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959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苏教版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单元测试.docx

届苏教版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单元测试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固醇类物质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B.有些脂质能激发和维持动物第二性征

C.某些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能够传递信息

D.所有糖类在细胞中的作用都是为细胞供能

2.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生物学问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脂质主要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但其中的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多

B.核酸与糖类和脂质一样,通常都可以作为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C.人体中的多糖以糖原的形式贮藏在肝脏和肌肉中,血糖低时均可水解成单糖进入血浆中

D.很多物质都能为细胞供能,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3.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选项

取样时间

检测试剂

检测结果

A

第10天

斐林试剂

不显色

B

第20天

双缩脲试剂

不显色

C

第30天

苏丹Ⅲ试剂

橘黄色

D

第40天

碘液

蓝色

4.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量取2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10mL量筒而不用5mL量筒

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

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D.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5.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一CH2一COOH),则该多肽()

A.有38个肽键B.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D.至多有36种氨基酸

6.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4种生物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B.都是水溶性物质

C.都含C.H、O、N这4种元素D.都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7.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A.都含有20种氨基酸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8.有关氨基酸和肽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均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B.肽链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结合方式具有多样性

C.氨基酸结合形成肽链的场所是核糖体,而肽链形成蛋白质的场所不是核糖体

D.不同氨基酸的性质不同与R基有关,不同肽链理化性质的差异也与R基有关

9.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

C.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10.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11.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多糖物质,且彻底水解后的产物都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

C.细胞合成ATP、核酸、核糖等物质时均需要磷酸盐

D.贫血症患者的病因是由于体内缺少Fe2+

12.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病毒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

B.组成淀粉、核糖、脂肪的元素种类相同

C.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不可缺少,如叶绿素的组成离不开Mg元素

D.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13.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

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上合成

14.在细胞的脂质物质中,对生物体的正常代谢和生殖过程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的是()

A.脂肪B.磷脂C.固醇D.维生素

15.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m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A.n+mB.n-mC.m-nD.n+2m

16.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和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等有关

B.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脂肪的消化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17.蛋白质和多肽的主要区别在于()

A.包含的氨基酸多B.相对分子质量大

C.空间结构更复杂D.能水解成氨基酸

18.某28肽被水解成4个二肽、2个3肽、2个7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最小值、肽键数依次是多少()

A.5、18B.6、17C.7、19D.8、20

二、综合题

19.回答下列问题:

(1)将贮藏的马铃薯(块茎)放入蒸馏水中,水分通过的方式进入马铃薯细胞,引起马铃薯鲜重增加。

随着蒸馏水处理时间延长,该马铃薯鲜重不再增加,此时,马铃薯细胞的渗透压比处理前的。

(2)将高温杀死的马铃薯细胞放入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填“会”或“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3)将发芽的马铃薯制成匀浆,使其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马铃薯匀浆中含有。

20.如图所示为苹果成熟期有机物质含量的变化图,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的五种有机物质中最可能含有S元素的是__________,属于单糖的是。

(2)若在6~11月中的每个月采集苹果制备组织提取液,并用斐林试剂检测,则________月的苹果提取液______色最深,说明该月苹果中还原糖含量最高。

(3)图中的酶最有可能是________酶,在该酶的作用下,苹果细胞液浓度逐渐变________,抗冻性________。

(4)苹果成熟过程中,________(激素)会逐渐增多,并由________合成纤维素酶,作用于_______,使其果肉日益松软。

21.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

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

色的脂肪微粒。

或者用_________染液,结果为_________色。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填“C”、“N”或“O”)。

(3)实验第11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和。

22.根据下面图解,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羧基的是,表示肽键的是(填序号)

(2)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3)该化合物由个氨基酸分子失去个水分子而形成

23.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Ⅰ在水稻中主要是指。

(2)图中Z是,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Ⅱ呈现色。

(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由P形成的Ⅳ的过程叫;若a个P物质组成含b条链的某种物质Ⅳ,则该物质失去的水分子数是

(4)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填写名称)。

(5)细胞中的染色体主要由图中的、构成(填写字母代号)。

遗传物质Ⅱ被彻底水解后,产生的物质是、、。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固醇中的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A项正确;有些脂质能激发和维持动物第二性征,如性激素,B项正确;某些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能够传递信息,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C项正确;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的糖类均为细胞供能,例如纤维素为植物多糖,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能供能,核糖与脱氧核糖是组成核酸的成分,也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内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D

【解析】

试题分析:

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A项错误;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不能作为能源物质,B项错误;血糖低时,只有肝糖原可水解成单糖进入血浆中,而肌糖原不能,C项错误;生物体的能源物质主要是糖类,人体耗能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糖类、脂质和核酸的种类和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C

