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548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9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C.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D.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解答】解:

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故A错误;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故B错误;

我国有14个陆上邻国,6个海上邻国,故C正确;

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2.我国每天最先迎接太阳的省区是(  )

A.黑龙江省B.吉林省C.浙江省D.台湾省

【考点】中国的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

【分析】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73°E);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135°E);

【解答】解: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最东部最先看到日出,我国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135°E),隶属黑龙江省;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至点问题,学生应熟记基础知识,结合地图灵活运用所学,属于基础题.

 

3.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  )

A.桂、滇、琼、粤B.桂、滇、粤、台C.台、粤、桂、滇D.台、粤、琼、桂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分析】牢记我国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不难得出答案,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依次是:

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省区.

【解答】解: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依次是:

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省区.根据题意.

故选:

C.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我国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学生硬牢记我国各省区的地理位置,并通过结合地图来进行识记,记忆效率会更高.

 

4.我国面积最大、位置最西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新疆B.西藏C.内蒙古D.青海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解答】解:

从我国政区图上可以看出,最北的是黑龙江省,最南的是海南省,最西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的是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土地面积约166万千米2,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6,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故选:

A.

【点评】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特点,要理解记忆.

 

5.我国全部位于热带的省区(  )

A.海南省B.广东省C.台湾省D.广西省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分析】在我国,从北到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

【解答】解:

秦岭﹣淮河线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海南省以及台湾省的南部属于热带,其余均属于亚热带.

故选:

A.

【点评】考查我国热带气候的分布,要理解记忆.

 

6.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原因是(  )

A.人口基数大B.计划生育政策没有落实

C.人口增长失控D.自然增长率太高

【考点】人口政策.

【分析】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是我国现阶段的人口国情,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的总量还会继续增长;

【解答】解:

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就是人口基数大,这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口的总量还会增长.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现阶段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学生应结合国情仔细研究分析我国的人口政策.

 

7.我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中部和西部B.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东南、西北和东北地区D.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

【考点】民族的分布特点.

【分析】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

【解答】解: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要牢记我国的民族及分布特点,提高答题效率.

 

8.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壮族B.回族C.满族D.苗族

【考点】中国的56个民族.

【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为珞巴族.

【解答】解: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对于基础知识,学生应牢记,是常见的选择题.

 

9.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A.云南、广西、上海、江西B.四川、云南、贵州、陕西

C.湖北、贵州、河南、山西D.甘肃、宁夏、山东、山西

【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分析】熟记各有两个简称的省份,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云南省简称云或滇;贵州省简称贵或黔;陕西省简称陕或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熟记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即可得出答案.

 

10.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行政中心(省会)之间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C.宁夏回族自治区﹣﹣﹣﹣﹣包头

D.甘肃省﹣﹣﹣﹣﹣﹣兰州

【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银川,甘肃省的行政中心是兰州.

【解答】解:

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银川,甘肃省的行政中心是兰州,选项ABD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行政中心,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1.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是春耕大忙了,这是由于我国的(  )

A.海陆位置的不同B.东西所跨的经度广

C.南北所跨的纬度广D.地势起伏的不同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分析】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同一时间,海南和黑龙江的景观不同,主要是所处纬度差异大导致气温不同所致.

【解答】解: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南方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光热多,气温高;我国北方的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光热少,气温低.所以,当黑龙江(北方)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南方)已在春耕生产了.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要认真分析,理解答题.

 

12.每年的七八月,蒙古族聚居的地方经常会举行的传统盛会是(  )

A.火把节B.泼水节C.那达慕大会D.芦笙节

【考点】独特的民族风情.

【分析】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聚居的地方经常会举行的传统盛会,80年代,那达慕大会增加集市贸易的商品展销活动.

【解答】解:

每年的七八月,蒙古族聚居的地方经常会举行的传统盛会是那达慕大会,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蒙古族的传统盛会那达慕大会,此题比较简单,是道基础题.

