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398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39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讲义

专题六实验

第Ⅰ课时 实验基础——教材实验分类找共性

[编者按] 高考“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实验题更是如此。

高考实验无非是对教材实验的创新考查而已,二轮复习对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归类研究,能帮助考生探规寻律、总结共性、掌握方法,全面识记实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实验技能。

类型一 观察类实验

1.比较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填表)

实验名称

观察方式

观察对象

细胞状态

染色剂

常用实验材料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染色观察

核酸

甲基绿、吡罗红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线粒体

线粒体

健那绿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染色体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洋葱根尖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染色体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洋葱根尖

观察叶绿体

原色观察

叶绿体

不需要

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藓类的叶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紫色大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如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2.关注洋葱在实验中的“一材多用”(填表)

取材部位

实验名称

取材原因

鳞片叶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外表皮细胞含紫色大液泡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多样性

细胞较大,外表皮细胞有大液泡,内表皮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核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内表皮细胞近于无色

管状叶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色素含量多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材料易得,且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易于观察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材料易得,且低温(4℃)下根尖也能分裂生长,诱导染色体变异率较高

3.归纳盐酸和酒精的“同材异用”(填表)

(1)不同浓度酒精的用途:

酒精浓度

用途

体积分数为50%

在脂肪鉴定中用于洗浮色

体积分数为70%

在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实验中用于杀死并保存小动物;消毒

体积分数为95%

与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混合用于有丝分裂实验中的解离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用于冲洗卡诺氏液

无水乙醇

用于光合作用色素的提取

(2)盐酸在不同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

盐酸的作用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①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②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观察根尖有丝分裂,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1∶1混合成解离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1)洋葱表皮细胞滴加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有活性(2015·江苏卷,T23C)(√)

(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2014·山东卷,T4C)(×)

(3)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2014·山东卷,T4B)(×)

(4)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5)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6)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用健那绿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1.下列对涉及临时装片的教材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检测时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常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B.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制备细胞膜”的临时装片

C.观察叶绿体实验中,在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D.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在制作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时,需使用龙胆紫染色

解析:

选D 脂肪检测时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常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制备细胞膜实验的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叶绿体实验过程中要保持细胞的活性,需要装片中的叶片随时保持有水状态;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不需要染色。

2.以下有关教材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将滤纸条插入层析液时应注意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B.在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盐酸是为了促进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

C.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低温能够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D.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浸泡法是将插条浸泡在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让其生根,然后统计生根数目

解析:

选A 在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盐酸是为了使细胞之间相互分离;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浸泡法是将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处理完毕就可以扦插了,而不是让插条在溶液中生根。

3.对实验材料做相应处理后,细胞不能保持活性的是(  )

A.经台盼蓝染色处理后不着色的动物细胞

B.经解离液处理后的洋葱根尖细胞

C.刚刚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的细胞

D.在0.3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

选B 使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混合而成,经解离液处理后的洋葱根尖细胞已经死亡;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在0.3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仍保持活性,再放入清水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4.染色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有关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脂肪鉴定:

切取花生子叶薄片→去浮色→染色→制片→观察

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步骤:

制片→解离→漂洗→染色→观察

C.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步骤:

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

D.观察线粒体:

滴染液→涂片→观察

解析:

选D 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把苏丹Ⅲ染液滴到载玻片的花生子叶薄片上,并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步骤: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步骤:

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观察线粒体时先滴染液,然后刮取口腔上皮细胞,放在染液中涂抹几下,再盖上盖玻片观察。

观察类实验操作流程

类型二 物质检测与提取类实验

1.比较五个检测类实验(填表)

实验名称

试剂

颜色

生物材料

备注

淀粉的检测 

碘液

蓝色

脱色的叶片

还原糖的检测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苹果或梨匀浆等

试剂现配现用、水浴加热

脂肪检测

苏丹Ⅲ(或Ⅳ)染液

橘黄(或红)色

花生种子切片

需用高倍镜观察

蛋白质检测 

双缩脲试剂

紫色

豆浆、稀蛋清等

先加A液,后加B液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提取液:

无水乙醇;分离液:

层析液

胡萝卜素:

橙黄色;

叶黄素:

黄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b:

黄绿色

新鲜的绿叶(如菠菜叶)

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得更充分;加入碳酸钙可防止在研磨中

色素被破坏

2.辨析有关颜色反应类实验的五种颜色(填表)

颜色

原理

①还原糖+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苏丹Ⅳ染液→红色

③RNA+吡罗红溶液→红色

④染色体(质)+醋酸洋红液→红色

⑤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①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②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滤纸条中:

