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887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运用(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6题。

某中学开展“读名家名篇,赏经典形象”的名著推广活动,下面是同学小明的读书笔记:

读鲁迅《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的片段“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厝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毫无民族偏见的教师对一个“弱国”学生的心灵震撼;读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三作家》中《列夫·托尔斯泰》的片段“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当不住。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通过眼睛的刻画,展示了一个深邃、伟大的“天才灵魂”托尔斯泰;读《列子》中《愚公移山》的片段“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通过语言描写,展示了一个“年且九十”却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愚公;读西汉史学家司马光《史记》中《周亚夫军细柳》的片段“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通过语言描写,间接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周亚夫。

总之,作者通过各种方式刻画了一个个

(A.眼花缭乱B.独一无二C.触目伤怀D.任劳任怨)的充满人性光辉的文学形象——___________。

1.材料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深恶痛疾(wù)锃亮(zēng)穷匮(guì)天子之诏(zhào)

B.深恶痛疾(è)锃亮(zèng)穷匮(guì)天子之诏(zhāo)

C.深恶痛疾(wù)锃亮(zèng)穷匮(kuì)天子之诏(zhào)

D.深恶痛疾(è)锃亮(zèng)穷匮(kuì)天子之诏(zhāo)

2.小明的读书笔记里有两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将正确的汉字书写在田字格里。

(2分)

(1)词语_________中的_________字改为

(2)词语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字改为

3.结合语境,帮助小明在第二段方框中选择一个恰当的成语。

(2分)

A.眼花缭乱B.独一无二C.触目伤怀D.任劳任怨

4.根据上文和相关语法知识,为第二段横线处补写一个含有主谓宾三种成分的句子,以表达小明的感受。

(2分)

答:

____________

5.用一句话向小明说明下表呈现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字,2分)

名著推广活动后,学生阅读情况调查统计

年级

初一

初二

阅读类型

网络小说

名著

网络小说

名著

所占比例

70%

30%

40%

60%

答:

___________

6.小明的笔记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1分)

A.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B.奥地利——茨威格——《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C.《列子》——《愚公移山》

D.西汉——司马光——《史记》——《周亚夫军细柳》

二、名著阅读(共7分)

名著推广活动中,班级将要对本学期的三部主打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水浒传》《昆虫记》的阅读进行展板展示。

请从这三部作品中选择一部,完成你个人展板的系列任务:

7.呈现你选择的作品及该作品的基本信息。

(2分)

我选择的作品是:

(1)

作者:

(2)作者的朝代或国籍:

(3)

8.根据你选择的作品的具体特点,确定你的研究专题,并简要说明你的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须两个步骤,3分)

【示例】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研究专题:

科幻小说的特点

研究计划:

(1)根据小说提供的信息,绘制鹦鹉螺号潜水艇的简易图;

(2)查找资料,比较分析鹦鹉螺号潜水艇和今天的潜水艇的异同。

我确立的研究专题:

①(1分)

研究计划:

(1)②;

(2)③。

(2分)

9.基于你对自己所选作品特点的把握,就这一类作品的阅读,向同学提出你的建议。

(至少两条,2分)

答:

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默写。

(5分)

10.第

(1)~(3)题必做,第(4)(5)题任选一题作答。

(1)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1分)

(2)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1分)

(3)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1分)

(4)《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写出了江水急速奔涌之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概述的事例论证了“死于安乐”这个看法。

(2分)

(二)古诗欣赏。

(3分)

11.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下面诗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呈现的画面。

(40~80字)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答:

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8分)

【甲】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游敬亭山①记

王思任

望敬亭,绛雰②浮嶾③,令我杳然生翼,而吏卒守之,不得动。

既束带竣谒事,乃以青鞋走眺之。

一径千绕,绿霞翳④染,不知几千万竹树,党结寒阴,使人骨面之血,皆为蒏⑤碧。

而向之所谓鸟啼莺啭者,但有茫然,竟不知声在何处。

厨人尾我,以一觞劳之留云阁上,至此而又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往还”造句之精也。

日暮景收,峰涛沸乱,饥猿出啼,予慄然不能止。

归卧舟中,梦登一大亭,有古柏一本,可五六人围,高百丈馀,世眼未睹,世相不及,峭崿斗突,逼嵌其中,榜曰“敬亭”,又与予所游者异。

嗟乎!

