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173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doc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021师资队伍质量分析报告

(2021年)

(药检系办公室供稿)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与地位的重要标志。

一流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

为适应“十二五”期间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优化、高效精干、队伍稳定、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精神,结合我系师资队伍的现状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要求,现对我系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一、师资队伍现状

(一)教师规模

药学检验系现有教师18人,正式编制教师16人,非正式编制教师2人,授课教师16人,不授课教师2人.双师型7人。

现有学生406人,师生比1:

22。

按照高职高专办学基本条件———师生比1:

16的标准的(不授课教师不计算),还应引进授课教师7——8人。

外聘兼职教师4人,占专业课和实践指导教师总数25%,已超过高职高专办学基本条件合格要求的10%的比例。

(二)学历结构

具有研究生学历5人(包括在读3人),占26%;本科学历12人,占67%;专科学历1人,占7%。

已经达到高职高专办学基本条件所需合格指标:

硕士研究生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的126%的要求(优秀为35%)。

(三)学缘结构

内蒙古医学院8人,44.4%,包头医学院2人,

12.5%,其他院校8人。

(四)职称结构

高级职称人数8人,占44%;中级职称人数2人,占12%;初级职称人数2人,占12%;无职称人数5人,占32%。

已经达到高职高专办学基本条件所需优秀指标:

高级职称比例30%的要求(合格为20%)。

(五)年龄结构

小于35岁教师10人,占56%;36-49岁教师3人,占16%;大于50岁教师5人,占28%。

(六)性别结构

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从学历结构分析。

有本科学历教师比例较高,硕士学位教师有待提高,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所占比例为零。

2、从年龄结构分析。

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各年龄段上教师分布相对合理,但在30—50岁之间的教师较为集中,所占比例为72%,这不利于形成合理的梯队。

3、从职称结构分析。

各级职称分布不均衡,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达44%,中级、初级职称的教师偏少,无职称教师占32%。

4、从学缘结构分析。

内蒙古院校毕业教师12人,所占比例过大,为67%,外地校毕业的教师较少,特别是外地院校毕业的研究生更少,“近亲现象”比较严重,影响学科的发展。

因此,要大力引进外校的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改变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

另外,还要走出去,出国留学深造,提高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建设。

同时,多数教师的外语水平亟待提高,以适应外语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不断创造条件,加强广大教师的外语培训。

三、建设规划与措施

(一)数量稳步发展

根据我系未来几年的发展规模,逐步增加与招生数量相适应的专任教师数。

在今后的几年中每年增加~12名专任教师,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重点抓学科带头人以及研究生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紧缺人才的引进。

(二)质量逐渐优化

在教师数量不可能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优化,才能有效地发挥群体的作用,以保证取得最佳效益。

因此,我系师资队伍的建设重点要放在调整充实、优化结构方面,以保证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1、年龄结构。

我系师资队伍年龄结构目前已经趋于合理,今后要逐年有计划地以补充中青年教师为主充实教师队伍。

属学科带头人、紧缺人才根据需要决定年龄界限,以保证教师队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人才引进:

根据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总体目标和申请博士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的要求,通过实施“人才引进工程”,需引进人才,尤其是高学历人才,争取3年内引进1——2名外校博士研究生,4——5名外校硕士研究生,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和学缘结构.从而提高业务,培养出一支业务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3、梯队建设:

在各年龄段上要重点培养青年教师,选好学科带头人和重点培养对象,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

为适应教学研究型的医科大学的需要,我系教师队伍的岗位设置比例要逐步按照教学研究型的医学院校要求,实现5:

3:

2(即:

高级职称占50%、中级职称占30%、初级职称占20%)。

4、教师培训。

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培训,听老教师授课,开展专题讲座,有计划的派送年轻教师去著名高校进修学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系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也应向多样化、综合化发展。

各专业教师除应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掌握相关学科、边缘学科的知识,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学、教育理论、心理学、计算机、教育技术、外语等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以适应教学研究型的医学院校发展的需要。

5、学历提高。

鼓励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历),促进我系师资队伍的流动。

引进人才,必须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重点是博士生,争取在5年内每个教研室配有1~2名博士生。

