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3150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制药行业关键知识-制药行业知识库.doc

制药行业知识库

全行业

EBU事业部

起草部门:

行业及咨询实施部

2010年7月

<说明:

该文件属于用友股份公司内部控制文件,请注意保密>

版本控制

修改

Date

Author

Version

ChangeReference

2010-02-26

V1.0

查阅

Name

Position

分发

CopyNo.

Name

Location

制药行业知识库

目录

第一章 行业分类 5

第二章 行业术语 6

第三章 制药行业生产特点 14

3.1 生产特点 14

3.2 生产控制特点 14

第四章 生产工艺特点 16

4.1 生物制品 16

4.2 粉针剂 18

4.3 大输液 20

4.4 小容量注射剂 22

4.5 滴眼剂 23

4.6 口服固体制剂 24

4.7 口服液体制剂 25

4.8 原料药 25

4.9 中药制剂 26

第五章 制药行业关键需求 27

5.1 GMP管理 29

5.2 物料管理 34

5.3 生产管理 35

5.4 质量管理 36

5.5 文件管理 36

5.6 培训管理 37

5.7 销售管理 37

第六章 制药行业管理实践 38

6.1 物料管理 38

6.2 生产管理 41

6.3 质量管理 42

6.4 文件管理 43

6.5 培训管理 44

6.6 销售管理 44

第七章 制药行业KPI 46

第一章行业分类

要了解一个行业,首先要了解其分类,对制药行业来说,常规的分类方法如下:

备注:

从不同的角度,可能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这一点并不妨碍我们对制药行业的理解。

第二章行业术语

GMP:

GoodManufacturePractice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SP:

GoodSupplyPractice 药品质量管理规范

GAP:

GoodAgriculturePractice 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

GLP:

GoodLaboratoryPractice 药品非临床实验管理规范

GCP:

GoodClinicalPractice药品临床实验管理规范

OTC:

OvertheCounter 非处方

ADR:

AdverseDrugReaction 药品不良反应

TTM:

TherapeuticalDrugMonitoring 治疗药物监测 

SOP:

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 标准操作程序

SDA:

StotedrugAdministration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Rx:

Recipe处方

Rx是拉丁文recipe的缩写,recipe的意思是请拿、取的意思,是让药房的药剂师按照处方中开的药拿药的意思,它的写法是一个大写的R再加一撇在它后面的结尾,打印出来就像Rx。

QA:

QualityAssurance质量保证。

为使人们确信某一产品或服务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必须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全部活动。

对企业内部来说是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活动;对企业外部来说是对所有的有关方面提供证据的活动。

QA的职责涉及企业采购、质检、销售、生产、售后服务质量相关的各个环节。

QC:

QualityControl质量控制。

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采取的微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检定等检验活动。

纯销:

是销售的延伸,关注商品的流向和销售的最后实现。

只有完全的、彻底的完成销售全过程,才算是实现了纯销。

即使商品已经售出,只要它还积压在客户的仓库里,或者积压在客户的客户的仓库里,都不能算作纯销。

纯销管理理论认为,只有被最终用户消耗掉的商品才算是最终实现了销售,这时厂家对商品的责任才算最终解除。

包装材料(PackagingMaterial):

药品包装所用的任何材料,包括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印刷包装材料,但不包括发运用的外包装材料。

分为内包材(直接与药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外包材(不直接与药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印刷性包装材料(印有文字、数字、符号等的包装材料,如说明书、标签等)

包装(Packaging)

待包装产品变成成品所需的所有操作步骤,包括灌装或充填以及贴签。

但无菌生产工艺中产品的无菌灌装,以及最终灭菌产品的灌装通常均不视为包装。

操作规程(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s)

指阐述药品生产直接或间接相关操作、注意事项及应采取措施等的文件。

成品(FinishedProduct)

已完成生产所有操作步骤和最终包装的、可供销售和使用的产品。

产品(Product)

指药品的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或成品。

重新加工(Reworking)

