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近视的预防措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3119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近视的预防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小学生近视的预防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小学生近视的预防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小学生近视的预防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小学生近视的预防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小学生近视的预防措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近视的预防措施.doc

《中小学生近视的预防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近视的预防措施.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生近视的预防措施.doc

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措施

目前,各校体检发现学生近视率多呈上升趋势,学生造成近视的原因很多,比如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看电视或上网的时间太久,做眼睛保健操的手法不正确等。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呢?

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预防措施:

  一、改善教学设施,创造健康的教学环境。

1、从学前班做起,保证每个教室内光线充足,并重新检查了日光照明灯的照明情况,对坏的及时更换。

2、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符合标准的窗帘,以防黑板反光,要求老师的书写板书要有条理,字迹工整,字体大小要合适,以保证学生能轻松辨认。

 

3、重新检查桌椅板凳高度,按国家《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统一制定。

其中检测前排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小于30度。

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学生长时间斜着眼听课。

4、学校规定每两周调换一次座位,方式为两边与中间对换,以免两边的学生总是处在斜眼视位置。

5、每个教室都有一张视力表,以方便学生随时检查自己的视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6、每个教室都张贴注意用眼卫生的宣传画。

二、合理安排课程和作业,保证学生眼睛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1、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我校注重了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2、教师认真备课,做到心中有数,杜绝拖堂,保证课间休息10分钟,以减轻学生视觉疲劳。

 

3、我校在下午两节课后安排了半个小时的大课间活动,以便丰富学生的业余知识,要求不得利用此时间写作业和读书。

要有老师组织户外活动,以便使学生的眼部肌肉得到充分放松。

4、对家庭作业进行了适当调整,从而可以减轻学生的用眼负担。

三、定期向学生讲解正确用眼保护视力的方法和意义,并且做好监督工作。

四、继续配合疾病控制中心搞好每年一次的健康检查工作,对查出视力下降的学生,通知家长的同时,要及时和该学生进行谈话,共同找出视力下降的原因。

针对原因进行纠正。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防近视宣传教育和指导,如防近视知识讲座、广播、大屏幕宣传等。

六、学校每年要进行四次视力状况监测,并要认真统计分析,分类指导。

1、教育孩子看电视距离和时间要适当,根据调查发现由于过度看电视和电脑导致的近视其发展速度和近视程度比学习引发的近视还要严重。

 2、学生预防近视的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1)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要有一市尺。

(2)看书、写字一小时后要休息片刻,并适当远望。

(3)每天做眼保健操。

(4)不要躺在床上看书;不要歪着头或身子看书;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

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一)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学生近视防控工作。

 1、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落实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作为班级评优评先的依据,以此形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近视防控"工作机制。

 

2、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生在校作息制度。

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

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

保证中小学生睡眠时间。

3、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切实做到不拖堂。

严格控制考试的科目与次数,限制课外作业量。

不随意增加学科教学学时,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

学校要统筹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

 

(二)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

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1、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两周可调整一次学生座位。

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整其课桌椅高度。

 2、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

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病率等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近视防控"措施。

3、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

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认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

(三)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按照《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在学校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

2、每月利用广播、大屏幕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睛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

3、每学期开学初和学期结束放假前,通过品德与生活课或体育与健康课、主题班队会等,集中对学生进行一次保护视力教育,使之与经常性"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有机结合,促使"近视防控"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4、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书写字姿势,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和行为。

课间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5、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计算机时间达45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视力下降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6、每年6月6日的"全国爱眼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近视防控"宣传活动,积极争取和动员专业机构的参与,扩大宣传的效果。

(四)积极改善教学条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

 1、保证教室内所有学生合理的用眼距离,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后排课桌后缘与黑板的水平距离:

小学不超过8米,中学不超过8.5米。

2、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提供与学生身高相符合的课桌椅,每间教室配备可调试课桌椅。

3、教室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便于擦拭;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

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