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539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docx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MicrosoftWord文档剖析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学习目标】

1.具有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度同情心、责任感与爱心。

2.掌握精神分裂症的概念、特征性症状以及分型。

3.熟悉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

4.熟悉精神分裂症的护理诊断以及相关护理措施。

【工作情景与任务】

导入情景:

大学生小青进入大二后,突然要求休学,老师觉得她不太正常,建议她先看看心理医生。

在心理诊室,小青吐露了心声:

“上学期有许多同学故意针对我、嘲讽我,老师也含沙射影地指责我。

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在同学中很有影响力,买什么东西别人跟着买,喜欢什么别人跟着喜欢,但自从在课堂上与老师发生了一次争执后,同学疏远我、背后议论我,老师指使学生为难我,他们知道我心里想什么,我似乎成了‘透明人’,我想要逃离他们……”

听了小青的告白,心理医生心里有了数,接着问了几个问题,再给她做了一个心理测验。

工作任务:

1.小青患了什么病?

2.如何治疗与护理?

精神分裂症是指一类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精神疾病。

本病一般无意识与智能障碍。

多起病于青壮年,病程迁延,缓慢进程,最终可完全丧失社会适应能力。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与社会心理因素、脑的生化代谢和脑结构的异常改变、神经电生理异常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精神分裂症是重型精神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

1982年我国十二个地区流行病调查结果报告其总患病率为0.569%,1993年我国七个地区流行病调查资料报告其终生患病率为0.0655%。

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无论城市或农村,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第一节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

一、临床表现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多种多样,一般与起病类型有关。

本病起病形式不一,可慢性、亚急性或急性,临床以缓慢起病多见。

早期也称为前驱期,主要表现有个性改变、类神经症症状以及语言和行为的变化。

如原来性格和蔼可亲变得冷漠孤僻;或出现失眠、烦躁、头晕、乏力、注意涣散、焦虑抑郁等;或表现出一些古怪的想法、行为怪异、生活懒散,不守规章,社会功能下降等。

随着病情进展,则特征性和常见症状日益突出。

特征性症状

(一)思维障碍

1.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内容上以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和影响妄想最为常见。

此外,还可见嫉妒妄想、疑病妄想、钟情妄想、自罪妄想、非血统妄想等。

妄想内容与患者的生活经历、教育程度和社会背景有一定的联系。

妄想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妄想常发生于幻觉等基础之上。

精神分裂症妄想的主要特点是:

内容离奇,逻辑荒谬,发生突然。

妄想所涉及的范围有不断扩大和泛化趋势或具有特殊意义。

患者对妄想的内容多不愿主动暴露,并往往企图隐蔽它。

【考点提示】熟记精神分裂症妄想的主要特点。

2.被动体验正常人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思维活动和躯体运动,并在整个过程中时刻体验到这种主观上的支配感。

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支配感常常丧失,相反,患者感到自己的躯体运动、思维活动、情感均受他人控制,自己完全不能自主,甚至感到有某种高科技仪器、电波或一种超自然的奇怪的力量在控制自己。

这种体验常与被害妄想联系起来,也有人由此坚信自己内心体验或所思所想旁人尽知(内心被揭露感)。

3.思维联想障碍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精神分裂症最具有特征性的障碍。

其特点是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散漫或分裂,缺乏具体性和现实性。

表现有思维松弛或散漫、思维贫乏、破裂性思维、思维奔逸、思维云集和思维中断等。

4.思维逻辑障碍表现为在判断、推理过程中丧失具体概念所规定的含义以及不同概念的差别,违反逻辑和语法规则,其言论令人费解。

例如患者不停地在病房里跑步,解释为“紧跟时代步伐”,此乃为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此外还有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和诡辩证等。

