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453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docx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应答1009

分项计量与能源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1.1.数据采集及网络传输系统要求

1.1.1.本次招标要求数据采集及网络传输子系统具备以下功能

标准性:

系统架构及通讯协议符合住建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及《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则》规范,未来可以平滑接入任何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数据监测平台。

开放性:

专用数据采集器向下可通过扩展协议解析脚本的方式任意接入各品牌各型号具备RS-485通讯接口的计量表具末端和传感器设备;向上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通讯协议,可以与任意品牌符合国家标准的数据中转站实现互通互联。

准确性:

满足以最小1分钟的采集频率实现高速无误差数据采集,可以准确捕捉所有能耗拐点及峰值功率的突变,消除因延时而产生的计算误差。

系统中内建时间同步系统,保证数据采集时刻准确、同步。

扩展性:

采集系统应具备可大规模扩容的能力。

可以通过简单的升级和部分关键设备的增加实现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扩容;系统中原有设备、已完成的调试集成工作和历史数据,应在扩容过程中得到有效的继承。

安全性:

系统在传输过程应进行加密保护处理,使用的技术和保密级别应不低于同级别国家数据安全标准;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在设计中应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有效规避网络攻击和病毒入侵。

稳定性:

数据采集设备的硬件平台应选用国际主流的通讯处理平台,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软件的编写和语言技术也应充分考虑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数据采集设备应内建微型数据库,可实现1个月的断点续传数据保障功能,以确保当传输网络出现问题时数据不会丢失。

1.1.2.数据采集及网络传输子系统中专用数据采集器主要功能及性能要求

1.1.2.1.硬件平台要求

选用国际主流的通讯处理器平台,如PowerPC,MIPS,X86等高性能处理器架构;核心处理器应具备600MIPS以上计算处理能力;拥有256MB以上(包含)RAM,1GB以上(包含)Flashmemory用于存储未发送数据。

答复:

采用无风扇、无硬盘、高效能设计,选用国际主流的通讯处理器平台,MPC8313E高性能处理器架构;核心处理器应具备600MIPS以上计算处理能力;拥有256MB以上(包含)RAM,16GB以上(包含)Flashmemory用于存储未发送数据。

1.1.2.2.通讯接口要求

拥有8~16个EIA-485通讯接口,支持ADDC自动数据流控,具有2500V高速光电隔离和2000W浪涌防雷ESD保护;每个EIA-485通讯波特率独立可配,最高支持921.6kbps传输速度;具有一个以上10/100Base-TRJ45以太网接口,支持MDI/MDI-X功能。

答复:

拥有8/16个EIA-485通讯接口,支持自动数据流控,具有3000V高速光电隔离和2000W浪涌防雷ESD保护;ESD(静电)保护,非接触15kV,接触6kV;每个EIA-485通讯波特率独立可配,最高支持115.2kbps传输速度;具有2个10/100Base-TRJ45以太网接口,内建1.5kV磁隔离保护,支持MDI/MDI-X功能。

1.1.2.3.软件平台要求

使用Linux、WinCE等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内建高性能文件系统和小型嵌入式数据库,能应对Flashmemory长时间读写。

软件的编写和语言技术应充分考虑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答复:

使用航天航空、军事领域大量应用的VxWorks强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内建高性能文件系统和小型嵌入式数据库,能应对Flashmemory长时间读写。

软件的编写和语言技术充分考虑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1.1.2.4.网络功能要求

支持ARP、ICMP、IP、TCP、UDP等网络通讯协议,具备子网穿透功能,支持域名服务器解析,支持网络对时;支持多服务器自动数据上传,能同时向多个服务器自动发送数据,传输间隔为1分钟到1天自由配置;支持传输数据加密;支持断点续传,实时检测网络状态,网络中断时自动保存数据,网络恢复数据自动上传。

答复:

支持ARP、ICMP、IP、TCP、UDP等网络通讯协议,具备子网穿透功能,支持域名服务器解析,支持网络对时;支持多服务器自动数据上传,能同时向多个服务器自动发送数据,传输间隔为1分钟到1天自由配置;支持传输数据加密;支持断点续传,实时检测网络状态,网络中断时自动保存数据,网络恢复数据自动上传。

