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021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docx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docx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授课章节

名称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授课课时

2节

授课形式

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使用教具

教材、学案、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的

1.认知:

(1)了解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到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2)理解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意义,认识到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

通过认识人生目标的意义,使学生领悟到目标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意识,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3.运用:

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

1.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

2.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难点

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应遵守历史发展规律。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课外作业

学习指导书P72——75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一、历史规律和人的活动

1.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

2.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有其特殊性

3.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性的活动

二、人生目标和社会发展

1.人的动机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2.人生要有目标

3、人生目标应该遵循历史发展规律

三、人生目标和个人成长

1、人生目标可以规划人生发展

2、人生目标可以推动人的进步

3、人生目标可以激发人的潜能

四、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1.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人实际

2.人生目标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校正

3、正确确立人生目标就要不懈的努力实现目标。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多媒体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活动

邓小平的名言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较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提问三个问题:

(一)邓小平的这段话论述了什么问题?

通过学生的发言归纳总结,邓小平的这段话一是说明了社会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二是说明了社会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为什么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6页“透过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就会发现历史发展并不仅仅是年代的流转、朝代的更替,而且隐藏着一定的规律……”通过阅读得出两个结论:

一是社会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

二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其他一切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第三个问题:

人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个人和社会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

既然社会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那么作为个人如何顺应历史潮流,在社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带着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第十课的学习。

〈新课讲授〉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个人目的、动机与社会发展规律之间关系的原理。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讲解

 

教师总结:

 

学生活动

 

教师归纳:

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性活动;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2)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历史规律和人的活动

1.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

运用教材第107页的图: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提出问题引入教学:

“决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因素是什么?

”在讲清楚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教师要讲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2.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有其特殊性

学习教材第108页“西安事变”和“恩格斯名言”,通过具体事件分析讨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特殊性。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有其特殊性,因为社会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实践活动,它是由无数人共同作用形成合力的结果,是无数偶然事件的总和构成了社会发展。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归纳:

 

过渡:

 

教师讲解

3.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性的活动

请学生学习教材第108页“北平和平解放”案例。

学生思考问题:

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有何指导意义?

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性活动。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因此,自觉认识并运用社会发展规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应是每个人的人生目标。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

一是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社会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的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

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的活动既是一个生命的自然过程,又是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的活动都面临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是作出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二、人生目标和社会发展

1.人的动机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一个正常的个人总要在社会生活中担负一定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从事这样或那样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从而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留下自己的印记,社会的发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努力才能实现。

因此,人们活动的动机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实现。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师归纳:

 

学生活动:

阅读并思考问题

 

学生活动

 

PPT展示

人的动机正确了,就可以推动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参考、阅读教材第109页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

感受人的动机与社会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

2.人生目标应该遵循历史发展规律

学习教材第109页“周恩来”的案例,并思考问题:

提问:

周恩来的人生目标和当时社会发展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融,这样的目标不仅能实现,而且还会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阅读:

第110页材料“打工仔”案例。

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个人实际的人生目标才是正确的,才能够走向人生成功。

中职生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对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人生目标和个人成长

阅读与感悟:

有价值的人生,不能没有激情与梦想

很难想象,人的一生如果没有了激情与梦想会是什么样子。

激情与智慧结合就是发明和创造;激情与浪漫结合就是艺术和情谊。

在人类社会里,最有价值的人生是深远的智慧与崇高激情的交织,任何一个缺乏激情的生命,都不可能实现有价值的人生。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人更需要梦想,梦想让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生动,丰富多彩。

因为有了飞翔的梦想,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因为有了光明的梦想,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因为有了探索宇宙的梦想,加加林成为第一位从太空看到地球的人……

 拥有激情,也就拥有了真实而丰富的人生。

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埃里克·韦亨迈那是一位盲人,33岁的时候,他得了罕见的视网膜疾病,以致双目失明。

在此之前,他是一名出色的登山队员,并梦想要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失明之后,埃里克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凭借着梦想和努力,他终于在2001年5月25日成功登上了世界之巅。

当他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一刹那,梦想成真了,很多人都为他欢呼,为他高兴。

有了梦想,森林才那么青翠,山峰才那么俊秀,河流才那么清澈,天空才那么蔚蓝。

也许,一个人可以失败,可以遭受挫折,可以忍受孤独和不幸,但一个人不可以没有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小鸟失去了双翼,船失去了双桨。