(二)情感障碍

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不协调。

最早涉及的是较细致的情感,如对同事缺少关怀、同情,对亲人不知体贴。

接着是对周围事物的情感反应变得迟钝或平淡,对一般人能引起鲜明的、生动的情感反应的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的情感体验日益贫乏,对一切无动于衷,甚至对那些使一般人产生莫大悲哀和痛苦的事件,也表现得心如止水,不能激起情感共鸣。

此外,还可见到患者流着眼泪唱愉快的歌,笑着诉说自己的痛苦与不幸(情感倒错),或对同一事物产生对立的矛盾情感。

(三)意志行为障碍

意志行为障碍中最常见的症状是意志的下降或衰退,患者表现为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行为被动、退缩,对社交、工作和学习缺乏应有的要求,如不主动与人交往,行为懒散,无故旷课或旷工等。

严重时患者行为极其被动,终日卧床或呆坐,日常生活懒于料理,长年累月不理发、不梳头、不洗澡、不更衣。

随着意志活动愈来愈减退,患者日益孤僻离群,脱离现实。

有的患者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如吃肥皂、烟头、昆虫、纸屑、粪便或伤害自己的身体(意向倒错)。

有的患者可对一事物产生对立意向(矛盾意向)。

还有的患者可表现为违拗、被动服从、蜡样屈曲、模仿言语、模仿动作等。

上述思维、情感、意志活动三方面的障碍使患者精神活动与环境脱离,行为孤僻离群,加之大多不愿暴露自己的病态想法,沉醉在自己的病态体验中,自娱自乐,周围人无法了解其内心的喜怒哀乐,称之为内向性(Autism)。

保罗·尤金·布鲁勒(PaulEugenBleuler,1857-1939)认为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有诊断意义,即联想障碍(Association)、情感淡漠(Apathy)、意志缺乏(Abulia)和内向性(Autism),也称为4A症状,这一概念对现今国际诊断标准仍具有影响。

其他常见症状

(四)幻觉和感知觉障碍

幻觉见于半数以上的患者,有时可相当顽固。

最常见的是幻听,主要是言语性幻听。

患者听见邻居、亲人、同事或陌生人说话,内容往往是使患者不愉快的。

具有特征性的是听见两个或几个声音在议论患者,彼此争吵(争论性幻听),或以第三人称评论患者(评论性幻听),或是威胁患者、命令患者(命令性幻听)。

有时患者想什么,幻听就重复什么(思维鸣响)。

患者的行为常用受幻听支配。

如与声音进行对话、发怒、大笑、恐惧;或冲动、伤人、毁物、自杀;或喃喃自语,作侧耳倾听状;或沉醉于幻听之中,自笑、自语、作窃窃私语状。

幻视也不少见。

精神分裂症幻视的形象往往很逼真,颜色、大小、形状清晰可见。

内容多单调离奇。

幻触、幻味、幻嗅较少见。

感知综合障碍在精神分裂症并不少见。

常见有精神人格解体(感到精神活动不存在或不属于自己)、躯体人格解体(躯体某部分不存在或不属于自己的身体)、现实人格解体(对环境缺乏真实感)三类。

其人格解体的特点是内容多变,不固定,多种内容可同时或交替出现。

(五)紧张综合征

紧张综合征是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的典型表现,包括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两种状态,可交替出现。

木僵时以缄默、随意运动减少或缺失以及精神运动无反应为特征。

严重时患者保持一固定姿势,不语不动、不进食、不排便,头与枕头间可隔一距离(空气枕头),肢体随意摆布并保持固定位置(蜡样屈曲)。

有时患者可突然出现冲动行为,动作杂乱、做作或带有刻板性,此即紧张性兴奋。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无意识障碍。

妄想、幻觉、和其他思维障碍一般都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出现。

无智能障碍。

自知力缺失。

美国精神医学家爱菊生(Adraesen)提出一种对精神分裂症症状归纳分类的方法,即将之分为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两类。

凡是精神功能的亢进或歪曲,称为阳性症状,例如幻觉、妄想、被动体验、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行为紊乱怪异等。