【解析】

试题分析:

据图可知,第10天时有可溶性糖,因此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能出现砖红色沉淀,故A项错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所以在第20天用双缩脲试剂会出现紫色,故B项错误;第30天时,脂肪的含量较高,加入苏丹Ⅲ试剂后,出现橘黄色颗粒,故C项正确;第40天时,淀粉的含量降低至0,因此加入碘液后,不会出现蓝色,故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有机物鉴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和识图能力。

4.B

【解析】

试题分析:

量取2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mL量筒而不用10mL量筒,用10mL量筒误差大,A项错误;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确保试管中液体都能受热,B项正确;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蓝色,斐林试剂的颜色为蓝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C项错误;斐林试剂要现用现配,不能长期保存,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5.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该多肽是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故含有39个肽键,A项错误;因为是环状多肽,如果R基上没有氨基,则没有游离的氨基,B项正确;由于含有4个谷氨酸,而谷氨酸的R基上有游离的羧基,环状多肽只有R基上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所以至少有4个游离的羧基,C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无法确定有多少种氨基酸,但是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最多只有20种,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淀粉能被淀粉酶催化水解,脂肪能被脂肪酶催化水解,蛋白质能被蛋白催化水解,核酸能被核酸酶催化水解,A项正确;脂肪不具有水溶性,溶于有机溶剂,B项错误;淀粉和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C项错误;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脂肪是生物体良好的储能物质,蛋白质作为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不能作为能源物质,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4种生物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7.C

【解析】

试题分析:

人体中不是每种蛋白质都含有20种氨基酸,例如胰岛素含有16种51个氨基酸,A项错误;分泌蛋白例如消化酶、抗体、蛋白质类的激素均在细胞外发挥作用,B项错误;蛋白质分子由多肽链组成,肽链的折叠、盘曲或者糖基化等过程使得蛋白质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C项正确;只有酶起催化作用,但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属于酶,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在人体中功能的多样性,人体中蛋白质具有运输、催化、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8.B

【解析】

试题分析: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均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在一条多肽链的首端和末端也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故A项正确;肽链具有多样性与组成肽链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有关,但氨基酸的结合方式相同,都是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结合,故B项错误;氨基酸结合形成肽链的场所是核糖体,内质网能对蛋白质进行初加工,包括新生肽链的折叠和装配、糖基化等,C项正确;结构决定性质和功能,氨基酸的性质不同与R基团的不同有关,不同肽链理化性质的差异也与R基有关,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9.A

【解析】

试题分析:

人体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和水中都含有氢原子,水的含量又最高,故氢原子的数目最多,A项正确;组成DNA的碱基有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T(胸腺嘧啶)。

组成RNA的碱基有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U(尿嘧啶),所以DNA和RNA的碱基组成不完全相同,B项错误;多糖在细胞膜中可以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也可以与脂质结合成糖脂,C项错误;蛋白质含有C.H、O、N元素,有的含有S元素。

脂质含有C.H、O元素,有的(如磷脂)含有N、P元素,所以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S元素,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性激素为固醇类,属于脂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故A项错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B项错误;核酸为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C项正确;细胞识别主要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糖蛋白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可以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11.B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部分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A项错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多糖物质,且彻底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都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B项正确;核糖只含C.H、O元素,在细胞中合成时不需要磷酸盐,C项错误;贫血症患者的病因有多种,体内缺少Fe2+只是原因之一,其他还有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基因突变等,故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病毒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没有水,A项错误;淀粉、核糖属于糖类,组成元素是C.H、O,脂肪的组成元素也是C.H、O,B项正确;Mg是大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C项错误;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在排列顺序上不具有多样性,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13.A

【解析】

试题分析:

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A项正确;维生素D和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故B项错误;脂肪中的C.H元素比例高,O元素比例低,与相同质量的多糖相比,彻底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多,产能也多,故C项错误;脂质主要在光面内质网上合成,故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C

【解析】

试题分析:

脂肪主要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此外,高等动物和人体内的脂肪,还有减少身体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减少内部器官之间摩擦和缓冲外界压力的作用,A项错误;磷脂主要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成分,B项错误;固醇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代谢和生殖过程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C项正确;维生素不全部是脂质,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5.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

每个氨基酸至少含一个羧基(-COOH),所以m个氨基酸至少含2m个氧原子;n条肽链、m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在脱水缩合过程中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m-n,每分子水含1个O;蛋白质含氧原子个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2m-(m-n)=m+n,A正确。