昼夜相半,牛山⑥短而蕉鹿⑦长,回视霭空间,梦何在乎?

游亦何在乎?

又焉知予向者游之非梦,而梦之非游也?

止可以壬寅⑧四月记之尔。

(《晚明小品选注》,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有删节)

①敬亭山:

又名查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为近郭名胜。

②雰:

wén,指雾气。

③嶾:

yǐn,形容山势高耸突兀。

④翳:

遮盖。

⑤蒏:

yǒng,醉色。

⑥牛山:

典出《晏子春秋》,比喻为人生短暂而悲叹。

⑦蕉鹿:

典出《列子·周穆王》,后世称“梦”。

⑧壬寅:

万历三十年,指公元1602年。

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为建筑的专用名称。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

_________

(2)又焉知予向者游之非梦焉:

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文:

____________

(2)以一觞劳之留云阁上

译文:

________________

14.【甲】【乙】两文同是写景,同是写美的感受,二者的思路各不相同:

【甲】文首尾直接赞扬景色的美,中间用①、②的写法描绘美的景色;【乙】文则按时间顺序,先写望敬亭山,再写③、④,中间引用了李白的诗句,为读者营造出一种似实而虚、如梦似幻的美的境界。

(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第15~16题。

(共6分)

【甲】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乙】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丙】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5.根据选段内容,说说作者在结尾强烈表达“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3分)

答:

___________

16.从【甲】【乙】【丙】三处划线句中任选一处,自选角度,整体体会其表达效果。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我只是找我的羊》一文,完成第17~19题。

(共8分)

我只是找我的羊

小七

大家都知道老努尔旦是啥人吧——他每天的事情就是伺候家里那几十只羊,除此之外,就是无休止地找事发牢骚。

这天,草原上传来大声的诅咒声:

“哎呀!

啧啧,哎呀!

啧啧,瞧瞧,这事,瞧瞧,这事竟然摊到我这个半死不活的老头子身上——”老努尔旦不停地重复这些话,发疯似的跑遍周围大大小小的毡房。

老努尔旦为什么这么疯狂?

原因很简单——他丢了一只羊。

“喂!

年轻人,我必须到你家羊圈里瞅瞅,说不定我丢失的那只羊会在这里找到!

”老努尔旦颤颤巍巍地扶着邻居叶尔波力家棚圈的栏杆朝里张望,“咳咳,我的羊,你们这些人还真是不老实,我要看看我的羊会不会在这里。

”他伸着脖子,头一点一点,一只羊一只羊地辨认。

“喔,您慢慢看,我洗个手。

”叶尔波力拍拍裤子上的尘土,提着洗手壶蹲到旁边洗手。

“嗯,不像话,你这些羊怎么长得都一样,怎么都和我家那只羊一样,真不像话,太不像话了。

”叶尔波力是个能干的年轻人,他家的羊很多,它们在羊圈里拱来拱去,这让老眼昏花的老努尔旦辨认起来很费劲,“怎么这么多羊,这样我该怎么找到我自己的羊,不像话!

”他叨叨着,把上半身都探进羊圈里去啦。

“您需要喝点奶茶再寻找吗?

”洗完手的叶尔波力在他身后客气地询问,“奶茶烧好了,您喝点再找吧!

“你大概没有丢过羊吧!

这么焦急的事我还能坐下来喝茶?

简直是……”老努尔旦踮起脚尖,专心瞅那些羊,头也不回。

“呃……那您慢慢找,我要去喝些奶茶了。

”叶尔波力转身朝毡房走去。

“嗨!