凡是精神功能的减退或缺失,称为阴性症状,例如情感平淡、兴趣减退与缺失、意志减退、思维贫乏和注意不集中等。

【考点提示】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精神分裂症妄想的主要特征及常见妄想类型。

二、临床分型

精神分裂症根据临床症状群的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亚型,临床上常见以下几个亚型:

1.单纯型多在青少年时期起病,起病缓慢,持续发展。

表现日益加重的孤僻,被动,活动减少,生活懒散;情感逐渐淡漠,对生活学习的兴趣愈来愈少,对亲人表现冷淡;行为退缩,日益脱离现实生活。

最终发展为精神衰退。

一般无幻觉妄想。

此型患者常被人忽视,往往病程多年后才就诊,治疗效果和预后差。

2.青春型多在青春期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临床主要表现言语增多,内容荒诞离奇、想入非非,思维零乱,甚至破裂;情感喜怒无常,变化莫测;表情做作,好扮鬼脸;行为幼稚、愚蠢、奇特,常有兴奋冲动。

患者的本能活动(性欲、食欲)亢进,也可有意向倒错,如吃脏东西、吃大小便等。

可伴有片断的幻觉、妄想。

本型病情发展较快,虽可自发缓解,但易复发,系统治疗可延长缓解期,减少复发。

3.紧张型本型近年有减少趋势,大多数起病于青年或中年。

起病较急,病程多呈发作性,自发缓解较其他型多见。

主要表现为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两者交替出现,或单独出现。

紧张综合征是本型患者的典型表现。

4.偏执型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发病年龄较晚,多在中年。

起病缓慢,起初变得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

其临床表现以妄想为主,一般不伴有感知障碍,少数人伴有幻觉(以言语性幻听多见)。

情感、意志、言语、行为障碍不明显。

妄想内容以关系、被害妄想最多见,其次是自罪、影响、中毒和嫉妒妄想。

绝大多数患者有数种妄想同时存在。

妄想和幻觉的内容多较离奇、抽象、脱离现实,而情感、行为则常受妄想、幻觉支配。

本型患者较少出现显著性人格改变,在相当长的一阶段内,部分工作能力尚能保存,故不易早期发现。

自发缓解者少见,病程发展较其他类型缓慢,如治疗及时彻底多数疗效较好。

5.其他类型除上述传统的4种类型以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无法被归入上述分型中的任何类型,临床上有时会将其放到“未分化型”中。

此类型患者临床表现可能同时具备1种以上类型的特点,但没有明显的分类特性。

另外,还有衰退型、残留型、假性神经官能症型等。

此外,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根据阳性、阴性症状群对精神分裂症进行分型,提出了Ⅰ型和Ⅱ型精神分裂症的概念。

Ⅰ型精神分裂症以阳性症状为主要表现,Ⅱ型精神分裂症则以阴性症状为主要表现。

【考点提示】精神分裂症临床上常见的分型。

三、诊断

诊断标准有ICD-10、DSM-IV、CCMD-3,我国的CCMD-3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规定。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

(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

(6)思维逻辑障碍、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2.严重程度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3.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尚未缓解的分裂症患者,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四、治疗原则、预后及预防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工娱治疗为辅;做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低剂量起始,逐渐加量、足量、足疗程的“全病程治疗”的原则。

一般急性期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时间2个月;巩固期治疗4~6个月,剂量与急性期相同;维持期剂量应个体化。

在慢性期阶段,用药物减轻症状,同时加强社会心理康复训练。

对严重的兴奋躁动、木僵、严重抑郁患者可选择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以快速控制症状;对难治性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是在易感素质和环境中的不良影响、生活中应激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心理应激对引起疾病复发的作用尤为明显。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了解与发病相关的生活与工作中的应激,了解患者在病情好转阶段对疾病的态度、顾虑,协助患者解除家庭生活中的急慢性应激,并给予心理支持治疗。