将某一生产工序生产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一批中间产品或待包装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采用不同于常规的生产工艺进行再加工,以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

纯化水(PurifiedWater)

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的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待包装产品(BulkProduct)

尚未进行最终包装但已完成所有其它加工工序的任何产品。

待验(Quarantine)

指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或成品,采用物理手段或其它有效方式将其隔离,在允许用于投料生产或上市销售之前所处的搁置、等待做出合格、不合格决定的状态。

发放(Distribution)

指企业将产品发送到经销商或用户的一系列操作,包括配货、运输等。

返工(Reprocessing)

将某一生产工序生产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一批中间产品或待包装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返回到之前的工序,采用经验证的生产工艺进行再加工,以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

放行(Release)

指质量管理部门的指定人员对一批物料或产品进行质量评价,作出批准使用或准予投放市场或其它决定的判断的操作。

工艺规程(ProcessingInstruction)

为生产特定数量的成品,规定所需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加工说明(包括中间控制)、注意事项的一个或一套文件,包括生产工艺规程和包装工艺规程。

供应商(Supplier)

指物料的销售方,包括生产商、经销商、代理商、重新包装和重新贴签的销售方。

回收(Recovery)

在某一特定的生产阶段,将以前生产的数批符合相应质量要求的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加入到另一批次中的操作。

计算机化的系统(ComputerizedSystem)

报告或自动控制过程中使用的数据输入、电子处理和信息输出的系统。

交叉污染(Cross-contamination)

原辅料或产品与另外一种原辅料或产品之间的污染。

校准(Calibration)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一个测量、记录、控制仪器或系统所指示的量值(尤指称量)或实物量具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参照标准所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活动。

阶段性生产方式(CampaignProduction)

指在共用产品的生产区内,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生产某一产品,再对相应的共用生产区、设施、设备、工器具等进行彻底清洁,更换生产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方式。

洁净区(CleanArea)

需要对环境中尘粒及微生物污染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防止该区域内污染物的引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批(Batch/lot)

经一个或若干加工过程生产的具有预期均一质量和特性的一定数量的原辅料、包装材料或成品。

为完成某些生产操作步骤,可能有必要将一批产品分成若干亚批,然后再合起来成为一个最终均一的批。

在连续生产情况下,批必须与生产中具有预期均一特性的确定数量的产品相对应,批量可以是固定数量或固定时间段内的产品。

例如:

口服或外用的固体、半固体制剂在成型或分装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一次混合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口服或外用的液体制剂以灌装(封)前经最后混合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批号(Batch/lotNumber)

用于识别一个特定批次的具有唯一性的数字和(或)字母的组合。

批档案

用于记述每批药品生产、质量检验、销售的所有文件和记录,可追溯所有与成品质量有关的历史和信息。

气锁间(AirLock)

设置于两个或数个房间之间(如不同洁净度级别的房间之间)的具有两扇或多扇门的隔离空间。

设置气锁间的目的是在人员或物料出入其间时,对气流进行控制。

气锁间有人员气锁间和物料气锁间之分。

企业(Manufacturer)

在本规范中如无特别说明,企业特指药品生产企业。

确认(Qualification)

证明任何厂房设施、设备正确运行并实际上可导致预期结果的活动。

生产(Production)

物料和各种产品的采购、药品的加工、质量控制、审核放行、贮运及相关控制等所有作业的总称。

生物制品(BiologicalProduct)

是指以微生物(细菌、病毒、噬菌体、立克次体、寄生虫等)、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生物材料,应用传统或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退货(Returns)

将有或无质量缺陷的药品退还给生产企业或销售商。

物料(Material)

指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

就药品制剂而言,原料特指原料药;就原料药而言,原料是指用于原料药生产的除包装材料以外的其它物料。

物料平衡(Reconciliation)

产品或物料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

污染(Contamination)

在生产、取样、包装或重新包装、贮存或运输过程中,具有化学或微生物特性的杂质或异物引入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中或其表面。

系统(System)

相互影响的活动和技术以一种有意识控制的方式结合而成的一个有组织的整体。

验证(Validation)

