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734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96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docx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套

与同学们谈地理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地理学科的作用。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

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作用和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讨论法、

导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

地理新概念(讨论交流)

1.“地”。

2.“理”。

导学活动二:

地理学科内容(讨论后思考分类):

3.与自然相关的地理问题:

            。

4.与政治经济相关的地理问题:

            。

5.与风俗文化相关的地理问题:

            。

6.地理课上我们要探究的奥秘,了解、、的地理环境,以及一些和现象,理解与的关系。

导学活动三:

地理学科的作用:

7.学习地理,使我们懂得,与和谐相处。

8.学习地理,使我们具备观念和意识,走的道路。

9.学习地理,使我们会用和的眼光地分析问题;

10.学习地理,使我们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

我们会从统计数字和图表中,分析地理事物的;会从各种地图中,分析地理事物的;会从各种遥感图片中,分析地理事物的。

会读图、用图,还能够增强我们的。

导学活动四:

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

11.要善于,发现问题。

12.要会读,熟练运用。

13.要联系,勤于实践。

14.要放开手脚,拓宽。

达标练习:

1.把下列现象归类:

(连线)

交通运输的分布人文地理

针叶林的分布

河流的形成经济地理

蒙古包

赛龙舟自然地理

工业主要分布在城市

2.城市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

 

3.思考唐河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你的想法和建议。

 

4.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5.大自然赋予了我们什么?

举例说明。

 

6.从P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十名的国家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就站了六个国家,该地区是世界上最集中的地区。

7.从我国人口密度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国人口分布,大致以为界。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辛历程。

2.学会运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3.掌握纬线的特点。

4.掌握纬度的变化规律。

5.锻炼观察、分析和表达地理事物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纬线的特点。

3.纬度的变化规律。

三、学习难点:

纬线的特点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四、学习方法:

顺序记忆法、读图法、数字记忆法、讨论法、模型法、观察法归纳法

五、导学活动:

导学活动一: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P2—3)

1.在古代,关于地球的传说存在着    的假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用事实证实了地球是一个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地球是一个球体。

2.读图1.1回答:

麦哲伦环球航行从   出发,经过   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   海峡,进入   洋,1521年到达   群岛,向西穿过   洋,绕过非洲南端的   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完成环球航行。

导学活动二:

地球的大小(P3图1。

2)

3.读图1.2回答:

地球的表面积约______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__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   千米。

4.做P4的活动题。

导学活动三:

地球仪和纬线的特点(利用地球仪P5图1.4和P6图1.6)

5.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   。

看地球仪说出地轴、北极、南极、纬线、经线。

6.在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转动,在南极上空看,地球是按_   转动

7.观察地球仪:

赤道到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吗?

     。

赤道纪念碑的位置在

   。

8.读P6图1.6,在地球的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  ,纬线指示方向。

9.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到两极缩为__。

赤道以北称___,以南称   。

导学活动四:

纬度的变化规律(利用地球仪和图1.9和经纬网模型)

10.零度纬线又叫。

90度纬线又叫;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为界。

11.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以南的纬度叫南纬,南北纬各________度

12.纬度分北纬和南纬,习惯上用英文字母“”、“分别作为北纬和南纬的代号

13.赤道两侧度数相同的纬线怎样区分?

那一条纬线不标注?

14.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的纬度是   度

15.从赤道到两极纬度是怎么变化的?

16.度数自南向北增加的是  纬度,度数自北向南增加的是   纬度。

17.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范围:

   ;中纬度范围:

   ;高纬度范围   。

六、达标练习

1.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B.北冰洋C.印度洋D.大西洋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A.6357千米B.6378千米C.6371千米D.4万千米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纬线都是圆B.纬度最大是180°

C.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圆D.从赤道向两极纬度逐渐变大

4.阅读P6图1.11,总结纬线的特点:

纬线

概念

形状

特征

指示

方向

标度

范围

零度线的确定

度数的

变化规律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最长的纬线

 

5.将下列纬度与其对应的纬度范围和所处半球用直线连起来:

A.55°N低纬度:

南半球

B.69°S中纬度:

北半球

C.19.5°S高纬度:

南半球

D.89°N高纬度:

北半球

6.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  )

A.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B.坐地日行八万里

C.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D.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7.以下不属于纬线特点的是                     (  )

A.所有纬线都是圆圈B.所有纬线长度不一定相等

C.所有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D.所有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8.赤道的长度约为                         (  )

A.6371千米B.4千米C.4万千米D.5.1亿千米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经线的特点及经度的标度规律。

2.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弄清经纬线的区别。

二、学习重点:

1.经线的特点。

2.经度的度数的排列规律。

3.东西半球的划分。

三、学习难点:

1.经度的度数的排列规律

2.东西半球的划分。

四、学习方法:

模型法、读图法、画图法、练习法、顺序记忆法、观察法、图形记忆法、空间想象法

五、导学活动:

导学活动一:

掌握经线的特点(阅读P7图1.9内容并结合地球仪)

1.在地球仪表面,连接     并垂直于     的弧线,叫经线。

经线指示     方向,各条经线长度都     。

经线以东为     (用字母  表示),以西为   (用字母表示)。

2.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   。

经度之和为   (度)

的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   的两个半球。

导学活动二:

经度的度数的排列规律(看自己的地球仪、图1.9和P8回答下列问题)

3.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           作为经度的起点线。

0°经线又叫   。

4.经线的最小度数是多少?