我的羊丢了一只,我到这里瞅瞅,说不定就是你家的羊拐跑了我家那只可怜的小羊。

”老努尔旦站在路边看扎特里拜骑着马把羊从山坡上赶回家。

扎特里拜家里的几个孩子要上大学,去年把羊卖得差不多了,现在只剩二三十只,这让老努尔旦一目了然。

“喔,那你应该好好看看了。

”扎特里拜的年龄和老努尔旦差不了多少,所以他笑着跟他开玩笑打趣。

“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吗?

你们这些人,不能理解别人。

”老努尔旦严肃地站在路边看着从他身边经过的每只羊。

他无休止地叨叨,好像别人都欠了他这只羊似的。

“嗯,嗯……”扎特里拜不说话了,站在那里等着羊走过去,等着老努尔旦清点完。

“你知道吗,我有多辛苦,你们却偷走我的羊,这件事让我这样一个诚恳老实的老头多么难过。

”老努尔旦眼睛盯着羊,嘴里没有停止。

“噢……”扎特里拜只是点点头。

“喂,小别克,你怎么一个人在家?

”老努尔旦来到小别克家毡房前。

“喔,两头牛到山那边没回来,爸爸妈妈去找了。

”胆小的小别克见人就脸红。

“没关系,”老努尔旦走向棚圈,“我只是找我的羊,它丢了,一定是被人偷走了。

所以我到这里来找找。

”他在棚圈边东张西望。

“什么?

您说我家偷了您的羊?

”小别克摊着双手,瞪着眼睛,小脸憋得通红,“我们是不会偷羊的,请您相信我和我的爸爸妈妈,真的。

“我的羊丢了,真是,我要找我的羊,我想这是应该的,小东西!

”老努尔旦答非所问,眼睛没有离开那些羊。

“不能这样,我拿我的生命保证,您一定要听我说,”小别克拽着老努尔旦的袷袢①,“我家不会拿您的羊,请相信我,我爸爸妈妈从来不会去拿别人的羊,真的,真的。

”老努尔旦被小别克拽得快要仰倒了。

“放手,放手,我只是找羊,多事的小东西!

”老努尔旦把自己的袷袢从小别克手中硬抽出来。

“真的,我只是想请您听我说,我坚决告诉您我们绝不会偷您的羊,”小别克松开自己的手,转身跑进毡房,又跑出来大声说,“努尔旦爷爷,请您看看我的奖状——‘诚实之星’,这是我今年得到的,还有我的作业,这上面都是优加五颗星,这些可以证明我没有偷您的羊,请您相信我。

”小别克拖出自己的大书包,把头塞到里面翻找。

“我只是找我的羊……”老努尔旦拧着眉,转身看了一眼小别克,感到不可思议。

“还有……还有这个,”小别克把书包里的东西全倒在草地上,从中挑出一个铅笔盒,“这就是得‘诚实之星’时校长亲手奖励我的,这些完全可以证明我们不会偷您的羊。

”小别克看到老努尔旦不看自己,跑过去又拽他的袷袢,因为用力过度,把老努尔旦拽倒在草地上。

“我找羊……”老努尔旦挣扎了半天,才从草地上爬起来,用无可奈何的眼神看着小别克和草地上的那堆东西。

“我只是想告诉您,我的奖状……”小别克看到老努尔旦看着自己,开始继续解释。

他的脸也不红了。

“哎呀,我的天哪,我只是找我的羊……好吧,好吧,我不找了,小东西,是我错了,我该去别的地方找找或者回家。

”老努尔旦把手搭到眼前,看看太阳都走到山脚了。

“请您……我还想……努尔旦爷爷……”小别克跟在他身后,像个湿面团黏着他。

“我回家了。

”老努尔旦转身朝自己家毡房走去,脚步都没平时那么拖沓啦。

爬上前面的小山坡,他看到自己的老婆子站在毡房前等他。

她的身边站着那只丢失的羊。

(《2013中国年度精短散文》,漓江出版社。

有删节)

