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479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 120715解析版.docx

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120715解析版

2020年七年级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较难)(12)

1.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三点的经纬度:

A______;B______;C______。

(2)A、B、C三点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__,A点位于B点的______方向,有阳光直射的点是______。

(3)A点所处五带的名称是______。

(4)ABC三点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__点。

2.日本是一个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国家,火山、地震频发,被称为“地震国”(注:

图中A地位于日本)。

如图示意世界六大板块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六大板块中,______几乎全部是海洋,与美洲板块不相邻的是______。

(2)B地位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______(山脉),它的海拔不断在上升,主要是受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碰撞挤压的影响。

(3)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A地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______。

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等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世界上最长的______(山系)。

(4)A、C两地,年降水量较为丰富的是______,导致两地降水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5)C、D两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更高的是______,主要是因为与D地相比,C地______。

(6)A、D两地发生破坏程度相当的大地震时,D地损失远远小于A地,简要分析其原因:

______。

3.在某中学要组织一次野外考察,在考察前,老师把该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们完成以下问题,才能出去考察。

(1)图上等高距是______米,H山顶的海拔高度可能为______

A.690米

B.700米

C.780米

D.800米

(2)图中河流干流流向是______,①村庄在③的______方向。

(3)A点与B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AB连线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

(4)据图判断,从②村庄能够看见③村庄吗?

请说出理由。

______。

(5)在河流甲河段和乙河段哪一段水流更湍急,为什么?

______。

4.日本和俄罗斯是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国家,一个地狭人稠,资源匮乏,一个地大物博。

两个国家自然环境不同,但都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凭借本国优势发展经济。

图1为日本工业分布图,图2为俄罗斯工业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俄罗斯工业的主要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别说出日本和俄罗斯工业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3) 据此归纳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成员国轮流主办,每四年举办一届,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

图1为亚洲地形简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49年2月亚洲体育协会宣告成立,并确定第一届亚运会于1950年在印度新德里举办。

(1) 印度位于亚洲________,南临_______洋。

材料二“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

”这是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的宣传曲。

(2) 亚洲的山地和高原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地势_____________。

(3) 长江和黄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

(4) 简要说出亚洲地势与长江、黄河流向的关系。

材料三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闭幕式于北京时间9月2日20时在雅加达朋加诺体育场举行。

举行完会旗交接仪式后,亚运会正式进入杭州时间。

图2为亚洲气候分布图,图3为杭州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5) 杭州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2022年亚运会举办时间为9月份,期间杭州的气候特点是____。

 

(6) 新德里、北京、杭州三地气候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影响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 

(7) 杭州所在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有名的鱼米之乡,说出该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6.随着疫情在欧洲的蔓延,各国对于疫情的重视与防控日益加强。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被称为“爱哭的总统”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感谢中国对于塞尔维亚的帮助,亲吻中国五星红旗。

(1)欧洲西部的地势特征为______。

受地势的影响,莱茵河的流向为______。

(2)英国受______气候的影响,全年温和,降水丰富,阴雨天气多。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英国______业发达,人们的饮食以肉、蛋、奶制品居多。

(3)意大利位于欧洲______部,频临______海,位于______山脉以南。

英国的乔治每年夏天都会去意大利渡假,从气候因素分析原因是______。

(4)塞尔维亚位于______半岛,气候类型是______。

塞尔维亚的地形分布中部和南部多为丘陵和山区,北部是平原,其地势特征为______。

(5)欧洲西部是世界上______国家最为集中的区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旅游资源丰富。

例举两个欧洲西部的旅游资源______、______。

7.材料一:

世卫组织召开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会上,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全球新冠肺炎确诊超过30万例,几乎每个国家都已出现新冠肺炎病例。

材料二: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病毒的肆虐给人们的生存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根据“新冠病毒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区大部分位于______(东/西)半球。

与南半球相比较,北半球的病毒分布更加______(广泛/狭小)。

(2)颜色越深,表示病毒越严重;颜色越浅,表示病毒越少。

图中病毒最少的大洲是______,而病毒最严重的中国位于______洲东部,东临______洋,南部频临______洋,与我国南部紧邻的是东南亚的______半岛。

根据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3)从“亚洲地形图”我们可以得到亚洲的地势特征是______,这样的地势特征对河流有什么样的影响?

