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3190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docx

《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docx

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烘焙食品面包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及相关法律法规4

1、行业管理体制及主管部门4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4

二、行业发展概述5

1、国际烘焙行业发展概况5

2、我国烘焙行业发展概述6

(1)我国烘焙行业概况6

(2)我国烘焙行业的发展前景7

3、面包行业发展概述8

(1)我国面包行业概况8

①面包制造行业集中度较低,生产企业之间的差距比较明显8

②在制造领域,生产加工趋于专业化和标准化9③在消费领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需求呈现出层次

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对品牌的认知度越来越高9

(2)我国面包行业的发展前景10

①产品差异化更加明显11

②营销网络和渠道建设将成为竞争的主要因素11

③品牌消费进一步增加12

三、行业竞争格局12

1、烘焙行业竞争格局12

2、面包行业竞争格局13

四、行业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14

五、本行业进入壁垒15

1、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资格15

2、品牌知名度15

3、销售渠道建设和管理能力16

4、生产规模16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6

1、有利因素16

(1)政策提供有力支持16

(2)消费品零售行业的增长促进面包行业发展17

(3)人均收入和支出增加促进面包消费升级17

(4)产业整合速度加快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18

2、不利因素18

(1)市场进入门槛过低18

(2)行业发展受制于融资难的问题19

七、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及行业特性19

1、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19

2、行业经营模式21

(1)“中央工厂+批发”经营模式21

(2)连锁店经营模式22

3、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23

八、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24

一、行业监管体制及相关法律法规

1、行业管理体制及主管部门

行业受到国家行政体制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负责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国家质检总局及下属各局负责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和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国家工商总局及下属各局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为烘焙行业的自律组织。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相关的重要国家或行业标准如下

二、行业发展概述

烘焙食品是以面粉和酵母为基本原料,添加盐、糖、油脂、乳品、鸡蛋、水和添加剂等,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手段烘焙而成的方便食品。

烘焙食品除了常见的面包、蛋糕、饼干之外,还包括我国传统大众食品如月饼、烙饼、锅盔、点心、馅饼等。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调整和生活品质的提高,携带方便化、品种丰富化、口味多样化的烘焙食品将保持稳定的增长。

1、国际烘焙行业发展概况

烘焙食品在欧美国家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作为主食,面包和饼干等烘焙产品在西方家庭的三餐中占据着主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食品的质量和口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烘焙食品的品种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烘焙行业在各国快速发展,在数量、质量、生产工艺和技术等方面均不断提高,市场规模总体呈扩大趋势。

烘焙食品作为西方国家生活的必需品,产业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市场规模较大并已趋于稳定;在亚洲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烘焙行业发展时间虽短,但是近年来消费者对烘焙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工艺流程的不断完善,烘焙食品以其品种丰富、口味大众、用途多样、携带方便的众多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经济发展和各国国民收入的提升,烘焙行业总体销售收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我国烘焙行业发展概述

(1)我国烘焙行业概况

烘焙食品于20世纪80年代从香港台湾地区引入中国大陆,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西方食品、原料和技术的进入,我国的烘焙行业从20世纪末开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根据《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数据统计,2010年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61万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247%,食品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81%提高到2010年的88%,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增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作为食品工业的重要分支,烘焙行业的利润总额从2011年的13830亿元增至2014年的20272亿元,烘焙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食品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比较稳定,从2011年的119%增至2014年的120%。

(2)我国烘焙行业的发展前景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年平均增长都保持在7%以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和食品消费支出的年平均增长都保持在9%以上。

随着“十二五”时期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将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对食品的消费也将从生存型消费加速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转变,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

“十二五”期间随着居民对西方食品接受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食品消费进一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也将推动烘焙食品消费总量持续增长。

3、面包行业发展概述

(1)我国面包行业概况

我国面包行业作为烘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到我国消费者领域。

20世纪90年代,外资厂商通过油脂、酵母、食品添加剂等原料生产技术的推广和销售进入到中国市场,促进了面包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面包行业已经度过了初创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成长期。

