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重点记忆过关不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791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重点记忆过关不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重点记忆过关不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重点记忆过关不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重点记忆过关不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重点记忆过关不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重点记忆过关不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重点记忆过关不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重点记忆过关不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重点记忆过关不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重点记忆过关不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重点记忆过关不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重点记忆过关不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重点记忆过关不难.docx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重点记忆过关不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重点记忆过关不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重点记忆过关不难.docx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重点记忆过关不难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各章公式汇总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

  弧弹性

  

(1)如果Ed<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2)如果Ed>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3)如果Ed=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Eij=

  

(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

  

(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

  (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

  就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

  

(1)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称为“必需品”。

  

(2)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

?

  .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1)Es>1,供给富有弹性

  

(2)Es<1,供给缺乏弹性

  (3)Es=1,供给单位弹性

  (4)Es=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5)Es=∞,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公式:

第三章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公式: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总收益:

收益是指企业出售产品的收入。

企业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获得的全部收入叫做总收益。

  若以R代表总收益,P代表单位产品价格,Q代表销售量,则有:

 R=P?

Q

  平均收益:

平均收益是按销售量平均计算的收益,即总收益除以销售量的商。

以AR代表平均收益,则有:

  AR=R/Q=P?

Q/Q=P(即,平均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

  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是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时总收益的增加量。

  MR=△R/△Q=△(P?

Q)/△Q=P(即,边际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

  由此可推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MR=平均收益AR=单位产品价格P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公式:

第五章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第七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1.两因素分解法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因素进行分解。

  假定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工作小时数(即劳动时间)的增加率和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即,GQ=GH+GP

  式中,GQ----经济增长率

  GH----工作小时数增加率

  GP----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2.三因素分解法

  

(1)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三个因素进行分解,计算这三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产出弹性×劳动增加率)+(资本产出弹性×资本增长率)

  即:

GY=GA+αGL+βGk

  GA--------技术进步率或全要素生产率

  α---t时期的劳动产出弹性

  β---t时期的资本产出弹性

  

(2)“索罗余值”-----通过经济增长率的公式,求出技术进步率

  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技术进步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产出弹性×劳动增加率)-(资本产出弹性×资本增长率)

  GA=GY-αGL-βGk

  1、奥肯定律:

相对于潜在的GDP,GDP每下降2个或3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l个百分点。

或者说,相对于自然失业率,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就会下降2~3个百分点。

  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

  2、菲利普斯曲线:

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最初是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变化关系的,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高。

后来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上升,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下降。

政府进行决策时可以用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低失业率,或者用高失业率换取低通货膨胀率。

 第十六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

  

(1)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货币购买力》中提出了费雪方程式。

  

(2)费雪方程式

MV=PT?

  其中:

P------物价水平,是随着货币量的变动而被动的变动。

  T------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取决于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等非货币因素,大体上也是稳定的。

  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由制度因素决定,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视为常数。

  M------代表货币量,是最活跃的因素,会经常变动,并且是主动变动。

  即:

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

  所以,交易方程式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

  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

  

(1)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庇古。

  

(2)剑桥方程式

?

?

?

?

?

?

-----货币价值(即货币购买力,为物价指数的倒数)

  Y------总资源(总收入)

  K------总资源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重(相当于交易方程式中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

  M------名义货币供给

  KY----真实货币需求

  庇古认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

  货币需求是以人们的手持现金来表示,不仅是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也包括贮藏货币,这是剑桥方程式区别于交易方程式的关键所在,等式中K就集中反映了这一思想。

  剑桥方程式和交易方程式本质是一致的,都是试图说明物价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是:

  L(货币需求)=L1(y)+L2(i)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f(Yp;W;im,ib,ie;1/p?

dp/dt;μ)

  注意:

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1/p?

dp/dt代表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

  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

  

(1)M0=流通中现金

  

(2)M1=M0+银行活期存款

  (3)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注意:

