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392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docx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阐述

中国与西方国家工业化阐述

目  录

一、中国工业化进程总论篇

(一)中国工业化的成就

(二)新中国工业化的基本经验

(三)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新中国工业化的历程

(五)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战略选择

二、西方主要国家工业化的历史经验分析

(一)关于人口发展法则和经济增长法则的历史统计分析

(二)关于经济增长法则的历史统计资分析:

世界工农业生产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析

(三)西方主要国家在世界工业、贸易中所占比重的统计分析

(四)工业化时期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变化

(五)工业化时期西方国家政府的经济政策

 

 

一、中国工业化进程总论篇

(一)中国工业化的成就

长期以来,中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人均收入水平很低,农业大国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国情。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50余年的工业化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余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中国已经整体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具体而言,中国工业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经济高速增长,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伴随着连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已经具有巨大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2、国际经验表明,在长期的工业化进程中,会出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这段时间大多数国家一般持续20多年,韩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三个国家在长达40年的时间内取得了年均7%的经济增长速度。

3、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表现为经济结构的优化。

3、工业发展迅速,具备了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如果以1978年为基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100,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11955,而同期工业、第一和第三产业指数从1978年的100分别变为2004年的18710、335.9和1534.3,工业增长速度遥遥领先。到2000年,中国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业生产大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都居世界前列,2004年,粗钢、煤、水泥、化肥、棉布、电视机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发电、化学纤维产量居世界第2位,糖和原油产量分别居世界第4(2000年)和第5位.

4、吸引大量外资,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成本低廉的劳动力和很好的配套生产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和吸引外资的大国。因此,准确地说,我国现在是一个工业贸易大国。

5、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紧密相关的,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非农就业人口的不断增加,与之相适应的非农就业人口和依托非农就业人口生存的相关人口向城市集聚,采用城市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在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下。

(二)新中国工业化的基本经验

虽然工业化进程有着其共同的规律,但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在推进其工业化进程时都有着其特殊的国情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国情背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具有一定工业基础、人口众多、但人均收入很低的农业国为经济背景;二是以大量的农业人口、典型“元结构”为社会背景;三是以从长期的封闭的计划体制、“渐进式”的战略转向开放的市场体制为制度背景。

从经济背景看,虽然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是一个人均收入很低的后进国,但由于计划体制下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而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决定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具有很好的始点,而人口众多又提供了巨大的国内市场;从社会背景看,虽然大量的农业人口加大了工业化的难度,但又为工业化提供了“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从制度背景看,“渐进式”改革战略为我国提供了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对外开放为工业化提供了获得国外先进生产要素(技术、资金等)、利用后发优势的机会,市场体制的逐步建立不断改善我国的经济激励机制。

一定工业基础、巨大国内市场、“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后发优势等,构成了中国工业竞争和推进工业化的“要素组合优势”。

但这种“要素组合优势”并不必然导致成功的工业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的、快速的工业化进程有赖于实施能够充分发挥这些“要素组合优势”的工业化战略。

归结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战略的核心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这也构成了我国工业化的四方面经验。

1、建设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保持工业化进程的连续性一个大国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工业化是必由之路。

一般认为工业化是指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由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连续转变的经济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的特征是,除了由于经济周期和其他意外原因造成的中断以外,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也不断增加。

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主要的生产函数或者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

这意味着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工业化进程一旦开始,要保证这个过程不会由于战争、危机等各种原因被中断,这个国家或者地区才可能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经过几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工业化进程,步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工业化进程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过程,它还是一个由于经济发展而引起社会政治文化变革的过程,同样社会政治文化的变革又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影响工业化的进程。

因此,社会政治环境的稳定是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基本要求,是经济发展可以持续的根本性前提条件之一,没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就没有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就没有工业化的实现。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一度曾由于“文化大革命”而使得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断,但开放以来,虽然也遇到了这样和那样的危机,我国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保证我国工业化进程连续性不受影响。

经过20余年连续的、高速的工业化,终于使我国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

因此,构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保证工业化进程连续性,既是我国历史的教训,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宝贵经验。

工业化进程的中断,可以有战争和政治危机等各种复杂的原因,但从工业化进程本身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会产生各种新的社会经济矛盾,如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转变、环境和资源制约等等,这些矛盾如果不很好地处理,可能会引起各种社会经济政治冲突,可能进一步导致各类危机。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在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强调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无疑也是基于这条宝贵经验提出的正确的现代化战略。