我国面包行业按生产经营模式分为两类,一种是在销售区域设立中央工厂,对本区域产品进行统一生产和集中配送,将产品以批发的形式销售给商场超市和经销商,这种模式通过标准化的产品和包装提高生产效率,增强规模效应;另一种是设立连锁面包店,将其开设在城镇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和居民区,通过可视化操作和专业化的现场加工,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在产品质量、口感和新鲜程度等方面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开放和发展,整个市场的大型烘焙企业规模呈扩大趋势,工业化烘焙的经营模式逐步占领市场,形成跨地区的企业和名牌产品。

我国面包行业以现代食品科学技术为基础,从早期的作坊式生产逐步向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过渡,形成了一个完整和成熟的体系。

总结而言,我国面包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如下特点:

①面包制造行业集中度较低,生产企业之间的差距比较明显

目前我国面包市场中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数量多且分散,其中,

跨地区经营的知名面包生产厂商较少,此类企业生产设备投入较大,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绝大多数面包生产厂商属于地方区域内的中小型企业,生产和销售规模较小,生产工艺基本以小作坊生产为主,此类企业数量虽多,但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②在制造领域,生产加工趋于专业化和标准化

随着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国家和行业标准在原料、生产工艺、产品和检测等方面制定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面包生产企业加强与原料供应商、行业协会的合作,在原料、食品添加剂的选择,生产工艺和包装的设计等方面加强专业化协作,为产品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③在消费领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需求呈现出层次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对品牌的认知度越来越高

近年来,国外面包品牌和香港、台湾制造商大批进入内地市场,在产品质量、营销和服务等方面为国内的面包品牌做出了积极的榜样,带动了整个面包行业的发展。

随着认知度的普及以及产品质量的提升,面包行业呈现品牌消费和高档消费发展的趋势。

消费者关于品牌需求的一方面代表了对品牌企业食品质量和卫生安全的信任,另一方面品牌企业可以将产品的特性和文化更好地融入到消费者的喜好之中,使消费者形成品牌依赖效应。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作为烘焙行业的重要分支,糕点面包

制造行业的利润总额从2011年的4689亿元增至2014年的8242亿元,糕点面包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烘焙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逐年增长,从2011年的3168%增至2014年的3706%。

(2)我国面包行业的发展前景

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面包的种类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变化过程,随着面包作为健康方便食品的首选产品之一,消费者对面包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正日益提升。

中国的面包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步入正轨,国外知名的面包生产厂商在中国市场不断投入资金和技术,如今,品牌、营销和管理三个要素实现差异化和专业化的企业能够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

未来几年,国内面包行业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①产品差异化更加明显

随着产品品质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面包选择将更加注重安全、营养和时尚,面包制造企业也将针对不同消费能力、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消费者推出特色明显、不同类别的产品。

在原料方面,通过选用不同营养成分的谷物、豆类、蛋奶等原料,配合产品定位,补充各种年龄、体质消费者之所需。

例如针对学生群体设计蛋白质含量较高、富含热量的食品,针对体质虚弱的老年人设计便于吸收的食品;在口味方面,除了消费者熟悉的原味、甜味和咸味面包外,企业将参考不同国家和地域风格,推出更多带有各地特色创新口味的食品。

在包装上,面包生产企业将根据节日宣传需要设计更加精致、富有特色的包装。

随着产品与消费者心理距离的不断拉近,未来能够迎合消费者不同偏好的产品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②营销网络和渠道建设将成为竞争的主要因素

未来面包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网络和渠道的建设能力,拥有丰富的营销网络和高效、优质销售渠道的企业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将获得更多机会。

网络和渠道建设主要体现为营销网络的快速扩张、对渠道的有效管理。

目前能够在全国多个地区生产经营的面包企业较少,大部分仅在当地具备生产和销售优势,根据面包保质期短,运输半径小的特点,利用当前面包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在各地布点将非常有利于优势企业提高市场份额。

渠道管理需要与营销网络的发展同步提升,如何拓宽和巩固与零售商超、经销商之间的

关系,成为营销网络和渠道建设未来发展的关键。

③品牌消费进一步增加

国内面包企业数量众多,多为地方性企业,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随着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行业进入门槛的提高,产品品质低,缺乏特色的企业会逐步退出市场,而跨区域生产经营的企业将投入更多的精力在食品安全、产品研发、包装设计等方面,重点关注消费者习惯和口味的偏好,迎合更多的消费者,在产品拉近与消费者心理距离的同时进一步树立自身品牌,广泛获得市场的认可,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行业竞争格局

