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484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9 大小:36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9页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9页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9页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9页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9页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9页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9页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9页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9页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9页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9页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9页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9页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9页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9页
亲,该文档总共1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1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docx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建设环境报告

 

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二○○五年九月

1.总论1-1

1.1评价目的和指导思想1-1

1.2编制依据1-1

1.3评价标准1-2

1.4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的目标1-6

1.5评价因子1-8

1.7评价内容和重点1-10

2.建设项目概况2-1

2.1建设项目的名称、建设地点及建设性质2-1

2.2建设规模及其总投资2-1

2.3厂区总平面布置2-1

2.4产品方案2-2

2.5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2-2

3.工程分析3-1

3.1主要原辅材料3-1

3.2主要生产设备3-3

3.3公用工程3-6

3.4总图运输3-6

3.5生产原理和工艺流程简述3-8

3.6物料平衡及水平衡3-13

3.7污染因素分析项目3-13

4清洁生产分析4-1

4.1清洁生产的目的和实施途径4-2

4.2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分析4-2

4.3清洁生产评述4-3

4.4对清洁生产工作的建议与结论4-6

5.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5-1

5.1地理位置5-1

5.2自然环境概况5-1

5.3社会经济概况5-2

5.4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5

6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6-1

6.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6-1

6.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14

6.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19

6.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6-22

6.5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6-23

6.6地下水影响分析6-28

6.7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6-29

7污染防治措施7-1

7.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7-1

7.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7-3

8事故风险预测与评价8-1

8.1风险识别8-1

8.2风险事故类型8-4

8.3事故概率分析8-10

8.4污染源强的确定8-12

8.5风险预测模式8-15

8.6防范措施8-19

8.7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方案8-28

9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9-1

9.1选址与樟树市总体规划的相容性分析9-1

9.2选址与樟树市军用飞机场的相容性分析9-1

9.3选址的环境可行性分析9-1

9.4总图布置的合理性分析9-2

10公众参与10-1

10.1公众参与的目的10-1

10.2公众参与的调查方式和内容10-1

10.3公众参与调查结果与分析10-3

11总量控制11-1

1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2-1

12.1环保投资与估算12-1

12.2工程效益分析12-2

13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13-1

13.1环境管理计划13-1

13.2环境监测计划13-3

13.3关于绿化方案的建议13-5

14评价结论与建议14-1

14.1评价结论14-1

14.2环境影响评价的总结论14-14

14.3建议14-14

附图一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二建设项目环境空气及地表水监测布点图

附图三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图及噪声监测布点图

附件一委托书

附件二大纲简写本

附件三XX评估纲[2005]XX号文《XXXXX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评估意见》

附件四XX市环境保护局关于《XXXXX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执行标准的函

附件五XXXXX化工有限公司排污规划说明

附件六XX市人民政府XX字[2005]XX号文《关于10万吨/年离子膜碱10万吨/年PVC树脂项目环评有关问题承诺的函》

附件七公众参与调查表样表

附表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前言

XXXXX化工有限公司是XXXXX投资有限公司在XXXX新筹建的一家氯碱企业,拟建1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10万吨/年PVC树脂装置以及其他的氯碱下游产品装置,总投资3.76亿元。

本项目主要是生产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

离子膜烧碱是一种高质量的高纯烧碱,是世界各国八十年代以来推广的新技术,它可广泛适用于化纤、医药、造纸等行业对烧碱中微量杂质特殊要求;聚氯乙烯是大宗基础化工原料之一。

离子膜烧碱及PVC树脂系列产品是目前国内市场紧缺、经济效益都很好的基本化工原料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XX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为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确保工程顺利进行,XXXXX化工有限公司委托XXXXXXXX研究所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们接受委托后,前后六次组织有关人员到工程建设所在地及其周围进行了实地调查与现场踏勘,并派员到同类企业XX化工厂进行了实地调研,收集了有关的工程资料。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该项目的工程分析,并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结合该项目的特点,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并呈报XX省环境保护局审查。