流通中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为流通中的货币,是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M2是广义货币量,包括M1以及潜在的货币量。

  货币供应量的公式

  M=B×k

  其中:

B------“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k-------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称为“货币乘数”,取决于商业银行在其所吸收的全部存款中需存入中央银行部分所占比重即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需转化为现金及财政存款等所占比重的货币结构比率。

即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结构比率合计的倒数

  货币供应量(M1)应当与GDP同步增长,即ΔM1=Y′×M0。

  Y′----GDP增长率

  M0----上期货币量

  本期货币增量ΔM1=(GDP的增长率Y′+物价自然上涨率P′)×M0,

  或者: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M′=Y′+P′

  该式反映了货币均衡与经济增长及物价水平的关系。

 第二十一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

  确定各组组距。

  ①组距=

  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称为组中值。

即:

  

  为解决“不重”的问题,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即当相邻两组的上下限重叠时,恰好等于某一组上限的观察值不算在本组内,而计算在下一组内。

  中位数计算:

  根据未分组数据计算中位数时,要先对数据进行排序,然后确定中位数的位置,n为数据的个数,其公式为:

  

  简单算术平均数

  简单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处理未分组的原始数据。

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加权算术平均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处理经分组整理的数据。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Xi――各组的组中值

  fi――各组的频数

  几何平均数

  1、涵义:

 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就是几何平均数。

  2、计算公式:

  公式为:

几何平均数

?

?

?

  3、主要用途:

  

(1)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

  

(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离散程度的测度,主要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等。

  极差

  1、含义:

极差是最简单的变异指标。

它就是总体或分布最大的标志值与最小的标志值之差,又称全距,用R表示。

  2、计算公式:

  3、极差反映的是变量分布的变异范围或离散幅度,在总体中任何两个单位的标志值之差都不可能超过极差。

极差计算简单,含义直观,运用方便。

但它仅仅取决于两个极端值的水平,不能反映其间的变量分布情况,同时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第二十四章 数据特征的测度  

第二十七章会计概论

  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关系:

  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反映资产的归属关系。

  2、在不考虑调整因素,如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情况下:

  利润=收入?

费用

  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

  无论发生什么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上述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账户中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为余额,余额按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基本关系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对于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④试算平衡公式:

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

  =净利润+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减少净利润的项目-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增加净利润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

  调节公式是: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

  =净利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摊费用减少+预提费用增加+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失+递延税款贷项+存货减少+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其他不减少现金的费用、损失

第二十九章财务报表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

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

  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等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是衡量企业整体经营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

  =××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具体指标包括: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这几个指标都是在数值上越大,资金利用效果越高,则企业营运能力越强。

  具体公式:

  1、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退回、转让和折扣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不扣除坏账准备。

  2.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3.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4.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

  总资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余额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

  1.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业务收入

  业务收入中不包括企业发生和正常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其他利润,如投资收益。

  2、主营业务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影响该指标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质量、成本、价格、销售数量、期间费用及税金。

  3.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股本)

  反映企业资本的盈利能力,影响该指标的因素包括影响净利润的各项因素,还有就是企业负债经营的规模。

在不明显增加财务风险的条件下,负债经营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该项指标的高低。

  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

  注:

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分母不同,所有者权益范围要大于实收资本。

  该指标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盈利能力,在我国是上市公司对外必须披露的信息内容之一,也是决定上市公司能否配股进行再融资的重要依据。

  5.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用于衡量运用资产创造利润的能力。

  6.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反映普通股每股的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包括企业的获利水平和企业的股利发放政策。

  7.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收益

  该指标越高,表明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通常认为该指标在5?

?

20之间是正常的,当人们预期将发生通货膨胀或提高利率时,股票的市盈率普遍下降;当人们预期公司利润将增长时,市盈率通常会上升;债务比重大的公司,股票市盈率通常较低。

  8.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反映资本保全和增值的情况,是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状况的辅助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