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3274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1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XXX市重点项目部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编制说明

第1节编制依据.doc

1.郑州铁路勘测设计院提供的《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阳村铁路专用线施工设计图》《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阳村车站施工设计图》及随招标文件一并提发给投标人的图纸及招标会议答疑资料。

2.铁道部颁布的现行有关施工规范及技术规程、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

3.现场调查资料。

4.我方企业管理水平、综合施工能力、技术装备及拟定参加本标段施工的人员技术素质状况。

5.我方以往在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第二章环保和环卫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环保法》及《水土保持法》在施工期间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爱惜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不任意破坏自然植被,并严格按业主意见实施。

二、按照设计文件和业主与当地环保部门签定的有关协议和要求选定弃土场,及时施作弃土场的永久性防护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三、按招标文件要求,进洞口仰坡及路基不得大面积刷坡,并注意自然植被的保护。

四、节假日及夜间22点至次日晨8点停止爆破作业。

五、空压机等噪音设备应采取隔音措施,以减少噪音扰民。

六、施工废水应引入沉碴池进行处理后,排入指定的区域,严禁随意乱排。

七、生活废水应经专门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八、为加强施工环境保护,所有运输机械均在燃油内加入TY燃油添加剂,以净化机械排放的尾气。

九、出碴运输车辆一律使用逢布严密覆盖,同时应对车辆进行清洗、出碴工作应在夜间进行。

十、爆破作业应采用多循环,短进尺、少药量,爆破后应洒水降尘。

四新技术在本工程中的运用

在本工程施工中,积极推广运用“四新”技术,光面爆破、湿喷技术,TY燃油添加剂以及隧道断面测量仪将会得到大力推广和运用。

一、采用光爆技术,将对隧道超欠挖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减少因超挖而引起的大量砼回填及欠挖引起的大量人工处理费用,也可为后序的初期支护及防水层施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场面。

二、积极推广湿喷技术和湿喷工艺。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湿喷技术明显优于干喷技术及潮喷技术、湿喷技术有如下两个优点:

1、喷射回弹量少,节约成本。

2、对施工环境污染小,基本上无粉尘污染,对劳动保护及环境保护有利。

三、TY燃油添加剂的使用

由我单位研制开发的TY燃油添加剂已获得成功,并已进入实用阶段,其优点是对无轨运输隧道施工的机械尾气进行净化,对CO、SO2及碳氧化合物的净化率达到40%以上,能有效降低隧道内各种机械排放的有害气体浓度,确保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

四、隧道断面测量仪的使用

积极推广使用我单位自行研制开发的断面测量仪,该测量仪具有操作简便、测量准确、缩短测量时间、减少测量强度,能准确分析出隧道超欠挖情况。

 

第1节编制原则.doc

1.本施组遵守招标文件、合同条款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各相关施工和设计规范、验收标准中各项规定和设计文件、图样、意图的各项要求进行编制。

2.工期安排根据业主对总工期和对各标段完工时间的要求,并结合我方实力统筹进行安排。

3.采用网络技术编制施工计划,抓关键工序,组织平行作业、流水作业,科学安排交叉作业,强调专业间的协同配合,避免窝工,杜绝返工,循序渐进,均衡生产。

4.充分考虑行车干扰、营业线上施工的特殊情况,以及冬雨季等对施工生产的影响。

5.本施组着重解决重点、难点、关键项目和主要施工技术问题,本着尽量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使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尽力组织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作业的原则进行编制。

6.合理进行施工现场场地布置,尽量做到永临结合,方便施工,尽可能少占耕地。

取土场偿还用地严格按照技术设计要求的数量予以保证。

7.标段内各个单项工程以服从标段整体施工安排为前提,尽可能均衡展开施工,以期用最节省的投入达到最佳的工期、质量效果,保证标段整体工期、质量、安全、效益等目标的全面实现。

8.从我方现有的技术装备水平和能力出发,积极引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以求提高效率、压缩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我方在技术创新、工程质量、施工管理上再攀高峰,再创佳绩。

9.依据我方管理体系和本标段的实际情况,成立“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总公司长平煤矿铁路专用线项目经理部”,将施工任务分解由四个施工分部承担施工,统一组织指挥管理。

