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与隔离制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2400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消毒与隔离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医院消毒与隔离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医院消毒与隔离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医院消毒与隔离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医院消毒与隔离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医院消毒与隔离制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医院消毒与隔离制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医院消毒与隔离制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医院消毒与隔离制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消毒与隔离制度.doc

《医院消毒与隔离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消毒与隔离制度.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院消毒与隔离制度.doc

第七章医院消毒与隔离制度

第一节全院消毒隔离制度

1、医院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下班、开会、就餐时应脱去工作服。

2、进入治疗室、换药室等应衣帽整洁、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后、清洁或无菌操作前、体液风险暴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摘手套后立即洗手及手卫生消毒。

3、儿科、感染科、急诊科应设预检分诊处,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

4、传染病患者及疑似传染病患者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用双层黄色专用袋包装后再送入洗衣房。

5、传染病患者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

如需要去其他科室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6、凡厌氧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

病人用后的器械、被服、房间都要严格消毒,用过的敷料要用双层黄色塑料袋统一送医疗废物暂存点。

7、空气消毒:

治疗室、换药室、产房、妇产科检查室、新生儿室及重症监护室等每日紫外线灯空气小2次,普通病房每周消毒1次。

特殊情况随时消毒。

病人无法移动(有人)的房间:

使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①预防性消毒:

每天定时消毒1---2次,每次1小时。

②动态消毒:

一般在人员流动高峰期间进行开机,持续消毒。

关机循环可预订时间。

③使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

时间30---60分钟,照射时人不得在室内。

④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将0.5%---1.0%过氧乙酸溶液加热蒸发,在60%--80%相对湿度、室温条件下关闭门窗熏蒸2小时。

用量按1克/立方米计算。

消毒时室内不得有人。

⑤层流手术室:

每天可通过净化自控系统进行机组监控并记录。

术前手术间应开启层流系统30分钟以上,负压手术间负压循环应继续开启至少30分钟,并使用相应有效浓度的消毒剂喷洒消毒回风过滤网,消毒时间达到30分钟后再进行拆卸清洗。

接台手术:

清洁工作应在净化系统运行下进行。

负压手术间应在负压下持续运转15分钟再进行。

8、墙面、地面及物体表面的消毒

(1)地面和墙面:

无明显污染地面用自来水湿式拖地每天1—2次,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的地面和墙面用浓度为500—1000㎎/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表面,充分作用5—10分钟后清理干净。

被烈性传染病或特殊感染病原菌污染后,1000—2000㎎/L的含氯消毒液作用30分钟后清理干净。

(2)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

无污染时以清洁抹布抹洗每天2次。

被病原菌或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按污染地面消毒方法及时处理。

(3)急诊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每日以500㎎/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1次,如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应立即消毒处理。

(4)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门窗、洗手池、卫生间、便池,每天用清洁水擦拭刷洗处理,保持清洁。

被污染时,按污染地面消毒方法处理。

(5)病人的住院用具、餐具、便器等应固定使用,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次,被污染时及时更换并有固定的存放地点。

(6)床垫、枕芯、棉被在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必须做终末消毒。

可用床单位消毒器消毒。

(7)清扫工具要分区明确,标识清楚,分区清洗,悬挂晾干。

9、诊疗用品的消毒

(1)血压器、听诊器保持清洁,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含氯500~1000㎎/L消毒剂浸泡30~60分钟后再洗干净,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75%乙醇擦拭消毒。

(2)体温计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选用500mg/L%含氯制剂、75%酒精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擦干、清洁干燥保存备用,传染病患者应用专消专用。

(3)扩阴器、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子等用品如需重复使用应先清洁去污、擦干再消毒或灭菌后保存备用。

(4)呼吸机及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湿化瓶、吸引器等器具应专人专用,使用一次性物品。

如重复使用应在清洁的基础上采用浸泡或低温消毒灭菌后封闭保存备用。

(5)特殊传染病患者的器具应采取用2000㎎/L含氯消毒剂浸泡30~45分钟后清洁擦干再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不耐高温的物品可采用低温灭菌法。