最大的是多少?

5.同一度数的经线有几条?

如何区分它们?

用什么符号表示?

6.东经经线的度数排列有什么特点?

西经经线的度数排列有什么特点?

导学活动三:

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读图1.11)

7.国际上习惯用_________________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界线。

8.20°W以160°E以属于西半球;

20°W以160°E以属于东半球;

0°经线属于,180°经线属于。

9.完成课本P8的活动题。

导学活动四:

弄清经纬线的区别

10.观察比较地球仪的经纬线,填出下表内容:

纬线

经线

概念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标度范围

零度线的确定

度数的变化规律

划分半球的界线

11.判断下列经线所属的东西半球:

5°W10°W15°W165°E170°E175°E

20°E50°E150°W80°W60°E120°W

六、达标练习

1.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东西方向的起点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2.与东经120度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

A.90°B.E60°WC.150°WD.0°

3.东半球指                           ()

A.20°W以东至160°E以西的半球B.160°W以东至20°E的半球

C.180°W以东至0°经线以西的半球D.任意经线圈平分的半个球

4.观察地球仪:

180°E和180°W是一条经线吗?

       。

5.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该点是()

A.经度0°、纬度0°B.经度180°、纬度0°

C.160°E、纬度0°D.20W°、纬度0°

6.经度和纬度都是0°的地方位于                 (  )

A.东半球B.西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

7.综合题

(1)读右图回答问题

①A、B两点的经纬度是:

A     、B_     

②A、B两点在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A   、B   

③写出A、B两点所在的纬度范围(高纬、中纬、低纬)A   B   

(2)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A点经度是   ,B点的纬度是   。

②在图中画出180°经线与赤道的交点,并标上字母C。

③从东西半球来看,A点位于   半球。

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在经纬网上找点的经纬网坐标或根据坐标描点。

2.会判断经纬网上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和高中低纬度位置。

3.会判断经纬网上各点的相互位置。

二、学习重点难点:

1.运用经纬网写出点的经纬度,根据经纬度定位置。

2.运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三、学习方法:

读图法、画图法、空间想象法、比较法、坐标法

四、导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复习归纳旧知)

1.经纬网上的经度和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2.如何判断经纬网上的经度和纬度的符号?

3.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判断

4.判断要点:

东经的度数向增大;西经的度数向增大;北纬的度数向增

大;南纬的度数向增大。

反之,度数向东增大的即是;度数向西增大的即是;度数向北增大的即是;度数向南增大的即是。

经度在20°W—0°—160°E为半球,160°E—180°—20°W为半球。

导学活动二

5.什么是经纬网?

经纬网的作用是什么?

 

导学活动三:

6.读出下列点的经纬度

A B C

7.从南北半球看,在北半球的是,在南半球的是

8.从东西半球看,在东半球的是,在西半球的是

9.说出各点的相对方向

10.判断它们所属的高中低纬度范围

11.做P10活动题

五、达标练习

1、读下列两图,完成要求:

(1)注出A、B两经线的经度

(2)两条经线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西半球的是。

(3)与A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的度数是;

(4)与B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的度数是

2.某海上救援队收到一远洋捕捞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难地点的经纬度为(20°S、20°W),请在下列经纬网图上找出遇难轮船所在的位置是(  )

A、①B、②C、③D、④

3.同学们,如果从你所在的地方向正北走1000米,然后向正西走1000米,再向正南走1000米,最后再向正东走1000米,能否回到原来的位置?

为什么?

 

4.地球上有这样的地方吗?

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

说明你的理由。

 

5.画一幅经纬网图并在图中标出下列各点的位置:

E(30°S,70°W)F(10°N,10°W)

G(10°S,60°W)H(30°N,50°W)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基本特征,并进一步学会列表比较的地理学习方法。

2、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二、学习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基本特征和地理意义。

三、学习方法:

观察观察演示法、读图法、列表比较法、想象法

四、导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

地球的自转

对照地图册,自学课本P11—P12(包括“阅读材料”和“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绕着     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北极上空往下看是     针南极上空看

是针),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也就是     。

3.由于地球是一个    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    ,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     ,未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     。

4.地球不停地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导学活动二:

地球的公转(阅读P13第一段第二段和图1.18)

5.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     不停地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6.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是。

7.地球不停的公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导学活动三

8.列表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和意义

自转

公转

定义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达标练习(约10分钟)

1.地球自转是                          ()

A.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B.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C.绕着太空不停地旋转D.绕着北极星不停地旋转

2.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是因为                   ()

A.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B.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旋转

C.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旋转D.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旋转

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A.一天B.一年C.24小时D.365天

4.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地球的自转和不透明性

C.地球的自转和透明性D.地球的公转和不透明性

5.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相同的是                   ()

A.方向B.周期C.速度D.产生的地理现象

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

(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3)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方向是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

⑷地球自转在地球上产生了         和        现象。

7.