全面落实工期、质量、安全、成本责任目标,在资源配置、过程控制、质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品和质量缺陷控制以及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尽可能提出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方法,并明确目标,以便在施工中采纳并取得最佳的效果,保证投标各项承诺的实现

第2节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doc

长平矿铁路专用线以及接轨站(西阳村车站)改造工程,包含路基、桥涵、轨道、房建、站场改造、电力、通信以及接触网改造施工。

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具体范围,明确地阐述了施工技术方案、方法、工艺流程、资源配置、工期进度安排及施工组织、质量要求、安全目标及措施、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针对既有营业线上施工,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和保证安全的措施,确保陇海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

第3节工程概况.doc

1、工程简介由我项目部承建晋城无烟煤业集团长平矿专用线工程位于高平市北端17公里处,基本与原长晋II级公路平行,属于太焦线改造工程,主要包括接轨站的改造施以及长平矿铁路专用线施工,工程范围包括:

路基——区间及站场土石方、路基附属工程;桥涵——中小桥、涵洞工程;轨道——正、站线及线路有关工程;信号——行车指挥设备、闭塞设备、联锁设备、其他信号设备;电力——供电线路、电源设备、其他电力工程;电气化——接触网、牵引变电工程;信号、电力、电气化房屋及附属、设备及安装工程;站场建筑设备、工务、其他建筑及设备;

2.本标段主要工程数量表(附后)

3.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水文地质:

专用线位于太行山脉南部于太岳山之间的长治盆地和晋城盆地之内,属山岭重丘区地形,冲积平原区、黄土丘陵区和基岩山区在本项目所在区域内呈不连续分布,主要以黄土丘陵区为主,沿线表面局部覆盖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素填土。

地下水埋深在2M以下。

局部地区为二叠系上统泥岩。

2)、水系、气象:

项目所在区域地表径流多由降水产生,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在625~681mm之间,降雨多发生在7、8、9月份。

项目所在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冬季干燥寒冷,夏季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7.9。

C—11.7。

C,最热月平均气温23。

C—29。

C,最冷月平均气温-7.6。

C—3.9。

C;年均冻土深度为31—57cm,无霜期180天;年平均降雨量在625~681mm之间。

3)、地震:

本标段地震烈度属6度,4)、交通条件:

本标段位于老长治—晋城II级公路与太焦铁路线之间,交通比较便利。

4、工程特点⑴.由于本段工程为国家干线太焦铁路线扩能改造工程,既有线行车密度大、车速高,施工对既有线行车影响大,同时施工也受行车干扰较大,因而对施工的精心组织、施工方案的合理优化、既有行车线的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⑵.本标段包括土建、信号、电力、电气化及其房屋附属等多方面工程,需要各专业共同组织施工,因而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尤其重要;⑶.站场改造施工中,场地狭小,不利于大规模使用大型施工机械;⑷.本标段涉及专业众多,且各专业施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统一、合理的安排施工计划对保证工期的顺利实现至关重要;⑸.将环保列入了重要的施工内容当中,须针对污染源和污染物的防治、施工期间环境污染的控制等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

第三章规范标准

第1节施工规范、规程

1.施工规范《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铁路工程地质技术规范》(TBJ12—96)《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302—96)《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210—2001)《铁路给排水施工规范》(TB10209—2002)《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铁路信号施工规范》(TB10206-99)《铁路信号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6-87)《铁路信号设计规范》(TB10007-99)《电气化区段信号安装图》电号9601《97型25周相敏轨道电路图册》通号(99)0047《铁路信号混凝土制品图册》电号9087《ZD6-D型电动转辙机安装图册》电号9137、9138《铁路电力施工规范》(TB10207-99)《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TB10208-99)

2.施工规程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TBJ102—96)《填土密度湿度核子仪测试规程》(TB/T10217—96)《既有铁路测量技术规则》(TBJ105—88)《行车组织规则》《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铁路施工安全规程(路基、桥涵、轨道、房屋建筑、给水排水)》《铁路施工技术手册(路基、桥涵、轨道、房屋建筑、给水排水)》

第2节验收标准

《铁路路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4-98)《铁路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5-98)《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210—96)《铁路轨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3-98)《铁路站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23—98)《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0-88)《铁路信号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TB10419—2000、J27—2000)《铁路电力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TB10420—2000)《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TB10421—2000)