1.1.2.5.采集处理要求

具备协议解析功能,可通过加载协议解析脚本,解析不同末端厂商的通讯协议,将其翻译转化为统一格式的标准数据。

采集器内应内置主流末端设备厂商的协议解析脚本,并可通过后期扩展兼容未知厂商的设备。

每个采集器应最少支持64个末端设备的采集、处理、存储与通讯。

答复:

具备协议解析功能,可通过加载协议解析脚本,解析不同末端厂商的通讯协议,将其翻译转化为统一格式的标准数据。

采集器内应内置主流末端设备厂商的协议解析脚本,并可通过后期扩展兼容未知厂商的设备。

每个采集器应最少支持128/256个末端设备的采集、处理、存储与通讯。

●至少可以采集51200个遥测值、51200个遥信点、51200个电度量,缓存1024条新采集的SOE;

●一个远传库可以转发2048个遥测、2048个遥信、1024个电度、1024条SOE,可以遥控512个遥控点,最多支持8个远传库。

1.1.2.6.调试配置要求

采集器内嵌WEB配置管理页面进行各项通信和端口参数配置,并可通过WEB页实现各种终端设备通信协议的添加和修改。

采集器还应内嵌末端设备通讯测试工具,方便现场人员调试与检修。

答复:

采集器内嵌WEB配置管理页面进行各项通信和端口参数配置,并可通过WEB页实现各种终端设备通信协议的添加和修改。

支持离线维护平台进行离线配置,支持在线调试,可以捕捉8/16个串行通信口的收发数据报文,方便现场调试。

采集器内嵌末端设备通讯测试工具,方便现场人员调试与检修。

1.1.2.7.对时时钟

PMC-1380支持三种时钟源选择,分别是内部时钟、GPS、SNTP。

选择内部时钟,PMC-1380以自身的时钟芯片为走时基准,选择GPS时,PMC-1380接收外部输入的GPS秒脉冲进行校时,选择SNTP时,需要设置SNTP服务器地址与对时间隔,每隔一定时间接受SNTP服务器对时。

1.1.2.8.工作环境

工作温度:

-25℃~+70℃

工作湿度:

5%~95%(无冷凝或结冰)

大气压力:

70kPa~110kPa

1.1.2.9.工作电源

95~250VDC/AC±10%47~440Hz

1.2.能源管理系统软件要求

能源管理系统软件是能源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功能为收集整合如能源消耗数据、环境参数数据、物业运行操作数据、设备系统信息、业态信息等各种数据信息,提供基于管理需求的数据处理和计算分析,通过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供各级管理人员使用。

能源管理系统软件功能要求如下。

答复:

满足。

EEMSys(EnergyEfficiencyManagementsystem)建筑节能分析和能耗管理系统,是中电技术结合大型建筑用户具体节能增效需求和特点,利用全新的能耗数据获取、能耗数据传输、能耗数据库管理与软件、能耗数据挖掘与分析等关键技术,而开发的建筑节能分析与能耗管理系统,采用专用的能耗管理和节能分析模块,用以实现对建筑能耗实时监控,实现能耗超标预警、节能潜力分析、设备维修优化方案分析等功能,达到对建筑能耗的节能增效目的。

帮助大型建筑用户创建国家绿色节能建筑示范项目。

系统采用B/S结构展现,无需安装客户端程序,方便快捷,用户通过网页浏览器即可进行相关功能的操作,符合普通用户的使用习惯,容易为用户所接受。

1.2.1.基础功能要求

1.2.1.1.系统服务规模

能源管理系统软件应具备不少于1000个数据计量点的接入服务能力;在设计上应考虑未来可扩展至不少于2000个数据计量点的接入服务能力。

答复:

完全满足。

能源管理系统软件整定程序可实现厂站、通道、设备等能耗节点的设置和添加,单厂站下通道节点最多128个,单通道下设备节点最多128个,单设备下测点最多可达1024个。