(6)乙醇、碘酒、碘伏瓶应保存密封,并每周灭菌后更换两次。

(7)使用中的湿化瓶每周消毒一次,每天更换灭菌水,用毕终末消毒。

(8)凡消毒灭菌后的物品均要标明品名、有效期、签名,包内放指示卡,包外贴有3M指示胶带。

(9)无菌物品应专室专柜存放保证在有效期内。

第二节普通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工作时,应着装整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等。

2、普通门诊、儿科门诊、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宜分开挂号、候诊。

3、诊室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医务人员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均应认真洗手。

4、诊室应定时通风,诊桌、诊椅、诊床等应每日工作结束后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有污染随时消毒。

5、每周更换床单、枕套等,有污染随时更换,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并做登记。

6、诊室物品专室专用,血压计,听诊器,叩诊锤表面用75%酒精擦拭消毒后放回原处。

7、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医疗废物应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封扎集中处理,并与医疗废物暂存处做好交接记录。

8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到专用隔离诊室或引导至感染疾病科门诊诊治。

第三节急诊科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必须时戴手套。

科室为医务人员提供口罩、帽子、隔离衣、防护眼镜等职业防护用具,各诊室内配备非手式开关流动洗手设施,治疗车、抢救车、病房、诊疗室、救护车上准备快速洗手液

2、治疗、操作前后要洗手,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病房定时通风换气,定期空气消毒,每天用消毒液拖1-2次,床头柜一柜一抹布,用后消毒处理。

4、换下的脏被服放入污物车内,不随地乱丢,不在室内清点。

5、治疗室、换药室随时保持清洁,每天用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机消毒一次,每季度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

室内拖把、抹布定点放置、标记明显。

6、各种器械、容器、持物钳等定期灭菌;体温计、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中的湿化瓶每天消毒并更换无菌水

7、所有无菌物品、药品使用必须在有效期内,;换药室的缝合包、换药包、撤线包、手术器械等用物必须送供应室高压蒸汽消毒灭菌,灭菌效果符合要求。

8、每日晨诊室窗台、候诊椅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9、急诊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断床等应每天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随时消毒。

10、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11、做好传染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疑似患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送病人到相应专科就诊,病人接触过的物品或呕吐物按传染病消毒隔离处理。

12、严重感染及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独病房,隔离治疗。

13、传染病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报保健科。

第四节ICU消毒隔离制度

1、监护室应严格管理,病人家属按规定时间入室探视,如有特殊情况随时与工作人员联系。

2、进入监护室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拖鞋,衣帽整洁,严格无菌操作。

患感冒及其他传染病者,不能参与特护工作,非工作人员不准进入监护室。

3、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用动态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每季度对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检测并做好登记。

4、有菌物品与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标记明显,定期检查各类灭菌包的有效期,过期物品重新灭菌。

5、各类穿刺导管穿刺处皮肤在保留穿刺管期间,每日用碘伏消毒后以无菌纱布覆盖。

6、压舌板一人一用以灭菌。

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呼吸机管道、雾化管道,面罩、氧气湿化瓶,使用后应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晾干备用。

7、持续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呼吸及管道应一人一管,每日更换。

持续吸氧的病人,氧气湿化瓶及湿化液应每日更换并有时间标识。

吸痰用物、吸痰管应一人一用一更换。

8、有专用的卫生清洁工具,标记明确。

污物桶应及时倾倒,每日消毒。

9、病人的物品均要按消毒一一清洗一一消毒或灭菌的程序处理,污染衣物应集中放于指定地点,按时送洗不得在室内清点。

10、病人转出,死亡后做好终末处理,清扫床头柜内杂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床架,床头柜,墙壁地面,整理床单元。

11、ICU需有流水洗手及手消毒设备,在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均要洗手或手消毒。

凡接触可疑或感染体液的操作,均要带手套,凡预定在操作时可能有血液体液溅出,操作者要戴防护眼镜,防止交叉感染。

12、病人的安置应感染病人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凡是传染病人进入ICU后,要做好专门登记,严格按照ICU院内感染工作制度执行。

