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846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6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docx

特岗专用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

 

教育学复习试题库

 

(特岗专用)

 

2009年11月

 

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B)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B.埃及C.希腊D.雅典(D)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C)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D)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C)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C)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D)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D)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D)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A)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A)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A)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A)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A)

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B)

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

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

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D)

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A)

21.“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A)

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A)

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莫克里特(A)

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A)

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B)

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B.教育学C.教育论D.德育论(C)

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裴斯泰洛齐(A)

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B.康德C.卢梭D.裴斯泰洛齐(C)

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康德D.洛克(D)

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B.卢梭C.康德D.裴斯泰洛齐(A)

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A)

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A.卢梭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D)

3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D)

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D.课堂中心(B)

3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C)

3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D)

37.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A.教师中心B.儿童中心C.课堂中心D.教材中心(B)

3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A)

3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B)

40.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C)

41.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巴班斯基(B)

4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C)

43.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科学技术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生产力(D)

44.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鲁钠B赞可夫C舒尔茨D皮亚杰(C)

45.“人力资本”理论创建于()

A1948年B1952年C1958年D1960年(D)

46.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D文化(B)

47.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A制度化B系统化C体制化D全面化(C)

48.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系统性B能动性C客观性D主观性(B)

49.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C)

50.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C)

51.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B墨子C孔子D荀子(D)

52.提出“白板说”的是

A华生B洛克C卢梭D格塞尔(B)

53.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A有针对性B因材施教C抓住成熟期D循序渐进(D)

54.“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B)

55.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D)

56.“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B不均衡性C阶段性D顺序性(A)

57.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成熟B遗传素质C环境D教育(B)

58.“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B)

59.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C)

60.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C)

6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4.1)

A教学目的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B)

6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C教育规律D教育原则(A)

6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控制作用B制约作用C促进作用D指导意义(D)

6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主要方法B重要方法C唯一方法D特殊方法(C)

6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D)

6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任务C教育的内容D教育的规律(A)

6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高水平的智力B实践能力C健康体魄D创新精神(D)

6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实践能力的培养B思维能力的培养C想象能力的培养D创新能力的培养(D)

69.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A潜在性  B现实性C特殊性 D可塑性(D)

70.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A实践的属性  B社会的属性C自然的属性  D现实的属性(C)

71.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A动力  B动机 C条件  D基础(A)

72.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

A认识  B设计C设想  D安排(D)

73.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A隐私权  B人身权C名誉权  D荣誉权(B)

74.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C受教育权 D隐私权(C)

75.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

A正常的保护  B热心的保护C一般的保护  D特别的保护(D)

76.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

A人格尊严权决定的B人身自由权决定的C隐私权决定的D名誉权决定的(B)

77.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决定的B隐私权决定的C人格尊严权决定的D荣誉权决定的(C)

7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系统化   B多样化C复杂化  D专门化(B)

79.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A)

80.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管理能力  B控制能力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C)

8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

A必然要求  B必然结果C心理前提  D必要保证(D)

8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A条件  B任务C途径  D结果(A)

83.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自由发展  B自主发展C自愿发展  D自动发展(B)

84.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A权利 B威严C权威D人格力量(D)

85.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内容改革B方法改革C课程改革D途径改革(C)

86.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   B学生C班级  D课程(D)

87.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   B斯宾塞C赫尔巴特  D杜威(B)

88.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课程类型B教学计划C教学大纲D教科书(A)

89.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基”指的是A读、写、画   B读、画、算C画、写、算  D读、写、算(D)

90.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A实践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  D知识型课程(B)

9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A地方课程   B研究型课程C知识性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A)

92.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

A学校课程   B技能性课程C学生中心课程  D基础型课程(D)

9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A国家课程   B工具性课程C拓展型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B)

94.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

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C研究型课程  D学校课程(A)

95.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C)

96.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

A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B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C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D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C)

97.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A)

98.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目标    B教学目标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D)

99.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B)

100.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讲授提纲和讲义B教科书和参考书C教科书和讲义D讲义和参考书(C)

101.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

A基本要求      B基本原则C基本手段   D基本途径(D)

102.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A安排课程表B分析教学任务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组织教学活动(D)

103.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C)

104.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B)

105.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A注意力   B观察力C思维力    D想象力(C)

106.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C荀子    D墨子(A)

107.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C凯洛夫    D夸美纽斯(D)

108.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杜威    D凯洛夫(B)

109.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C)

110.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A基本部分   B基本内容C基本途径    D基本阶段(D)

111.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B)

112.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D)

113.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

A教学目的   B教学内容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C)

114.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A)

115.“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D)

116.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B)

117.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B)

118.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

A教学任务B教学内容C教学规律D教学原则(A)

119.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A布置作业B检查作业C课外辅导D课后练习(C)

120.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

A信度B难度C区分度D效度(D)

121.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成为测验的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A)

122.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程序B教学步骤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阶段(C)

123.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

A分组教学B个别教学C道尔顿制D班级上课制(B)

124.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A斯宾塞B卢梭C洛克D夸美纽斯(D)

125.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56年B1860年C1862年D1866年(C)

126.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

A德育目的B德育原则C德育规律D德育目标(D)

127.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A基础B途径C出发点D重要环节(C)

128.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B德育规律上C德育原则上D德育方法上(A)

129.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

A内容B层次C结构D方法(C)

130.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A知B情C意D行(A)

131.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D)

132.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A关键B基础C内容D途径(B)

133.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C)

134.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

A方法B手段C内容D途径(D)

135.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校外活动C劳动D共青团活动(A)

136.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

A榜样法B说服法C陶冶法D锻炼法(C)

137.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

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陶冶法(C)

138.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A)

139.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B)

140.创立社会模仿模式的教育家是

A柯尔伯格B皮亚杰C麦克费尔D班杜拉(D)

14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共青团组织B教导处C总务处D班级(D)

14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A)

143.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A班级公共财产B班级信息C学生D班级资料(C)

144.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A)

145.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C)

146.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是属于

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D)

二、填空题:

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广义的教育包括_家庭教育_、_社会教育_和_学校教育_。

4.《孟子》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这里的庠、序、学、校是学校名称。

5.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和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6.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7.中国古代学校的“六艺”教育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8.《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四书。

9.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10.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1.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

12.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1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4.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

15.法国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卢梭,其代表作是《爱弥尔》。

16.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洛克。

17.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洛克。

18.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