第3节主要技术标准正线线路等级

Ⅰ级铁路正线数目:

双线(太焦铁路线)专用线限制坡度:

1‰到发线有效长度:

1050m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300m机车类型:

暂定客运SS9、货运SS4牵引种类:

电力牵引牵引质量:

普通4000t、货运重载5000t闭塞方式:

自动闭塞,货物列车最高运行速度:

55km/h

第四章质量

(一)质量目标依靠科技先导、体系保证、标准作业、程序控制等手段,紧紧围绕创优规划,大力实施精品工程战略,开展创优活动,确保实现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

全标段工程全部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站前优良率达到90%以上,四电工程优良率达到95%以上,房屋建筑工程优良率达到90%以上;

(二)质量保证体系

1.制度保证施工前建立起各项严格的质量保证制度:

⑴.质量责任制

a、项目经理质量责任制

①.项目经理是本工程项目第一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

负责组织开展质量体系活动,按照本投标承诺的工程质量目标,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保证措施。

②.负责在项目内部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规,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推动各项质量活动的展开,确保工程质量稳定提高,使业主满意,并积极争创名牌工程、精品工程。

③.负责组织收集和向业主提供质量证据,落实工程监理和业主提出的各项要求。

④.负责对按本工程项目的施工需要配置各种资源,保证项目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确保本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b、项目总工程师质量责任制

①.项目总工程师对本项目工程质量工作负技术责任。

②.负责指导各施工作业队的工程技术人员有序的开展技术管理工作;

③.负责本工程项目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④.负责组织制定和落实本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负责组织落实质量责任,纠正和预防质量通病,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有关技术难题,领导施工技术部和各专业工程师开展技术攻关和QC活动。

c、质检工程师质量责任

①.负责本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管理,参加编制、审核技术方案和具体措施,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制止违章作业,消除质量事故隐患。

②.责组织开展危险源和质量不良原因分析,开展事故预防活动。

③.负责向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质量宣传教育,对关键工序进行监控把关。

④.负责组织分解落实本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制订项目的创优规划,负责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按《验收标准》进行质量评定,对工程的检验状态进行标识,负责不合格品控制,参加最终检验和试验。

d、专业工程师质量责任制:

根据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e、机械设备工程师质量责任制:

根据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f、专业工程队长质量责任制:

根据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g、生产班组长质量责任制:

根据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h、兼职质检员质量责任制:

根据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i、操作工人质量责任制:

根据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⑵.开工报告审批制

⑶.设计文件复核制

⑷.分阶段技术交底制

⑸.物资设备检验制

⑹.隐蔽工程检查制

⑺.工序交接制

⑻.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制

⑼.验工质量签证制

⑽.质量教育检查制

2.质量保证专职机构

⑴.质检机构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领导小组,负责日常质量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及总工程师任正、副组长,成员由质量、施工、技术、物资、设备、计划、财务部门负责人组成。

施工现场设立专职工程质量检查组,负责质量工作的具体实施。

质检组组长由我方项目经理担任,项目副经理、项目部总工程师和中心实验室主任副组长,各专业及质检工程师、项目部专职质检员等为组员。

⑵.质量检查机构框图(附后)

3.质量自控制度

⑴.建立“自检、专检、互检”的质量“三检制”和工序前试验、工序中检查、工序结束验收的工作制度。

工序质量检查程序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专职质检员负责落实。

隐蔽工程检查先由项目部自检,再由项目经理部质量检查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填写好隐蔽工程检查证,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方可隐蔽。

⑵.坚持“三服从、五不施工、一个坚持”制度,即“进度服从计划,进度服从安全、质量,质量否决服从监理”;“施工准备不做充分不施工,试验未达到标准不施工,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未确定不施工,设计图纸没有审核方案、未进行优化不施工,现场没有进行技术交底及特殊工序没有《作业指导书》不施工”;“坚持工程质量未达标坚决进行返工”。

⑶.严格进货检验和试验制度。

进入工程现场的材料、设备必须由项目部材料人员对材料、设备的外观、质量、铭牌、规格、型号、数量、几何尺寸、质量证明文件等的符合性进行验证。

用于主体工程的重要工程材料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准使用,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材料禁止放行,紧急情况下必须紧急放行时须经项目经理批准。