第五节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新生儿病房施行保护性隔离,严禁探视、参观,除本科室工作人员外一律不得入内。

如需进入时必须戴口罩,帽子,鞋套,穿隔离衣。

2、护士做晨晚间护理更换床单位后每日上下午各开窗通风30分钟,加强空气流通。

每季度进行一次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培养。

3、新生儿用品必须每人用一份,确保一人一巾一盆一消毒,奶瓶、奶嘴一人一用一消毒。

4、治疗室的柜子,治疗台,病床,暖箱表面,蓝光灯箱表面等需每日消毒擦拭。

5、为病人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消毒时用安尔碘两遍。

6、医务人员对每个患儿进行诊疗前必须按六步洗手法使用洗手液,必要时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以防止交叉感染。

7、每个患儿出院时,所用体温计用75%的酒精浸泡30分钟后晾干备用,听诊器、监护仪上血压袖带均用酒精擦拭。

新生儿暖箱,包括水槽、注水口、监护仪导线,静脉泵等均用酒精进行全面擦拭后,再用清水擦拭后晾干,以备下一个患儿使用。

8、患有皮肤化脓和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患儿接触。

9、如发现有感染或疑似感染病人时,应根据疾病性质进行隔离,床旁有明显标志,隔离婴儿的用具单独使用。

10、如发现有院内感染爆发迹象时,立即上报院感办公室,以便尽快找到传染源控制感染。

第六节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产房相对独立,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应与母婴同室、新生儿室相邻近,便于管理。

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标志明确,人流、物流各行其道,避免交叉。

3、刷手间应临近分娩室,水龙头采用非手触式。

配备流动水等手卫生设施,洗手液、洗手刷、擦手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助产人员洗手按外科洗手法。

4、分娩室室内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清洁和消毒。

5、配备空气消毒装置,每天2次对空气、地面、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或消毒,地面湿式清扫;产妇分娩后及时清洁地面、台面和仪器表面等,遇有血、体液污染,必须立即消毒。

6、凡进入产房人员必须先洗手、更衣、换鞋。

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要求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

7、新生儿使用的吸痰管等,应一婴一用一消毒,吸痰用生理盐水一婴一瓶,不得共用。

8、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急诊产妇的胎盘应按医疗废物处置。

9、患有皮肤化脓及其它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接触;遇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

10、感染婴儿使用一次性尿布,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其它物品如衣物等应及时清洗、消毒处理。

母婴出院后,其床单元应彻底清洁、消毒。

第七节母婴同室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母婴室应设置有洗手装置。

工作人员进入室内接触婴儿前后应洗手,非工作用品禁止携带入室。

2、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浸泡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病人的引流液、体液、血液等液体标本应该用消毒液消毒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病房和走廊地面每天湿式拖地2次,有污染时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3、住院产妇建议使用一次性被褥、拖鞋,产妇哺乳前必须洗手、清洁奶头。

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灭菌;隔离婴儿用具必须单独使用。

四、婴儿所用的被褥、衣物、尿布(建议使用纸尿裤)和浴巾等物品,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一婴一用,避免交叉感染。

4、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制度。

5、室内用品、母婴床、家具等定期清洁消毒。

母婴出院后,其床单元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6、母婴一方患有感染性疾病时,均应及时与其他正常母婴隔离。

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

感染性强的疾病,如脓疱疮、新生儿眼炎、鹅口疮等时应及时隔离。

7、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的接触。

8、严格探视陪住制度。

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每次探视结束后,母婴室应开窗通风,并进行相应的清洁消毒。

9、每季度必须对母婴室空气、物表、消毒剂以及医护人员的手作一次微生物监测,并保存好检测记录。

第八节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1、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2、手术间物品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尘,无血迹。

私人物品或书报一律不准携入,严禁在手术间内制作敷料。

因抢救借出的物品一律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放回原处。

3、隔离患者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

术后器械及物品严格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4、手术室的一切敷料、器械、溶液应严格保持无菌。