2、遵循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促进工业化进程的高级化工业化的核心表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表现为从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上看,按照所占比例大小排序,三次产业结构一般具有从“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二、三、一”,最终到“三、二、一”的结构演进,工业结构的高级化存在由轻纺工业占优势向重化工业占优势、由重化工占优势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的演进规律。

一个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要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制订工业化战略,另一方面遵循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处理好三次产业的关系、轻重工业的关系、城市和农村的关系以及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不仅三次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第一产业产值比从1978年的27.9%下降到2005年的12.6%,第三产业产值比从1978年的24.2%上升到39.9%,而且扭转了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重工业优先战略”而造成的工业结构失衡,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趋势日益明显。

这种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是遵循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结合自己的国情的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工业化战略的必然结果。

3、坚持“内外双源”发展,构建全面的工业化动力机制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模式可以划分为“内源性工业化”和“外源性工业化”,前者主要是依靠国家内部经济增长要素(企业家才能、自主技术和自由资金积累等)来推动的工业化,而后者是依靠国外要素供给来推动的工业化。

一般认为,如英国这样原发的工业化属于“内源性工业化”模式,而拉美国家一般属于“外源性工业化”。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实际上为我国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内外兼具”的全面的动力机制。

一方面,通过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创新,培育了国内丰富、强大的动力源。

这具体表现在市场化改革逐渐松开了传统计划体制对各种资源、要素、组织力量的束缚,激活了它们在旧体制下长期被压抑与控制的能量,不仅充分释放非国有系统的资源、要素,而且全面调动传统国有系统本身的存量资源和原有的组织制度资源。

另一方面,通过对外开放,从设立特区,到开放沿海十四个城市,再到加入WTO,在我国市场对外开放的同时,也逐渐吸引大量的外资,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同时也利用了国外的市场资源,实现了大量的出口,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

可以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的推进,主要是因为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培育出了“内外双源”的巨大动力机制。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是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来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那么,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我国更强调自主创新,强调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利用世界资源,包括技术、资金、市场、能源和原料等,通过“内外双源”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

4、尊重地方发展经济的创造性,探索正确的区域工业化模式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各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调动起来,各个地区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创造出许多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曾产生了一些具有鲜明地区特点和时代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资源禀赋、经济条件、文化习惯等差异性较大,允许地方发挥创造性,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区域工业化模式,是我国工业化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

(三)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的基本经济国情变化还缺少深入系统的研究,新型工业化道路下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现代化战略还有待探索

从工业化进程的评价看,中国整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我国还有庞大的农业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我国地区之间发展十分不平衡,我国是一个工业经济大国,但还没有成为工业经济强国,所有这些国情和国情变化,以及由于国情变化而应采取的政策和战略调整,我们还缺少深入系统的研究。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要走新型工业道路,关键是推进中国的工业现代化进程。

从各地区的工业化水平看,我国的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差异巨大,为此,一定要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现代化实现模式。

这种实现模式的探索和选择,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既要考虑到中国工业的总量、结构等现状因素,又要考虑到中国工业发展的传统道路和特征等历史因素,同时还必须考虑到中国转轨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典型二元经济、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宏观经济背景因素,最后还要考虑到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和日新月异的高科技迅速发展等趋势因素。

探索一个区别于发达国家的中国工业化实现模式,是中国工业未来发展和工业化实现的关键所在。

也就是说,中国实现工业现代化、推进工业化进程一定要考虑到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和二元经济特征、工业门类比较齐全、非均衡发展的工业大国的基本经济国情。

2、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还很低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收到明显成效。

无论从能源消耗强度指标还是从劳动生产率指标的变化看,这一时期都有较大改善。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阶段相互联系的规律表明,在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是很自然的。

有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与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平均水平大致相当。

但是,判断一国经济增长方式是否合理,除了要考虑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还要看其是否与该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内外部条件相适应。

从未来我国工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国际背景看,我国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十分迫切。

3、工业化的技术来源过多依赖国外,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技术研发能力先天不足,在国际竞争中与工业发达国家不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必须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

从实践上考察,这种策略有其积极的作用,与发展中国家最初的技术和产业的起点相比,以市场换技术确实起到了缩小技术差距、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