⑷.严格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制度。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结束后,按铁道部现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时进行相应的工程质量检验和评定。

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检验评定记录由项目部技术人员填写;单位工程检验评定由项目经理部组织,项目部主管工程师负责准备并填写单位工程检验评定记录,项目经理部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负责核定记录,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参加评定,项目经理部各主管领导对评定结果负责。

⑸.严格最终检验和试验制度。

在进货和过程检验和试验均已完成,且结果满足规定要求后,最后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

其检验内容为竣工交验工程项目及分项、分部、单位工程是否全部达到验收标准,内在和外观质量是否达到创优目的、是否能够实现质量目标等。

4.工程质量奖惩办法

⑴.奖励:

a、能够坚持按施工规范和施工操作规程组织标准化作业,工程质量优良,质量记录真实、完整、及时,对工作突出的作业队或个人,给予通报表扬或100~500元的一次性奖励。

b、对荣获局级以上优质工程的项目,除进行表彰外,对其进行奖励,奖励金额为:

局级5000~10000元,省(部)级10000~20000元,国家级20000~100000元。

此项奖励主要奖励在创优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管理、技术、施工人员。

c、QC小组取得成果时,要及时整理资料上报,对获奖QC小组,根据获奖级别和注册人数给予一次性奖励。

⑵.惩罚

a、对质量工作薄弱,未实现质量目标的项目,将根据承包合同和其造成的影响进行处罚。

b、发生工程质量事故,要按照“三不放过”原则进行分析,并对发生质量事故的项目部和项目经理部及直接责任者给予经济和行政处罚。

c、凡经济损失超过20000元的重大、大事故,对直接责任人给予留路查看处分和行政处罚。

d、凡经济损失在1000元以上,不足20000元的一般质量事故,要进行严格分析,给予事故单位通报批评,并罚款3000元~5000元,直接责任者给予警告以上处分,并罚款300~600元;有关领导及施工、技术、质检人员写出书面检查,罚款20元。

e、对虽未造成事故,而使工程存在严重缺陷的项目部给予1000~3000元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100~200元罚款。

f、实施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违章指挥、违章施工、工作弄虚作假及明显质量问题者执行“质量问题通知书”制度,根据情节轻重程度,给予项目部500~2000元罚款,责任人100~500元罚款。

g、为保证本工程合同有效履行,对发现的不合格品及时评审处置,对屡次出现同一问题者,将给予项目部500~1000元罚款,给予个人100~200元罚款。

5.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⑴.施工准备阶段:

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进度计划,选用合格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对原材料、预制构件及半成品进行质量检测,对施工机械设备、仪表性能进行质量检测,对过渡、临时工程及施工现场环境进行质量检测。

⑵.施工阶段:

及时准确的进行施工技术、质量保证措施交底,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做到工程质量自检控制和工序交接质量控制,对中间产品质量控制做到先进行分项工程质量检查再进行分部工程质量检查。

⑶.竣工阶段:

先进行竣工质量自检和工程竣工资料的编制,再交由业主验收并签发交工证书。

6.质量保证体系框图(附后)

(三)工程试验、检验方法和制度

1.试验检测制度

⑴.试验检测工作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程。

⑵.从事试验检测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经考试合格发给的资质证书,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以事实为依据,不得弄虚作假,试验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施细则,质量负责人经常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并抽查。

⑶.试验检测仪器、仪表必须定期检测、标定,其精度要符合试验检测标准要求,使用前调试准确。

⑷.试验检测人员配合主管工程师根据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和施工工艺提出工程实施过程中材料的规格、运输方式、保管和使用的注意事项,并制订出正确的试验检测方法。

⑸.材料进场前,试验人员要配合材料管理员查验出厂合格证,并检验外观质量,主要工程材料必须取样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严格进场。

⑹.对重要和较复杂的检测项目,试验检测人员一般不少于二人,除仪器对数据能自动记录外,要由检验人员读数、记录人员复诵,以防数据在传递过程中发生差错;要求试验检测人员对技术复杂工程和关键工序在施工中全过程跟踪检验试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向施工负责人汇报。