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今后3~5年内要求获得硕士以上学位。

6、青年教师培养。

每年拔出专款用于教师进修学习,举办各种学习培训班,选派优秀教师出国学习。

开展双语教学,选送中青年教师参加校级或院级外语培训。

坚持每周举办病案讨论、专题讲座等学术活动,促进知识更新和进步。

加强青年教师实践性环节训练,每年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并鼓励年轻教师尤其是高学历教师进行教学及临床的科研工作。

各教研室组织本教研室教师进行业务学习,进行集体备课、示教活动并开展青年教师试讲活动,教研室将指派有经验的教师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材、教法、指导备课。

教研室主任还要定期听课,及时对青年教师的授课效果给予总结和点评,以便他们逐渐成熟。

第二篇。

师资队伍2、谈一谈当前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试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一、职业院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1、教育教学理念与职业教育的发展不适应

很多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阶段,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停留在知识的传授水平上,还有一些教师的职业教育意识不强,教育思想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不强

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尤其专业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指导教师严重短缺;学历结构偏低,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严重缺乏,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尚未形成,还未能形成一批涉及相关行业的专业带头人和名师;实践教学的教师严重缺乏。

3、“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

多数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训能力都处于弱势,相当一部分教师习惯用嘴讲,不能动手做。

为了解决“双师型”教师的短缺问题,职业院校从企业聘用或引进人才。

但他们普遍缺乏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尤其是对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缺乏深入了解,不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

4、课程开发能力不高

多数院校至今还没有课程开发的总体规划,没有适合于本校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

二、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职业院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1、要教师明确职业教育工作性质、地位、作用,不断更新职业教育教学的理念。

2、要通过进修、考察等多种形式引导和帮助教师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吸收和转化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二)、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1.根据学校需求,挖掘学校内部潜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2.招聘工程类师范院校理论和专业水平较高、取得技术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

3.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解决“双师型”教师问题。

(三)、探索和建立新的用人机制

1.要合理调配教师,使专业课教师和文化课教师的比例尽快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2.建立聘任制度、奖励制度,引入竞争机制。

推行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制,把竞争竞聘机制引入教师管理之中。

3.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教师的工作成绩和实际贡献,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篇:

师资队伍师资队伍

课程负责人:

周兢

课程组成员:

张明红

姜勇

柳倩

左志宏

教师简介:

周兢,香港大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学前儿童语言研究;主要教学、科研情况如下:

教学情况:

讲授本科生课程: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每周2学时,自1995年以来已教授学生11届300多人;

2.《儿童语言发展》,每周3学时,2021-2021年,学生40人;

3.《儿童语言障碍诊断与矫治》,每周3学时,学生20人。

讲授硕士生课程:

1.《汉语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研究》,每周3学时,自1995年以来已教授硕士生11届100人。

2.《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研究方法》,每周3学时,自1995年以来5届20人。

3.《学前儿童语言障碍与语言矫治研究》,每周3学时,自1995年以来3届15人。

4.《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研究》,每周3学时,自1995年以来3届15人。

讲授博士生课程:

1.《汉语特殊儿童语言发展研究》,每周3学时,2届学生8人。

2.《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跨文化研究》,每周3学时,2届学生8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2021-2021年指导本科生实习5届100人;

2.2021-2021年指导本科生论文5届18人;

3.2021-2021年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11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编写,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规划教材项

目2021-2021年,经费1万元,项目负责人;

2.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特殊儿童早期教育》编写,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规划教材项

目2021-2021年,经费1万元,项目负责人;

3.华东师大本科教材《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编写,华东师大出版社规划教材项目2021-2021

年,项目负责人;

4.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2021-2021,香港现代教育集团

资助经费65万,项目负责人。

有关教学研究成果:

1.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国家自学考试学前专业教材,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

2.主编《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国家自学考试学前专业教材,吉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版

3.主编江苏省高校教材《学前儿童语言与社会教育》,苏州大学出版社,2021年

4.主编,《0-6岁儿童的语言发展》,上海科技出版社,2021年8月

5.合著(第一作者)《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年8月

6.独著《汉语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2月

7.合著(第二作者)《普通话语音测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

8.幼儿园整合课程中的语言教育,《幼儿教育》,2021年9-10期,独立

9.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趋同倾向,《早期教育》2021年4期,第一作者

10.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几个新的发展趋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