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

5、备用物品刀片、剪刀等器具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使用时记录打开时间,每4小时更换一次。

6、手术中应随时保持手术台的清洁及干燥,手术完毕后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器械上的血迹,及时清洗后送消毒供应中室高压灭菌。

7、术中被手术病人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面和地面,应及时用醇类或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液的浓度根据感染类型进行选择。

清洁的顺序应遵循从相对清洁到污染的原则,避免污染扩散。

8、各种内镜的使用、清洗、灭菌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执行。

9、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

10、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每日更换。

固定的器械或敷料定期检查、定期灭菌,过期物品或可疑物品应重新灭菌。

11、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要求在不同的洁净条件下进行,两台手术之间要进行清洁地面和净化空气。

手术结束后的污物应放置在污物存放处,以免随意堆放造成二次污染。

12、接送病人的推车应定期消毒,车上物品保持清洁。

13、空气净化系统处理机组、新风机组应定期检查,保持清洁:

(1)新风机组粗效滤网宜每2d清洁一次;粗效过滤器宜1月~2月更换一次;中效过滤器宜每周检查,3个月更换一次;亚高效过滤器宜每年更换。

发现污染和堵塞及时更换。

(2)末端高效过滤器宜每年检查一次,当阻力超过设计初阻力160Pa或已经使用3年以上时宜更换。

(3)排风机组中的中效过滤器宜每年更换,发现污染和堵塞及时更换。

(4)定期检查回风口过滤网,宜每周清洁一次,每年更换一次。

如遇特殊污染,及时更换,并用消毒剂擦拭回风口内表面。

14、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

15、应有定期的清洁卫生制度,定人、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第九节内窥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1、设诊疗区、清洗消毒区、清洁区。

清洗消毒区应保证通风良好。

2、坚持卫生制度,保持室内清洁,每天必须对各区地面、台面等进行清洁,有污染时,要随时消毒处理;每天诊疗结束,必须对各清洗槽进行清洗消毒;每周要对镜室及储柜等进行彻底清洁、消毒一次。

3、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必须符合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要求,遵守操作规程,内镜及其附件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4、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如宮腔镜、腹腔镜、膀胱镜等必须灭菌。

可以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或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处理。

灭菌内镜在符合手术标准的区域进行。

5、凡进入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胃镜、肠镜等必须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可采用万金浸泡进行消毒灭菌。

6、一次性接口、弯盘做到一人一用,用后按照感染性废物处理,抽吸管一次性使用,吸引器每次用后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清洗备用。

7、活检钳应用一次性。

8、灭菌后内镜应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储存。

9、需进行内窥镜诊疗的病人,应进行相关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如HBsAg阳性者、己知特殊感染患者或非特异性结肠炎患者等,应使用专用内窥镜或安排在每日检查的最后。

10、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清洗消毒时间采用定时钟计时。

11、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并保存记录。

12、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并记录,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13、灭菌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及消毒后的内窥镜每季度进行卫生学监测。

第十节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人员衣帽整齐,接诊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应根据不同的病种采取不同的消毒隔离防护措施严防交叉感染。

2、不同种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分室安置,每间病室不超过4人;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应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肠道门诊必须设立专用厕所,建立每日消毒制度。

3、应配备适量非手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医务人员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各项诊疗操作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防护口罩、手套、鞋套及防护眼镜。

诊治每位病人前后要严格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手消毒可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拭,作用1-3分钟。

4、体温表、压舌板等诊疗用品,严格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不能专用的血压计、听诊器、治疗盘等治疗护理用具用后应立即消毒。

5、传染病病人更换下来的衣物、被单等物品应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中并有明显标识,密闭送洗衣房单独浸泡消毒清洗。

6、保持室内外清洁,定时通风,采用湿式清扫,5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空气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2次,每次60分钟。

物体表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每日2次。

诊疗床床单每日更换2次,传染病人用后应及时更换。

7、应保持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8、患有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搅拌混匀2小时后倾倒至厕所,消毒液的使用量应大于呕吐物、排泄物量的两倍。

