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582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北京101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60分)

读图“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2008年3月24日-8月8日)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城市

A.中纬度比低纬度多

B.北半球比南半球少

C.温带比热带少

D.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⑤位于②的东南方向

B.③比②的日出时间早

C.④比①的自转角速度大

D.③比①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答案】1.A2.B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图中城市位置可知,中纬度比低纬度多,北半球比南半球多,西半球比东半球少,温带比热带多。

据此分析选A。

【2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⑤位于②的西南方向;3月24日-8月8日期间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②位于北半球,昼长大于12小时,③位于南半球,昼长小于12小时,故②比③日出时间早;④与①的自转角速度相同;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③在南半球。

①比③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据此分析选B。

【点睛】判断昼夜长短及日出、日落时间:

晨昏线将地球上纬线分为昼弧与夜弧两部分,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决定了昼长与夜长,弧度15°为1小时。

在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是相同的,日出、日落时间也相同。

晨线与某地纬线的交点为日出时刻,昏线与纬线的交点为日落时刻。

春、秋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各个地方均为6时日出、18时日落;赤道终年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其他时间除赤道外各纬度昼夜长短均不一样,日出、日落时间不同。

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极昼范围为北纬(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以北地区;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南夜越长,南极地区出现极夜,极夜范围为南纬(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以南地区。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则相反。

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互余。

3.若不考虑地形起伏,某人从赤道出发,依次朝正东、正南、正西、正北走100千米。

最后此人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西北

D.出发点以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纬度越高,纬线越短,故从赤道出发,朝正东,再向正南走100千米,进入南半球,向西走的纬线长较赤道短,100千米的跨经度较赤道上经度多,故最终回到出发点以西,选B。

考点:

经纬网的应用。

4.读某同学创作的对跖点情诗,对跖点

A.一定分别位于晨线昏线上

B.半球相反,季节也相反

C.是地球表面最近的距离

D.地方时一定相差12小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当夜的镰刀收割了落日的余晖,他眼中的东方泛起鱼肚白;当漫天雪花飞舞,他正徜徉于绿草如茵”,说明一地落日,一地日出,两地时差12小时左右。

“雪花飞舞”“绿草如茵”可能出现在不同半球,也可以在同一半球不同纬度,两地相距可能相近也可能相近较远。

据此选D。

5.在一幅地图上,60°S上的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该图比例尺为

A.1:

3000000B.1:

30000000

C.1:

60000000D.1:

15000000

【答案】B

【解析】

【详解】南北纬60°的纬线圈长度约等于赤道周长的一半,经度差1°的弧长为111km×cos60°。

地方时相差4小时则经度差60°,实际弧长为111km×cos60°×60°,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据此,比例尺计算得出约为1:

30000000,选B。

【点睛】南北纬60°的纬线圈长度约等于赤道周长的一半,经度差1°的弧长为111km×cos60°。

经度每隔15°,时刻相差1小时。

6.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S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比例尺

②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小

③甲图中S市面积比乙图大

④甲、乙两图中铁路长度相等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

甲图的范围小于乙图,因此甲图中的比例尺比乙图大,故正确;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小,故正确;S市城区面积一样大,故错误;甲图的比例尺大,因此甲图的铁路长度比乙短,故错误,所以A正确。

【点睛】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小,但反映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7.图中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面积相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比例尺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表示的实际范围最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所跨的经纬度相同,因为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而乙区域最靠近赤道,所以乙区域的面积最大,甲区域的实际面积最小,但图幅一样,因此甲的比例尺最大,乙的比例尺最小。

据此分析选D。

【点睛】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代表的实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小。

某大学城规划方方正正。

某日,小明同学走在聚贤街上,先后在便道上看到两块指示牌(如图甲、乙所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梁王路的大致走向是

A.东西向B.南北向C.东北-西南向D.西北-东南向

9.看到路牌乙时,小明面向

A.东B.南C.西D.北

【答案】8.B9.B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地的城规划方方正正。

根据图示指向标,聚贤街为东西走向,梁王路的大致走向是南北向,选B。

【9题详解】

该地的城规划方方正正。

读图结合指示牌可知,小明的右手边为西,左手边为东,因此小明面向南,据此选B。

读图“地球局部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图中X、P三点坐标定位准确的是

A.X(80°N,15°W)B.X(80°E,90°S)