自从1953年精神科药物问世以来,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大幅提高,第三、第四代抗精神病药物应用临床后,普遍反映效果好、副反应轻。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反复发作之后,可完全丧失社会适应能力,即精神衰退。

精神分裂症预防的重点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预防复发。

要在社区建立精神病防治机构,在群众中普及精神病防治知识,消除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及不正确的看法,使患者能及时发现和早期得到治疗。

患者出院后,家庭与社会要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条件,设法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应激,坚持服药,避免复发。

另外,加强优生优育宣传,建议处于生育年龄的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症状明显时不宜生育;双方均患过精神分裂症的,避免生育。

第二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时需注意:

重视患者的需求,不必注重疾病分型;重视患者家属、朋友、同事提供的资料,甄别不一致信息;重视心理测验以帮助了解患者的心理与社会功能状态。

(一)健康史

了解发病情况与过程、治疗经过、病前个性特点、家族史等。

除了与患者、患者家属交谈外,还需与患者亲人、朋友、同事或同学进行沟通了解。

(二)身体状况

评估生命体征、饮食营养、卫生、排泄、睡眠情况及运动等。

(三)心理状况

评估患者知、情、意是否异常,对照精神分裂症各类症状进行辨别与评估。

(四)社会功能及文化背景

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角色功能、人际交往能力、现实检验能力等。

此外,还需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社会文化背景、家庭核心价值观、家庭成员对疾病的认识与态度、社区及工作、学习环境对患者影响等。

二、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或高于机体需要量。

2.睡眠形态紊乱。

3.思维过程改变(幻觉、妄想)。

4.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5.不合作。

6.躯体移动障碍。

7.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8.社交孤立。

9.语言沟通障碍。

10.知识缺乏。

三、护理目标

1.营养供给适合身体需要,睡眠改善或有规律,生活基本自理。

2.减少或避免因幻觉、妄想造成的自我损伤或他人损伤。

3.能够配合治疗与护理。

4.能够与人进行正常交流,自我暴露、情感表达适当。

5.基本了解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预后及药物维持治疗的重要性等知识。

四、护理措施

在护理措施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这是因为多数患者对疾病没有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故而拒绝治疗。

有些患者甚至将医护人员也牵涉进其精神症状之中,如有被害妄想的患者,认为医务人员可能与那些欲害己之人是一伙的,因而对医护人员采取敌视态度甚至伤害医护人员。

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熟练运用与精神病患者的接触技巧,设法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

(一)营养失调的护理

1.拒食的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拒食原因复杂,故应针对不同原因分别作出处理。

对怀疑饭菜有毒的患者,可由护理人员先尝食或给予多份饭菜任其自选一份,以消除其疑虑;对有罪恶妄想认为不配进食的患者,可将饭菜混拌似残羹剩饭让其安心进食;对有命令性幻听而拒食的患者,可设法分散其注意力并督促进食;对兴奋躁动不能安心进食的患者应单独进食或予以约束协助进食;对木僵患者,宜进食半流或易消化食物,并由护理人员协助进行,以防吞咽困难发生噎食。

无论是坚决拒食还是进食困难,必要时都应予以鼻饲,以保证足够的营养。

2.乱食的护理对食欲旺盛、暴饮暴食的患者,应控制其饮食;对抢食和狼吞虎咽的患者应挑出食物中的骨头、鱼刺,并劝说患者细嚼慢咽;对精神衰退、痴呆患者,应加强食品管理,防止摄入不洁食物。

3.进食困难的护理对锥体外系药物副反应严重患者,宜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必要时由护理人员协助其进食。

(二)睡眠形态紊乱的护理

1.失眠的护理针对不同原因实施护理。

如果是精神症状所致,反映给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如果是环境所致,应改善环境,避免噪音、强光刺激;如果是心理因素(认知因素、家庭问题、外界压力等),则给予心理护理;如果是躯体不适,应设法消除不适,如脚泠应给予温水泡脚,咳嗽应给予止咳等。