9、痰盂、便器及盛装标本的容器,用有效氯2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清水洗。

10、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的无菌医疗用品,需重复使用的物品或器具必须用后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密封包装后,贴上标识,再送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或灭菌。

11、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可以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可根据污染情况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75%的乙醇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用。

12、每季度对感染性疾病科的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消毒液进行监测。

报告单存档。

第十一节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口腔诊疗区和器械清洗区域。

2、保持室内环境整洁,每天操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对可能造成的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3、对每一位患者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手套一人一换,必要时佩戴防护镜。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技术规范。

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患者完整粘膜、皮肤的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5、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6、器械消毒灭菌应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等的程序进行。

7、空气、工作人员手、物表每季度监测一次,有记录。

8、麻药应注明开启日期与时间,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密闭保存,尽量使用小包装。

9、X线照相室应严格控制拍片中的交叉感染,夹片器应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或使用避污纸一次性使用。

10、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达到消毒水平。

11、按要求认真做好手部皮肤的清洁与消毒,遵守手卫生制度,治疗台放置手消毒液。

12、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做好个人防护。

13、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制度进行分类、收集,交接有登记、签名。

14、卫生洁具,包括拖布、抹布分区使用,用后清洁、消毒,干燥备用,拖布悬挂晾干。

第十二节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必须按各区的着装要求落实,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及手卫生工作。

2、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之间的物流由污到洁,人流由洁到污,设备、物品及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做到洁污分明,不交叉污染。

3、专人或专车回收使用过的污染物品及器具,在回收过程中注意不要污染周围环境,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口罩、穿防护围裙,在固定专用的房间里拆包、分类。

4、清洗去污一律戴手套、口罩、眼罩,穿防护围裙,手套应使用橡胶手套,如果手部有伤口则应有效包扎并戴双层手套做好职业防护。

5、工作人员按规定执行各类器材的清洗、消毒、上油保养、干燥过程及步骤,以保证达到去污、洁净的效果。

6、进入包装室之物品,每件器材应采用目测或光源放大镜检查,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功能完好,无损毁。

7、包装材料选择灭菌气体能完全穿透,对细菌有隔离性的无纺布材料为一次性使用。

无菌包必须使用双层包装,包布大小适宜,能将器材物品紧密完整地包裹于内。

每一消毒物品必须粘贴灭菌指示带,无菌包内放化学指示卡。

8、严格遵守灭菌器装载、卸载及操作规程,确保灭菌质量,认真做好工艺、化学、生物等监测工作,所有灭菌过程监测均合格,记录并存档。

9、灭菌物品检查包装完整、干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均匀,标签项目清晰完整,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间内,无菌物品的贮存、周转、取、用应采取先进先出原则。

10、无菌物品贮存架或柜必须离地面20cm,离墙5cm,离天花板50cm。

每天湿式清洁二次。

贮放桶、运送车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清洁消毒处理,限制人员进出。

11、空气、工作人员手、物表每季度监测一次,有记录,保证各项工作质量。

12、下送车为封闭式,分区放置及使用,采用专人、专车、专线流程。

做好下送工作计划,下送车内余下的物品不可再进入无菌物品贮存间。

13、认真落实清洁制度,每日坚持湿扫,空气采用紫外线消毒,严格分区使用清洁工具,保证各区环境及空气质量。

第十三节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1、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操作前必须认真洗手,操作或接触血液时必须戴手套,一副手套只能护理一位病人。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应严格消毒注意保护。

4、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

一次性透析器、管路应一次性使用。

5、患者透析前须做肝功能、梅毒、艾滋全套检查,长期血透患者每半年复查一次,对阳性患者定机透析,透析后机器进行严格消毒。

6、传染病患者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

急诊病人应专机透析。

7、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

8、患者的床单被褥一人一用一换,一经污染及时更换。

9、加强对病人的监测,如发现感染及时送检相应的标本,以尽早确定诊断,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