但是发展中国家工业技术进步不能长期建立在以市场换技术的基础上,因为你所换到的技术永远是第二流或第三流的技术。

发达国家为了通过技术垄断实现超额利润,在技术转让时,必然要

“留一手”。

虽然跨国公司的技术研发实行本土化策略,利用了发展中国家廉价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但技术的所有权仍然控制在跨国公司手里。

因此,我们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同时,必须不断培养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一些重要的技术领域实现跨越。

我国与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已主要不是工业生产规模和产品产量方面的差距,而是工业经济结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组织方式上的差距,是研究与开发投入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方面的差距。

推进工业技术创新是缩小这种差距的根本出路。

我国工业化的技术来源过多依赖于国外,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从长期看必然影响到我国产业的升级和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的提升。

还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不仅引进国外技术的成本日益提高,而且也越来越难以获得真正的先进技术。

在未来的工业化进程中,现有以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为主的技术供给模式的发展空间日趋狭小,要保持经济的不断发展并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转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供给模式。

但是,根据目前国内企业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学习能力,要顺利地实现技术供给模式的转换还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障碍。

如何把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结合起来,更多地以自主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已经成为未来工业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企业角度看,我国大中型企业是技术创新和进步的主体,工业化的关键在于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

但是,整体上我国大中型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

首先,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还不强,动力机制还不完善,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企业科技投入还有较大差距。

其次,作为我国工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体上技术水平较低,技术创新效率还有待提高。

这除了因为国有企业技术水平低、与外资企业存在巨大差异外,无疑我国国有大中型技术创新效率低下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再次,我国大中型企业的在技术引进基础上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能力十分薄弱。

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自主开发和创新是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如果我们不能够建立有效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我国将无法走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

最后,企业的自主创新环境仍然不够完善。

这一方面表现在我国还没有形成有利于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竞争环境,政府在科技创新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局面还没有彻底改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企业经济效益相关性不高;另一方面表现在技术创新系统基础设施和政策法律环境建设滞后,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技术创新政策法律的完整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行业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面向产业提供共性技术和技术服务的创新能力有所下降。

4、资源环境约束与工业化加速推进的矛盾突出,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还任重而道远

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保障。

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相对贫乏的大国,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制约因素。

那种认为在信息化时代,资源的重要性已经下降的观点是片面的,土地、水、森林、矿产资源和石油资源仍然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从与工业化发展息息相关的耕地、水和能源等重要资源的现状看,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1/3。

如果按照人均占有的能源和钢材产量计算,我国能源和钢材等基础产业的产品产量都还需要成倍增长,但在大多数工业品的生产总量已经很高的情况下,持续增长的空间是有限的。

近年来,在经济的持续发展中,由于需求量的高速增长,我国的资源供应形势全面偏紧。

目前我国的主要矿产资源已经出现储量增长远低于开采量增长,开采量增长又低于消费量增长,国内资源保障程度快速下降,新增部分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另外,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平均的工业技术水平落后,造成我国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从而又加重了资源的紧张程度。

资源的利用效率可分为三个环节:

开采效率,加工转换效率,终端利用效率。

我国资源利用率不仅表现为终端利用效率较低,在开采和加工转换环节效率也低于国外同类行业。

例如,我国有色矿产资源储量回采率不到50%,比国外低10%~20%,据对全国3498个矿山企业统计,我国有色金属矿采选回收率为50%~60%,采、选、冶的回收率比国际水平低10%~20%。

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的阶段,工业化高速成长必然对资源供给造成更大的压力。

因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是工业化最严重的负面影响之一。

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努力应对环境的挑战,对我们来说特别紧迫和重要。

5、劳动就业形势严峻,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严重制约着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我国的国情和工业化道路的特殊性,决定了劳动就业问题在未来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无论从行业看还是从所有制看,我国工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均呈现出持续而显著的上升趋势。

各个行业、各类企业的资本劳动比率迅速上升,表明我国的工业化正在走向资本密集也即资本对劳动的吸纳能力越来越弱的新阶段。

不仅如此,由于多种原因的共同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所能支撑的就业增长比率即就业弹性系数,自20世纪中期以来也呈现出下降的态势。

这就使我国未来的工业化面临两难选择:

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劳动力需要就业,另一方面是工业的资本密集度越来越高,单位资本所能吸纳的劳动就业量日趋减少。