1、烘焙行业竞争格局

随着烘焙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外的烘焙企业依靠多年的生产管理经验,充足的资金实力,不断进入各国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宾堡等“中央工厂+批发”式厂商是世界规模较大的烘焙生产企业,其产品和业务遍布世界几大洲。

台湾85度C、克莉丝汀、面包新语等作为饼屋的代表依靠其产品的多样化和连锁店的经营模式在中国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国内烘焙行业生产企业较为分散,各个省市都具备一定规模的烘焙品牌,但是跨区域的烘焙连锁企业较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规模以上

烘焙食品企业共有1,279家,从业人员312万人。

2、面包行业竞争格局

从国际上看,面包行业的发展较为成熟,“宾堡”等欧美厂商和“山崎面包”、“巴黎贝甜”等亚洲品牌主导着本国的消费市场,并陆续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向中国的面包市场渗透。

从国内市场上来看,采用“中央工厂+批发”模式进行生产经营的有“宾堡”等国外品牌和“桃李”等国内品牌,其主要通过商场超市等销售终端将产品投向市场,与同样以商场超市作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当地品牌竞争市场份额;采用连锁店模式的有“山崎面包”、“巴黎贝甜”等国外品牌和“克莉丝汀”、“好利来”、“味多美”等国内品牌,其通过现场制作并销售新鲜的面包食品,定位于中高端消费群体,与当地商业区经营多年的饼店竞争市场份额。

无论哪种模式国内面包制造企业都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

总体上,我国面包行业的集中度依然较低,产品竞争激烈且同质化现象严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包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食品安全、质量、营销、服务和管理等非价格因素在行业竞争中的作用将逐步体现,在发展过程中小型生产加工作坊将不断被淘汰,具备品牌知名度、规模效应的企业将得到持续发展,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目前国内面包生产企业较为分散,跨区域的面包生产企业较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食品报的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上万家糕点面包生产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资格,但全国年主营业务收

入超过2,000万元的规模以上的糕点面包生产企业仅有621家。

四、行业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

根据Wind数据库的统计,近几年烘焙行业和糕点面包制造行业的毛利率和利润率均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2012年-2014年烘焙行业的毛利率为2123%、2116%和2032%,2012年-2014年糕点面包制造行业的毛利率为2413%、2310%和2241%。

总体而言,糕点面包制造行业的毛利率略高于烘焙行业。

注:

麦趣尔毛利率仅指烘焙食品业务毛利率;根据公开信息暂无麦趣尔烘焙食品业务部分销售净利率,故采用麦趣尔整体销售净利率。

由上表可见,克莉丝汀、面包新语等以连锁店为主要经营模式的公司毛利率高于克明面业、三全食品等主要以“中央工厂+批发”作为经营模式的公司。

但是“中央工厂+批发”经营模式的公司销售和管理费用率相对较低,销售净利率高于连锁店经营模式的公司。

五、本行业进入壁垒

1、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资格

2005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建立全面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主要包括生产许可制度、食品质量安全强制检验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

生产许可制度要求生产加工食品企业必须符合生产资质,并能够按规定获取食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检验制度指生产的食品必须接受检验,只有检验合格的食品方能够出厂销售;市场准入制度要求企业生产加工的食品必须符合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卫生指标和标签标识等安全方面的规定,经检验合格并加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

从2006年9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将包括面包在内的28大类产品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未获得生产资质的企业一律不得进行面包的生产业务。

随着国家对食品质量要求的日趋严格,市场准入标准会进一步提高,已经具备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资格的企业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先机。

2、品牌知名度

面包行业正在经历从价格竞争到品牌竞争的过渡,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饮食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消费者将更加看重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在市场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品牌无疑成为食品安全的重要代名词,对于食品行业,品牌的确立需要长期的时间和资金的积累,而已经形成品牌知名度的企业将在发展中获取更多的机会。

