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726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 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docx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7讲总复习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

实词之

词类活用——名词活用

 

考点透视

考点明确

《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包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命题趋势

考查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在特定语境中确定多义词词义的能力。

比较常见的考查方式是从文本中选择四个重要语句,对此中的重要词语进行解释,设为四个选项,要求考生选择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这项要求,要重视其中“常见实词”的提示,此为考查范围;“在文中”则暗示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条件所在,此为强调理解要结合具体语境。

知识讲解

像现代汉语一样,文言实词往往也具有多义的特性,因此,要扫除阅读障碍,就要根据语境确定特定实词的唯一意义。

备考中,要多注意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尤其是那些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区别或者在所提供的文本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用法的那部分实词。

词的活用是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灵活用法,即某类词(名、动、形、数)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注意要在一定的语境中。

这在文言文中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其起因在于古时词汇没有后代丰富,句法不像后代那样严格,于是分工就不像现代汉语那样多,那样明确。

本讲归类整理名词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活用情况。

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

而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

普通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有的很富有修辞色彩,了解这种语法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句意。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例,

(1)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游褒禅山记》

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2)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琵琶行并序》)

舟中,名词作状语,在船里

(3)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4)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鸿门宴》)

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2、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例,

(5)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6)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

法,名词作状语,依照法律

(7)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

船,名词作状语,用船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9)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势,名词作状语,按照……形势

3、表示行为的身分或对待的方式,例,

(10)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过秦论》)

客,名词作状语,像客人一样

(1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12)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滕王阁序》)

鲤,名词作状语,像孔鲤一样

(13)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

隶,名词作状语,像对奴隶一样

4、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表示比喻,例,

(14)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

席,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包,名词作状语,像包裹一样;囊,名词作状语,像口袋一样

(1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

云,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响,名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景,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1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起源。

《小石潭记》

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牙一样

(17)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18)项庄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

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时间名词作状语

例,

(19)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烛之武退秦师》)

朝,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夕,名词作状语,在黄昏

(20)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鸿门宴》)

夜,名词作状语,当夜、当晚

(2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2)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烛之武退秦师》)

岁、月,名词作状语,每年、每月

(23)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

例,

(2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烛之武退秦师》)

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2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

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指在地面上、在地下

(26)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

(《过秦论》)

内,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外,名词作状语,在国外

(27)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荆轲刺秦王》)

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28)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陈情表》)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了。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其中一个活用为动词,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

例,

(29)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

王,名词动用,称王

(30)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鸿门宴》)

刑,名词动用,惩罚、处罚

(3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藉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

籍,名词动用,登记

(3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

牗,名词动用,做窗子;枢,名词动用,做门(瓮、绳在此为名词作状语)

(33)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廉颇蔺相如列传》)

鼓,名词动用,演奏,弹奏

名词用在“之、其、尔、汝、我”等代词前面,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

(34)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蹄,名词动用,用蹄子踢

(35)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名,名词动用,命名

(36)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

鼓,名词动用,击鼓

(37)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

(《寡人之于国也》)

树,名词动用,栽种;衣,名词动用,穿

名词用在“所”、“者”结构中,活用为动词

例,

(38)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

名,名词动用,识其本名

(39)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侯,名词动用,被封为侯

(40)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

罾,名词动用,用网捕

(4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虏,名词动用,俘获

名词放在副词、介宾结构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

(4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

白衣冠,名词动用,穿白衣、戴白帽

(4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

罪,名词动用,归罪、归咎

(4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

白,名词动用,显出白色

(45)范增数目项王,以所佩玉玦以示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鸿门宴》)

目,名词动用,用眼睛看

(46)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烛之武退秦师》)

盟,名词动用,订立盟约、签订盟约

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

(4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水,名词动用,游泳、游水

(48)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誓将去汝,适彼乐土。

(《诗经·硕鼠》)

德,名词动用,感激

(49)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廉颇蔺相如列传》)

刃,名词动用,杀

(50)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鸿门宴》)

王,名词动用,称王

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

例,

(5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

军,名词动用,驻军、驻扎

(5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烛之武退秦师》)

军,名词动用,驻军、驻扎

(5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赤壁赋》)

樵,名词动用,打柴

(54)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滕王阁序》)

下,名词动用,休息、下榻

名词用“而”同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例,

(5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轴轳千里,旌旗蔽空。

(《赤壁赋》)

东,名词动用,向东进发(下,名词动用,拿下、攻占)

(56)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过秦论》)