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

绿

①DNA+甲基绿溶液→绿色

②线粒体+健那绿染液→蓝绿色

③酒精+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

灰绿色

④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滤纸条中:

叶绿素b→黄绿色,叶绿素a→蓝绿色

①淀粉+碘液→蓝色

②DNA+

二苯胺试剂

蓝色

①染色体(质)+

龙胆紫溶液→紫色

②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紫色

③叶绿体中的4种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1)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显微镜下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2015·江苏卷,T23A)(√)

(2)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2014·山东卷,T4A)(√)

(3)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4)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应用的试剂是甲基绿,预期的实验结果为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5)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2014·江苏卷,T22B)(√)

(6)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中,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1.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还原糖、DNA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二苯胺试剂

B.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二苯胺试剂和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都呈无色

D.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

解析:

选C 还原糖、DNA的鉴定分别使用斐林试剂和二苯胺试剂;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二苯胺试剂和NaOH溶液都是无色的;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会发生紫色反应。

2.下列有关物质检测与提取过程实验原理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利用层析液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的扩散速度不同

B.丙酮和无水乙醇都可用作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但丙酮有刺激性气味,因此常用无水乙醇

C.利用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中的肽键结合形成紫色物质的原理来检测蛋白质

D.利用斐林试剂来检测可溶性还原糖的原理是利用了新制氢氧化铜的氧化性

解析:

选A 利用层析液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由于丙酮有刺激性气味,不如无水乙醇更适宜;蛋白质检测的原理就是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多肽)中的肽键结合形成紫色络合物;斐林试剂之所以现用现配的原因就是利用新制氢氧化铜的氧化性。

3.下列是关于酒精的鉴定及酒精在相关实验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作为提取剂提取色素

B.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

C.在碱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D.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酒精的1∶1混合液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

解析:

选C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以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来提取;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时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时,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解离根尖细胞所使用的解离液是由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形成的。

检测类实验的操作流程

类型三 调查、模拟类实验

1.归纳几种调查类实验(填表)

实习、研究性课题

调查对象

方法

计算方法

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

人类某种遗传病

汇总法

发病率=

×100%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标志重捕法

植物或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样方法

(每个样方密度的平均值)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土壤中的小动物

取样器取样法

计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

2.识记模拟尿糖检测实验的原理(填空)

(1)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的。

(2)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氧,氧可以将滤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对,即可知道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1)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2014·四川卷,T4D)(×)

(2)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时,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是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

(2013·福建卷,T4C)

(3)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

(4)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1.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①选择红绿色盲、白化病作为调查案例 ②选择糖尿病、哮喘病作为调查案例 ③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⑤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D.①④⑤

解析:

选D 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等,①正确;糖尿病、哮喘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不适合作为调查案例,②错误;调查遗传方式时,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③错误、④正确;调查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⑤正确、⑥错误。

2.下列有关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农田中蚜虫、田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B.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可用五点取样法

C.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调查草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时应选择标志重捕法

解析:

选B 调查农田中蚜虫等活动能力弱的小动物的种群密度宜采用样方法,而田鼠的个体较大、活动能力较强,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宜采用标志重捕法;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可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等,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蚯蚓的活动能力小且不易被标记,调查其种群密度时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宜采用样方法。

调查类实验一般操作流程

类型四 探究设计类实验

探究类实验的变量分析(填表)

实验名称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温度(至少三种)

酶的活性(加碘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pH、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pH(至少三种)

酶的活性(气泡的数量或带火星的卫生香燃烧的猛烈程度)

温度、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氧的有无

CO2生成量(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酒精产生量(用重铬酸钾检测)

葡萄糖溶液的浓度、石灰水的量、温度、pH、锥形瓶的洁净程度等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琼脂块体积的大小

物质运输的效率

NaOH溶液的量、浸泡的时间、测量的准确性等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或长度

实验材料的一致性、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准确性、处理时间的一致性等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时间

酵母菌种群数量

培养液的成分、培养条件、空间等

探究水族箱中的群落演替

时间

群落的变化

水族箱的培养条件和环境等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2014·山东卷,T4D)(×)

(2)若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选用材料与试剂:

前者为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而后者为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2013·江苏卷,T23改编)

(3)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2013·重庆卷,T3C)(×)

(4)用两种不同浓度2,4D溶液分别处理月季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的生根数,预期结果是低浓度2,4D处理的插条生根数总是更多(×)

(5)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1.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实验编号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选B 过氧化氢受热会分解,所以不适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根据蓝色的深浅或是否变蓝,来确定淀粉在淀粉酶催化作用下的分解程度;淀粉不能被蔗糖酶分解,故该实验不能鉴定pH对酶活性的影响;酸性环境会破坏斐林试剂,因此斐林试剂不适合作为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鉴定试剂。