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21年4月版

11.周兢主编,《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年11月

12.整合课程生成发展的教师指导策略(下),《幼儿教育》,2021年4期

13.整合课程生成发展的教师指导策略(上),《幼儿教育》,2021年3期

14.整合课程生成发展活动的几种类型,《幼儿教育》,2021年2期15.幼儿园整合课程生成发展的理论基础,《幼儿教育》,2021年1期

16.幼儿园整合课程状态下的语言教育:

有关目前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问题的思辨性谈话,《幼

儿教育》,2021年12期。

有关教学获奖情况:

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录音磁带》一套,获全国教育音像二等奖

科研情况:

学术研究课题:

1.2021-2021汉语儿童语用发展研究,中国国家社会哲学科学基金十五项目,

5.2万,课题负责

人。

2.2021-2021幼儿园整合课程的成长发展,台湾信谊基金会资助研究项目,11万,课题负责

人。

3.2021-2021汉语特殊儿童语言障碍与矫治研究,美国美中教育交流机构项目,13万,课题负

责人。

4.2021-2021中国和印度早期儿童发展与教育的比较研究,香港政府rgc资助项目,香港大学合

作研究30万,课题组负责人。

5.2021-2021汉语特殊儿童语言发展与语料库建设的研究,中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5

万,课题负责人。

发表的学术论文:

1.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学前教育研究》,2021年1期

2.3-6岁汉语儿童语用交流行为习得过程报告,庞丽娟主编《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浙江教育

出版社,2021年9月

3.在创意阅读中培养儿童的自主阅读能力,《台湾学前教育》,2021年1期

4.为我国学前儿童的英语教育作定位思考,《学前教育研究》,2021年12期

5.发展中多元文化社会的双语教育:

问题与走向,《香港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11期

6.特殊儿童回声性言语的语用功能,《中国特殊教育》,2021年3期7.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综述,《中国特殊教育》2021年12期8.自闭倾向幼儿语言运用特点的个案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21年7期,第二作者

9.从前语言到语言转换阶段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

3岁前汉语儿童语用交流行为习得的研究,

《心理科学》2021年6期

10.learningtouselanguageininteractionwithparents:

thecommunicativeactdevelopmentofyoungchinesechildren,internationaljournalofearlyeducationresearch,vol.2021,japan11.母亲在亲子阅读中的语言运用特点分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21年9期

返回顶部↑

张明红,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学前儿童语言研究;主要教学、科研情况如下:

教学情况:

承担本科生课程:

1.专业课《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每周2学时,五届学生共286人;

2.专业课《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每周2学时,两届学生共160人。

承担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专业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每周2学时,一届学生共8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2021-2021,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五届学生共16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0-6岁儿童教育一体化教育模式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基金,2021-2021,5千;

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基金,2021-2021,1万;

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华东师范大学网络学科本科课程建设,2021-2021,1万;

4.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华东师范大学网络学科本科课程建设,2021-2021,1万;

5.幼儿园整体性和谐发展课程研究,横向课题,2021-2021,1万。

教学研究成果:

1.编著《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独立;

2.编著《幼儿语言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独立;

3.《3-6岁儿童心理和优教》,上海科普出版社,2021,独立;

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未来展望,幼儿教育,2021,1,独立;

5.幼儿语言教育的交叉和融合,幼儿教育,2021,4,独立;

6.幼儿语言智能的发展及其教育策略,早期教育,2021,7,独立;

7.0-6岁儿童教育一体化教育模式的研究,早期教育,2021,10-11,独立;

8.以信息加工心理学理论看儿童早期阅读的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21,1,独立;

9.儿童早期阅读的趋向前瞻,幼儿教育,2021,2,独立。

科研情况:

承担学术研究课题:

1.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实证研究,横向课题,负责人,2021-2021,3万;

2.多元智能的开发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横向课题,负责人,2021-2021,3万;

3.早期阅读研究,横向课题,负责人,2021-2021,5千;

4.让儿童“会说”的策略研究,横向课题,负责人,2021-2021,3万。

发表的学术论文:

1.幼儿园教育生活化,幼儿教育,2021,10,独立;

2.新视角下的儿童游戏活动,早期教育,2021,12,独立;

3.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幼儿教育,2021,4,独立;