 

13.关于图中四个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它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

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③省是我国中部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政府驻地在武汉市

D.④省是我国最北的黑龙江省,它与俄罗斯为邻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解答】解:

①是我国西南边疆省份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故A说法是正确的;②是广东省省,而我国位置最南的省是海南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海南省,故B说法是错误的;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们政府驻地在武汉市,故C说法是正确的;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为邻,故D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

B.

【点评】要熟悉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特征,可采用联想记忆的方法.

 

1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

A.崇明岛B.台湾岛C.海南岛D.格陵兰岛

【考点】中国的主要半岛、岛屿和海峡的分布.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分析】我国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其中重要的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

【解答】解: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南北长394千米,东西最大宽度144千米,面积35808平方千米.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的岛屿,属于基础题目.

 

15.下列传统节目属于傣族的是(  )

A.火把节B.雪顿节C.芦苼节D.泼水节

【考点】独特的民族风情.

【分析】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

【解答】解:

我国民族众多,风土人情多姿多彩,各民族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傣族有泼水节,彝族有火把节,藏族有雪顿节,苗族有芦笙节,回族有开斋节,蒙古族有那达慕大会,高山族有丰收节,汉族有传统的元宵节.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牢记即可.

 

16.如图所示四幅图,表示的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它们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

【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分析】我国气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我国降水地区差异大,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分配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解答】解:

从四城市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按最冷月平均气温排列为①<②<③<④,因为我国气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所以①应为哈尔滨,②为北京,③为武汉,④为广州.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其应用.该题用降水总量也能判断,试着分析一下.

 

17.导致我国领土东西端晨昏差异的原因是(  )

A.跨经度大,与地球自转有关B.跨纬度大,与地球自转有关

C.跨纬度大,与地球公转有关D.跨经度大,与地球公转有关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73°E);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135°E).

【解答】解:

我国跨经度广,是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原因,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由此可知东西跨经度大约60度,跨5个时区.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原因,学生应结合基础知识,灵活思考作答.

 

18.受地形影响,我国境内的大河,大多注入(  )

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

【考点】主要河流的分布.

【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分析】中国外流区面积61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中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外流区,外流河年径流总量占全国的95%以上,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5%.

【解答】解:

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的产物.我国受地势的影响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如长江、黄河等大多数河流自西高东注入太平洋.只有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和怒江转向西南注入印度洋,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向北穿越中亚北亚最后注入北冰洋,也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故选:

B.

【点评】考查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要理解记忆.

 

19.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为(  )

A.11.7亿B.12.9亿C.13.7亿D.15.5亿

【考点】人口数量概况.

【分析】依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解答.

【解答】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数量.

 

20.关于中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部地区人口多,东部地区人口少

B.山地、高原人口多,平原、盆地人口少

C.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D.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多,汉族地区人口少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答】解: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故选:

C.

【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要识图记忆.

 

21.我国的内海有(  )

A.渤海、黄海B.黄海、东海

C.东海、南海D.渤海,琼州海峡

【考点】中国的领海、内海和国家管辖的海域.

【分析】渤海与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解答】解:

我国的内海有两个:

渤海和琼州海峡.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内海,记忆性知识.属于基础题.学生应熟记,并在图中进行相关知识的识记.

 

22.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为(  )

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分析】我国面积最大的塔里木盆地.

【解答】解:

塔里木盆地,在新疆南部,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是盆地.

故选:

A.

【点评】此题考查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要牢记.

 

23.有“天府之国”之称所在的盆地是(  )

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四川盆地D.柴达木盆地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专题】配对题.

【分析】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称.

【解答】解:

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是四川盆地内的成都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称号,牢记即可.

 

24.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专题】配对题.

【分析】中国的“四大高原”是: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青藏高原起伏平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

【解答】解:

A.青藏高原起伏平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故正确;

B.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故错误;

C.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故错误;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故错误.

故选:

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各大高原的地面特点.由于各地所处的地形环境不同,形成了各高原独特的地面形态,在记忆时应注意区别.