(4)从“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可以得到下列结论:

在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这种气候的气候特征是______。

受这种气候的影响,亚洲中部的主要农业类型是______。

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分布着典型的______气候,这种气候最典型的特征是______。

因此,这些地区的种植业比较发达。

(5)在北回归线附近的亚洲西部和东部地区气候类型明显不同。

这种不同使得两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存在显著差异。

在亚洲西部,降水稀少、气候炎热干燥,人们对______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由此,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西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沿岸。

(6)阿拉伯文化源远流长,其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的______平原,该平原东南部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区。

该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及其沿岸地区。

8.中国投资开挖泰国境内克拉地峡处的克拉运河。

图为“中南半岛地形及克拉地峡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克拉运河开通后,中国和南亚、中东、非洲、欧洲之间的贸易将不一定再通过A______海峡,这将对该海峡东面的“花园城市”国家______(图中B,填国名)造成经济影响。

(2)据图可知,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

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动,故可推测其地势大致为______。

(3)中南半岛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

该地种植此种农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

(4)小明准备到东南亚旅游,下列景观图片可在泰国看到的是______。

(5)根据题中信息判断中南半岛的气候类型属于______,特点是______。

9.读极地经纬网图,填空。

(1)根据自转方向,可以判定此图为______半球俯视图。

(2)此时,我们宜城昼夜长短情况是:

______。

(3)小明从B地出发经过南极点到达F地,沿经线走,他先向______(方向)走,然后再向______(方向)走。

(4)D点坐标为______。

D点在F点的______方向。

(5)写出此时直射点的坐标是:

______。

10.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

歌曲《和谐亚洲》唱道:

“偎着同一脉青山,傍着同一湾碧海;我们心手相连让那希望和幸福同在;为了同一个目标,为了同一种期待;我们飞跃巅峰,见证亚洲青春的豪迈……”

(1)“傍着同一湾碧海”是指亚洲东临世界最大的______洋。

(2)B地属于世界面积最大的______(国家);从自然条件看,B地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是______。

(3)图中A地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E地最具特色的产业是______;E地最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______;F地区的文化特点是______。

(4)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但西伯利亚大铁路却沿南部山区修建,请分析西伯利亚大铁路选址的原因。

______。

1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甲)和“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图乙,阴影部分表示夜晚,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直线表示经线,圆圈表示纬线,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回答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来看,图乙表示______半球;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

(2)图乙表示的是北半球的______(节气)。

(3)图甲中当地球由A点向C点公转的过程中(A、C两点除外)北半球各地______。

(填序号)

A.白昼渐长,黑夜渐短B.极昼范围逐渐扩大C.白昼渐短,黑夜渐长D.北半球始终昼长夜短

(4)图乙中E点位于地球最长的纬线上,则E点的昼夜状况是______。

(5)生活在德州的小朋友晶晶发现一年中正午太阳有时接近头顶,有时斜射很厉害,这种现象是由于地球______(自转或公转)造成的。

(6)每年的1月1日是我们的元旦,这一天我们这里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向______(方向)移动。

(7)当地球运动到图中______位置时,我们这里影子最短。

(8)太阳直射赤道时,地球运动到图中______位置。

12.读图,讨论:

某贸易公司要把一批中国的轻工产品从哈尔滨运往莫斯科。

下面有两条交通路线,请同学们帮助该公司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线,并说明理由。

(1)从哈尔滨出发,在绥芬河出境运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以海运方式跨北冰洋运抵俄罗斯西北部的白海,转铁路运往莫斯科。

交通方式和路线:

______;

选择理由:

______。

(2)从哈尔滨出发,在满洲里出境,经西伯利亚大铁路抵达莫斯科。

交通方式和路线:

______;

选择理由:

______。

13.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米),完成下列问题。

(1)①地的海拔是______,②地与③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①地位于⑤地的______方向。

(2)写出下列各地山体部位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④______。

(3)爬山队员想进行攀岩,①-⑤地中最合适的地方是______地。

(4)沿a、b两线路爬到山顶,______线路比较省力,原因是______。

14.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AC线和BD线中,表示山谷的是______。

(2)E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

(3)图上最高峰是______,其海拔可能是______米。

A.450B.550C.650D.750

(4)F点和C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

(5)图上有一条河流,该河流的流向是______。

15.某地理社团在我国某省的M地区开展了一次研学之旅,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山体的名称:

①______

②______

(2)若同学们要去山顶丙看日出,为了登山省力,在A、B两条山路间应选择______,原因是______。

(3)丁地河流的流向是______。

(4)M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M地区位于______省。

(5)甲地的海拔是______,同学们在研学中发现,甲地的茶花已经艳丽盛开,而此时乙地的茶花则含苞待放。

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16.请每个同学按表格模式,再写出三个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实例

地形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气候特征

华北平原种植小麦

平原

耕地

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7.有“北京最美乡村”之称的X村坐落于北京西郊。

因其历史悠久、建筑独特,近年来成为了京郊旅游的热门景点。

图为“X村所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的等高距为______米。

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

一名游客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沿公路步行至A处观看山腰处的溶洞。

其行进的方向大致为先向______,再向______,其步行距离约______米。

步行的过程中,该游客感到一直在______(上坡/下坡)。

溶洞的海拔高度约为______米。

(2)图2为该游客拍摄的村落照片。

村落前面被一道弓形墙围绕,中部被一条弧形大墙分为上下两部分,放眼望去,呈现独特的元宝形态。

推测该游客的拍摄地点位于图1中的______(B/C/D)处,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2点)

(3)该村落堪称山区院落民居的典范。

村中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院落,这些院落小巧精致,组织紧凑。

院落形状以四合院为主,多坐北朝南,院中屋舍在南面设置窗户,其他三面设置砖墙。

主要是因为这里属于______气候(填写气候类型),四季分明,夏季______,冬季______。

(填写气温特征)。

屋舍在南面设置窗户有利于冬季______,其他三面设置砖墙有利于减少冬季的______风(填写风向)的侵袭。

18.图为我国华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同学们的地理实践力,某校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

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登山、练体能,观看溶洞,参观传统院落。

读两图,回答问题。

(1)同学们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在进行登山练体能的活动中主要是沿a线行进,到达P地。

该线路的地形部位是______,同学们登山的垂直高度可能是______(单项选择)。

A.65米B.116米C.123米D.68米

(2)同学们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沿公路步行至A处,观看山腰处的溶洞,估算其步行距离大约为______(650米/1000米),行进的方向是______(单项选择)。

A.从东南向西北

B.先从南向北,再从东南向西北

C.先从东向西,再从东南向西北

D.从南向北

(3)从地形类型上看,图1所示区域属于______,同学们沿a线登山后,从DC这条线路返回,发现这条线路的坡度比a线______(陡峻/平缓),理由是______。

图2为游客拍摄的村落照片。

村落前面被一道弓形墙围绕,中部被一条弧形大墙分为上下两部分,放眼望去,呈现独特的元宝形态。

(4)依据照片和资料,推测游客的拍摄地点位于左图中B、C、D、E中的哪一处,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______。

19.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地区的主要地形是______。

图中数码②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

(2)假如B处气温为20℃,那么A处气温大约为______℃.(只考虑地势因素)

(3)张村在李村的______方向;两村图上距离约为7厘米,则实际直线距离约为______千米。

(4)图中画出的甲、乙两条河流,不可能存在的是______河。

(5)某中学在张村和李村开展研学活动,发现李村相对比较贫困,同学们提出了帮助李村村民脱贫致富的一系列建议。

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__。

①自然环境优美,可大力发展旅游业

②种植经济林木,扩展增收渠道

③陡坡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④利用互联网了解市场信息、扩大销售市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读“非洲刚果河和尼罗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流向,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气候区,注入的水域,比一比那条河的支流较多?