(1)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道像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

(3)地球公转时,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地球公转的特征。

2.季节的划分。

3.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季节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季节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

三、学习方法:

演示法、读图法、画图法、联系实际法、练习法

四、导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

地球的公转过程和季节的划分

1.读图1.18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地球公转模型填下图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我们进一步分析:

中午→太阳光照射地面的角度,→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能量,→气温。

早晨和傍晚→太阳光照射地面的角度→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能量

→气温。

归纳:

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由于太阳照射地面的高度差异,造成气温差异。

同理,在地球上,同一地点的不同季节,由于太阳照射地面的高度(或叫太阳高度)

的差异,造成各地的气温差异,从而形成四季。

3.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即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则是季,北半球

是冬季,南半球是季。

导学活动二:

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思考P15的活动题,回答下列问题。

4.每年12月22日前后至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时间逐渐,到了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一年中昼长时间最的一天;

5.每年6月22日前后至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时间逐渐,到了12月

22日,是北半球一年中昼长时间最的一天。

6.当太阳直射在赤道上的春、秋分日时,全球任何地方都是12小时昼,12小时夜,

即平分。

7.每年12月22日前后至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到了6

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的一天;

8.每年6月22日前后至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到了

12月22日,是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的一天。

达标练习

1.在某一时刻,太阳直射的是                   ()

A.一个点B.一个面C.一条线D.整个地球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

 A.自东向西转B.逆时针转C.顺时针转D.自西向东转

3.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

 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

4.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

A.昼夜B.昼夜更替C.昼夜变化D.昼夜长短的变化

5.当中国的学生放寒假时,澳大利亚的学生可能在           ()

A.春游B.参加秋季运动会

C.滑雪D.夏令营

6.地球公转至春分点时太阳直射在                 ()

A.北回归线上B.南回归线上C.北极圈上D.赤道上

7.郑州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地球上五带划分的依据、名称、范围和各带的气候特征、产生的地理现象。

二、学习重点:

地球上五带划分的依据、名称、范围和各带的气候特征、产生的地理现象。

三、学习方法

对应法、对称法、读图法、填图法、数字法

四、导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

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1.五带划分的依据:

人们根据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2.五带的名称:

①、②、③、④⑤。

3.看P14图1.9识记五带的分界线及范围:

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4.各带的气候特征:

热带:

;寒带:

;温带:

5.各带产生的现象:

热带:

;寒带:

;温带:

既无

又无。

导学活动二

6.读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完成:

(1)写出ABCDE所代表的五带名称:

A、

B、

C、

D、

E、

(2)在图中纬线上填出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并给对应的纬度加上正确的纬度符号。

(3)在图上()中填上“有”或“无”,以表示该带有或无该种现象。

导学活动三

7.

(1)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哪一带?

(2)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两个带?

(3)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哪两个带?

(4)四季变化明显的是哪两个带?

(5)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哪一带?

五、达标练习

1.中纬地区夏季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最     ,冬天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最     ,秋天和春天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比夏季     ,比冬季     ,我国大多数地区能够明显地感受到     的变化。

2.人们根据太阳的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个温度带:

     带、     带、     带、     带和     带。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A.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南界线

  B.南回归线是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线

  C.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

D.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

4.唐河县地处                          ()

A.南温带B.北温带C.热带D.北寒带

5.地球上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

A.植被的特点B.动物的特点

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D.有无特殊自然现象

6.连线题:

①赤道A.66.5°N

②北回归线B.66.5°S

③南回归线C.23.5°N

④北极圈D.23.5°S

⑤南极圈E.0°

7.自定义填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说出什么是地图的三要素。

2.能写出比例尺及其换算公式.

3.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4.理解图幅一定,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二、学习重点

1.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理解图幅一定,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三、学习方法

比较法、练习法

四、导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

地图三要素

读课本P16回答下列问题:

1.地图三要素是指__、__、__。

2.写出比例尺的三个公式。

 

导学活动二:

比例尺的形式

读课本P17第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3.地图上比例尺的形式有_、_、_三种形式。

导学活动三:

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①规则:

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分数,所以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和分数的大小比较是相同的,分子相同(一般是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②方法:

若出现不同形式的比例尺,先把所有形式的比例尺换算成分数式,并把分子统一为1,然后按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就可以了。

给出三种不同形式的比例尺怎样比较大小?

数字式:

1:

50000或1/50000

线段式:

0___40千米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6000000厘米

导学活动四: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范围和内容的关系

4.读P22图1.31和1.32,说说在图幅一定的情况下,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范围和内容详略有什么关系。

 

达标练习

1.小明在图上量算得学校到居住区的直线距离为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4000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  )

A.1:

2000B.1:

4000

C.1:

200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厘米

2.若地球按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