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862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docx

松江高考化学三模卷

松江区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月考

化学试卷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2012.5

说明:

本卷分试题卷与答题卷两部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卷上一律不给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Mg—24;Al—27;P—31;S-32;Cl-35.5;Cr-52;Mn-55;Fe-56。

第Ⅰ卷(共66分)

一、选择题(本题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在不断运动

2.化学用语具有简便、确切地表达化学知识的特点。

有关二氧化碳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

B.CO2的结构式:

C.CO2的比例模型:

D.CO2的球棍模型:

3.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碘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原子的中子数为53

B.某碘原子的质量数为126.9

C.由此信息可以确定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D.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4.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氯离子造成的,不可靠的实验是

A.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

B.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适量铁,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5.“塑料王”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均超过其他塑料。

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塑料王”和酚醛树脂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B.二氟一氯甲烷是一种氟利昂,分子中只含共价键

C.聚四氟乙烯中碳原子均在同一直线上,形成链状高分子

D.四氟乙烯(CF2=CF2)中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二、选择题(本题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

是氧元素的两种原子,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

与的原子数均为

B.足量金属钠与36克反应,转移电子数4

C.1mol

的原子数均为

D.等温等压下,11.2L

和11.2L

均含有

个氧原子

7.在100克水中溶解了22.4LHCl(标准状况下)气体后形成的溶液,对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所得的溶液的体积为22.5L

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moL·L—1

C.根据题中数据,无法求得该溶液物质的量的浓度

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8.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大,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LiNH2+Li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Li2NH中H的化合价是+1B.该反应中H2只作氧化剂

C.Li+离子半径大于H-的离子半径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

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

B.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c(Na+)+c(H+)=c(CH3COO-)+c(OH-)

C.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存在:

c(H+)=c(OH-)、c(CH3COO-)=c(Na+)

D.若V1=V2,c1>c2,则c(CH3COO-)和c(CH3COOH)浓度之和等于c(Na+)浓度

10.某温度下,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Y(g)

Z(g)+W(s)-Q一段时间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通入一定量氦气,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也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1.实验室从干海带中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中,仪器选用错误的是

A.称取一定质量的干海带——电子天平

B.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蒸发皿

C.过滤海带灰水混合物——漏斗

D.在海带灰浸取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后,用四氯化碳提取碘——分液漏斗

12.某同学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浓、稀硝酸的性质,根据图示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试管内气体变红棕色是浓硝酸分解的结果

B.b试管内气体仍为无色,说明稀硝酸无氧化性

C.该实验探究浓、稀硝酸酸性的强弱

D.该实验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强弱

13.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于铝在空气中不会锈蚀,所以铝制品的使用寿命都很长

B.由于铝具有强还原性,所以常用铝来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

C.常温下,铝被浓硫酸钝化,所以可用浓硫酸除去铝表面的铜镀层

D.由于铝的导电性能比铜强,所以常用铝制造电线、电缆

14.NM-3是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小分子抗癌药物,键线式结构如下:

关于NM-3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遇FeCl3溶液,会显一定颜色

C.与溴的CCl4溶液反应,出现白色沉淀

D.1molNM-3最多能与含3molNaOH的溶液反应

15.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纯碱工业的主要反应。

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A.NaHCO3不是纯碱

B.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相对较小

C.该反应还可以获得化肥

D.析出固体以后的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

16.“地沟油”是一种极不卫生的非食用油,它含有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类化合物

B.通过油脂的碱性水解来制肥皂

C.橄榄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地沟油经过加工后,可以转化为生物柴油用作发动机燃料

17.向100mL0.25mol/L的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应,恰好生成只含NaCl和NaAlO2的澄清溶液,则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

A.3.45gB.2.3gC.1.15gD.0.575g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18.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是家庭常用的消毒剂。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钠水解的溶液呈酸性,说明次氯酸是弱酸

B.次氯酸钠水溶液具有很强的漂白性,说明其水溶液中存在次氯酸

C.84消毒液杀菌消毒的原理是放出原子态氧杀死细菌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若将二氧化硫通入84消毒液中,其漂白能力增强

19.向酸化的Fe(NO3)3溶液中逐渐通入H2S气体,可能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3S2-+2NO3-+8H+→2NO↑+3S↓+4H2O

B.Fe3++3NO3-+5H2S+2H+→3NO↑+5S↓+Fe2++6H2O

C.Fe3++5NO3-+8H2S+4H+→5NO↑+8S↓+Fe2++10H2O

D.S2-+2NO3-+4H+→2NO2↑+S↓+2H2O

20.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强

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

C.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的浓度保持不变

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Fe2+是整个过程起催化作用

21.将5.6gFe投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混合气体A,把所得溶液减压蒸干,得到20gFe(NO3)2和Fe(NO3)3的混合物,将该固体在高温下加热,得到红棕色的Fe2O3和气体B,A、B气体混合通入足量水中,在标准状况下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

A.1120mLB.2240mLC.2670mLD.4480mL

22.有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为单质,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D是一种最高价氧化物

B.B氧化到C后还能氧化,所以B是金属钠

C.若E为硝酸,则A在常温下为气态

D.若E为浓硫酸,则A在常温下为固态

 