3、销售渠道建设和管理能力

面包属于快速消费品,销售渠道不仅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的终端,也是将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的直接途径。

行业内的企业主要通过商场超市、连锁店面和经销商进行销售,如何在完善营销网络、扩大市场范围的基础上辅以全面的渠道管理是行业企业普遍思考的问题。

建立和管理销售渠道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还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从而在渠道层面形成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

4、生产规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包逐步成为生活必需品,在市场能够消化的前提下,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有助于提高生产资源和销售渠道利用效率,降低单个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

生产规模往往受制于土地、厂房、生产设备等重要资源,而购买和控制这些资源需要具备大量的资金储备,此外,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将拥有更多的管理经验,这些经验有助于企业提高设备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政策提供有力支持

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发布的《食品工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提高焙烤等面制食品专用粉、营养强化粉、全麦粉等比重,加快推进传统面制主食品工业产业化,加快方便食品新产品开发,向多品种、营养化、高品质方向发展,开发风味多样、营养强化的焙烤食品,满足市场细分需求。

根据《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方便食品制造业产值将达到5,300亿元,年均保持30%的增长率,方便主食、方便休闲食品行业的收入将分别达到800亿元和1,000亿元,我国将形成50个以上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食品工业企业。

包括面包在内的烘焙食品既可以作为主食用于正餐,又可以作为休闲食品用于日常零食、旅游消费,烘焙食品的地位和作用将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不断加强。

(2)消费品零售行业的增长促进面包行业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00年至2013年我国GDP从

99,215亿元增至568,8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4%,在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呈现了加速增长的态势,2000年至201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9,106亿元增至

234,3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8%,未来经济的增长将继续带动国内消费品需求的持续增长,也将促进了面包行业的不断发展。

(3)人均收入和支出增加促进面包消费升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00年至2013年我国在岗职工年平

均工资由9,371元增至52,379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2%;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6,280元增至26,955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9%;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消费性支出从4,998元增至18,023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4%。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食品消费性支出从1,971元增至6,312元,年复合增长率94%。

随着人均收入和支出的持续增加,消费者对于食品选择范围更加广泛,更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生活品质,产品美观、包装精致、口味丰富、大众化的面包食品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随着面包频繁出现在工作和生活中并逐步成为生活必需品,其未来的生产和销售将会获得更多的增长空间。

(4)产业整合速度加快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

目前,国内取得糕点面包生产资格的生产厂商共有上万家,但各地区仍存在大量生产作坊,其生产规模较小,产品价格较低,导致国内行业竞争加剧。

大多作坊生产出的产品虽然价格低廉,但是食品安全存在众多隐患,可以预见,品质低下、品牌影响力较弱的面包生产厂商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行业的集中度将越来越高;一些具备生产规模和优质品牌的面包企业将在未来的竞争环境中显现优势,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2、不利因素

(1)市场进入门槛过低

面包行业作为食品制造业,小规模生产所需固定资产投资和原材

料采购价格相对较低,导致众多地方性的生产企业和加工作坊不断涌现。

行业参与企业数量众多,但大部分规模小,食品安全性和质量较低;受制于地域和资金等方面,市场开发和渠道管理能力有限,产品同质化情况严重,更多依靠地理和价格的优势争夺市场份额,导致跨区域面包生产企业较少,行业竞争无序。

另外,由于我国法制建设并不完善,存在大量抄袭、模仿品牌企业产品形状、包装的情况,给品牌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了整个行业水平的提升。

(2)行业发展受制于融资难的问题

对于规模生产企业,在采购方面,面包原材料、设备采购需求集中,资金用量较大,在销售方面,运输受到地域、保质期的影响范围有限,再加上通过连锁店等方式销售负担的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较高,因此行业大多企业利润率偏低,靠自我积累发展的能力不足,存在大量的融资需求。

但是行业由于自身特性普遍难以获得金融支持,一方面行业中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受到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关注度较低,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盈利能力较弱,信用等级偏低,较难获得信贷方面的融资,制约了行业的整体发展。

七、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及行业特性

1、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面包的生产和加工从最初的手工制作、半自动化生产到部分企业的工业化规模生产,经历了较长的时代变迁。