2.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中,对3个保温瓶的处理情况如下:

向a瓶注入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向b、c两瓶注入未经煮沸的同样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然后,向a、b两瓶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培养液,并向a瓶注入液体石蜡覆盖满液体表面,向c瓶加入等量蒸馏水;最后,用蓬松的棉花塞住3个瓶的瓶口。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瓶的作用是作为对照

B.24h后温度最高的是b瓶

C.a瓶中酵母菌不能存活

D.煮沸的作用包括消毒和去除氧气

解析:

选C c瓶中用等量的蒸馏水代替酵母菌培养液,是作为对照组;b瓶是有氧条件,最利于酵母菌的生长繁殖,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会释放大量能量,故b瓶中温度最高;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a瓶中酵母菌可进行无氧呼吸,能存活;煮沸的作用包括消毒和去除氧气。

3.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NAA进行如下实验:

分组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枝条

10个,带芽

10个,带芽

10个,带芽

10个,无芽

浸泡下端

5×10-5g/mL的

NAA溶液10min

5×10-1g/mL的NAA溶液10min

清水10min

清水10min

扦插

扦插于潮湿的沙土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结果

生根较多

几乎不生根

生根较少

几乎不生根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丙组的芽能产生NAA促进扦插枝条生少量的根

B.丁组由于缺少激素来源,故扦插枝条几乎不生根

C.由本实验可看出高浓度的NAA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D.由本实验不能确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

解析:

选A NAA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不是植物体产生的。

丙、丁两组比较,自变量为有无芽,幼芽可以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并被运输至扦插枝条下端,因此丙组因内源生长素的作用而生根,而丁组无芽则无内源生长素的刺激,故几乎不生根。

甲、乙、丙组中枝条均带有芽,自变量为NAA浓度的不同,与甲组比较可知,乙组中高浓度的NAA抑制了扦插枝条生根。

若想确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需设置一系列不同浓度的NAA溶液,观察生根状况,进而确定最适NAA浓度。

4.某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图2是对酵母菌进行计数的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的计数室。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最适状态的情况下,关闭出入口流速控制阀,则一定时间内装置中酵母菌种群增长为“S”型曲线

B.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C.对酵母菌样液稀释时,如果加入的无菌水过多,会使酵母菌细胞膨胀破裂

D.计数室每个小格中的平均酵母菌数为A个,且稀释倍数为B,则1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4AB×106个

解析:

选C 在最适状态下,在不补充新鲜营养液的密闭装置中,一定时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应呈“S”型增长;计数时宜将计数板置于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观察、计数;酵母菌具细胞壁不会被“胀破”;1mL培养液中酵母菌数为

=4AB×106(个)。

常见的一些自变量控制方法归纳

(1)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2)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3)除去容器中的CO2——NaOH溶液。

(4)防止叶片中存在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

(5)温度控制——水浴或恒温箱。

(6)防止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让植株置于黑暗环境。

(7)提供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

[课时作业]基础练,基稳才能楼高

一、选择题

1.(2018届高三·河南八市联考)下列关于盐酸在不同生物学实验中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B.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有利于染色剂与染色体的结合

C.在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中,用缓冲液和自来水作为对照,盐酸的浓度属于无关变量

D.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盐酸用于调节溶液的pH,属于自变量

解析:

选B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解离根尖,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在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中,探究的是内环境稳定的原因,用缓冲液和自来水与生物材料作为对照,其中盐酸的浓度属于无关变量;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盐酸用于调节溶液的pH,属于自变量。

2.(2017·北京高考)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解析:

选B 解离洋葱根尖组织时需要用到盐酸溶液,盐酸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同时杀死细胞,固定细胞形态;分离小鼠骨髓细胞则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分裂细胞,然后再换用高倍镜仔细观察。

在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可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动物细胞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

3.(2017·兰州模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B.使用显微镜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再使用高倍镜并调节粗准焦螺旋

C.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时,主要是模拟膜的主动运输方式

D.用斐林试剂来模拟尿糖检测时,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解析:

选A 对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使用显微镜时,要遵循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的原则,在高倍镜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时,主要是模拟膜的选择透过性;用斐林试剂模拟尿糖检测时,应该设计正常人尿液的对照实验。

4.(2017·长春质检)下列对各种生物类群的调查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应做到随机取样

B.调查微生物的种群密度往往采用抽样检测法,取样之前应摇匀

C.调查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标记物不能显著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可在同一时间分别采集落叶量不同的地域表层土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