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889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7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docx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可以说明2HI(g)

H2(g)+I2(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1)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nmolHI

(2)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3)c(HI)=c(I2)

(4)反应速率υ(H2)=υ(I2)=0.5υ(HI)

(5)c(H2)∶c(I2)∶c(HI)=2∶1∶1

(6)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7)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8)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9)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10)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A.

(1)

(2)(5)(9)(10)B.

(2)(6)(9)C.(6)(7)(10)D.全部

【答案】B

【详解】

(1)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nmolHI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等,反应达不到平衡状态,故

(1)错误;

(2)反应过程中有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

(2)正确;

(3)c(HI)=c(I2)的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3)错误;

(4)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反应速率始终满足υ(H2)=υ(I2)=0.5υ(HI)中,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4)错误;

(5)c(H2)∶c(I2)∶c(HI)=2∶1∶1的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5)错误;

(6)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量不变,说明是平衡状态,故正确;

(7)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始终不变,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7)错误;

(8)混合气体的质量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始终不变,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8)错误;

(9)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说明不变,是平衡状态,故(9)正确;

(10)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合气体的质量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始终不变,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10)错误;

故答案为B。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是同一反应,所以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数值是相同的

B.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C.化学反应速率为“1mol/(L•min)”表示的意思是:

时间为1min时,某物质的浓度为1mol/L

D.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者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答案】B

【详解】

A.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数值比值等于方程式的系数之比,则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体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即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故B正确;

C.化学反应速率为“1mol/(L•min)”表示的意思是:

时间1min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为1mol/L,故C错误;

D.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不能用固体物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表示,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某实验兴趣小组以Zn和Cu为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研究原电池,并对实验进行了拓展,以下实验记录错误的是

A.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锌片逐渐溶解

B.电子在溶液中从Cu电极流向Zn电极

C.把铜片换成石墨,实验现象相同D.把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电流计指针依然偏转

【答案】B

【分析】

以Zn和Cu为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锌做负极,金属铜做正极。

【详解】

A.铜片正极上会析出氢气即有气泡产生,负极锌片逐渐溶解,故A不选;

B.电子不能经过电解质,而是沿导线从负极流向正极,故B选;

C.把铜片换成石墨,仍具备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会产生电流,锌做负极,石墨做正极,电极上生成氢气,故C不选;

D.以Zn和Cu为电极,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Zn+CuSO4=Cu+ZnSO4,仍具备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可以形成原电池,会产生电流,故D不选;

故选:

B。

4.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D.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答案】D

【详解】

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属于放热反应,A不合题意;

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不合题意;

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属于放热反应,C不合题意;

D.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5.电动汽车以锂电池提供动力,锂电池技术已经成为汽车研究的前沿科技。

某锂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xLi+Li3-xNiCoMnO6

Li3NiCoMn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互为可逆反应

B.充电时主要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放电过程中,Li+向电池的正极移动

D.充电时,电池上标有“-”的电极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

【答案】C

【详解】

A.对电池充电是在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使其逆向进行,而放电是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自发进行的,二者进行的条件不同,充、放电也不是同时发生的,所以二者不是可逆反应,故A错误;

B.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错误;

C.原电池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Li+向电池的正极移动,故C正确;

D.充电时,电池上标有“-”的电极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故D错误。

答案为C。

6.原电池是化学电源的雏形。

关于如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C.锌片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答案】B

【分析】

Zn、Cu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中,锌为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铜为正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内电路中阳离子移向正极Cu,阴离子移向负极Zn,据此解答。

【详解】

Zn、Cu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中,锌为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铜为正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A错误;

B.Zn、Cu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中,锌为负极,铜为正极,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故B正确;

C.Zn、Cu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中,锌为负极,铜为正极,负极上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故C错误;

D.原电池中,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D错误;

故答案选:

B。

7.废旧电池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深埋入地下B.丢弃C.回收利用D.烧掉

【答案】C

【详解】

废电池里含有大量重金属汞、镉、锰、铅等,当废电池日晒雨淋表面皮层锈蚀后,其中的成分就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则废旧电池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回收利用,故答案为C。

8.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广泛、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固定式大规模储能应用的需求。

一种以Na2SO4水溶液为电解液的钠离子电池总反应为:

NaTi2(PO4)3+2Na2NiFeII(CN)6

Na3Ti2(PO4)3+2NaNiFeIII(CN)6(注:

其中P的化合价为+5,Fe的上标II、III代表其价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NaTi2(PO4)3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负极材料中的Na+脱离电极进入溶液,同时溶液中的Na+嵌入到正极材料中

C.充电过程中阳极反应式为:

2NaNiFeIII(CN)6+2Na++2e-=2Na2NiFeII(CN)6

D.该电池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Na+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答案】C

【详解】

A.由题意可知放电时负极为2Na2NiFeII(CN)6-2e-=2NaNiFeIII(CN)6+2Na+,Na2NiFeII(CN)6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为:

2NaTi2(PO4)3+2Na++2e-=Na3Ti2(PO4)3,NaTi2(PO4)3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A项正确;

B.放电时负极材料中的Na+脱离电极进入溶液,同时溶液中的Na+嵌入到正极材料中,B项正确;

C.充电过程中阴极极反应式为:

2NaNiFeIII(CN)6+2Na++2e-=2Na2NiFeII(CN)6,阳极:

Na3Ti2(PO4)3-2e-=2NaTi2(PO4)3+2Na+,故C项错误;

D.该电池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Na+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D项正确;

本题选C。

9.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

,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正反应生成NO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2的速率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反应容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答案】A

【详解】

A.正反应生成NO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2的速率之比等于2:

1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符合题意,A正确;

B.NO为无色,NO2为红棕色,当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NO2的浓度不变,即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符合题意,B错误;

C.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中的压强不断变化,当容器中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不符合题意,C错误;

D.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不断变化,当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不符合题意,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10.298K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ΔH=-92.4kJ/mol,在该温度下,取1molN2和3molH2放在密闭容器内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kJ

B.有无催化剂该反应放出的热量都为92.4kJ

C.反应放出的热量始终小于92.4kJ

D.若再充入1molH2,到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应为92.4kJ

【答案】C

【解析】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正向不可能进行到底,所以1molN2和3molH2反应放出的热量始终小于92.4kJ,C正确。

11.反应:

2X(g)+Y(g)

2Z(g)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的产物Z的物质的量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1>P2T1>T2ΔH<0

B.P1>P2T1

C.P1T2ΔH>0

D.P10

【答案】A

【详解】

根据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压强均为P2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故有:

T1>T2;

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温度均为T2时,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先拐先平压强大,故有:

P1>P2,

比较T1P2与T2P2两曲线,温度越高Z物质的量越少说明升温平衡逆向进行,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

故答案为A。

【点睛】

图象问题解题步骤:

(1)看懂图象:

①看面(即弄清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②看线(即弄清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③看点(即弄清起点、拐点、交点、终点的意义);④看是否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⑤看定量图象中有关量的多少;

(2)联想规律:

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12.科学家近期研发出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电极不可用石墨替代Li

B.正极反应为:

Li1-xMn2O4+xLi++xe-=LiMn2O4

C.电池总反应为:

Li1-xMn2O4+xLi=LiMn2O4

D.放电时,溶液中Li+从a向b迁移

【答案】D

【分析】

锂离子电池中,b为Li,失去电子,作负极,LiMn2O4为正极;充电时Li+在阴极得电子,LiMn2O4在阳极失电子,据此分析。

【详解】

A.C不能失电子,故b电极不可用石墨替代Li,A项正确;

B.正极发生还原反应,Li1-xMn2O4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为:

Li1-xMn2O4+xLi++xe-=LiMn2O4,B项正确;

C.Li失电子,Li1-xMn2O4得电子,生成的产物为LiMn2O4,电池的总反应为:

Li1-xMn2O4+xLi=LiMn2O4,C项正确;

D.放电时,阳离子移动到正极,即从b向a迁移,D项错误;

答案选D。

13.一定温度、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3B(g)

2C(g)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和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⑤A、B、C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⑦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不变

A.②④⑤⑦B.①③④⑥⑦C.①④⑥⑦D.①③④⑤

【答案】B

【分析】

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发生变化,以此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

【详解】

针对于可逆反应:

A(s)+3B(g)⇌2C(g);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①正确;

②单位时间内amolA生成是逆反应,同时3amolB是逆反应,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故②错误;

③密度=

,气体的总质量会变,体积不变,故气体密度不再变化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③正确;

④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等,故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④正确;

⑤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取决于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故A、B、C的物质的量比为1:

3:

2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⑤错误;

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反应向右进行时,气体的总质量增大,总物质的量变小,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⑥正确;

⑦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各物质的量不变,达平衡状态,故⑦正确;说法正确的是①③④⑥⑦;

故答案选B。

【点睛】

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该量必须是变量,当变量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

14.光电池在光照条件下可产生电流,如图装置可以实现光能源的充分利用,双极性膜可将水解离为H+和OH-,并实现其定向通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利用光能实现水的分解

B.光照过程中阴、阳极区溶液中的pH均基本不变

C.再生池中的反应为2V2++2H+

2V3++H2↑

D.每有1molOH-通过双极性膜,可产生5.6L(标准状况)的O2

【答案】B

【分析】

由图上电子的移动方向可知右侧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阴极反应式为2V3++2e-=2V2+,双极性膜可将水解离为H+和OH-,由图可知,H+进入阴极,OH-进入阳极,放电后的溶液进入再生池中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V2++2H+

2V3++H2 ↑。

【详解】

A.由图可知,该装置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分解水,故A正确;

