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3931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docx

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学案七年级上册

第1课时生物与环境(七年级上册P6页-27页)

复习目标

①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②举例说出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③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④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会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⑤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基础知识复习注:

先要阅读教材,再去完成下面的整理哦!

1、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叫做非生物因素。

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都能影响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P24页)

2、生物生存环境中的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_____________的生物。

(P25页)

3、在第6页的实验中,作为实验组的是______号幼苗,如果再探究一个温度对幼苗的影响,你的设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森林能够净化空气,蚯蚓能使土壤变得疏松和肥沃,说明生物能_____________。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生存环境的多种能力。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_______和_______方面,还表现在_______和_______等各个方面。

如“拟态”:

某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6、显微镜有哪些结构?

各有什么作用?

P_______

要大幅度调整镜筒时要用到______________;小幅度调整镜筒时要用到______________。

反光镜中,光线较强里用到_______,光线较弱时用到_______。

目镜与物镜: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物像放大的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两者的________。

物像放大的倍数越大,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_______(选填:

“越多”或“越少”)。

7、使用显微镜的过程:

①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_________,左手托住_________,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地方。

②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_________正对通光孔。

然后,将遮光器的一个适合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并转动反光镜,直到目镜内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做_______。

③观察

调整镜筒时,先用____________,后用___________。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选择“正像”、“倒像”)

④收镜如何保护好显微镜?

(P26页)

8、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26页)

练习

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B.树林底下好乘凉

C.鸟类迁徙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

A.阳光B.江水C.温度D.空气

3、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深度为11084米)里有鱼虾类生存,但没有绿色植物,这主要是因为那里()

A.没有二氧化碳B.温度太低C.没有阳光D.没有无机盐

4、右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读图回答:

(1)对光结束时,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A.黑暗的B.彩色的C.暗灰的D.白亮的

(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在镜筒下降时眼睛应

注视(填图中数字),以免压破玻片。

(3)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母,透明纸

上写的字母应该是“”

(4)显微镜操作的正确步骤是

A.对光→安放→放片→调焦距→观察

B.安放→对光→调焦距→放片→观察

 C.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距→观察

D.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距→观察

(5)在显微镜的结构中,可以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和[]。

使镜筒升降范围较大的是[ ]。

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应略微转动________进行调节。

作业《自主练习》P1-7页1-34题。

第2课时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复习目标

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基础知识复习

一、生态系统(七年级上册P29页-42页)

1、在一定的地域内,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各种成分组成,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_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各种非生物因素。

3、生物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在内的所有的生物,根据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它们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是___________的,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___________来源,分解者的作用是把动植物的___________和排出的___________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5、___________是地球上所有___________和它们所生存的___________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6、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生态系统被分为不同的类型。

例如,根据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根据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将生态系统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二、食物链(七年级上册P74页-78页、84页相关内容)

1、在一定的区域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食物链。

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___________个环节,食物链所包含的环节少,食物链就简单,反之,食物链就复杂。

2、食物链的表示方法:

注意表示时,被吃的生物排在________,吃它的生物排在________,它们之间画上箭头,箭头指向________的生物。

练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可表示为:

植物→________________。

3、食物链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①食物链通常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开始的;②位于食物链中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_______________③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___________。

在食物链中,越靠后的生物数量越少。

4、科学家从生物的食物链中得到启发,想出了利用天敌对农林害虫进行___________方法,大大减少了害虫的危害。

选择天敌防治害虫时,注意选择那些只吃害虫,而不吃被保护的庄稼或树木的动物种类。

用鸡来防治菜青虫行吗?

