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528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导学案

数学2010-03-2720:

44:

11阅读802评论2  字号:

大中小 订阅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

学习目标

1、培养估算意识,会利用估算判断笔算除法结果的正确性。

2、学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最高位不够商1时)的笔算除法。

学习过程

1、估算238÷6≈时可以把238看成(),再用()÷6=40

2、以前我们学过的笔算的方法是:

从()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写在哪一位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数小。

3、笔算(列竖式)

86÷272÷6

4、笔算238÷6时,先用6去除(),最高位是(),也就是(  )个百,当2个百除以6不够商1个百时,应该怎么办?

如果把前三位一起看,是(   )个十,再用(  )个十除以6,商应该写在(   )位上,因为是23个十平均分成6份,每份至少有( )个十,所以商3应该写在(  )位上,把下面的竖式补充完整。

5、估算的结果在前面已经计算出来,你能回答教材22页例3的“想一想”吗?

如果能,应该怎样回答?

答:

6、做一做。

先估算,再计算(列竖式)。

156÷3434÷8605÷5863÷7

7、小结: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除的时候,可以用前()位来除,在笔算除法之前,可以先()算,再根据()的结果来检查笔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单元及课时导学案教学设计(导学案)2010-04-2319:

55:

01阅读1093评论0字号:

大中小订阅.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

第四单元年、月、日(单元备课)

昌乐特师附小赵桂华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3.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

教学难点:

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

情感目标:

让学生了解并珍惜时间。

教具准备:

万年历,钟表

预习学案:

复习二年级学过的时、分、秒的知识。

复习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导学案: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

低年级的小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课堂检测

一、我会填。

1.2月有()天,全年共有()天,合()个星期零()天。

2.一年有()个大月,有()个小月,平年二月份有()天,闰年二月份有()天。

3.欢欢每天晚上8时准时睡觉,要想睡眠达到10小时,他第二天早上应()时起床。

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年()月()日成立的,到的()月()日是建国()周年。

5.电影13:

10开演,下午3:

50结束,这部电影放映了()小时()分。

6.在()里填上正确的数。

3年=()个月8日=()时1时20分=()分

二、连一连。

1800年1994年1920年2000年1968年1976年1982年

平年闰年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2月份有28天。

()

2.一个月中不可能有5年星期日。

()

3.上半年共有182天。

()

4.10时和晚上10时表示的是同一时刻。

()

5.钟表的时针从3时走到18时正好走了15小时。

()

四、我会变。

1.将24时计时法变为普通计时法。

13时20时30分2时45分

↓↓↓

2.将普通计时法变为24时计时法。

下午4时深夜11时50分早上5时

↓↓↓

五、解决问题。

1.一个科学考察队乘船去考察,5月30日出发,7月12日返回,这次考察用了多长时间?

2.同学们去春游,上午7时10分出发,下午4时30分返回。

同学们共用了几小时几分?

3.一中和二中之间有一场排球比赛,15时10分开始比赛,进行了175分钟,算一算结束的时间。

4.王叔叔上午8时上班,中午休息1小时30分,下午4时30分下班。

王叔叔每小时加工27年零件,他一天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5.小明的生日比劳动节晚一天,小英是2月的最后一天出生的。

猜一猜,他俩的生日各是哪一天?

六、实践活动。

20XX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五,你能制作一份20XX年1月的月历吗?

20XX年1月

日一二三四五六

第一课时认识年、月、日

昌乐特师附小袁兆芳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2.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情感目标:

通过细致地观察,独立思考并小组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观察、对比、概括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价值观:

根据有意义的事例,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并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年、月、日计时法。

[教学难点]计算一年内有多少日。

[预习学案]

2小时=()分60秒=()分

60分=()小时1星期=()天

3分=()秒4星期=()天

[导学案]

1.引入课题:

认识年、月、日。

提问引入:

我们以前学过了一些时间单位,如小时、分、秒,谁知道还有哪些时间单位?

引入年、月、日,并板书课题。

2.自主学习,探索新知,初步认识年月日,会看年历。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有意思的时刻。

(课件出示)

①介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是个伟大的日子,请大家读一读这时间。

②展示申奥成功的图片。

这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同学们知道是哪年的7月13日么?

()

③还有很多有意义的日子,来看看。

出示植树节图片。

(3月12日)六一节(6月1日)

2、学生介绍有意义的日子。

一年中还有哪些有意义值得纪念的日子?

大家一起在年历上标出来。

(人手一张年历,各种不同的年份)学生汇报。

3、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教学生学会看年历,并且指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回答问题:

①一年有几个月?

②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

各有几天?

③哪几个月是31天?