试验检测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原始记录要完整无缺,真实可信,不得涂改。

⑺.试验检测人员应运用误差分析知识正确处理数据,不得擅自取舍数据,根据所得的数据按有关公式计算,结果由质量负责人复核,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对工程质量及施工方法的改进意见。

⑻.试验检测完成后,由试验检测人员填写试验检测报告,要求报告填写完整,作出正确的检验结论,最后由试验人或复核人签名。

总工签字。

2.试验检测方法

⑴.路基土石方工程

a、路基填筑前对填料进行土工试验,分析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佳干密度,粗粒土还要测定相对密度和地基系数。

本段土石方主要以填方为主,不同性质填料不得混填,大的土块必须碾碎后使用。

b、根据土工试验资料选定合适的路段作为填方路基的试验段,以确定正确的施工方法,如土的松铺及压实厚度、含水量的控制、机械配置、碾压遍数等,做到经济合理,以此指导填方路基施工。

c、填料取样试验采用环刀法:

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然后用钢丝锯子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并取余土测定含水量。

d、填料含水量控制:

根据不同土质及机械组合,控制最佳含水量。

要做到经常对填料含水量进行检测,当含水量较高时,采用对取土坑降水或在取土坑位置晾晒的方法处理;当含水量较低时,采用在取土坑提前洒水和路堤上洒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e、压实度检测:

细粒土和粗粒土采用核子密湿度仪,仪器要定期进行标准块标定试验检测,通过容积法对比试验确定干密度和含水量的偏值;砾石、碎石类的土质以相对密度和地基系数控制其压实度。

试验检测过程严格遵守检测标准,各项检测标准见下表:

路基基底试验检测项目及主要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表序号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频率主要仪器设备1土质鉴定各种土质土工试验仪器设备2地基承载力原位各段地基轻型动力触探仪3压实密度、含水率环刀法、核子密度仪法每段6个点环刀、核子密度仪4密度灌砂法每段6个点灌砂筒基床以下细粒土压实质量标准表检测方法检测指标质量标准环刀测定压实系数K(%)≥90核子密度仪测定压实系数K(%)≥90轻型动力触探仪测定地基系数(Mpa/M)≥设计

路基基床底层检测标准:

细粒土基床底层压实质量标准表检测方法检测指标质量标准环刀测定压实系数K(%)≥91核子密度仪测定压实系数K(%)≥91细粒土基床底层检测频度表检测方法检测频度跟踪检测复验抽检环刀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左中右各2,纵向点距不大于20M每层沿纵向每500M复测10点,纵向点距不大于60M,横向位置任选每层沿纵向每1000M复测10点,纵向点距不大于100M,横向位置任选核子密度仪每层沿纵向每200M检测6点,左中右各2,纵向点距不大于40M每层沿纵向每500M复测10点,纵向点距不大于60M,横向位置任选每层沿纵向每1000M复测10点,纵向点距不大于100M,横向位置任选K30荷载仪每层沿纵向每1000M复测10点,中间与边缘相间进行,点距不大于100M每层沿纵向每1000M复测10点,中间与边缘相间进行,点距不大于100M每层沿纵向每1000M复测10点,中间与边缘相间进行,点距不大于100M基床表面整修检测:

基床表层外形尺寸检验标准、频次表检查项目允许偏差范围频次纵断面高程(mm)±50每100米用水准仪检查5点中线平面(mm)±5每100米用经纬仪检查5点宽度(mm)设计值每100M检查3处横坡±0.5%每100M检查2个断面边坡3%的设计值每100M检查3处平整度(mm)超过50但大于100的点数不得超过2点每100米用2.5M直尺检查10点

基床表层检测频度表检测方法检测频度跟踪检测复测抽测K30荷载仪在表层沿纵向每50M检测1点,位置按左、中、右边交错等距离布置在表层沿纵向每200M检测1点,位置任选在表层沿纵向每400M抽测1点,位置任选容积仪表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左中右各2点,纵向点距不大于20M表层沿纵向每200M复测4点,纵向点距不大于60M,横向位置任选每层沿纵向每400M抽测4点,纵向点距不大于100M,横向任选

路基基床表层检测标准:

基床表层压实质量标准表检测方法检测指标质量标准核子密度仪测定压实系数≥98

⑵.砼工程

a、水泥水泥以同一生产厂家、同标号、同品种、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进场日期作为一个验收批,每200t(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