4.教师和幼儿在精神世界的汇合,幼儿教育,2021,11,独立;

5.分享和超越,上海托幼,2021,2,独立。

科研获奖情况:

1.论小组学习活动中的同伴合作,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ap中国分会,优秀论文奖,2021;

2.0-3岁儿童早期阅读的根基与走向,第二届全国早期阅读研讨会,论文一等奖,2021;

3.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理论看早期阅读的策略,第一届全国早期阅读研讨会,论文二等奖,

2021;

4.婴儿家庭教育的现奖及对策,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年会,论文一等奖,1999。

↑返回顶部↑

姜勇,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从事学前教育教师语言研究;主要教学、科研情况如下:

教学情况:

讲授课程:

1.本科专业基础课《教育心理学》,每周4学时,3届学生共290人;

2.本科专业选修课《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每周2学时,3届学生共50人。

承担实践教学: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3届学生共9人。

教学研究论文:

1.新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研究,学前教育研究,第1作者,2021;

2.面向生活的新课改与完整性教学,课程教材教法,第2作者,2021;

3.当前幼教改革误区与区角活动思考,学前教育研究,第1作者,2021;

4.关于教师专业意识的研究——从角色隐喻看教师专业意识的觉醒,教师教育研究,2021,vol.18(5)。

获得教学奖励:

获华东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评比鼓励奖,2021年

科研情况:

学术研究课题:

1.新时期教师自主发展模式的研究,上海市社科,2021-2021,承担;

2.幼儿教师发展及其培养模式研究、上海市教科,2021-2021,承担。

主要学术论文:

1.教师专业发展的后现代转向,比较教育研究,第1作者,2021;

2.幼儿园师生交往类型的研究,心理科学,第1作者,2021;

3.女性主义教育学视野中的教师发展,教师教育研究,第1作者,2021;

4.幼儿园组织氛围的访谈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21,

25.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研究,心理科学,2021,vol.29

(1)6.关于幼儿园教师协同反思的访谈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21,1。

↑返回顶部↑

柳倩,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从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健康教育、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研究;主要教学、科研情况如下:

教学情况:

讲授课程:

1、专业基础课《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每周2学时,两届学生160人;

2、专业基础课《学前儿童保育学》,每周3学时,五届学生共400人;

3、专业基础课《中国教育史》,每周1学时,四届学生共600人;

4、专业基础课《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每周2学时,两届学生共200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指导实习10次,学生总人数400人;

2、指导毕业论文共11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学前儿童保教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21-2021;

2、学前儿童卫生学网络学院课件制作,华东师范大学,2021-2021;

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材编写,华东师范大学,2021-2021。

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综述幼儿教育,全国幼儿园整合课程学术研讨会,2021年9月2.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民主化》,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93.整合与融合,上海托幼,2021,94.瑞吉欧精神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幼儿教育,2021,6

获得的教学表彰和奖励: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入围奖,2021年

科研情况:

主持学术研究课题:

1、寄宿制和全日制儿童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项目,2021-2021;

2、幼儿园高质量管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21-2021;

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

1、0-6岁一体化保育工作发展趋势展望,学前教育信息与研究,2021,1;

2、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早期教育,2021,4;

3、展望0-6岁一体化保育工作发展趋势,上海托幼,2021,11;

4、国外早期儿童整合性服务机构及其启示,幼儿教育,2021,7/8;

5、托幼机构儿童意外伤害的现状研究及对策,天津教育出版社,2021,9;

获得的表彰和奖励

1、对优质保育的认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论文二等奖,2021年4月;

2、托幼机构儿童意外伤害的现状研究及对策,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论文二等奖,2021年

10月。

↑返回顶部↑

左志宏,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讲师;从事学前儿童语言与认知发展研究;主要教学、科研情况如下:

教学情况:

讲授课程:

1.专业基础课《教育心理学》,每周3学时,两届学生共108人;

2.专业课《学习心理学》,每周2学时,两届学生共120人;

3.公共课《心理学》,每周2学时,三届学生共500多人;

4.专业课《发展心理学》,每周3学时,一届学生共150人;

5.专业基础课《学前教育学》,每周2学时,一届学生共78人。

承担实践性教学:

1.指导本科毕业论文三届学生共8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