过去的面包大多来源于

小作坊的生产加工,产品质量较低,食品安全得不到合理保证。

现阶段人们对于面包消费更多关注健康与品质,为了保证生产出口味丰富、产品附加值高、质量稳定、符合食品安全的面包产品,生产工艺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设备的精密化程度也需要相应提升。

行业技术水平体现在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两个方面,而目前我国面包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的技术均不高,主要原因在于:

在研发设计方面,国内大部分面包生产企业缺少专业的研发人员,对市场面包产品的形状和口味进行跟风与模仿,对产品内在品质关注不足,产品形状和口味较为单一,包装图案设计粗糙,缺少文化内涵;在生产制造方面,企业多采用手工化和半自动设备进行生产,生产条件与设备较为落后,自动化程度过低,在生产过程中缺乏工艺参数、生产指标、食品安全的生产控制,产品工艺和质量难以得到合理保证。

行业内的少数大型面包生产企业近年来不断加强面包研发和生产的投入,在研发设计方面,行业领先企业设计了多种外形美观,口味符合大众的食品,丰富了产品结构,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在包装工艺上,设计更加美观和精致,包装选材也更加考究。

在生产制造方面,生产机器从半自动国产到现在引用来自德国、日本的高端生产设备,全自动生产线流水化生产,生产产品质量和标准化程度大幅提高,自动包装机的使用也提高了包装的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提高生产力。

随着科研的不断投入,产品工艺不断优化创新,企业对出厂产品的检测能力也逐步增强,从而提高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大型面包生产企业的发展为中小面包企业在产品研发和生产加工方面做出榜样,带动了整

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2、行业经营模式

行业根据规模和销售渠道的不同,主要分两种经营模式:

(1)“中央工厂+批发”经营模式

企业在各个城市设立生产加工工厂,通过流水生产线和现代化的生产设备进行食品的生产和加工,以工厂为圆心,通过集中物流配送,将产品批发给本地及周边城区的商场、超市或经销商再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这种经营模式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规模效应显著;在商场和超市中出现的面包更像生活中的必需品,销售群体比较广泛。

但培养一支成熟稳定的经销商队伍周期较长,建立与大型商超良好稳定的客户关系难度较大。

(2)连锁店经营模式

企业在城区周边设立工厂,制作成品或半成品,在市区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和居民区设立各式各样的烘焙连锁店,包括面包房、西饼屋等。

通过专门的物流配送将工厂制作的半成品或成品运送到市区门店进行现场加工、销售。

这种经营模式多定位于城市的时尚消费群体,店面装潢整洁精致,产品新鲜、形状美观,受到大量年轻人的青睐。

但维持店面的租售成本和营业管理费用需要大量资金,且烘焙产品售

价较高,宣传力量和对应的消费群体尚需进一步扩大。

3、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面包属于快速消费品,近年来已逐步成为生活必需品出现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面包消费市场受春节假期影响,第一季度销量略低,在北方地区冬天较为寒冷,受天气等因素影响,第四季度销量较高。

面包保质期存在差异,一般冬季5-7天,夏季为3-5天。

粽子、月饼等节日性产品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每年生产及销售主要集中在端午节、中秋节前。

面包的销售存在较强的区域性,由于产品保质期较短,因此考虑到运输成本,在现有物流的条件下,短保质期面包企业的销售半径较小,一般在200-300公里,销售范围仅限于工厂本地及周边的城市和地区。

从我国整体情况来看,面包等产品多在东部地区进行销售,西部相对较少,原因一方面是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消费者购买力较强,另一方面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较快,交通便利,物流发达,更适合面包的配送和销售。

随着西部大开发等政策不断落实,西部经济将快速崛起,差距将逐步缩小。

八、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

面包行业主要原材料是面粉、油脂和糖,关联的上游行业有面粉、油脂加工、油料作物的种植和糖类制造行业。

上游产业的发展直接决定了公司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这些行业市场化程度高,原材料供应充

足,上游行业稳步健康的发展也确保了面包制造行业所需原材料的稳定。

面包行业下游为经销商和各类销售终端,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