履,名词动用,登上

(5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师,名词动用,以……为师

(58)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滕王阁序》)

襟,名词动用,以……为衣襟;带,以……为衣带

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

(59)怀王与诸将约曰: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

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60)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离骚》)

步,名词使动用法,使……缓行

(61)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过秦论》)

序,名词使动用法,使……有秩序;朝,名词使动用法,使……来朝朝贡

(62)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舍,名词使动用法,使……住在

(6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阿房宫赋》)

族,名词使动用法,使……灭族

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

(6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赤壁赋》)

侣,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侣;友,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友

(65)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宾客,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宾客、把……当作宾客

(66)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鄙,名词意动用法,以……为边邑

(67)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说》)

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68)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

鉴,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鉴(镜子)

题型解读

例1选择活用类型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

(1)下列句中加红的词,与“吾力倍蓰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中“贱”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范增数目项王B.云青青兮欲雨

C.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D.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

【答案】D

【解析】D项中的“宁”与题干中的“贱”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其他三项中都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2)下列句中加红的词,与“(李实)遂奏(王)播为三原令,廷诟之”一句中“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正本清源   B.狼奔豕突   C.规行矩步   D.草行露宿   

【答案】A

【解析】A项中的“正”是形容词是动用法,题干中的“廷”与其他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3)下列各句中加红的词,与“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中的“饵”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斗折蛇行   B.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C.其一犬坐于前   D.予分当引决

【答案】B

【解析】B项中的“前”与题干中的“饵”都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其他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例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红词语的含义。

(4)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

【答案】称威,威服,威慑

【解析】“威”,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5)故事,尹与御史相遇,尹下道避。

【答案】按照旧例

【解析】“故事”,名词作状语。

(6)吾闻楚王之命:

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

【答案】赐给爵位

【解析】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7)桓公曰:

“何故?

”对曰:

“以臣名之。

【答案】命名

【解析】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8)(2018高考安徽卷)诸子酒酣耳熟,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译文:

【答案】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题纷然并起,人人凭恃义气不肯服输。

【解析】名词活用为状语。

“蜂”,象蜜蜂一样。

(9)(2018高考福建卷)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

译文:

【答案】居于岩穴之中和观览流水,心中没有任何牵挂。

【解析】名词活用为状语。

“岩”“川”都是词类活用,分别译为“在山岩上”“在河岸边”。

(10)(2018年湖北黄冈高三一模)去冬雨雪不时,灾异频见,咎当在此。

帝优诏答之。

【答案】去年冬天不按时节下雨下雪,灾异频繁出现,过错就在此处。

皇帝下褒扬的诏书答复他。

【解析】名词活用为动词,“雨雪”译为“下雨下雪”。

巩固练习

(2018银川一中第五次摸底考试)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

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

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

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

守曰:

“买马、养士孰急?

”登曰:

“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

”守曰:

“抗长吏耶!

”曰:

“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之,尚何言!

”守不能夺,卒从之。

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

白于守曰:

“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

”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

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

“是可以阶改秩。

”登曰:

“但意未欲尔。

”遂行。

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馀事告之。

晦曰:

“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

”对曰:

“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

”豪民秦琥武断乡曲,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

登至,颇革,而登喜其迁善,补处学职。

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帅胡舜陟谓登曰:

“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

”登曰:

“桧为相亡状,祠不可立。

”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

舜陟遂创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

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

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曰:

“丞相①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

”登曰:

“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既而中书奏故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

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之。

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其学以慎独为本,有《东溪集》行世。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八》,有删改)

【注】①丞相,指秦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守不能夺    夺:

改变。

B.守汪藻馆之馆:

住在宾馆、客舍里。

C.盍祠祀之盍:

何不。

D.属登母死舟中属:

适逢。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

B.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

C.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

D.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高登兼任贺州学事一职时,力劝上司恢复学校的田舍;任期结束后,他把百姓馈赠的钱财又投放在学校的建设中,可见他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B.在古县任职期间,高登因不满秦桧的所作所为,拒绝给秦桧立祠,因而得罪上司。

上司就借他处置秦琥一事诬陷他,他又不肯媚悦权贵,终致入狱。

C.上任古县县令的途中,湖州太守汪藻挽留高登一起修撰《徽宗实录》,且有人告诉他这可以改变社会秩序,但高登却坚决予以回绝。

D.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靠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但他的注意力却丝毫不在生计上,还是一如既往为国事担忧,连死前的遗言都是国家大计。

4.把文中加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

译文:

(2)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译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项梁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

宋义谏项梁日:

“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

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

”项梁弗听。

宋义使于齐。

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

“公将见武信君乎?