2.嗜睡的护理如果是躯体症状所致,应反映给医生处理;如果是药物性或者懒惰所致,应鼓励患者参加集体活动,多运动,多交流。

3.睡眠倒错的护理设法减少白天睡眠时间,组织患者参加集体活动和工娱活动,保证患者夜间有充分的睡眠时间,从而恢复其良好的睡眠习惯。

(三)幻觉、妄想的护理

1.幻觉的护理幻觉是精神分裂症常见症状。

患者对幻觉内容往往坚信不移,因此可支配其思维、情感、行为,特别是“命令性幻听”,可使患者出走或做出危害自己危害他人的行为。

护理人员必须根据幻觉的内容特点及疾病的不同价段进行护理。

(1)密切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辨别哪些言行与幻觉相关,并了解幻觉的类型、内容、频率、患者对幻觉的态度等,根据患者症状的危害程度合理安排病房。

对受幻觉支配而可能出现伤人、自伤、毁物等危险行为者,应安置在重症监护室,专人监护,防止意外发生。

(2)对于整日沉浸于幻觉中的患者,应加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督促。

此外,可与患者谈论其他话题,以转移注意力;若患者主动谈论幻觉内容,应认真倾听,并作合理回应,使患者感到被尊重、理解,从而信任医务人员,谈话更开放,理解更深入。

(3)如果可能,应想办法将患者的思绪拽回现实,以缓解症状。

如患者听到房里有人讲话,护理人员带他进入事先空置的房间,反复多次,以消除其幻觉体验。

(4)转移注意力。

许多幻觉在注意转移后,症状减轻或消失,故应鼓励患者投入工娱活动中或投身于人际交往中。

(5)帮助患者了解并接受幻觉。

在病情稳定或基本康复时,向患者讲解幻觉的基本知识,使其了解幻觉的性质及对当事人的影响,从而以科学态度对待幻觉。

2.妄想的护理

(1)运用“以人为本”理念,建立信任关系,获得完整的妄想内容。

妄想状态的患者大多意识清晰,智能完整,自知力缺乏,拒绝住院治疗。

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可能将医务人员也牵扯进来,认为医院参与了对其迫害活动,因而敌视医务人员。

有的患者由于其妄想内容荒诞离奇,曾遭他人嘲笑,因而不再轻易暴露思想活动。

还有的患者认为其思想高度机密,害怕泄露授人把柄,故而心思缜密。

护理这些患者,要信守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病房,多与其交谈,从关心日常生活入手,询问饮食起居,了解兴趣、爱好,谈论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多认同、多支持,尽量解决其合理需求,使其感到被尊重、被信赖,逐渐解除其戒备、顾虑之心,取得信任,从而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在这样的关系基础上,还要注意沟通方法:

询问不可唐突,要有垫铺,不要轻易提及敏感内容;不要轻易评论,更不可争辩、反驳或批评;灵活运用沉默、内容反映、共情等倾听技巧等。

通过这些方法引导患者的情绪表达和思想暴露。

(2)根据症状和妄想内容,对症护理。

对新入院又情绪不稳、有冲动伤人或自伤、逃跑意图的患者,应安置在重症监护室,专人看护。

当出现明显的情绪症状或冲动先兆时,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被害妄想患者,常常不安心住院,拒绝治疗,甚至自伤、伤人、毁物或逃跑。

护理这样的患者,要有耐心,多讲道理,并适当限制其活动范围。

有的患者认为饭里有毒,护理人员可采用集体进食的方式,让患者任选饮食,也可以让别人先吃一口,以解除患者的疑虑。

要特别观察其情绪与行为变化,防止其伤人或逃跑。

罪恶妄想患者,认为自己罪大恶极,不配活着,情绪低落,为了“赎罪”,常常低头下跪,不断检讨,捡拾剩菜剩饭,勤奋劳动,别人要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严重者自残、自杀。

护理人员应多加关心,劝喂进食或将饭菜混拌以诱导进食,限期休息防止过劳,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其自残、自杀事故发生。