XX省环境保护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于2005年以XX评估纲[2005]XX号文出具大纲评估意见。

课题组根据大纲及大纲评估意见,认真组织了现状监测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次评价工作得到了XX省环境保护局、XX市环境保护局、XX市人民政府和XX市环境保护局等单位的指导与帮助,同时得到了协作单位XX市环境监测站和XXXXXXX研究所的密切配合与大力协作,保证了环评工作的顺利完成,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1.总论

1.1评价目的和指导思想

1.1.1评价目的

通过对拟建项目厂址(XXXXXX)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和监测,掌握评价区域内的大气、声环境质量现状以及XX、XX(XX段)的水质现状;分析项目建成后污染物排放情况,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预测工程建成后主要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空气、XX水质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分析项目存在的环境风险并提出对应措施,论证工程拟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与合理性,从环保角度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建议、意见以及本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结论,同时为其工程设计及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使工程建设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1.2指导思想

根据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针对工程排放污染物的特点,依据国家、行业、部门和XX省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分析工程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能否达标排放,工程设计中是否采用了清洁生产工艺,对拟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进行合理性、可行性论证。

评价中贯彻“达标排放”、“清洁生产”、“总量控制”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评价结论力求做到科学、公正、明确、客观。

同时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合理确定评价范围、监测项目,并根据工程特点,选择相应的监测点位、监测因子和预测模式,确保圆满完成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2编制依据

1.2.1环保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实施);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

(8)《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文)

(9)国务院(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实施);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环发[2001]17号)

(11)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

(12)《XX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XX省第X届人大常委会第XXX次会议通过[2001]第XX号公告);

(13)《XX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XX省第X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XX号);

1.2.2评价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1993);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

(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HJ/T19-1997);

1.2.3项目相关文件

(1)《XXXXX化工有限公司1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及10万吨/年PVC树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5;

(2)XXXXX化工有限公司与XXXXXXXX研究所签订的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3)《XXXXX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XXXXXXXX研究所,2005.07);

(4)XX省环境保护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文件XX评估纲2005XX号《XXXXX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评估意见》;

(5)XX市环境保护局“关于XXXXX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及总量控制指标的复函”;

(6)其他有关工程技术资料。

1.3评价标准

1.3.1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XX市环保局“关于XXXXX化工有限公司1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及10万吨/年PVC树脂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及总量控制指标的复函”,采用以下标准进行本次评价:

(1)环境空气

评价区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其他指标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中规定的限值。

具体标准值详见表1.3-1。

表1.3-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序号

污染物

名称

浓度限值(mg/Nm3)

标准来源

1小时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1

TSP

/

0.30

0.20

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2

PM10

/

0.15

0.10

3

SO2

0.50

0.15

0.06

4

NO2

0.24

0.12

0.08

5

氯化氢

0.05

0.015

/

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6

氯气

0.10

0.03

/

(2)地表水环境

XX(XX段)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具体限值详见下表1.3-2。

表1.3-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名称

Ⅲ类标准值(mg/L)

标准来源

1

PH

6-9

GB3838-2002

2

CODcr

≤20

3

BOD5

≤4

4

NH3-N

≤1.0

5

DO

≥5

6

石油类

≤0.05

7

氯化物(以CL-计)

≤250

8

挥发酚

≤0.005

9

硫化物

≤0.2

(3)声环境

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3类区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

1.3.2污染物排放标准

(1)污水排放标准

在XX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前,本项目生产污水排放执行《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95)表5中烧碱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离子交换膜电解法一级标准和表6中聚氯乙烯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电石法一级标准;生活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总排放口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排放计算。

在XX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本项目生产污水排放执行《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95)表5中烧碱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离子交换膜电解法三级标准和表6中聚氯乙烯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电石法三级标准;生活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总排放口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排放计算。