臣论武信君军必败。

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

”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

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

高陵君显见楚王日:

“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军果败。

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

”王乃置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

诸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

项羽曰:

“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宋义曰:

“不然。

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

天寒大雨,士卒冻饥。

项羽日:

“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

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

‘承其敝’。

夫强秦攻赵,必举。

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后项羽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

“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当是时,诸将皆慑服。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使人杀宋义子。

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将救巨鹿。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虏王离。

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

项羽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标红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疾行则及祸疾:

急速,赶快。

B.将戮力而攻秦戮力:

合力,尽力。

C.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壁:

设营驻守。

D.诸将皆慑服慑服:

因恐惧而屈服。

6.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B.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C.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D.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7.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词“冠军”位列于诸军之首,后来也指将军名号。

文中“卿子冠军”是上将军宋义的尊号。

B.“甬道”指两旁有墙的驰道或通道,文中章邯专门修筑甬道为王离、涉间的军队输送粮食。

C.“社稷”旧时指国家。

“社”为谷神,“稷”为土神,“社稷之臣”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D.古代帝王外出止宿时以车为屏藩,使辕相对为门,称“辕门”。

后来用它指代军营之门。

8.把文中标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

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

(2)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参考答案

1.B

【解析】馆:

使……住在宾馆、客舍里。

这里考察的是名词的使动用法。

2.A

【解析】解答断句题,要注意分析语句中的名词、谓语动词等。

名词一般担当主语或宾语,它的前面或后面可以断句。

比如“琥”,在“琥有请属”中“琥”担任了主语,其前应断句,而“面数琥”中“琥”为宾语,其前不能断开。

3.C

【解析】“秩”为“官阶,官吏的品级等次”的意思。

4.

(1)任官期满,士人百姓请求留任未获批准,相继赠金五十万,不告知姓名。

(2)高登回乡安葬他的母亲,事情结束后来到监狱,而胡舜陟先前因事被关进监狱死了,冤情最终昭雪。

【参考译文】

高登,字彦先,是漳浦人。

幼年失去父亲,努力学习,用法度来约束自己。

绍兴二年,在朝廷上接受皇帝询问,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回答,知无不言,没有什么顾忌避讳,负责官员厌恶他的直率,就授予他富川主簿一职,接着又命他兼任贺州学事。

学校原来有田地房舍,州里出台法令将其撤掉,交由买马司经管,高登请求恢复过去的制度。

太守说:

“买马、养士哪一个更急迫?

”高登说:

“买马固然急迫,然而学校是礼义诞生的地方,一旦废弛,士大夫与堂下走卒有什么区别?

”太守说:

“你这是违抗官长!

”高登说:

“治理天下所依仗的标准,只有礼义与法度罢了,既然两者都抛弃了,还有什么可说!

”太守不能改变他,最终听从了他。

任官期满,士人百姓请求留任未获批准,相继赠金五十万,不告知姓名。

告诉太守说:

“高先生贫困没有什么来养家,希望太守劝他全部接受。

”高登辞谢这笔钱,未被允许,又无法归还,(就)请求把钱放到学校里,(用来)买书来答谢士人百姓。

被授予静江府古县县令,经过湖州,湖州太守汪藻安置他在宾馆里。

汪藻挽留他参与修撰《徽宗实录》,他坚决推辞,有人说:

“这可以作为升官的阶梯。

”高登说:

“只是我不想做而已。

”于是辞行。

广西驻军首领沈晦问高登用什么治理县事,高登逐条写了十几件事告诉他。

沈晦说:

“这是古人的政治,现在的人狡诈,怀疑不能实行。

”回答说:

“忠诚讲信用可在蛮荒之地推行,说不能实行,是诚信不够而已。

”豪民秦琥用武力横行乡里,把持官吏的短处,号称“秦大虫”,县令以下都屈服于他。

高登到任,他颇有改变,而高登喜欢他去恶为善,任他为学官。

过了些时日,秦琥有请托的事,高登辞谢拒绝他,秦琥恼怒,图谋用危害法律来中伤高登。

恰逢有人控告秦琥侵占学校经费,高登把他喊来,当面指责秦琥,声气俱厉,喝令他下去,告诉郡守及各部门按法律处置他,秦琥愤恨而死,全郡的人们都为此感到痛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