C.P(70°S,5°W)D.P(70°S,5°E)

11.从Q地到P地最短路径的航向为

A.先西南后西北B.一直向西南

C.先东南后东北D.一直向东北

【答案】10.C11.C

【解析】

【10题详解】

图中所示为南半球,增大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的为东经度,图中经度间隔为30°,纬度间隔为10°,故X的坐标为(80°S,25°E),P点的坐标为(70°S,5°W),选C。

【11题详解】

连接图示Q点到P点的直线即为两地的最短航线,且从Q点到P点穿过Q点所在纬线,故判断先接近南极点,后远离南极点,即先向南后向北运动;从东西方向上看,从Q点到P点,始终与自转方向一致,为向东运动,据此,从Q地到P地最短路径的航向为先东南后东北,选C。

【点睛】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注:

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起(赤道上除外)。

(3)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

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东北-西南向B.东西向C.西北-东南向D.南北向

13.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B.上、下部均平缓

C.上部较陡,下部较缓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答案】12.A13.C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山脊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所以山脊的基本走向是东北一西南向,选A。

2.本题考查等高线与地形特征的分析。

【13题详解】

等高线越密集,地形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地形越平。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山峰等高线是上部密集,下部稀疏。

因此地形是上部陡,下部较平缓,选C。

【点睛】依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判断地形地貌: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组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的闭合等高线之间的区域——鞍部;等高线弯曲部分由高值处向低值处凸出部位——山脊(常为分水岭);等高线弯曲部分由低值处向高值处凸出部位——山谷;等高线重合处——陡崖。

14.下图的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深山藏古寺”说明古寺被四周高山包围着,读图可知a图中古寺位于山坡上,b图中的古寺位于山顶处,c图中古寺为陡崖的顶部,d图中古寺位于山谷深处,四周地势高于古寺,所以选D。

【点睛】

在地图上,把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就称之为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就可以看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5.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A.西北B.东南C.正北D.正南

16.图中瀑布的落差不可能为

A.60米B.50米C.40米D.20米

【答案】15.C16.A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经过乙处陡崖的河流分析该处地形应为山谷,故符合等值线“凸高为低”的原则;故判断B点所在的等高线较A处高,故乘索道上行方向为从A向B方向,结合指向标,为正北方向,选C。

小题2:

图示等值线重合表示陡崖有甲、乙两处,且乙处有河流经过,故在乙处形成瀑布;而欣赏瀑布应位于适当距离仰视,故选丁处观赏最佳。

故选D项。

【16题详解】

瀑布的地方有两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是20米,所以瀑布最高落差不会等于20米的3倍,即60米。

图甲为我国部分国土示意图,图乙为我国钓鱼岛等高线图(单位:

米)。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7.据图乙,可以判断钓鱼岛

A.位于图甲中的乙地B.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

C.南部坡度比北部平缓D.属于热带海岛性气候

18.钓鱼岛的南北距离约为

A.0.7千米B.1.9千米C.2.5千米D.3.7千米

【答案】17.A18.B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图乙的经纬度结合甲图,可以判断钓鱼岛位于图甲中的乙地;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延伸方向相反,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变化可知,钓鱼岛的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流;南部等高线密集,故南部坡度比北部陡;该岛多属于亚热带海岛性气候,据此分析选A。

【18题详解】

纬差1°≈111千米,钓鱼岛的南北纬差约1′多,1°=60′,故钓鱼岛南北距离约为1.9千米,选B。

【点睛】等高线图上,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延伸方向相反。

地球上纬差1°≈111千米,估算出钓鱼岛南北纬度差即可求出距离。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9.站在图中MN与XY的交点,不能看到的点是