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印刷包装材料(PrintedPackagingMaterial)

指印有内容、式样、文字需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包装材料,如印字铝箔、标签、说明书、纸盒等。

原辅料(RawMaterial)

除包装材料之外,药品生产中使用的任何物料。

对药品制剂而言,原辅料包括原料药和辅料。

外购的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视同为原辅料。

原料:

一般指用来加工生产的物质,在药品生产中,是指药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投入物,辅料除外。

辅料:

药物被加工成各种类型的制剂时,绝大多数都要加入一些无药理作用的辅助物质,这些辅助物质被称为辅料。

质量保证(QualityAssurance)

是指为确保产品符合预定用途所需质量要求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总和。

质量标准(Specification)

详细阐述生产过程中所用物料或所得产品必须符合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是质量评价的基础。

制药用水(WaterforPharmaceuticalUse)

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

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

中间控制(In-processControl)

为确保产品符合有关标准,生产中对工艺过程加以监控,以便在必要时进行调节而做的各种检查。

可将对环境或设备控制视作中间控制的内容。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Product)

指完成部分加工步骤的产品,尚需进一步加工方可成为待包装产品。

效价

效价:

指某一物质引起生物反应的功效单位,可用理化方法检测,也可用生物检测方法测定。

  抗生素的计量单位。

  抗生素依性质不同,分别以重量单位或效价单位来计量。

  

(1)理论效价理论效价是指抗生素纯品的重量与效价单位的折算比率。

一些合成、半合成的抗生素多以其有效部分的一定重量(多为1μg)作为一个单位,如链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等均以纯游离碱1μg作为一个单位。

  少数抗生素则以其某一特定的盐的1μg或一定重量作为一个单位,例如金霉素和四环素均以其盐酸盐纯品1μg为1单位。

青霉素则以国际标准品青霉素G钠盐0.6μg为1单位。

  一些常用抗生素的理论效价,如下:

  链霉素碱1000单位/mg

  链霉素硫酸盐798单位/mg

  土霉素碱1000单位/mg

  土霉素碱(含二分子结晶水)927单位/mg

  土霉素盐酸盐927单位/mg

  红霉素碱1000单位/mg

  红霉素碱(含二分子结晶水)953单位/mg

  红霉素乳糖酸盐672单位/mg

  金霉素盐酸盐1000单位/mg

  四环素盐酸盐100O单位/mg

  四环素碱1082单位/mg

  青霉素钠1670单位/mg

  青霉素钾1598单位/mg

  普鲁卡因青霉素1009单位/mg

  苄星青霉素(长效西林)1211单位/mg

  新霉素1000单位/mg

  卡那霉素1000单位/mg

  多粘菌素B10000单位/mg

  庆大霉素1000单位/mg

  巴龙霉素1000单位/mg

  说明:

表中各抗生素的理论效价系折算的标准。

各抗生素的盐类的理论效价是根据标准计算出来的。

  非合成的抗生素通常采用特定的单位来表示效价,如制霉菌素等,不采用重量单位。

  

(2)原料含量的标示理论效价是指抗生素纯品的效价单位与重量(一般是mg)的折算比率。

但实际生产出来的抗生素原料都含有一些许可存在的杂质,不可能是“纯品”。

如乳糖酸红霉素的理论效价为672单位/mg。

而中国药典规定此药按干燥品计算,每1mg的效价不得少于610个红霉素单位。

所以产品的实际效价(含量)在610单位/mg~672单位/mg之间,需要在瓶上标出具体数字。

  在制备制剂时需进行计算,如用效价为650单位/mg的乳糖酸红霉素原料来制备25单位/mg的软膏1300g,需取用原料量计算如下:

  (25单位/mg)/(650单位/mg)×1300g=50g(称重)