___________选择天敌时还要注意这些天敌易于人工饲养和使用。

三、食物网(七年级上册P79页-83页)

1、在生态系统中,许多条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营养关系复杂的网状结构,称为_____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不仅反映了生物之间通过食物而形成的复杂关系,同时还反映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情况。

能量在食物网中的流动,总是遵循这样的规律:

从______________开始,流向_____________,再流向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流动和__________循环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同时,一些有害物质也随着食物链而___________起来。

(在食物链中,越靠后的生物营养级越高,它所含的有害物质可能越多。

练习

1、图示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

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有利于生态系统平衡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D.田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2、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草←食草昆虫←青蛙B.草→食草昆虫→青蛙→细菌和真菌

C.阳光→草→食草昆虫→青蛙D.草→食草昆虫→青蛙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

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

4、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共有条食物链。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2)请你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若右图要完善为一个生态系统,在图中还必须添加的成份是和。

(4)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通过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当地有人开办工厂,导致该生态系统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则图中内___________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作业《自主练习》P10-17页。

第3课时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

复习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3.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4.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基础知识复习

一、饮食与营养(七年级上册P45页-48页、65、66页相关内容)

1、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六大类。

2、在大米中含有一种糖类,它是_________,它有一个特性是遇到__________变成_________。

因此我们常用_________来检验它。

3、蛋白质和脂肪的特性:

蛋白质遇到高温就会凝固成白色的固态物质;脂肪能在纸张等上面留下“油斑”。

二、营养物质的作用(七年级上册P49页-53页)

1、_______在人体内的含量最多,约占体重的60%~70%,它能________和_________物质,并能调节_________;_____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离不开它。

无机盐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儿童时期如果缺_______,易患佝偻病。

2、在食物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较多能量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理的膳食(七年级上册P54页-58页)

1、_________对保证人体的健康很重要。

但是合理膳食不仅要保证供给一定数量的各种营养物质,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它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物质”。

四、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七年级上册P59页-63页)

1、人体的消化作用就是使原来分子比较大、结构比较复杂的物质,转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消化作用包括食物被牙齿咀嚼、被舌搅拌、在胃肠中被搅拌和输送,以及食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可吸收物质的过程。

2、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组成消化道的器官从上到下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能分泌消化液的帮助消化的消化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其中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____。

4、消化腺能够分泌___________,除___________以外,各种___________里都含有___________,对食物的消化具有重要作用。

5、淀粉开始被消化的位置是___________,它能分泌一种淀粉酶帮助淀粉的消化,;蛋白质开始被消化的位置是_________,它里面含有一种消化酶(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

脂肪开始被消化的位置是___________。

6、___________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除了大部分脂肪成分被它的___________吸收以外,其余的各种营养成分都由它的___________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7、人体的主要吸收器官是___________,它能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大部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吸收作用的消化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胃能能够吸收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部分___________。

练习

1、在人的消化系统中,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A.食道和大肠B.胃和小肠C.口腔和胃D.大肠和

小肠

2、小肠绒毛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减缓食物通过小肠的速度外资B.增加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

C.可以摆动促进食物快速通过小肠D.可以起到清扫消化道的作用

3、下列对于右图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分泌的消化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胰岛素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4、某校餐厅为学生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

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

小明认为这一食谱营养不均衡。

添加下列哪种食物后这份食谱会变得更为合理?

()

A.素炒豆角B.红焖羊肉C.煮鸡蛋D.炸河虾

5、长期以精米、精面为主食而又少吃水果、蔬菜的人,唇和口腔易溃疡(俗称“烂嘴”)原因是人体内缺乏()

A.蛋白质B.脂肪C.无机盐D.维生素

6、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咀嚼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是因为[]_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在口腔内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缘故。

(2)[]胰作为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可以消化__________

______物质,其内的胰岛作为内分泌腺可以分泌_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的代谢。

(3)[]__________分泌的胆汁虽不含消化酶,但能对___________物质进行消化,故肝炎病人不宜吃油腻食物。

(4)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___________进行的,被吸收的营养成分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

作业《自主练习》P18-23页。

第4课时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

复习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3.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基础知识复习

一、植物的光合作用(七年级上册P88页-95页、102、103页相关内容)

1、光合作用——在自然条件下,绿色植物可以利用________提供的________,在_______中把_______和_______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_______变成_______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在这个过程中还放出氧气。

2、用公式表示光合作用(P102页):

 

3、绿色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是有机物的“加工厂”。

在________含有能够吸收光能的色素,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它使植物呈现绿色。