哪几个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

④分别找出:

儿童节、元旦、国庆节、教师节、劳动节、妇女节的月、日,说出今年这些节日是星期几。

⑤用铅笔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自己生日是几月几日,说出那天是星期几。

年历上有这么多有意义的日子呀,其实年历上还可以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识!

请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下,看看哪组获得的信息多。

4、学生汇报探索到的有关年历的知识。

①一年有12个月。

②每月有31天的是: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大月)

③每月有30天的是:

四、六、九、十一月。

(小月)

……

3、认识平年和闰年。

问:

二月有多少天?

一定是28天吗?

(出示几张不同年份的年历)

使学生明确:

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9页有关平年、闰年的那段文字,了解确定闰年的方法:

接着。

教师讲解:

经过科学家的测定,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55天6小时。

一年以365天计算比较简便,这样一年少算了大约6小时,四年就少算了大约24小时,即一天。

因此,每四年就要增加一天,增加这一天的那一年便是闰年。

又因为4年中大约少算的24小时实际上并不是24小时,如果长年累月也要造成误差,所以遇到整百年,必须是400年的倍数才是闰年。

用公历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一般是闰年。

如1984、1988、1992年都是闰年。

强调: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中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2000年是闰年,但2100年不是闰年。

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16051840190219441955

21001976198719942400

4、学会记大月与小月的方法。

引导学生回忆,一年中有几个月?

一个月中最多的有几天?

最少的有几天?

还有的月份是多少天?

归纳:

习惯上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

问:

有什么好办法能较快地记住各月有多少天?

①介绍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

举起左手拳头,背向自己,数月份。

凸的是大月,凹的是小月。

注意八月份要从数一月份的地方数起。

引导学生小结: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小月(30天)有:

4、6、9、11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让学生朗读用拳头记大小月的歌诀;“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注:

此歌决学生在一年级学苏教版语文教材时背诵过。

②引导学生小结: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小月(30天)有:

4、6、9、11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让学生朗读记大月的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5、学会计算全年天数。

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计算平年、闰年全年各有多少天,小组讨论后提问是怎么算的,有没有比较简便的方法。

简便的算法有:

(1)31×7=217(7个大月)30×4=120(4个小月)

平年217+120+28=365(天)闰年217+120+29=366(天)

(2)平年:

30×12+7-2=365(天)闰年:

30×12+7-1=366(天)

小结:

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课堂检测]

1.小组合作完成教科书第48页的“做一做”题目。

第2题做完后让学生看年历验证。

2.交流、评价。

[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请学生对照板书回答。

懂得了一年有12个月,学会了看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还知道判断闰年与平年。

……

[作业设计]

做练习十二第1-5题。

(温馨提示:

第5题制作月历,提示学生注意了解明年一月一日是星期几,一要从那一天开始写。

[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三、五、七、八、十、腊(12),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三十整。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

平年三百六十五,闰年三百六十六。

[教后反思]

学生对于大小月都能正确的认识,也能熟练地背诵老师所提供的口诀。

对于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我教了学生很多种方法,比如根据2月份的天数,一般的年份可以除以4,也可以直接用这个年份的后两位数除以4,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整百年是400的倍数,可以用前两位除以4。

这样课不足的地方就是我选择的内容比较多,学生不能一一掌握.需要进一步熟练.

课时2练习课

昌乐特师附小袁兆芳

教学内容:

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注意学困生的辅导。

教学重难点:

注意平、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归纳时间单位表。

(1)教师出示时间单位表。

(未填的)如下表:

(2)提问:

①我们已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要求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讲。

②一年有几个月?

每月31日的有哪几个月?

每且30日的呢?

③平年二月多少日?

闰年二月呢?

④一日几小时?

一小时几分?

一分几秒?

(3)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把上表填完整。

2、复习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

判断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230133819781979

学生上台板演,集体批改纠正错误。

3、3年=()个月120小时=()日

让学生独立填空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二、练习题

1、填空

闰年有()天,平年有()天。

1900年的二月有()

连线:

闰年平年

18001267194519491964

2、解决问题:

小明今年12岁了,但他只过了两个生日,那他是那年出生的?

学校的棕榈树是1990年1月1日种下的,那到的1月1日一共长了多少天?

平年1年有多少天?

是几个星期零几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多少周年?

3、完成课本51页第5题,第6题、第7题。

练习课注重帮助学生学生记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学生虽然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但是一些具体的计算和时间有关的题学生掌握不是很好,需要加强练习。

24时计时法学案

昌乐特师附小刘晓珑

一、学习目标:

1、知识能力:

使学生学会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

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注意联系实际,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2、重点难点:

24时计时法,学会时间的计算,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含义。

3、学具:

钟表面模型、电子表、多媒体,学校作息时间表。

二、预习学案

1、银行上午9时——下午5时营业,银行一天营业时间多长?

