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1182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doc

第三部分乡(镇)、街道卫生院基本标准

床位总数在19张以下的乡(镇)、街道卫生院

一、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

至少设有急诊(抢救)室、内科、外科、妇(产)科、儿

科、预防保健科;

(二)医技科室:

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

供应室、信息统计室。

二、人员:

(一)定员至少5人;

(二)卫生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全院职工总数的80%;

(三)从事防保工作人员不低于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0%。

三、房屋:

无住院床位卫生院,建筑面积至少300平方米;每设一床位,建筑面积至少

增加20平方米。

乡镇人口数少于1万的卫生院,建筑面积最少为200平方米。

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

急诊抢救箱氧气瓶

电动吸引器洗胃机

心电图机抢救床

观察床诊查床

妇科检查床产床

接产包切开缝合包

新生儿体重计新生儿保温箱

显微镜血球计数仪

离心机恒温箱

电冰箱干燥箱

X光机观片灯

开口器舌钳

阴道检查器械人流吸引器

上取环器械导尿包

身高体重计

至少100支各种规格注射器

器械盘器械柜

无菌柜污物桶

担架车紫外线灯

高压灭菌设备

(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

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床位总数20至99张的乡(镇)、街道卫生院

一、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

至少设有急诊(抢救)室、内科、外科、妇(产)科、儿

科、预防保健科;

(二)医技科室:

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手术

室、消毒供应室、信息统计室。

二、人员:

(一)至少有3名医师、5名护士和相应的药剂、检验、放射线技术人员;

(二)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三、房屋: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

呼吸球囊电动吸引器

急诊抢救箱抢救床

氧气瓶导尿包

洗胃机心电图机

新生儿体重计新生儿保温箱

万能手术床麻醉机

必备的手术器械显微镜

干燥箱分光光度计

血球计数仪离心机

恒温培养箱电冰箱

X光机观片灯

B超身高体重计

妇科检查床冲洗车

产床接产包

阴道检查器械上取环器械

人流吸引器器械柜

药品柜紫外线灯

无菌柜污物桶

高压灭菌设备担架车

洗衣机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

与一级综合医院相同;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

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第四部分门诊部基本标准

综合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

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

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

室,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

科室;

(二)医技科室:

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

供应室。

二、人员:

(一)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二)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医师;

(三)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

(四)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

(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

氧气瓶人工呼吸机

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

洗胃机心电图机

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

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

血液粘度仪恒温箱

电冰箱X光机

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

B超

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

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及规定的抢救药品

(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

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中医门诊部

中医门诊部的中医药治疗率不得低于85%。

一、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

至少设有三个中医临床科室;

(二)医技科室:

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处置室等与门诊部功能相适应的

医技科室。

二、人员:

(一)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70%;

(二)至少有4名中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

(三)至少有2名护士、1名中药士及相应的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

三、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

有基本设备和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及中医诊疗器具。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中医医疗护理

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

定。

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

至少设有急诊室、内科、外科;

(二)医技科室:

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处置室、注射室、消毒

供应室。

二、人员:

(一)至少有3名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二年以上的医师,其中至少有1

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西医结合医师或中医师;

(二)至少有5名护士;

(三)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

氧气瓶电冰箱

心电图机显微镜

B超尿常规分析仪

X光机血球计数器

人工呼吸机紫外线消毒灯

洗胃机药柜

气管插管调剂台

吸引器静脉切开包

高压灭菌设备

规定的各种抢救药品

(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中医医疗护理

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

定。

民族医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设有三个以上民族医门诊科室。

设有民族药药房并具有民族药基本保管与炮制

能力。

二、人员:

至少有3名民族医医师、1名民族药药士和1名检验士、1名护士。

民族医药

人员占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70%。

三、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

(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

有基本设备和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及诊疗器具。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中医医疗护理

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

定。

专科门诊部

普通专科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一)至少设有1个一级科目或2个二级科目或4个以上二级科目以下的专

业科室;

(二)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处置室、治疗室、消毒供应室。

二、人员:

(一)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二)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医师;

(三)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

(四)医技科室有具有士以上技术职称的相应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

(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

氧气瓶人工呼吸机

气管插管电动吸引器

洗胃机心电图机

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

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

恒温箱电冰箱

X光机

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

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

(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

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口腔门诊部

一、牙椅:

至少设有牙科治疗椅4台。

二、科室设置:

不设分科。

能开展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和口腔修复科的大部分诊治工作,有条

件的可分设专业组(室)。

有专人负责药剂、化验(检验中心有统一安排的可不要

求)、放射、消毒供应等工作。

三、人员:

(一)每牙科治疗椅至少配备1.03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至少有2名口腔科医师,其中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三)牙科治疗椅超过4台的,每增设4台牙椅,至少增加1名口腔科医师

(四)医生与护理人员之比不低于1:

1。

四、房屋:

(一)每牙科治疗椅建筑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

(二)诊室每牙科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电动吸引器显微镜

X光牙片机银汞搅拌器

光敏固化灯超声洁治器

铸造机紫外线灯

高压灭菌设备

(二)每牙椅单元设备:

牙科治疗椅1台

手术灯1个

痰盂1个

器械盘1个

低速牙科切割装置1套

医师座椅1个

病历书写桌1张

口腔检查器械1套

配备中高速牙科切割装置不少于牙科治疗椅总数的1/2;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

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整形外科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至少设有整形外科、观察室、手术室、药房、化验室、处置室、治疗室、消毒

供应室。

二、人员:

(一)每台手术床至少配备2.7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从事整形外科工作5年以上并具有

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整形外科医师;

(三)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

三、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

(二)每室必须独立;

(三)手术室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在两台手术床的基础上,每增加

1台手术床应增加手术室使用面积7平方米。

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

手术床2台和相应的成套整形外科手术器械

吸引器显微镜

电冰箱双极电凝器

紫外线消毒灯高压灭菌设备

(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

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医疗美容门诊部

一、床位:

至少设有美容床4张,手术床2台。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

至少设有美容外科、皮肤科、物理治疗室、美容咨询室;

(二)医技科室:

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手术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

供应室。

三、人员:

(一)每台手术床至少配备2.4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每张美容床至少配备1.4名卫生技术人员;

(三)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从事美容外科临床工作5年以上并

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和1名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5年以上的医师;

(四)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

四、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

(二)每室必须独立;

(三)手术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四)诊室每美容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手术床2台和相应的成套美容外科手术器械

离子喷雾器多功能美容仪

皮肤磨削机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

吸引器电冰箱

双极电凝器紫外线消毒灯

高压灭菌设备

(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

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第五部分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卫生站基本标

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

一、至少设有诊室、处置室、治疗室。

二、人员:

(一)至少有1名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5年以上临床工作的医师;

(二)至少有1名护士。

三、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

诊察床诊察桌

诊察凳听诊器

血压计出诊箱

体温计污物桶

压舌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