第II卷(共84分)

四.(本题共8分)

“珠宝玉石”中的“玉”成分比较复杂,某“玉”的成分为CaO·2MgO·Fe2O3·nSiO2。

回答第23~26题:

23.Si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SiO2与NaOH溶液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O原子核最外层有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CaO的熔点与MgO的熔点相差不大,但CaO却不能做耐火材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Mg原子比Si原子的半径_____(填“大”、“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从哪些方面可以判断Ca和Mg的金属性强弱。

A.利用Ca与Mg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MgCl2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Mg(OH)2白色沉淀

C.Ca(OH)2的碱性比Mg(OH)2强

D.CaSO4溶解度比MgSO4的溶解度小

五、(本题共8分)

在硫酸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反应2SO2+O2

2SO3,根据下表提供的不同压强下SO2的转化率的数据(以V2O5作催化剂)

 

回答第27~30题:

27.若450℃1×105Pa时,在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2moLSO2和1moLO2,5分钟达到平衡,以O2表示的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

28.工业生产遵循“多、快、好、省”的原则,合成SO3的适宜条件是温度(填上表中的数据);压强。

29.某研究小组研究t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

 

30.为了“变废为宝”,硫酸工业通常用浓氨水吸收尾气,再用浓硫酸处理吸收尾气得到的物质,最后将得到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六、(本题共8分)

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的试剂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

某课外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中铁元素含量,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

称量2.000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250ml溶液。

步骤二:

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至草酸根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匙锌粉,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呈酸性。

回答第31~34题:

31.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__C2O42—+__MnO4—+__H+→__CO2↑+__Mn2++__H2O

32.若某溶液中存在同浓度的Fe2+和C2O42—,加入酸性KMnO4,_______先被氧化(填离子符号);

33.步骤二中加入一小匙锌粉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用0.010mol/LKMnO4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15.00ml,则测得含铁量。

七、(本题共12分)

资料显示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锌反应时,硫酸可以被还原为SO2,也可被还原为氢气。

为了验证这一事实,某同学拟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压强为10lkPa,温度为0℃)。

 

回答第35~40题:

35.将市售浓硫酸(98%)与水等体积混合,得到稀硫酸的浓度______49%(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6.在烧瓶放入1.30g锌片,与一定量某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在洗气瓶中加入1mol/LNaOH溶液的体积最少是_____mL,量气管的适宜规格是_______

(填:

200mL、400mL或500mL)。

37.某次实验结果,测得量器管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2,推测其原因是:

__________;

38.1.30g锌片完全溶解,若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0.64g,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某次实验在烧瓶中投入少量铜粒,结果化学反应明显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

40.待烧瓶中锌粒完全溶解后,从溶液中得到硫酸锌晶体的方法___________(填操作步骤)。

八、(本题共12分)

K2SO4是制备K2CO3、KAl(SO4)2等钾盐的原料,可用于玻璃、染料、香料等工业,在医药上可用作缓泻剂,在农业上是主要的无氯钾肥。

以下是用氨碱法从明矾石提取硫酸钾工艺流程图。

明矾石主要成分为K2SO4•Al2(SO4)3•4Al(OH)3,通常含有少量SiO2、Fe2O3等。

 

回答第41~46题:

41.

(1)用28%氨水(密度为0.898g/L)配制4%氨水(密度为0.981g/L)500mL,需28%氨水mL,配制溶液时,应选用的仪器是(选填序号)。

(a)20mL量筒(b)100mL量筒(c)500mL量筒(d)500mL容量瓶

42.填写下列操作名称:

操作Ⅰ、操作Ⅱ、操作Ⅲ。

43.硅渣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脱硅后的固体为红泥,可用于。

4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X是。

45.钾氮肥的主要成分是,请设计实验检验钾氮肥中(除K+以外)的阳离子:

(写出所需试剂、实验步骤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为了测定钾氮肥中钾的含量,在试样完全溶于水后,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a克,若要计算K2SO4的物质的量,还需要_________数据,列出计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本题共8分)

阻垢剂可防止工业用水过程中无机物沉积结垢,经由下列反应路线可得到一种绿色阻垢剂(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CH3COOH+Br2+HBr

根据题意回答第47~50题:

47.写出B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其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由C制备D,需要经过三步反应,若第二步是消去反应,则第三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E水化生成一种有机物F。

1molF与足量钠反应,可以生成2mol氢气,写出F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写出A与C反应的一种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可简写为。

现有某化合物W的分子结构

可表示为。

十、(本题共12分)

乙酰水杨酸(俗称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解热、消炎、镇痛药物.以煤干馏的煤焦油的某成分为主要原料,通过下图所示途径可以制取阿司匹林和冬青油:

 

请按要求回答第51—56题:

51.请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52.写出B冬青油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B制取冬青油时有许多副反应,写出两个副反应的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物质的量相等的冬青油和阿司匹林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冬青油比阿司匹林_____

(填“多”或“少”),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阿司匹林片受潮失效的原因__________;

55.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观点解释用乙酸酐代替乙酸可以提高阿司匹林产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写出乙酸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本题共16分)