4、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把________和________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________等有机物。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________转变成________并储藏在所合成的________里。

这些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里的能量,也都是植物亿万年前通过光合作用积蓄的________。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还能产生________,它是其他生物进行________必须要物质。

5、光合作用意义:

不仅对地球上生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保护自然界的______________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P94页)

二、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七年级上册P96页-102页103页相关内容)

1、科学家利用无土栽培新技术能使动植物茁壮成长,结出丰硕果实,奥妙全在________中,它里面含有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

无土栽培技术的优点是:

不仅可以____________,还可以更好地满足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出高品质的、符合人类需要的植物。

还利于植物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是植物生长不缺少的物质,其中,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们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植物的根伸入土壤里,主要起两方面的作用,一是_____________,使_____能够挺立;二是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和_________,供给植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有些植物的根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4、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水的进出方向。

浓盐水根内部溶液清水

提示:

水的流向是由稀溶液到浓溶液。

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如糖拌西红柿等。

5、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

它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部分。

大量的根毛使根的表面积增大很多倍,有利于根对_____________的吸收。

根毛集中生长在根尖的________。

6、一般情况下,__________内溶液的浓度总是比土壤里的浓度______,土壤里水分会渗入到__________里,再向表皮以内的细胞逐步渗入,最后再进入________。

土壤溶液中的无机盐也被植物吸收进入________,它是植物体内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

练习

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A.维生素B.淀粉C.蛋白质D.脂肪

2、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哪些的无机盐()

A.碳、氢、氧B.氮、磷、钾C.钙、铁、锌D.磷、硫、镁

3、下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处理及结果示意图,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说明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B.说明叶片制造有机物需要光

C.说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

D.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4、根据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回答。

(1)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前,要将一盆天竺葵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3)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的一片叶部分遮光后,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30min。

然后摘下这片叶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其目的是   。

(4)此实验的变量是,若把A组称为

实验组,则B组称为。

(5)右图示步骤(3)中用酒精处理的叶片,A是遮光部分,B是见光部分。

用清水冲洗叶片后,在上面滴加碘液,其中变蓝色的是。

此实验说明了绿叶只能在光下产生。

5、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组实验:

在两个大小相似的萝卜中各挖一个大小相等的洞,向甲、乙萝卜的洞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和浓盐水,各用一个装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住洞口,记下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如图)。

放置一段时间,分析会出现的变化:

(1)玻璃管内液面高度变化是:

甲液面________;乙液面________。

(2)用手捏萝卜的感觉:

甲________(选填“变硬”或“变软”,下同);乙________。

(3)由此可以得出植物细胞可以吸水或失水,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

当细胞液浓度________外界溶液浓度,则细胞吸水;当细胞液浓度________外界溶液浓度时,则细胞失水。

(4)由此可以说明:

为什么不能给作物一次性施肥过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自主练习》P24-31页

第5课时能量与呼吸

复习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3.举例说明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4.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基础知识复习

一、能量的释放和利用(P108-113页、P122-123页)

1、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是指导人体或动物吸入空气中的____________、呼出肺里的__________的生理现象。

植物体内的呼吸同样要发生这样的气体变化。

(P122页,如植物可以通过叶片的__________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2、生物体在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能够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将体内的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和________,同时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__________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

3、生物体在呼吸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_,一部分以__________的形式释放出来,另一部分以__________的形式贮存在一种叫做__________的物质中。

生物体在呼吸作用中释放的__________可以用来维持体温。

4、列表比较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1、__________的细胞都能进行

1、只有在含__________细胞中进行

2、______________能进行

2、在__________才能进行

3、吸收__________,放出__________

3、吸收__________,放出__________

4、把__________分解为__________和________,并__________能量

4、把_________和_______合成为________(主要是_________)并_________能量

二、人体的呼吸(七年级上册P114页-116页、123页相关内容)

1、右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的模式图,写出相应器官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⑥________。

2、人体的呼吸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

__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3、人的肺呈________形,左右各一,位于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