B.双极性膜可将水解离为H+和OH-,由图可知,H+进入阴极,OH-进入阳极,则双极性膜可控制其两侧溶液分别为酸性和碱性,则光照过程中阴、阳极区溶液中的pH均发生改变,故B错误;

C.由分析知,再生池中的反应为2V2++2H+

2V3++H2↑,故C正确;

D.阳极区反应式为4OH--4e-=2H2O+O2↑,每有1molOH-通过双极性膜,生成0.25molO2,其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L,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5.我国科学家在CO2电催化还原制乙烯和乙醇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其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第1步中“CO2→*CO"碳氧双键断开需要吸收能量

B.第2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CHO

C.第3步“*CHO→*OCHCHO*”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原子数目及种类不变

D.第4步产物有乙烯、乙醇和水

【答案】C

【分析】

由图可知:

第1步CO2碳氧双键断开形成*CO和O,第2步发生反应*CO+H→*CHO,第3步“*CHO→*OCHCHO*”,第4步为*OCHCHO*脱离催化剂表面生成乙烯和乙醇,据此分析。

【详解】

A.断开共价键需要吸收能量,故A正确;

B.观察图,第2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CHO,故B正确;

C.第3步“*CHO→*OCHCHO*”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原子种类改变,数目增加,故C错误,;

D.第4步产物有乙烯、乙醇,根据原子守恒,产物中有水生成,故D正确;

答案选C。

16.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0.l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t0~t1阶段的c(B)变化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t1=15s,则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4mol·L-l·s-1

B.t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60%

C.该容器的容积为2L,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D.t0~t1阶段,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B

【详解】

A.t0~t1阶段,A的浓度变化为0.15-0.06=0.09mol·L-1,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错误;

B.t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0.09/0.15×100%=60%,B正确;

C.根据反应

可知,反应达平衡后,∆c(A)=0.09mol·L-1,∆c(B)=0.03mol·L-1,由图像可知反应达平衡后,c(B)=0.05mol·L-1,所以B的起始的浓度为0.02mol·L-1,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为0.02mol/L×2L=0.04mol,C错误;

D.t0~t1阶段,∆c(A)=0.09mol·L-1,∆n(A)=0.09×2mol=0.18mol,此时放热akJ,如果有3molA完全反应,放热为

kJ,即

,D错误;

答案选B。

17.某化学反应2X(g)

Y(g)+Z(g)在4种不同条件下进行,Y、Z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X的浓度(mol·L

-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时间

浓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1.0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c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1.0

B.实验2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C.实验3比实验2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前10分钟,实验4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比实验

1的大

【答案】C

【详解】

A.实验3达到平衡X的浓度大于实验1,温度相同,达到平衡说明X起始浓度C大于1.0mol/L,故A正确;

B.实验2和实验1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但实验2所需时间短说明可能使用了催化剂,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故B正确;

C.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实验3在40min时X浓度不变达到平衡,实验2在20min时达到平衡,实验2达到平衡快,故C错误;

D.实验4和实验1在10分钟都未达到平衡,依据化学反应速率概念计算,实验1X的反应速率=

=0.02mol/L•min,实验4X的反应速率=

=0.06mol/L•min,所以实验4反应速率大于实验1,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反应达到平衡的过程是(以起始生成物浓度为0为例):

①开始:

反应物浓度最大,生成物浓度为0,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②过程中:

反应物浓度不断减小,生成物浓度不断增大,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③平衡时:

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都达到平衡,保持不变,正逆反应速率也保持不变;

(2)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因此不可能完全转化;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

18.一定温度下,10L0.40mol/L的

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

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如表所示:

t/min

0

2

4

6

8

10

0.0

9.9

17.2

22.4

26.5

29.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4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B.6~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C.反应至6min时,

D.反应至6min时,

分解了50%

【答案】C

【详解】

A.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O2↑+H2O,0~4min内反应生成

氧气,消耗

的物质的量为1.536mol,平均反应速率

,A项正确;

B.随着反应的进行,

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B项正确;

C.反应至6min时,

=22.4L(1mol氧气),结合2H2O2

O2↑+H2O,消耗的

为2mol,剩余

为10L×0.40mol/L-2mol=2mol,易知反应至6min时,

,C项错误;

D.反应至6min时,

分解了

,D项正确;

故选C。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g)+I2(g)⇌2HI(g),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不变

B.C(s)+H2O(g)⇌H2(g)+CO(g),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能说明反应2A(?

)+B(g)⇌2C(?

)已达平衡,则A、C不能同时是气体

D.1molN2和3mol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的热量为Q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当2molNH3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的热量为Q2,Q2等于Q1

【答案】D

【详解】

A.H2(g)+I2(g)⇌2HI(g),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A错误;

B.C(s)+H2O(g)⇌H2(g)+CO(g),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会随着反应而变化,当其不再改变时则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B错误;

C.2A(?

)+B(g)⇌2C(?

)的两边,气体分子总数不可能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