已知:

4NH3+5O24NO+6H2O4NO+3O2+2H2O4HNO3

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0,氮气体积分数为0.80,请完成下列计算:

57.使NH3恰好完全氧化为一氧化氮,氨-空气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保留2位小数)。

58.工业上用Mg(NO3)2制取浓HNO3的脱水剂(以下数据均为质量百分比浓度)。

65%HNO3(质量为M1)中加72%Mg(NO3)2溶液(质量为M2)后蒸馏。

分别得到97.5%HNO3和60%Mg(NO3)2溶液(不含HNO3)。

若蒸馏过程中HNO3、Mg(NO3)2、H2O均无损耗,求蒸馏前的投料比M1/M2的值是____________;

59.铜屑与氧化铜混合物与硫酸和硝酸组成的混酸反应来制取CuSO4·5H2O晶体,混酸中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反应过程中不产生SO2,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含Cu(NO3)2,反应中固体完全溶解,两种酸均恰好完全反应。

若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480g,其中铜屑的质量分数为0.4,则混酸中HNO3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80g固体混合物与一定量混酸微热后,充分反应,冷却恰好只得到CuSO4·5H2O,原混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60.

(1)20.0moL的NH3用空气氧化,产生混合物的组成为:

NO18.0mol、O212.0mol、N2150.0mol和一定量的硝酸,以及其它成分(高温下NO和O2不反应)。

计算H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2)20.0moL的NH3和一定量空气充分反应后,再转化为HNO3,设HNO3的物质的量n(A)和空气的物质的量n(B),写出当125≤n(B)≤200时,n(A)和n(B)的关系式___________。

松江区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月考

化学参考答案

2012.5

一.选择题(共10分)

1

2

3

4

5

D

B

C

B

C

二、选择题(共36分)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C

C

A

B

D

B

D

B

C

D

C

B

三、选择题(共20分)

18

19

20

21

22

BC

BC

AD

B

CD

四、(共8分)

23.3s23p2(1分)SiO2+2NaOH+→Na2SiO3+H2O(1分)

24.二(1分)CaO可溶于水(与水反应),(1分)

25.大(1分)Mg和Si是同一周期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力增强,半径变小;但核外电子的递增导致半径增大;结果是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力增强占主导地位,最终Mg的半径大于Si的半径。

(1分)

26.AC(2分)

五、(共8分)

27、0.0975moL·L-1min-1(2分)

28、450℃、1×105Pa(2分)

29、A(2分)

30、硫酸铵、二氧化硫(2分)

六、(共8分)

31、5,2,16→10,2,8(2分)

32、Fe2+(2分)

33、Zn+2Fe3+→Zn2++2Fe2+(2分)

34、21%(2分)

 

七、(共12分)

35.大于(2分)

36.20mL(1分)500mL(1分)

37.反应速度太快,NaOH溶液没有将SO2完全吸收(混有水蒸气);(2分)

38.2Zn+3H2SO4(浓)→2ZnSO4+SO2↑+H2↑+2H2O(2分)

39.构成铜锌原电池(2分)

40.蒸发浓缩,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

(2分)

八、(共12分)

41.78.0(1分)b(1分)

42.过滤、结晶、加热(2分)

43.SiO2、Fe(OH)3(1分)炼铁(作颜料)(1分)

44.NaOH(1分)

45.K2SO4、(NH4)2SO4(1分)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红,则证明有NH4+。

(1分)

46.钾氮肥的主要成分的质量(1分)

设硫酸钾物质的量为X,硫酸铵物质的量为Y(2分)

九、(共8分)

47.CH2BrCH2Br(1分)1,2—二溴乙烷(1分)

48.NaOOCCH=CHCOONa+H2SO4—→Na2SO4+HOOCCH=CHCOOH(2分)

49.HOOCCHOHCHOHCOOH(2分)

50.

(2分)

十、(共12分)

51..(1分)(1分)

52.(2分)

53.(2分)

54.少(1分)(1分)

55.乙酸酐能与水反应,使平衡向右移动。

(2分)

56.(2分)

十一、(共16分)

57.0.14(2分)58.

(3分)

59.1∶3.3(3分)52.6%(3分)

当x=0.4m(Cu)=480×0.4=192gm(CuO)=480g-192g=288g

n(Cu)=192/64=3moln(CuO)=288/80=3.6moln(Cu)+n(CuO)=3mol+3.6mol=6.6mol

由Cu守恒得:

n(H2SO4)=n(CuSO4·5H2O)=6.6mol

设HNO3为xmol,由得失电子数相同得:

2×480×0.4/64=3xx=2

n(HNO3):

n(H2SO4)=2:

6.6=1:

3.3

(3)m(CuSO4·5H2O)=6.6mol×250g/mol=1650g

n(HNO3)=2mol则放出NO为2mol,质量为2×30=60g

根据质量守恒:

m(溶液)=1650+2×30-480=1230g

所以,H2SO4%=6.6×98/12300×100%=52.6%

60.

(1)1.5mol(2分)

(2)3n(A)=0.8{n(B)-125}(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