袷袢:

qiāpàn,指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所穿的对襟长袍。

17.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40字,3分)

答:

___________

18.根据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句“小别克拖出自己的大书包,把头塞到里面翻找”表现了小别克怎样的心理。

(2分)

答:

____________

19.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说说你对结尾划线句“老努尔旦转身朝自己家毡房走去,脚步都没平时那么拖沓啦”的理解。

(3分)

答:

___________

(三)阅读《谈谈散文》一文,完成第20~22题。

(共10分)

谈谈散文

狭义的散文,是指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

描写见闻、表达感悟,是就散文的内容而言;自由灵活,是就散文的形式而言。

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描述与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

先说内容。

作者不论是诉说人生,还是描写自然,不论是说“自家事”,还是说“人家事”,无不从自我感悟出发。

这种感悟,既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特殊美质的发现,也是作者感情激荡、神思飞扬的心灵体验过程。

作者的感悟,是散文的思想感情、意味情趣的本源。

这种感悟的特点,首先是它体现着作者的个性。

也就是说,作者披襟剖心,真诚道白,让读者从文中见出作者本人的经历、个性、趣味、爱好、志向、学识、修养……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了济南暖冬日照下的地形地势、积雪的山、清明的水……作者是“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他传达给我们的是一个“外来人”“客居者”新鲜、独特、丰富的感受。

其次,作者的感悟包含或暗示着时代和社会的影响。

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来源于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体验。

因此,作者的感悟要保持个体的真实性,又不陷于个人心灵的“狭隘”圈子,而寻求与读者心灵的直接、广泛的沟通,以期获得读者的共鸣。

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描写作者一生中最难忘怀的一段生活,表现一个普通的日本教师对中国留学生的关爱,也写出了作者当时经历的一次重大的思想转折。

读者既能读出作者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异邦师长的深情,也能看到中国人作为弱国子民的痛苦。

再说形式。

散文通常写自然风物、社会风云的一角,写名士凡人的一些片段事迹,抒写一缕情思,传达某种趣味。

有人说散文姓“散”,“散”就是散淡、散漫、自由灵活。

这种自由灵活,表现为在服从内容需要的前提下,写法不拘一格,任意起止,“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

如细致探究,具体情况又各显不同。

就结构而言,千变万化,文无定法。

有的比较讲究章法,精心布局,形式显得缜密、谨严,读者很容易掌握其脉络、层次,如朱自清的《春》;有的只是围绕一个中心,牵住一条线索组织材料,控制思路,形式比较松散、自由,但脉络、层次也清晰可辨,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就笔法而言,细小处落笔,诗意盎然。

散文作家的笔墨,总是在对人物事件的细微处、局部的精描细绘处见出精彩的。

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写景抒怀,其中对“像一条瀑布”的“一片辉煌的淡紫色”藤萝的描写细致生动,淋漓尽致,占据了大量篇幅,分外引人注目。

这些描写是抒情的起点或依托,是情思遐想得以飞动飘扬的缘由,是作者由小见大、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深刻哲理的基础。

有人说“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这诗意就从这种精描细绘中来。

就语言而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

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看看这样的句子: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春》)虽然平白如话,但写得很动情,很有韵味,有一种自然流动的节奏。

为了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作者还经常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现出文学语言的精彩,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

如《春》的结尾: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领着我们上前去。

其中有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有文采,有气势,有感情,像诗一样美。

有人说,散文是“将作者思索体验的世界,只暗示于细心的注意深微的读者们”,这既道出了散文创作的特点,又道出了散文欣赏的特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下)》,人民教育出版社。

有删节)

20.从文章得知,散文形式上的特点以服从内容需要为前提。

“细致探究”起来,它的具体特点是: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3分)

21.从文中找出使用了你最熟悉的一种说明方法的语句,并简要说明判断这种说明方法的理由。

(3分)

