,了解对话大意,在掌握了对话主题与大意的基础上着手作题较为快捷准确.

②跟据情景语境,有选项的可结合待选语句,边读边做题.

重读全篇对话,确定补全后的对话是否通顺连贯,语法是否正确.2010年安徽中考英语补全对话谈论的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充分体现了英语的工具性、交际性和实践性。

5、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题在中考中占很大的比重。

一方面量大,占去整个试卷文字量的半壁河山;另一方面单词有相当难度;再者分值高,占40分。

可见,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英语考试的成绩。

阅读理解,体裁多样,题材丰富,贴近学生,贴近生活阅读理解题共计四篇短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科学技术、名人轶事。

问卷调查等各个领域。

这些短文体裁多样,题材丰富,试题形式灵活多样,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思想性和教育性。

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以及新闻报道、广告、通知等。

阅读理解所给出的短文是完整的,另外设5个题,要求学生能较快地通过阅读理解短文大意,获取其中的主要信息,做出正确判断,文章难易程度和九年级课文基本相同,阅读速度为每分钟40-50个词。

但中考中的阅读理解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主要是考查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能力。

既要抓住文章的主旨,又要抓住细节;既要理解具体事实,又要理解抽象概念;既要理解文章字面意思,又要挖掘作者意图,揣摩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内涵;既要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又要理解某些细节的意思,并且在读懂句子和文章的基础上,对所读文章进行判断、分析和理解。

概括地说就是这类题就是考查阅读技能,包括理解短文大意,了解具体细节、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如第83题、归纳篇章大意,以及推断或理解作者的态度和意图等。

考生不仅要具有准确获得信息的能力,还要具有透过文章表层意思理解文章隐含意义的能力。

这样才能抓住中心思想,做出正确的判断。

2010年的四篇阅读材料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A篇介绍了“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B篇是一个关于“FindYourHiddenTalent.”;C篇是一份问卷调查,将调查问卷这种应用文体作为阅读的载体,新颖活泼而且具有趣味性。

文本内容信息量不大,但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

86,87题考察学生对具体信息的获取;88,89题考察学生在获取具体细节信息后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90题则要求考生在通览语篇基础上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D篇则是“美国知名儿童作家Seuss”的人物传记。

从2010年的中考试卷来看,阅读理解常见题型有3种。

1、主旨题   

 既要求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

大多数文章的主题思想是通过一个句子来表达的,这个句子就是主题句。

一般来说演绎性的文章的主题句在句首,而归纳性的文章的主题在句末,主题句在中间时,文中往往有一个转折词引起读者对主题句的注意。

第80,85,90题考查主旨大意。

2、细节题

它是对文章中与主题有关的细节或重要的具体信息的提问,内容涉及年代、地点、数字、任务和事物等。

 解答这类题宜用查读法-------先弄明白文章提供的事实和根据,其次,对这些事实或根据做出评估,然后再做出合理的判断。

第77,79,86,87,91,92,,93,94题考查细节题。

3、推断题

做这种题有一定难度,往往不能直接从文中找到答案,而必须根据上下文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或对整篇文章进行深层理解后,才能找到答案。

有时甚至还得根据作者的态度、观点、意图、语气等弦外之音、文外之意进行推理。

第76,78,81,82,84,88,89,95考查推断题。

应试策略:

平时多阅读不同体裁、题材的文章,多注意积累,完成新课标要求的阅读量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培养整体阅读能力。

学会根据上下文及语境猜测词义,根据构词法猜测词性、词义;同时还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解题技巧:

1、了解文章题材,把握文章的侧重点。

2、抓住线索,做到有规律地阅读

          3、抓主题句。

4、了解问题,做到有目的的阅读。

5、灵活多变,巧猜词义

6.单词拼写,即给出首字母和汉语提示让考生基于单句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单词。

主要考查单词的灵活运用以及对单词掌握的熟练程度词汇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作为教学“指挥棒”的中考试题,对单词拼写绝不能漠视。

2010年的单词拼写题仍然采用的是根据英语句子和所给的首字母和汉语提示完成单词的形式。

该题不仅是考查学生的单词拼写能力和记忆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正确灵活运用单词的能力,如动词的形式变化如第99考查invite的过去式,学生只要和后面的lastSunday联系起来就容易做对。

扩大词汇97名词chalk的单复数变化,同根词识别等。

对策:

平时用心记忆单词,熟练掌握单词的各种形式。

认真并熟练朗读教材课文是做好此题的最好方法。

7.中考英语作文(书面表达)占20分,主要考察同学们的英语的综合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常考的作文类型有看图作文、日记、书信、通知、命题作文、自由命题作文等。

书面表达,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2010年中考的书面表达仍然为材料作文。

要求学生以张华的名义,给投资商写一封信,要求其在投资建厂时注意保护环境。

这一话题紧密结合了教材的相关内容,且紧扣当前形势,学生容易驾驭,有话可说,难度不大。

对策:

在注重英语基础知识和多阅读的基础上,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平时大量练习造句,尝试用英语写日记、改写短文和对话、复述课文等方法来加强英语写作;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会一定的写作技巧,练习各类题材、体裁的英语作文。

大小写、拼写、标点是否有错误,卷面是否整洁。

要提高写作水平,最根本是要大量实践,必须多读多写,注意博览和精读相结合,甚至可以适当背诵一些名句名篇。

另外,还可选些范文,悉心领悟,多加模仿,以逐步达到运用自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