疑病妄想患者,常认为自己患有不治之症,并有许多躯体不适主诉,严重者认为脏器腐烂了,身体只剩下躯壳了。

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态度要温和耐心,细听其倾诉,同情其感受,督促其进食,必要时给予暗示治疗。

关系妄想患者,总觉得周围的人和事与己有关,是针对自己的,且牵联的范围不断扩宽。

护理时,言谈要谨慎,不要在患者面前讲悄悄话,不要与其争辨理论,更不要拿其症状开玩笑。

要了解其牵连的广度和深度,注意保护被牵连者。

嘱咐周围人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避免成为被牵连者,注意自身安全,防止因关系妄想而受到攻击。

(四)躯体移动障碍——木僵的护理

1.木僵是较深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表现为不语不动、不进食、不排便,面无表情,身体长时间保持一固定姿势,如“空气枕头”、“蜡样屈曲”等。

有时患者可突然出现冲动行为,动作杂乱、做作或带有刻板性,此即紧张性兴奋。

患者意识清晰,能感知周围所发生的事情,有些患者康复后能回忆木僵中的情况,因此要执行保护性医疗措施,避免不良刺激,不要在患者周围谈论不利于患者的事情。

2.注意保护患者。

应将患者安排在单独房间或隔离病房,防止其他患者干扰和伤害;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当由木僵状态转入紧张性兴奋状态时,要防止冲动伤人等意外事件发生。

3.有的木僵患者可在夜深人静时主动进食或如厕,护理人员可在床旁准备食物和手纸,给予提供“方便”,在其行动时不要惊扰患者。

4.对长期木僵卧床患者,要做好口腔护理、大小便护理、皮肤护理。

要经常按摩及活动肢体,防止褥疮、防止肌肉萎缩,并保持肢体于功能位。

(五)不合作的护理

1.关心、尊重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获得信任,加深了解。

2.运用沟通技巧,引导患者表达其思想与情感。

3.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满足其合理要求。

4.巧妙实施健康教育,比如给其他患者做健康教育,让其在旁边听,促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识。

5.给药时要监督患者服下,防止暗藏药物。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冲动伤人、逃跑等意外发生。

(六)暴力行为的护理和危险、意外事故的预防

1.凡处于急性兴奋状态,有冲动行为的患者,应安置在单人房间,派专人护理,必要时可用约束带暂行保护性约束。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梭巡,不让其他患者前来招惹,保持病房安静,收拾起可能被用来伤人的器物。

3.对攻击性很强的患者,可由两人或多人前去护理,一人实施护理,其他人从旁协助并作安全防护,不使用刺激性语言,避免动作力度过大导致误解。

4.加强安全检查,防止意外发生。

一切危险物品应妥善保管,防止遗失。

凡可藏身之处,如门后、床下、厕所、浴室等应不时巡查,以防患者自缢或溺水。

严格执行发药和药品管理制度,严防患者藏药。

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患者自伤、伤人先兆。

5.做好生活护理,督促饮水进食,保证睡眠和休息。

当患者兴奋吵闹很长时间后突然安静入睡,要防止衰竭等意外情况发生。

(七)生活自理能力缺陷的护理

1.对生活懒散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与其共同制定生活技能训练计划,督促患者按计划实施。

2.用行为疗法如代币疗法鼓励患者自理生活,促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鼓励参加工娱活动、劳动技能训练,延缓精神衰退进展。

4.引导患者树立生活目标,激发生活动力,提升自尊水平。

5.对严重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护理人员应在饮食、卫生等日常生活方面予以协助。

(八)社交孤立的护理

1.与患者共同制定社交技能训练计划,计划要切合患者的实际,一旦制定就要督促实施。

2.可配合代币疗法强化患者在社交方面的进步。

3.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认真倾听,积极回应,表达关注,态度平等尊重。

4.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劳动技能竞赛,训练其沟通与表达能力。

(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