未来如何处理好技术进步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促进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共同发展,是工业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最富挑战性的问题。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受到不断增长的巨大就业压力问题的制约。

6、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我们的地区工业化进程的评价表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内地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即全国的生产力和经济活动不断向经济繁荣的东部沿海地区集中,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下降。

近些年,虽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但是我们的评价表明,地区之间的差距还在逐步扩大。

由于不同地区在制度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自然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对不同地区的政策倾斜,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过程中,必然会伴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但是,如果地区差距过大,就会影响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

作为一个地区差距较大且正在呈现加速扩大趋势的发展中大国,在未来的工业化过程中,我国必须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的任务放在重要位置。

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又在于各地区的工业发展不平衡。

东部地区的工业依靠扩大开放和加快改革带来的先发优势得到迅速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则明显滞后。

因此,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必经路径。

另一方面,在全国工业的总体规模已经相当庞大,生态环境保护又使工业发展的成本不断上升的新形势下,工业化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的中西部地区怎样才能走出一条加快工业发展的新途径,这又是一个新的矛盾。

7、产业结构协调性较差,工业产业升级压力比较大

在GDP结构中,工业的比重过高而服务业的比重偏低。

2005年,我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7.3%,服务业的比重为40.2%。

不论与一般模式相比还是与相近发展阶段的国家相比,工业比重显著偏高,而服务业的比重明显过低。

GDP结构的偏差表明我国的生产结构不适应由人均收入水平决定的一般需求结构,从而使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另一方面,作为能够较多吸纳就业的行业,服务业发展较慢也不利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而且从服务业内部构成看,传统的生活服务业所占比重过大,具有现代意义的作为中间投入品的生产服务业。

在工业内部,能源和原材料等上游行业供给紧张,多数消费品等下游行业相对过剩,从工业产业结构看,工业产业升级任务艰巨。

尽管过去几年来上游行业呈快速增长态势,但仍落后于需求的增长,这些行业的生产和消费弹性系数均处于较低水平,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占主导地位的工业产品多是一些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产业结构的整体层次还有待提高。

这些产品主要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即使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也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

二是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突出,各地间的工业发展有待加强协调。

一般而言,各级地方政府只注重本行政管辖区的经济发展和利益维护,结果造成区域市场分割和地方政府垄断,重复建设不断,进而更加重了产业在技术内涵、产品档次、规模等方面存在的同构化趋势。

我国工业总体上向各类园区集中的趋势有所加快,但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工业园区内产业混杂,缺乏功能分区,专业化分工不明确,产业配套程度不高,产业链经济不发达,产业配置效率低下,工业园盲目发展,离真正的产业集群化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

即使是一些大型的特色工业园区,目前也还处于产业集群演进的初级阶段,发展层次较低,企业素质不高,“低、小、散”现象突出。

8、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较弱,低水平重复建设、总体产能过剩、单个企业规模小等问题表明我国工业产业组织合理化程度低

9、在扩大开放条件下提高国际产业分工地位面临巨大外部压力

(四)新中国工业化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自己的以工业化为核心的新的现代化征程。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可以被划分了两个大的重要时期:

一是1949~1978年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二是1979年至今,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

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中国开始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

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主要是学习苏联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其基本特征是:

(1)以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极低的人均国民收入为基本国民经济背景;

(2)以快速发展赶超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目标;(

3)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国有经济并逐步实现对其他经济成分的改造、采用高关税和高估本币等方式推进进口替代、采用外延增长方式改善工业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不平衡为四项基本的工业化战略。

①在当时的背景下,新中国刚刚成立,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敌视和封锁,而苏联的发展又为我国树立了榜样,这使得这种道路选择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

但是,由于缺乏重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导致了“重工业重,轻工业轻”的结构性缺陷,轻工业及其他产业严重落后,表现出“高积累、低消费、低效率”的特征。

消费品严重短缺,消费需求受到严格抑制。

在此期间,工业尽管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工业与一、二、三次产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极不协调,资源配置和结构状况存在明显缺陷。

工业化过程经常处在工业高速增长—结构关系失衡—调低工业发展速度—恢复比例关系—再提高工业发展速度的反复循环过程中,国民经济增长处在严重波动的状态中。

国民经济因结构矛盾而缺少稳定、持续的增长能力。

虽然传统工业化道路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