1.2.1.2.规模扩展能力

能源管理系统软件在设计上应采用先进的软件架构思想,随着数据计量点的增多,可以通过高性价比的方式实现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扩容。

不会浪费现有投资,不会因为系统规模的扩大而过度增加集成、调试、管理的难度。

答复:

满足。

EEMSys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设计,支持区域管理中心和中央管理中心的数据共享;支持分阶段部署和逐级集成,实现无缝扩容。

1.2.1.3.数据采集和存储要求

可实现耗电量、耗水量、耗天然气量、耗冷量、传感器参数、配电参数等能耗数据、环境数据、监控数据的实时采集,每点每次原始采集间隔不应超过1分钟,存储计算间隔不应超过10分钟。

答复:

满足。

EEMSys系统采用成熟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平台,针对不同类别的原始数据设置专门的数据采集网关模块与其采集装置、子系统之间进行数据通信交互,采集获取原始数据。

各类模块自动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转换为统一定义的存储数据格式后进行集中存储。

原始采集间隔允许用户自定义设置,支持小于1分钟的采集间隔;存储计算间隔最小支持设置为5分钟。

此外,还提供手动录入各类数据的辅助工具支持离线数据的导入。

1.2.2.数据处理与计算功能要求

1.2.2.1.原始数据校验与预处理功能

可以校验原始测量表具数据的有效性,剔除大数、错数等无效数据。

答复:

满足。

系统默认对原始采集数据进行有效性验证和数据精度控制,自动消除数据数值错位、多位以及小数点位置错误,对数据范围的合理性进行逻辑检验。

此外,提供用户自定义数据校验和异常数据剔除的设置工具,用户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设定数据校验和剔除规则。

系统自动依据该规则进行原始数据的检验和预处理功能。

1.2.2.2.能耗数据归一化计算功能

可按照固定时间步长将原始测量表具读数转化为一段相同时间步长的耗能量标准数据。

答复:

满足。

对于采集的原始耗能量数据可转化为最小时间间隔为15分钟的最小累计数据,1小时的小时累计数据,24小时的日累计数据以及用户自定义的分时时段的累计数据。

1.2.2.3.分项能耗数据计算功能

可将采集获得的各支路电表数据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能耗模型拆分、合并、计算处理为各级分项用电能耗数据。

答复:

满足。

按照分项能耗数据采集导则可将支路用电拆分为动力用电、空调用电、照明用电和插座用电,并支持按照用户实际设定进行逻辑归类和合并,按照用户实际管理结构统计各级分项用电数据。

1.2.2.4.能耗指标体系计算功能

可按照能耗指标体系计算模型,将各用电分项数据整理计算为能耗指标体系数据。

可统计并分析其波动情况以及与参考标准值的相对变化浮动关系。

答复:

满足。

支持按照标准的能耗指标体系或用户自定义设定的能耗指标体系,对个用电分项数据整理计算后折算为能耗指标体系数据,支持分析对比历史时间段内能耗体系指标数据变化趋势,并将其与参考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自定计算偏差范围和程序。

1.2.2.5.分类能耗数据计算功能

可实现耗电量、耗水量、耗天然气量、耗冷量等分类能耗数据的实时计算,每点每次原始采集间隔不应超过1分钟,存储计算间隔不应超过10分钟。

答复:

满足。

对于采集上来的原始数据根据类型进行实时计算并存储,计算结果待经过验证后进行存储,存储计算最小间隔为5分钟。

1.2.2.6.设备能耗数据计算功能

可同时实现设备能耗(如冷冻机1耗电量、冷冻泵1耗电量等),用电子分项能耗(如供冷主机能耗、冷冻泵能耗),用电分项能耗(如暖通空调能耗、动力系统能耗)的计算、存储和展示。

答复:

满足。

支持为不同的设备进行详细的耗能分析对比。

按照设备或设备系统的总体耗能、设备各主要耗能部件进行逐级细化的能耗统计;支持按能耗的分项进行设备总耗能的分项统计,如某设备的动力耗能、空调耗能等。

将设备的耗能数据精细化。

1.2.2.7.租户能耗数据计算功能

可实现租户或分区域计量功能,可按照事先配置好的租户或者分区域信息,将电表数据整理计算为各租户各区域用能数据。

答复:

满足。

可在系统信息管理界面中分别设置租户和分区域信息,并分别计算各个租户和分区域相应的各项用能的数据和具体的费用信息,并提供信息的查询显示功能。

1.2.2.8.商业租户分项能耗数据计算功能

实现租户分项计量功能,可按照配置好的租户或分区域信息将电表数据整理计算为该区域或该商户分项(如某一商户的照明、空调、插座用电)用电信息。

答复:

满足。

对于工厂等可计算为动力用电、空调用电、照明用电和插座用电等分项用电信息,对于商户可计算为空调用电、照明用电和插座用电等分项用电信息。

1.2.2.9.租户能源计费功能

可实现租户能源计费功能,可按照配置好的价格模板(如分时、分项、分段计费方式)计算各个租户的各项用能费用。

答复:

满足。

支持普通计费,分时计费和阶梯计费等不同计费方案。

提供各种计费方案参数的设定和修改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能耗节点与计费方案的关联功能,不同租户、不同能耗可采用不同的计费方案计算其费用。

1.2.2.10.用电峰值计算功能

可实现各设备子系统、各商业租户及各用电支路峰值功率(持续时间不低于十分钟的峰值功率)的计量和记录,统计各商业租户历史出现过的用电功率峰值。

答复:

满足。

可对各个支路采集上来的用电功率进行统计,并计量和存储各个支路的用电峰值功率,提供按不同能耗节点、不同历史时间段对用电功率峰值进行查询显示的功能。

1.2.3.数据分析功能要求

1.2.3.1.分项、分类、商户能耗数据查询

可按照日、周、月、年或自定义时间段步长计算、分析、存储及展示各级分项设备子系统能耗数据、商户能耗数据以及各分类能源数据。

答复:

满足。

支持系统预设的固定时段日、周、月、年以及用户自定义的任意时段内的能耗数据查询,用户可快速选择待查询的各级分项设备子系统、商户进行指定时段内的总体耗能数据查询,并且支持各分类能源数据的分类查询显示。

1.2.3.2.分项、分类、商户数据统计与比较

可按照日、周、月、年或自定义时间段等计算步长,统计计算并显示各级分项设备子系统和商户区域耗电量、分类能源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环比值等统计数据。

答复:

满足。

数据查询分析可按照日、周、月、季度、年等时间步长统计计算并显示各个能耗节点的统计数据,并用曲线图、饼状图等方式进行对比分析。

1.2.3.3.服务量参数功能

可按照日、周、月、年或自定义时间段等计算步长,计算各级分项设备子系统和分户区域单位平米耗能量,人均耗能量,单位营业时间耗能量等服务量信息。

答复:

满足。

数据查询分析功能可按照月、季度、年等时间步长对单位面积电耗、单位产值电耗和人均电能消耗进行计算,并以柱状图和饼状图的方式进行显示输出。

1.2.3.4.能耗指标换算功能

可按照日、周、月、年或自定义时间段等计算步长,计算各级分项设备子系统和分户区域耗电量相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标准煤指标等相对能耗指标。

答复:

满足。

可根据用户的需求,按照日、周、月、年或自定义时间段等计算步长,将各级能耗节点耗能量折算为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或标准煤指标等符合相关规则的相对能耗指标。

1.2.3.5.能耗数据比较功能

可按照日、周、月、年或自定义时间段步长比较同一分项设备子系统或分户区域不同时间的耗能量,可比较同一时间内各级不同分项设备子系统或不同分户区域的耗能量。

答复:

满足。

数据查询分析功能模块可按照小时、日、周、月、季度、年等时间段步长显示同一时间内同一节点下不同能耗类型(动力用电、空调用电、照明用电和插座用电等)、不同区域或不同部门消耗的能耗值,并以柱状图、饼状图等方式比较分析各种能耗的消耗比例。