  (3)处方计量单位药剂制品标示的和处方上开写的抗生素重量单位数均指该抗生素的纯品量。

如硫酸链霉素1g,系指含有链霉素纯品1g(1百万单位),因此又称为重量效价单位。

如果处方开写硫酸链霉素1g,需用称重法取药时,则应按原料实际含量,通过计算求得应称取的重量。

  在微生物学方面,效价(titre,titer)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数(plaque-formingunit,pfu)或感染中心数(infectivecentre)。

测定效价常用且较精确的方法称为双层平板法(twolayerplatingmethod)

第三章制药行业生产特点

3.1生产特点

·过程化生产企业,具有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管道式生产、生产过程连续性较强、不可中断、物料连续性、库存量大和库耗量大。

·生产的工艺流程经严格审批,每一个生产企业的生产品种固定,批量大,生产设备投资高,工艺固化。

·采用大规模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技术成熟,控制生产的工艺条件的自动化设备比较成熟,例如,DCS、PLC,因此,生产过程多数是自动化,生产车间的人员主要是管理、监视和设备检修。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各种主产品、副产品、废品、回流物等,且有严格的批号管理。

例如,制药业中的药品生产过程要求有十分严格的批号记录,从原材料、供应商、中间品以及销售给用户的产品,都需要记录,当出现问题,可以通过批号反查原料的来源、生产部门、生产日期等。

·生产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GMP标准进行生产。

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质量保证与质量检测。

质量部门一般由质量保证部(QA)和质量检测部(QC)构成。

QA和QC相互配合,负责对质量全过程进行管理。

3.2生产控制特点

基于上述医药工业生产的大批量、工艺流程基本不变、产品较稳定的特点,医药工业的生产过程控制、制造执行控制、企业资源管理三个层次有其特定的控制方法。

  医药工业物流连续,所以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衔接很紧密,是相耦合的。

连续过程的生产特点决定所有的生产过程、检测等功能都融于一体,不可分开。

生产过程主要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控制设定点,选择适当的控制算法等达到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优质低耗的生产目标,过程控制在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医药企业连续稳态运行是安全、优质、低成本、高利润的关键,因此,其各部分间的功能分配及相对重要程度与离散生产控制很不相同,智能化生产调度系统是其生产指挥中心,调度系统将协调从原材料、能源供应、生产到产成品发货的各工序环节,以达到生产过程不间断,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大利润的目的。

针对制药企业的生产特点,企业资源管理层次的子系统关注产品配方管理、设备管理、生产计划优化管理、批次管理和质量管理。

以实现有效降低企业的物耗,提高原料利用率;专用设备高效运转,保证产品质量,合理分配和调度企业的有效资源;根据产品的产出比例关系以及它们的价格、市场需要等,进行优化排产,以便合理利用资源及适应市场需要,使企业处于最佳生产状态;根据GMP的要求,建立车间批生产记录的跟踪系统;及时准确地收集各环节的质量检测数据,有力地对质量进行监督,并与药品批号管理相结合,使质量数据跟踪到批,使产品质量数据具有可追溯性。

目前国际上医药工业信息集成较为通用的ERP/MES/PCS三层框架,见下图。

ERP从企业全局角度对经营与生产进行的计划方式,是制造企业的综合集成经营系统。

MES是介于ERP与生产控制之间的生产管理层,它是工厂层调度,分配、发送、跟踪、监控与控制、实时测量并报告生产信息的生产执行系统。

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全局控制的最下层,它通过完整的工业控制网络,驱动、监测、反馈、协调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有设备的协同运转,完成生产加工过程。

集常规控制、先进控制、在线优化、生产调度、经营决策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当前医药工业智能化发展的趋势,能实现贯穿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共享,构造的是一个向内包括工厂,向外包括供货商和市场的信息流的闭环。

系统符合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结构“扁平化”的思想。

而且,ERP技术和MES技术面向供应链,基于Internet,高度柔性生产,高度适应多变的市场,符合敏捷制造的思想,是未来企业管理模式发展的方向。

第四章生产工艺特点

4.1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系指以天然或人工改造的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或生物组织及代谢产物等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等相应技术制成,并以相应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的生物活性制品,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传染病或其他疾病。

附:

生物制剂工艺流程图(以基因工程冻干粉针剂为例)

4.2粉针剂

注射用无菌粉针末简称粉针。

凡是在不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如青霉素G、先锋霉素类及一些医用酶制剂(胰蛋白酶、辅酶A等)及血浆等生物制剂均需制成注射用无菌分末。

根据生产工艺条件和药物性质不同,将冷冻干燥法制得的粉末,称为冻干针;而用其他方法如灭菌溶剂结晶法、喷雾干燥法制得的称为注射无菌分装产品。

粉针剂的生产必须在无菌室内进行。

附:

粉针剂(冻干)生产工艺流程图

4.3大输液

大输液又名可灭菌大容量注射剂,是指将配制好的药液灌入大于50ml的输液瓶或袋内,加塞、加盖、密封后用蒸汽热压灭菌而制备的灭菌注射剂。

附:

大输液生产工艺流程图

4.4小容量注射剂

小容量注射剂指将配制好药淮灌入小于50ml安瓿内的注射剂。

附:

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4.5滴眼剂

滴眼剂系指以药物配制蝗供眼用的澄明溶液或混悬液,用以诊断或治疗眼部疾患。

附:

滴眼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4.6口服固体制剂

口服固体制剂包括片剂、胶囊、颗粒剂等。

附:

生产工艺流程图

4.7口服液体制剂

口服液体制剂是指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的供内服的液态制剂。

包括糖浆剂、口服液、酒剂、合剂、煎膏剂、汤剂等。

附:

口服液体制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4.8原料药

原料药系指以化学合成、DNA重组技术、发酵、酶反应方法或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制得,它是加工药物制剂的主要原料。

附:

原料药生产工艺流程图

4.9中药制剂

中药制剂系指以中药材、中药饮片或中药提取物为原料,以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剂型和规格的制剂。

附:

中药提取生产工艺流程图

第五章制药行业关键需求

按照国家的强制要求,制药企业都通过了GMP认证,所以无论是在组织结构设置、人员素质、管理机制建设还是在日常经营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较好的基础,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管理体系。

这一点,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是具有天然的优势的。

但是,有的企业由于缺乏良好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作支撑,导致管理体系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体系和执行是两张皮,或者对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监控的情况。

从总体来说,制药企业信息化需求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规范化管理企业的各类基础数据档案;

2、优化计划模式,实现企业供应链的供需平衡;

3、实现GMP与业务的一体化,保证GMP规范在业务过程中得到有效执行;

4、优化和固化企业的业务流程,规范企业的日常管理;

5、实现对车间的现场管理,实现精细化的统计分析和考核;

6、实现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

7、加强对渠道、终端以及销售费用的管理,以提高整个销售体系的效率,降低销售费用;

8、建立辅助决策工具,为企业中高层的科学决策服务。

下面,主要针对制药企业特有的重要的内容进行描述。

总体来说,相对于其它行业,制药行业具有特殊性,主要因为其所生产的产品直接关系到人的康复、保健、生命安危,所以制药企业的管理除应符合一般企业管理要求外,还应符合以质量为核心的管理要求,这也是《药品质量管理法》所要求的。

首先,制药行业是一个被严格监管的行业,主要体现在强制GMP认证、价格管制等;其次,由于药品本身的特殊性(即: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消费决策主体的转移),导致制药行业在经营活动中(特别是药品推广和销售)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

5.1GMP管理

5.1.1GMP概述

GMP是药品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参与药品生产的人,生产药品所使用的厂房、设施、原辅材料、生产方法、监控措施及售后处理等均做出应该达到的标准,为保证药品质量并把发生差错、混药、各类污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规定了必要条件和最可靠的办法。

在国际上,GMP已成为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一套保证药品质量的系统的、科学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不仅通过检验证明达到质量要求,而且通过全面管理和严密监控获得预期质量。

可以防止生产过程中药品的污染、混药和错药。

5.1.1.1GMP定义

"gmp"是英文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良好作业规范」,或是「优良制造标准」,是一种特别注重制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