有关污染物及其浓度限值详见表1.3-3、1.3-4、1.3-5、1.3-6。

表1.3-3烧碱生产废水排放标准(GB15581-95)

生产方法

级别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吨产品排水量m3/t

pH值

活性氯

悬浮物

离子交换膜电解

一级

2

70

1.5

6-9

三级

2

300

表1.3-4聚氯乙烯生产废水排放标准(GB15581-95)

生产方法

废水类别

级别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吨产品

排水量

m3/t

pH值

总汞

氯乙烯

CODcr

BOD5

悬浮物

硫化物

电石废水

一级

/

/

/

/

70

1

5

6-9

三级

/

/

/

/

400

1

聚氯乙烯废水

一级

0.005

2

100

30

70

/

4

三级

0.005

2

500

250

250

/

表1.3-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摘录)单位:

mg/L(pH除外)

项目

pH

BOD5

CODcr

石油类

氨氮

SS

硫化物

一级标准

6-9

20

100

5

15

70

1.0

三级标准

6-9

300

500

20

-

400

1.0

表1.3-6总排放口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单位:

mg/L(pH除外)

项目

pH

BOD5

CODcr

SS

硫化物

活性氯

总汞

氯乙烯

一级标准

6-9

14

50

70

0.5

0.3

0.002

0.75

三级标准

6-9

122

196

330

0.5

0.3

0.002

0.75

(2)锅炉烟气

锅炉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II时段标准,具体限值详见表1.3-7。

(3)工艺废气

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具体限值详见表1.3-7。

表1.3-7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序号

污染物

名称

排放标准

标准来源

排气筒高度(m)

排放量(kg/h)

排放浓度(mg/m3)

1

二氧化硫

45

/

900

GB13271-2001中二类区II时段

2

烟尘

45

/

200

3

氯化氢

30

1.4

100

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

4

氯气

30

0.87

65

5

氯乙烯

30

4.4

36

(4)噪声

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Ⅲ类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具体限值详见表1.3-8。

表1.3-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单位:

Leq(dB)

施工

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

昼间

夜间

土方石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1.3.3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卫生防护距离执行《氯碱厂(电解法制碱)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71-2000)和《聚氯乙烯树脂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1658-89),具体限值详见表1.3-9、表1.3-10。

表1.3-9氯碱厂的卫生防护距离

生产规模(t/a)

近五年平均风速,m/s

<2

2-4

>4

<10000

800m

600m

400m

≥10000

1000m

800m

600m

表5.1.2-3聚氯乙烯树脂厂卫生防护距离

生产规模(t/a)

近五年平均风速,m/s

<2

2-4

>4

<10000

1000m

800m

600m

≥10000

1200m

1000m

800m

1.4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的目标

从现场踏勘情况看,本项目厂址X面约300米处是XXXX和七八户居民,X面约1500米处有小村庄一座;厂址XX面2500米处有另一村庄(XX村);厂址XX面500米处有一晒盐场;厂址X面1000米处是一化工厂(XX五化有限公司);厂址XX面约3500米处国家级文物遗址XX城(XXXXX古城)。

根据调查,村庄X家大约有村民200人,XX村大约有村民300人。

厂址X面的XX粮站和七八户居民,以及XX面的XXX,根据XX市人民政府的承诺项目一公里范围内将搬迁。

1.4.1污染控制目标

①.本项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经排水管就近排入XX河。

本项目生产污水在XX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前,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95)表5中烧碱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离子交换膜电解法一级标准和表6中聚氯乙烯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电石法一级标准后外排,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后外排,保护受纳水体XX(XX段)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②.锅炉烟气和其他生产废气达标排放,保护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③.厂界1m处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Ⅲ类标准,保护周围声环境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3类区标准。

④.固体废物妥善处理与处置,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⑤.搞好厂区绿化工作,保证绿地覆盖率达30%以上,既美化厂区,又保护环境。