2、钟表面上有多少个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多长时间,分针走一大格是多长时间?

三、导学案

(一)、引入课题

让学生看课本52页图,问:

你们看到了什么?

21:

00表示几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计时法。

(板书:

24时计时法)

(二)、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探索新知

1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中午几点放学?

下午几点上第一节课,几点放学?

(对一天的时间和时刻有所感受)

2、把前面提到的几个时刻在钟表上拨出来。

(认识时针和分针的作用)

3、我们的钟面时针走一周要几小时?

一天要转几周?

一天一共有几个小时呢?

(引出24计时法)

4、所以我们把从0到24时的计时方法叫做24时计时法。

我们以前学的上午几时、下午几时就叫普通计时法

5、用24时时间:

早上从1时到12时就用1——12时来表示。

但从中午12时开始,下午1时我们用24时计时法又该怎么表示呢?

同学们讨论一下?

6、那下午2时用24时计时法又怎么表示呢?

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又怎样表示?

7、小结方法:

同学们怎么样很快的知道我们通常习惯的表示时间的方式,改成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

下午以后的时间只要用12加上我们通常说的几时就可以得到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

比如:

晚上9时就用12+9=21所以就时21时。

8、小组完成课本53页做一做,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连?

(三)、练习简单的时间计算

1、教学例3

课件出示出示:

下午2时40分从北京坐火车,17时45分到达石家庄。

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2、小组讨论

3、汇报:

你们组是怎么计算的?

(要讲清楚两个时刻用的是什么计时法,应该先怎么办)?

小组有不同的可作补充。

4、小组讨论总结计算时间的方法。

推举一人汇报

(课件出示:

(1)统一时间表示法。

(2)用24时计时法计算经过时间,只要到达时刻减去发车时刻,就是经过时间。

5、区分时间和时刻:

先小组自己讨论,集体总结。

(时间指的是一段时间,而时刻指的是时间点,它们都用“时”表示)

四、课堂检测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7时上午11时下午4时晚上9时晚上12时凌晨3时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6时14时19时22时24时

3、完成练习13的第一题。

4课件出示:

哪个符合实际?

不符合实际的应如何改正?

营业时间

8:

20——21:

00

营业时间

8:

00——9:

00

五:

课堂小结:

师问: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东西?

生根据板书内容回答:

五:

课后作业

练习十三2——7题

六、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时针转一圈是12时,一天时针转2全,是24时

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

上午9时9时

晚上9时21时(9+12=21)

时间是一段时间时刻是时间点

教学反思

24计时法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好多学生虽然都知道转化方法,但是出错较多,有时往往在24计时法的前面加上中午、晚上这样的词语。

学生对于时刻和时间段也是比较陌生的分辨不清,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课时5活动课制作年历

昌乐特师附小王桂娟

【教学内容】制作年历

【学习目标】

1、巩固对年、月、日的认识,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通过让学生制作年历,让他们能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平润年的知识,并且让学生知道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及动手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学习重点】

通过制作年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之间交流借鉴、资源共享的合作意识。

【学习难点】

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含义,掌握有关时间的计算。

【学具准备】

各种年历、彩笔、纸

【预习学案】

1、观察一下家里的年历。

2、收集一些自己见到过的年历。

【导学案】

一、引入

同学们,平时我们要知道今天是几号,怎么办?

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年历呢?

这些年历都是怎么做的?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年历好不好?

【设计思路】这样设计一方面使学生巩固对年、月、日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活动

要制作一个年历有哪些步骤呢?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请每个小组发表本组讨论的结果,同时各小组也可以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修改本组的制作方案。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制作方案进行指导。

1、调查

通过预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年历信息,展示不同的年历(整本年历、单张年历、台历、书历)

【设计思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之间交流借鉴、资源共享的合作意识。

2、讨论与制作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年历的制作活动。

师生共同总结:

要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

休息日和一些节日要用其他颜色标出。

学生制作。

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如“谁设计花边”“谁写每一月份的日期”“谁标重要节日”

【设计思路】制作年历固然是活动的本身,但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才是更重要的。

使学生直接体验生活中的年月日,同时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愉悦。

3、展示与交流

让每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年历上台展示和交流。

根据小组的制作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发现不同小组制作的年历的优点。

【设计思路】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和借鉴,是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与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4、运用

制作年历的最终是为了使用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师提出:

“制作的年历还能做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与思考。

学生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应用,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设计思路】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作品交流。

你觉得哪组的作品好,好在什么地方?

学生制作的年历精美,很多都是一种艺术品。

我对于学生的创造力感到惊奇。

同时也给我一个启示:

只要用心去做,没有不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