可按照小时、日、周、月、季度、年等时间段步长显示同一能耗节点在不同时间的耗能量,并以柱状图、饼状图等方式进行比较分析。

1.2.4.管理与操作功能要求

1.2.4.1.报表打印功能

提供在线报表生成功能,可自动生成各种定制化能耗数据报表,收费单据及报警信息报表并能连接至打印机打印。

答复:

满足。

报表程序可制作各种需求的能耗数据报表模板、报警信息报表模板和收费单据模板,并自动生成相应的报表文件,如有需要可以连接至打印机打印,也可输出为EXCEL文件格式。

1.2.4.2.配电监控功能

可实现低压配电侧各支路用电功率及配电参数的实时采集,可采集、储存并显示各变压器支路的各项电流、电压、有用功、功率因数等配电参数。

可实现变压器支路过流、过压、欠压、温湿度等事故的报警。

答复:

满足。

系统可添加各支路各种配电参数测点,实现支路各项电流、电压、有用功、功率因数等配电参数的实时采集和存储功能。

根据需要添加事故报警点,实现漏电、短路、过载、过压、欠压、缺相、断零、过流、温湿度等事故的实时监控报警。

1.2.4.3.运行管理诊断功能

可实现对各设备子系统异常时段用电、能耗突增等能耗漏洞或配电系统三相不平衡、功率因数过低等配电安全问题的自动诊断、记录和报警。

答复:

满足。

系统上位机可设定U、I、P、Q、Cosφ、f、谐波等的上上限、上限、下限、下下限等几个限值,当相应的测量值越限时系统自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对开关量或执行继电器的输出节点进线逻辑组合定义特定的事故类型,当该事故发生时自动产生报警事件。

同时系统可实现1ms顺序事件记录(SOE),对各种事件均有记录,并可根据事件类型、时间段、事故发生所在节点等查询时间记录。

1.2.4.4.后台管理功能

提供基于B/S架构的后台信息管理系统,可供操作管理人员操作管理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各大楼信息的录入与修改、各设备信息的录入与修改、用户权限的录入与修改、能源费用数据的录入与修改、重要参数(如定额值)的录入与修改等。

答复:

满足。

系统管理界面提供基本信息管理、设备台账管理功能,支持用户通过Web分类分项进行各种信息的录入和修改功能,并判断录入信息的合理性,修改数据后同步更新数据中心的数据。

1.2.4.5.暖通空调系统状态监控

可计算并实时监控暖通空调各项效率指标水平,包括但不限于:

COP、WTFcw、WTFchw、EERt、EERs等参数。

可实时显示暖通空调关键指标参数,包括但不限于:

冷冻机出水温度、空调箱送风温度、室外温湿度、室内典型区域温湿度、风机水泵工作频率或负载率等。

答复:

有条件性满足。

EEMSys系统支持通过专用的数据采集网关与暖通空调控制子系统进行数据交互,从中获取用户指定的各类参数实时数据,统一存储至系统数据库中。

对于自身未安装暖通空调子系统的情况,则需要通过加装专门的传感器或采集装置来实现基础参数状态数据的采集,并基于采集的基础数据,按照空调系统的相关规定来计算和统计用户需要的各项指标参数。

由于涉及到暖通空调专业的知识和统计模型,需要获得空调厂家方面的支持才能实现计算统计。

推荐的做法是直接通过与暖通空调控制子系统的数据交互来间接获取状态参数和统计指标,减低成本。

1.2.4.6.传感器参数状态监控

可实时显示接入系统的传感器参数,包括但不限于:

温湿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

答复:

满足。

符合标准通信规约或提供通信规约的第三方设备可无缝接入本系统,系统提供与之配套的专用数据采集网关采集获取原始数据并自定转换为标准格式数据进行存储和使用。

对接入系统的各种传感器可实时采集其各种参数,并实时显示其数值。

1.2.5.系统性能要求

1.2.5.1.软件架构要求

软件系统采用B/S架构,用户可以通过IE、Firefox等主流浏览器软件访问浏览数据。

答复:

满足。

IE系列(IE6及其以上版本)浏览器可完全访问使用系统全部功能;同时兼容目前主流浏览器软件的正常数据访问,但实时画面显示功能在IE系列以外的浏览器中暂时不支持。

1.2.5.2.存储性能要求

能存储不低于10年的能耗数据(数据采集步长按1分钟计算)。

答复:

满足。

系统采用高效的数据组织结构设计,并采用数据压缩和数据优化存储等技术能在确保查询性能的前提下最大化提升数据存储的效率和安全性。

只要所配置的存储硬件和选取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容量支持,可满足用户存储不低于10年能耗历史数据的需求。

1.2.5.3.网络安全要求

本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服务系统,同时开放多个网络数据通讯端口,因此其在网络中的安全性是系统设计的重要考察因素。

系统在网络安全方面要求既能应对及防范来自网络的攻击与干扰,又要避免其自身对其他网络带来的影响与干扰。

答复:

满足。

无论系统运行于集团专用的局域网还是通过公共的广域网进行网络互联,防范外部网络攻击与干扰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建立防火墙来实现网络鲁棒性的提升和精确的通信端口开放控制。

对于系统本身,采用了一系列的数据传输控制技术来确保系统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流量的优化利用,确保不会出现由于程序自身运行而导致网络风暴等严重影响网络通信质量的问题,此外,通过合理设置自动定期处理程序的配置,优化使用网络流量,如在凌晨进行第二天报表数据额自动查询和上报等。

1.2.5.4.访问管理要求

应提供可管理的多用户访问权限功能,不同的用户权限可以访问不同的功能界面,不同的用户可以获取不同范围的数据(如万达广场、百货、酒店等)。

答复:

满足。

EEMSys系统通过完整的权限管理、角色管理以及用户管理功能。

支持用户分组、逐级授权和角色分配等用户管理控制,按照用户实际管理需求设置不同的用户组、用户和访问角色授权,确保授权用户仅能访问到其授权数据范围。

1.2.5.5.数据上报要求

提供上报接口,将能耗数据按照万达集团要求的标准格式上报集团能源管理中心系统。

当传输网络临时故障时,将上报数据存放在本地,待网络通讯恢复后再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上报至数据中心系统。

答复:

满足。

支持数据上报功能,提供主动上报和数据召唤两种上报模式。

可提供数据映射设置以及数据传输控制功能,实现下级指定能耗数据定期自动上报功能。

由于网络原因或其他客观因素导致自动上报失败时,自动将上报数据保存本地,待网络恢复后自动实施上报追补功能。

并且支持手动选择性数据上报。

1.3.专业系统实施及服务能力要求

1.3.1.方案制定及项目规划

为全面做好方案制定及项目规划工作,投标人应对能源管理系统本身具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具有相关项目成功经验;应具备对整体方案制定及项目规划工作中各工作任务及工作环节有深刻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的能力。

投标书中应对整体方案制定及项目规划工作中各工作任务及工作环节的认识有清晰完整的阐述;对涵盖全部工作环节的综合管理有充分的思考。

投标人还应具有胜任方案制定及项目规划工作的能力。

具体表现在能够对管理平台的建设目标准确定位,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能够整体把握各个工作环节及其衔接,能够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效预估并提出预备解决方案等。

投标书中应对整体方案制定及项目规划工作中各工作任务及工作环节的认识有清晰完整的阐述;并充分考虑到其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答复:

能源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且需要系统提供方和用户方的全力配合,在前期根据项目实际进行调研、考察,制定合理的方案,执行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关键是在项目系统组建完成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需要双方密切配合,收集整合各种能耗数据,结合专家意见对现场数据进行适当的合理调整,切实达到能源管理的功效。

1.3.2.现场设备系统调研

为最终实现能源管理系统的建立,投标人需要对建筑内各大用能系统及其下属设备进行详细的调研,统计各项运行参数,支路计量关系,系统化、科学化地处理调研数据,最终为数据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