1.4.2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1.4-1。

表1.4-1环境保护目标表

环境类别

环境保护目标

拟建设项目

规模

环境功能

方位

距离

水环境

XX

XX

8000m

大河

Ⅲ类水体

环境

空气

XX粮站和居民

X

300m

50人(即将搬迁)

二类区

X家

X

1500m

200人

XX村

XX面

2500m

300人

XX城

XX面

3500m

国家级文物遗址

声环境

拟建项目周边区域

厂边界1m外

3类区

1.5评价因子

根据对本项目工艺流程及“三废”排放状况及项目所在地周围情况的分析,筛选确定以下评价因子,详见表1.5-1。

 

表1.5-1评价因子一览表

评价因子类别

环境空气

地表水环境

声环境

生态

环境

现状评价因子

PM10、SO2、TSP、HCl、Cl2、NO2

pH、CODcr、DO、BOD5、NH3-N、Cl-、石油类

等效A声级

土地利用现状、生物量

影响评价因子

SO2、Cl2、氯乙烯

S2-、pH、CODcr

等效A声级

/

事故风险分析因子

HCl、Cl2、乙炔气、氯乙烯

S2-、pH、CODcr

/

总量控制因子

SO2、烟尘

CODcr

/

1.6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

1.6.1评价等级

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项目所在地的地形特点和环境区划功能,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所确定的方法,确定本评价等级如下:

(1)环境空气

 本项目新增三台15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两用一备,主要大气污染物为锅炉烟尘和SO2,据初步工程分析,烟气量为45000Nm3/h,大气污染物烟尘的等标排放量P烟尘=3×107m3/h,SO2的等标排放量为PSO2=8.1×107m3/h。

本项目生产产生的工程废气主要来自淡盐水脱氯产生的氯气以及精馏、聚合、PVC料浆汽提阶段产生的尾气。

精馏、聚合、PVC料浆汽提阶段产生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为氯乙烯,氯乙烯的排放量为2.75kg/h。

依据环评导则,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等级由等标排放量的大小来确定。

等标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

P——等标排放量,m3/h;

Q——单位时间排放量,t/h;

C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Nm3;

此处,C0采用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中的一次采样浓度允许值。

GB3095-1996中没有的项目,根据《导则》推荐,其C0采用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本项目氯乙烯(VC)为上述两个标准中所没有的项目,此处我们将C0用GB16297-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氯乙烯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替代。

C0(氯乙烯)=0.60mg/Nm3。

经计算得出:

P(氯乙烯)=4.6×106m3/h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气经处理后的排放量为0.17kg/h,氯气的等标排放量Pcl2=1.7×106m3/h。

P烟尘、PSO2、P(氯乙烯)和Pcl2等标排放量均小于2.5×108(m3/h),对照环评导则,确定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2)地表水环境

根据初步工程分析,本项目投产后,废水排放量约为2564m3/d其中生产废水2504m3/d,生活污水60m3/d。

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pH、CODcr、S2-和SS等,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中等。

受纳水体XX为大河,对照导则确定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3)声环境

评价主要以厂界噪声为评价对象,本项目拟建地位于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3类区标准区域内,建设项目属中型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周围将无居民点。

因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4-1995)中4.2.2.3条的规定,对照本项目情况及周围声环境敏感程度,确定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4)生态环境

项目影响范围<20Km2,局部生物量减少,但区域整体生态环境改变不大,评价等级低于三级,只做简要分析。

(5)风险评价

本环境影响评价项目中的物料(氯气、氢气、氯化氢、氯乙烯和乙炔)分别是《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79-2004)附录A.1规定的有毒物质、易燃物质和爆炸性物质。

本项目中生产单元和贮存单元中的氯气量均超过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和《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规定的氯气临界量,本项目所在地虽非《建设项目管理名录》中规定的环境敏感区,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附录A.1有毒物质判定标准,氯气属于剧毒物质,根据风险评价级别划分标准(见表1.6-1)该项目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一级。

表1.6-1风险评价级别划分标准

剧毒危险性物质

一般毒性危险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