(2)尼罗河的两大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各流经那些气候区?

请解释历史上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

(3)刚果河河口年平均流量要比尼罗河河口年平均流量大得多。

根据地形,气候等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150°E,65°N 180°,20°N 170°E,65°N B C 西北 B 北温带 B

解析:

解:

读图可知:

(1)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

可判定,A点的经纬度是150°E,65°N;B点的经纬度是180°,20°N;C点的经纬度是170°E,65°N。

(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可判定,图中A、B、C三点位于西半球的是B、C.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定,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有阳光直射的点是B。

(3)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可判定,A点所处五带的名称是北温带。

(4)一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ABC三点中,B位置最靠东,最先看到日出。

故答案为:

(1)150°E,65°N;180°,20°N;170°E,65°N;

(2)B;C;西北;B;(3)北温带;(4)B。

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地球五带,可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位置靠东的先见到日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解题的关键是把握经纬度的判读方法、方向的判定、半球和五带的划分、地球自转方向等知识点。

2.答案: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喜马拉雅 印度洋 欧亚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科迪勒拉山系 A 海陆因素 D 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A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而D地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解析:

解:

(1)全球地壳可划分为六大板块: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与美洲板块不相邻的是印度洋板块。

(2)B地位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它的海拔不断在上升,主要是受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的影响。

(3)A是日本,该地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等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世界上最长的科迪勒拉山系。

(4)A、C两地,年降水量较为丰富的是A,该地位于沿海地区。

所以导致两地降水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

(5)C、D两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更高的是D,主要是因为与D地相比,C地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6)A、D两地发生破坏程度相当的大地震时,D地损失远远小于A地。

因为A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而D地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故答案为:

(1)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2)喜马拉雅;印度洋;欧亚;

(3)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科迪勒拉山系;

(4)A;海陆因素;

(5)D;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6)A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而D地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全球地壳可划分为六大板块: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考查了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世界人口的分布等知识点。

对六大板块示意图要熟练掌握。

3.答案:

100 C 自东北流向西南 东北 300 山脊 不能,有山脊阻隔 甲河段,等高线密集、坡陡

解析:

解:

读图可知:

(1)图上等高距是100米,H山顶的海拔高度位于700-800米之间,可能为780米。

(2)依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图中河流干流流向是自东北流向西南;①村庄在③的东北方向。

(3 )图中A点的海拔为500米,B点的海拔为200米,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500-200=300米;AB连线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4)据图可知,从②村庄不能够看见③村庄,理由两地之间有山脊阻隔。

(5)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河流甲河段和乙河段水流更湍急的是甲河段;原因在于河段等高线密集、坡陡。

故答案为:

(1)100;C;

(2)自东北流向西南;东北;(3)300;山脊;(4)不能,有山脊阻隔;(5)甲河段,等高线密集、坡陡。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要想从一地看到另一地,两地之间必须是通透的,不能有山脊或山峰等阻挡。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题的关键是把握等高距和海拔的含义、相对高度的计算、地形部位的判读、方向的判定、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等知识点。

4.答案:

(1)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  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

(2)日本:

附近多优良港湾,便于原料运进和产品的运出  俄罗斯:

附近有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距离原料产地近

(3)资源  交通(市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日本的俄罗斯的工业等,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日本和俄罗斯的工业等是解题的关键。

(1)读图可知,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俄罗斯工业的主要分布特点是俄罗斯工业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

(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是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附近多优良港湾,便于原料运进和产品的运出,俄罗斯工业靠近资源产地的原因是附近有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距离原料产地近。

(3)由上可知,资源、交通等是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5.答案:

(1)南部  印度洋

(2)中部  中部高,四周低

(3)自西向东

(4)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因此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

(5)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温多雨

(6)雨热同期  纬度位置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