为了梦想的实现,多少勤劳、智慧、热爱生活的人在坚持不懈地追求。

无论道路多么崎岖曲折,无论激流多么湍急汹涌,都不能挡住人们实现梦想的前进脚步。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太阳升起来了,它照亮山峦、河流、森林和那些耸立着高楼的城市,也照亮了那些背着行囊、带着激情与梦想正要出发的人。

因为有了激情与梦想,前面的道路才格外宽广。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师归纳:

活动步骤:

第一步:

教师在课前精心挑选一首比较抒情的曲子。

事先印好文章《有价值的人生,不能没有激情与梦想》,上课时发给学生。

第二步:

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一人或多人进行配乐朗诵。

朗诵一定要有激情,能够感染人(可在课前辅导练习或作为预习作业在课前练习)。

第三步:

低入口,深思考。

诵读后教师提问: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这篇文章的哪些语句,从这些语句中自己得到了哪些启示?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健康、向上的理想;另一方面,要尽量多地引导学生充分发言并适时的给予鼓励。

过渡:

我相信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而正是这样的梦想与追求,人们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

漫无目的地飘荡终会迷路。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别人又如何帮助你追求成功?

人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挫折和阻碍。

而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并为之而奋斗,将使我们拥有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人生。

(此处可参考教师参考书中的“制定自己的目标有多重要?

”等例子)

因此,个人的成长需要目标的指引。

有了目标,人生就不会盲目;在日常的生活中,就不会随波逐流。

因为,人生目标可以起到鼓舞、约束、鞭策作用,它可以挖掘实践者身上最大的潜能。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

 

学生活动

沙漠中没有方向的人们只能徒劳地转着一个又一个圈子,生活中没有目标的人们只能无聊地重复着自己平庸的生活。

对沙漠中的人群来说,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而对于现实中的人们来说,新生活是从确定目标开始的。

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于成功也有绝对的必要(此处可参考教师参考书中的“汪潮涌说”,从事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对于成功的重要作用)。

所以,人生目标可以规划人生发展;人生目标可以推动人的进步;人生目标可以激发人的潜能。

四、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1.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人实际

阅读“徐向前和胡宗南两人的不同命运”;阅读“铁道学院桥梁专业的青年学生王梦恕”的故事。

思考:

哪些因素影响着人生目标的确立?

社会环境、社会发展规律影响着人生目标的确立。

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要确立人生目标就要认清中国社会发展规律、趋势与要求,要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

2.人生目标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校正

阅读教材第113页“鲁迅弃医从文”故事,谈谈鲁迅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归纳:

 

教师提问:

 

教师归纳:

社会环境和条件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生目标也应随时修改和更新。

为了达到目标,就要像深谋远虑的将军一样,时常根据战局改变战略。

如果此项计划无法进行,就须由另一项计划替代。

但是一定要牢记:

我们可沿着成功之路改变计划,但不要轻易改变目标。

因为“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3.正确确立人生目标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

曹操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李清照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天祥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亚里士多德说:

别人为吃而活着,而我吃是为了活着。

古往今来,人类对于人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思考,新时代的你是否思考过你的人生?

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理想也是多种多样的。

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追求一定的目标,有的人追求优异的学习成绩,有的人追求舒适优越的生活,有的人追求事业上的成就。

只要是积极的、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理想,都是我们要尊重和倡导的。

我们不奢望每个人都要定下当科学家、当宇航员的目标。

可是,我们有理由为自己定下符合自己志趣的发展目标。

确定了人生目标后应有个人的发展计划,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带领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

小组活动:

“策划我的人生目标”

第一步:

设计人生目标蓝图。

1.我的人生目标:

5.我一周的目标:

2.我高中阶段的目标:

6.我一天的目标:

3.我一个学期的目标:

7.我一节课的目标:

4.我一个月的目标:

第二步:

相互交流,相互监督。

小组成员互相交换意见,修订和完善个人目标。

第三步:

通过推荐或自荐方式,每组选出一位同学在全班面前交流。

〈课堂小结〉

每个人都在追求一定的目标,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

怎样的人生目标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正确的人生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同时在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发展状况不断校正;确立了人生目标就要不懈的努力实现目标。

作业:

结合学习本课后的感受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写一篇1000字的文章《带着目标上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