答:

____________

22.根据本文提供的相关知识,对下面链接材料所具有的内容或形式特点简要解释。

(4分)

【链接材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答:

____________

五、作文(习作40分+提纲2分)

23.中国人过春节已有四千年的历史。

它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请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以“2100年春节的一天”为题,写一篇涵盖以下条件的文章:

(1)有具体的节日场面描写;

(2)通过具体的细节表现人物的特点、心情。

注意:

(1)文体不限;

(2)写诗歌须写十行或十行以上。

其它文体,字数600字以上;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真实校名或师生姓名。

【试题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11分)

选择题(共5分。

第1、3小题每题2分,第6小题1分)

题号

1

3

6

答案

C

B

D

填空题(共6分)

2.答案:

(1)“抑扬顿厝”中的“厝”字改为“挫”。

(2)“抵当”中的“当”字改为“挡”。

评分:

共2分,每小题1分。

4.示例:

我很敬佩他们。

评分:

共2分。

感受1分,有主谓宾三种成分、语句通顺1分。

5.示例:

初二的活动效果好于初一。

评分:

共2分。

指出具体活动效果且有比较1分,字数、表达1分。

以初一或初二年级为陈述对象皆可。

二、名著阅读(共7分)

【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

7.答案:

(1)《红星照耀中国》

(2)斯诺(3)美国

评分:

共2分,第2、3空各1分。

《水浒传》作者姓名错一字即该空不得分。

8.示例:

①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②整理他们参加革命的原因;③梳理他们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评分:

共3分。

其中,研究专题1分,研究计划2分。

注意专题和计划的对应。

9.示例:

(1)利用序言、目录、跋以及主要章节,获得书的初步印象;

(2)把握书中叙述的主要事实,弄明白作者如此写作的意图。

评分:

共2分,每条建议1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默写。

(5分)

10.答案:

(1)老骥伏枥

(2)浑欲不胜簪(3)我报路长嗟日暮(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评分:

共5分。

必做题三个小题,共3分,每空1分,错一字即该空不得分;选做题一个小题,2分。

(二)古诗欣赏。

(3分)

11.示例:

夜晚,水势平缓的江面上,一轮明月倒映水中,仿佛天界落下的一面仙镜;白天,远远望去,天边的云彩层层叠叠,仿佛海市蜃楼一般。

评分:

共3分。

依据诗句基本内容描绘画面2分,语言表达、字数1分。

(三)文言文阅读。

(8分)

12.答案:

(1)欣赏,领悟。

(2)怎么,哪里。

评分:

共2分,每小题1分。

13.答案:

(1)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

(2)在留云阁上用酒慰劳我。

评分:

共2分,每小题1分。

第一小题,关键词“歇”“乱”的意思和句子基本意思对即可;

第二小题,关键词“以”的意思、句式和句子基本意思对即可。

14.答案:

第①②空,填视角变换,时空变化,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拟人、对偶两种修辞结合,任意两种皆可。

③实地游敬亭山④梦游敬亭山

评分:

共4分,每空1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课内散文阅读(共6分)

15.要点:

(1)白杨树样子普通,但朴质,坚强不屈;

(2)象征了北方的农民,有极强的生命力;(3)象征当时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评分:

共3分,每个要点1分。

16.示例:

选【甲】处用表示转折的关联词“然而”将“是西北极其普通的一种树”和“决不是平凡的树”表面意思矛盾的两个分句连接,和句尾感叹号一起,强烈表达了作者对生长在无边无垠、颜色单调的华北高原上白杨树精神内涵的追寻,为下文指出象征意义作铺垫。

选【乙】处用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与“树中的伟丈夫”对比,突出表达了华北高原上白杨树独特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选【丙】处四个连续的反问句形成排比,步步揭示白杨树由树而人(北方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而“精神和意志”,让人强烈感受到白杨树那种特征、性格力量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