A.aB.bC.cD.d

20.若a、b、c、d为四个居民点,该地区拟建一座水库,计划蓄水位达到175米,则

A.该地区小部分面积被淹没,将出现一个岛屿

B.只有d居民点可以不搬迁

C.该地区将出现两个小岛,b、c、d将被水淹没

D.四个居民点都不必搬迁

【答案】19.A20.B

【解析】

【19题详解】

目的地和观测地不能有山脊和山顶的阻隔。

假设图中MN与XY的交点为O,将O与abcd分别相连,会发现Oa之间有山地挡住了视线,不能看到,据此分析选A。

【20题详解】

该区域被175米的水淹没后,能形成南北两个小岛;d点海拔高于200米,可以不用搬迁,其余各地需要搬迁。

据此分析选B。

【点睛】等高线图与河流水文结合:

A、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B、水库坝址的选择:

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坝址位置须岩石结构紧密,不易被侵蚀,如花岗岩。

21.图中地球公转和自转画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公转与自转的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从极点看,自转方向呈现出北逆南顺,据此ACD画法正确。

B图所示是近日点,应为1月份,故B所示错误,选B。

【点睛】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

地球公转至近日点,1月初时,接近冬至日,速度最快;公转至远日点,7月初,接近夏至日,速度最慢。

22.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两点角速度相同

B.②点线速度比③点快

C.①点、③点都位于热带

D.②点、④点都在寒带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经纬网与地球运动。

图示④位于极点,故角速度、线速度都为0,②点纬度较③低,故线速度较快;B项正确;③纬度大于23.5°,故位于北温带;②纬度低于66.5°,故不属于寒带。

23.下列关于晨昏圈与经线圈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任何时候都有一个大于0的夹角B.每天都会重合一次

C.任何时候都不可能重合D.只有二分日才能重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此时晨昏圈与经线圈夹角为0°,除二分日外,其他时候,晨昏圈与经线圈不重合,据此分析选B。

【点睛】晨晨昏线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其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二是始终平分赤道。

晨昏线判断的关键是沿自转方向看,由夜到昼的为晨线,由昼到夜的则为昏线。

晨线与昏线组成一个大圆平分地球。

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其余时间则与经线斜交。

24.以下时段中,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的是

A.国庆节至元旦B.劳动节至建军节

C.建军节至国庆节D.圣诞节至儿童节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12月22日至次年的6月22日,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据此结合选项选D。

【点睛】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从12月22日至次年的6月22日,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从6月22日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

25.太阳直射某地的那一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是该地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B.该地一定位于五带中的热带范围内

C.一定是该地一年中日出最早的一天D.一定是该地一年中气温最高的一天

【答案】B

【解析】

【详解】太阳直射某地的那一日,一定是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一天但不一定是白天最长的一天,故该日不一定是该地一年中日出最早的一天;该地有直射现象,故该地一定位于五带中的热带范围内;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并不是具体的日期。

据此分析选B。

26.图中,大圆表示赤道,小圆表示极圈,箭头表示自转方向,日期相同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中自转方向及昼夜分布可知,①②③④分布表示北半球的二分日、北半球的冬至日、南半球的夏至(北半球的冬至)、南半球的冬至(北半球的夏至),据此分析选C。

【点睛】二分二至日的昼夜分布:

1、春分指向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

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扩大。

南半球昼短夜长。

并且夜在加长昼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夜最长昼最短。

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

2、夏至指向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

并且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缩小。

南半球昼短夜长。

并且夜在缩短昼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夜最长昼最短。

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

3、秋分指向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

并且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夜最长昼最短。

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

南半球昼长夜短。

并且夜在缩短昼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昼最长昼最短。

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

4、冬至指向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

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夜最长昼最短。

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

南半球昼长夜短。

并且夜在加长昼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昼最长昼最短。

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

读图“我国某中学作息时间表”,回答下列各题。

27.图中所用时间为

A.世界时B.北京时间C.地方时D.当地区时

28.图示学校,可能位于我国

A.黑B.晋C.粤D.新

【答案】27.B28.D

【解析】

【27题详解】

中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故图中所用时间为北京时间,选B。

【28题详解】

放学时间为13:

35,此时大约接近当地的正午,据此推测该地位于90°E左右,结合选项选D。

【点睛】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

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

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

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3.计算地方时:

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

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29.据《周礼》记载:

“冬至……景(影)长一丈三尺,夏至……景(影)长五寸。

此长短之极。

”与此相关的自然现象是

A.夏至日,北半球各地太阳辐射达到最强

B.冬至日,北京市日出东北,日落西南

C.影长最长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D.影长最短时,我国从南到北白昼变长

【答案】D

【解析】

【详解】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天气状况、海拔高低等;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京市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影长最长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影长最短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我国从南到北白昼变长,选D。

【点睛】1、春分指向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

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扩大。

南半球昼短夜长。

并且夜在加长昼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夜最长昼最短。

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

2、夏至指向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

并且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缩小。

南半球昼短夜长。

并且夜在缩短昼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夜最长昼最短。

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

3、秋分指向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

并且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夜最长昼最短。

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

南半球昼长夜短。

并且夜在缩短昼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昼最长昼最短。

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

4、冬至指向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

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夜最长昼最短。

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

南半球昼长夜短。

并且夜在加长昼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昼最长昼最短。

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

学校有一日晷,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

在晷盘面上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0.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北京时间12:

00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1.晴天时日晷晷针影子

A.变长B.变短C.顺时针旋转D.逆时针旋转

32.若图示日晷仪晷盘与地面的夹角改为59°,则该日晷最可能放置的地点是

A.广州B.上海C.哈尔滨D.漠河

【答案】30.A31.C32.B

【解析】

【30题详解】

北京时间(120°E)为12:

00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为11:

44,太阳位于正南偏东方向,日晷晷针针影指向西北方向。

选A正确。

【31题详解】

日晷的晷针影子移动方向应是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则日晷晷针影子的移动呈现出顺时针方向的特点,选C。

【32题详解】

由于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

日晷仪晷盘与地面的夹角与当地的纬度互余。

若图示日晷仪晷盘与地面的夹角改为59°,则该地纬度应为31°N,与上海所在纬度大致相当,据此分析选B。

【点睛】日晷仪晷盘与地面的夹角与当地的纬度互余。

读我国四省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地理界线两端位于丙和乙B.北回归线穿过甲省南部

C.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乙省D.丁省东临黄海和东海

34.图中四省的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A.甲-云南B.乙-珠海C.丙-哈尔滨D.丁-郑州

【答案】33.B34.C

【解析】

【33题详解】

据图示的轮廓可知,甲乙丙丁分别是云南、广东、黑龙江、山东。

则人口地理界线两端位于甲和丙;北回归线穿过甲省南部;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甲省;丁省东临黄海和渤海。

据此分析选B。

【34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云南、广东、黑龙江、山东,对应的行政中心分别是甲-云南-昆明,乙-广东-广州,丙-黑龙江-哈尔滨,丁-山东-济南。

据此分析C。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5.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B.5°C.8°D.10°

36.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⑤D.④和⑤

37.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A.①B.②C.④D.⑤

【答案】35.B36.A37.D

【解析】

【35题详解】

读图,我国的省级行政中心最南位置的是海口,大约纬度是20°N,北京的纬度大约是40°N。

材料中表明,经纬度间隔相等,所以可以算出纬线间距为5°,选B。

【36题详解】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表示人口密集的程度。

我国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是东部地区大,西部地区环境条件差,经济落后,人口密度小。

图中①位于新疆地区,因地处内陆,气候干旱,人口少,人口密度很小。

④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大约在河南,人口密度大,所以A对。

②和③都位于西部地区,自然环境较差,人口密度相差较小,B错。

⑤位于四川西部地区,属于西部地区,人口较少,人口密度较小,C错。

④和⑤两地人口密度差值较大,但是比①和④的人口密度差值小,D错。

据此分析选A。

【37题详解】

⑤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多暴雨,如果植被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D对。

图中①地气候干旱,不会多泥石流灾害,冬季多暴风雪、春季多沙尘暴等气象灾害。

②地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沙尘暴灾害。

④地应是位于秦岭以南的江汉平原地区,植被较多,有洪水灾害,泥石流发生较少。

据此分析A、B、C错,选D。

【点睛】根据我国领土的南北两端纬度结合图示网格可以估算出图示纬线间距为5°。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表示人口密集的程度。

我国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是东部地区大,西部地区环境条件差,经济落后,人口密度小。

我国西南地区,地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