 

25.世界最高峰位于(  )

A.中尼边界B.中印边界

C.中国与巴基斯坦边界D.中缅边界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分析】珠穆朗玛峰耸立在我国与尼泊尔的边境上.

【解答】解:

珠穆朗玛峰耸立在我国与尼泊尔的边境上,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故选:

A.

【点评】此题考查珠穆朗玛峰的位置,较为简单,要牢记.

 

26.“塞上江南”是指(  )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

【考点】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

【分析】依据“塞上江南”的成因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

黄河在流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时,先后冲积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两大平原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瓜果粮棉生长的非常好,形成了如今的“塞上江南”,可见“塞上江南”指的是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故选:

B.

【点评】考查了“塞上江南”指的是哪两个平原,常见的基础题.

 

27.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大致界线是(  )

A.秦岭B.大别山C.巫山D.雪峰山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分析】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山是巫山.

【解答】解:

巫山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东西两侧分别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即:

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山是巫山.

故选:

C.

【点评】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也是很多重要地形的分界,了解中国地形,最重要的是掌握山脉的分布.

 

28.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含沙量大B.水能资源丰富

C.都形成了”地上河”D.流量小

【考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分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解答】解:

长江上中游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上中游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黄河各河段的特点,要理解记忆.

 

29.读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  )

A.

B.

C.

D.

【考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解答】解: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第二幅图.

故选:

B.

【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地势特征,难度中低档.

 

30.下列四流年径流量变化图中,表示长江的是(  )

A.

B.

C.

D.

【考点】主要河流的分布.

【分析】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的流量比较,四条河流中,长江的水量最大,其次是珠江.

【解答】解: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约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1/3以上,是中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故选:

C.

【点评】考查长江的水文特点,要理解记忆.

 

31.梅雨、伏旱现象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  )

A.南部沿海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考点】旱、涝、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分析】依据梅雨、伏旱发生的地点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

梅雨天气是发生在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份常常阴雨连绵天气,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季节;伏旱指的是在78月份,我国的雨带推移到华北、西北地区,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出现干旱,我们就把这种发生在伏天的干旱叫做伏旱,由此可见梅雨和伏旱都是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故选:

D.

【点评】考查了梅雨和伏旱天气发生的地区,常见的基础选择题.

 

32.如图所示为我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舞蹈(  )

A.蒙古族B.藏族C.傣族D.朝鲜族

【考点】独特的民族风情.

【分析】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舞蹈或体育活动,根据各个民族的民族风情解答即可.

【解答】解:

根据图中的服饰和舞蹈可知为朝鲜族的长鼓舞.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独特的民族风情,熟练掌握各个民族不同的民族舞蹈或体育活动是解题的关键.

 

33.下列关于我国高原地形的叙述,指黄土高原的是(  )

A.高原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北起长城,南到秦岭

B.高原上喀斯特地形分布广泛

C.高原上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D.高原内部许多山脉把高原分割成许多盆地和峡谷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分析】中国的“四大高原”是: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青藏高原起伏平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云贵高原地面崎岖,喀斯特地形分布广泛,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当地称为“坝子”)错落其中;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

【解答】解:

A.黄土高原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北起长城,南到秦岭,故符合题意;

B.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形分布广泛,故不符合题意;

C.内蒙古高原上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故不符合题意;

D.云贵高原内部许多山脉把高原分割成许多盆地和峡谷,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四大高原的概况,注意区分清楚.

 

34.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  )

A.长江B.黄河C.松花江D.珠江

【考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

【分析】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随着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的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

【解答】解:

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受降水的影响,珠江成为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故选:

D.

【点评】考查我国河流的水文特点.

 

35.春天,一位坐火车的旅行者,当到达目的地时,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此人的旅行路线可能是(  )

A.北京到哈尔滨B.广州到昆明

C.哈尔滨到南宁D.北京到乌鲁木齐

【考点】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分析】“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说明气温越来越热,因为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