考点: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需要理解计算肽链中的原子数

利用原子守恒法计算肽链中的原子数

在一个氨基酸中,若不考虑R基,至少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

氨基酸在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要失去部分水分子,但是碳原子、氮原子的数目不会减少。

(1)碳原子数=氨基酸分子数×2+R基上的碳原子数;

(2)氢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氢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

(3)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4)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的总数;

(5)由于R基上的碳原子数不好确定,且氢原子数较多,因此以氮原子数或氧原子数为突破口,计算氨基酸的分子式或氨基酸个数最为简便。

16.D

【解析】

试题分析:

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和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等有关,A正确。

染色体由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B正确。

脂肪的消化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C正确。

乳糖是二糖,纤维素是多糖,D错误。

考点:

细胞主要化学成分

【名师点睛】学生易混淆糖类的分类

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分布和作用

17.C

【解析】

试题分析:

蛋白质和多肽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结构更复杂,C正确。

考点:

蛋白质的结构

18.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已知,该多肽含有氨基酸总数为28个,水解后生成了4个2肽,2个3肽,2个7肽,也就是形成了8个多肽链,所以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链数=8,肽键总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8-8=20,D正确。

考点:

蛋白质的计算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需要理解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利用形成蛋白质的结构图解完成相应的计算规律

肽链

数目

氨基酸

数目

肽键

数目

脱去水

分子数

多肽的相对

分子质量

氨基

数目

羧基

数目

1条

m

m-1

m-1

ma-18(m-1)

至少

1个

至少

1个

n条

m

m-n

m-n

ma-18(m-n)

至少

n个

至少

n个

注:

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19.

(1)被动运输低

(2)不会

(3)还原性糖

【解析】

试题分析:

(1)将贮藏的马铃薯(块茎)放入蒸馏水中,水分可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马铃薯细胞,引起马铃薯鲜重增加;随着蒸馏水处理时间延长,该马铃薯细胞由于吸水,其渗透压会比处理前低。

(2)高温杀死的马铃薯细胞其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功能丧失,放入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3)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会生成砖红色沉淀。

所以将发芽的马铃薯制成匀浆,使其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马铃薯匀浆中含有可溶性还原糖。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

(1)酶果糖、葡萄糖

(2)10砖红

(3)淀粉大增强

(4)乙烯核糖体细胞壁

【解析】

试题分析:

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有的还含有S元素,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故图中五种有机物质最可能含有S元素的是酶;属于单糖的是葡萄糖和果糖,蔗糖为二糖,淀粉为多糖。

(2)图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属于还原糖,斐林试剂可以与还原性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10月份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最多。

所以若用斐林试剂检测,则10月份的的苹果提取液砖红色最深,说明该月苹果中还原糖含量最高。

(3)图中随着酶的数量增多,淀粉的含量逐渐降低,所以该酶最有可能是淀粉酶;淀粉酶将果实中的淀粉分解为二糖和单糖,所以在该酶的作用下,苹果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自由水含量相对减少,抗冻性增强。

(4)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所以苹果成熟过程中,乙烯含量会逐渐增多;纤维素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由核糖体合成纤维素酶,该没可作用于细胞壁,使果肉日益松软。

考点:

本题考查果实成熟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1.

(1)苏丹Ⅲ橘黄色苏丹Ⅳ红色

(2)O

(3)适宜的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

【解析】

试题分析:

(1)种子的胚乳贮存营养物质,如果要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苏丹Ⅲ(Ⅳ)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橘黄色的脂肪微粒.或者被苏丹

染成红色

(2)种子萌发时首先必须进行大分子有机物的水解,这需要种子吸收大量的水分.干重增加应该是脂肪水解时加入的水的质量,故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

(3)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幼苗必须进行光合作用,提供的条件是适宜的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

考点:

检测脂肪的实验;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名师点睛】脂肪的鉴定,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者被苏丹

染成红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有光(光反应),同时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用来合成有机物.

22.

(1)9③⑤⑦

(2)4肽

(3)43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题图:

图示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其中①是氨基(-NH2);②、④、⑥和⑧表示R基团(依次是-CH2-NH2、-CH3、-CH2-COOH、-CO-COOH);③⑤⑦是肽键(-CO-NH-);⑨是羧基(-COOH)。

(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表示氨基,⑨表示羧基,③⑤⑦表示肽键(-CO-NH-)。

(2)该化合物含有3个肽键,是由四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称为四肽。

(3)该化合物由四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该过程中失去了三分水。

考点:

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名师点睛】熟练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计算公式及规律是解决本土的关键。

总结如下:

氨基酸数、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及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氨基

酸数

肽键

脱去水

分子数

肽链相对分子质量

氨基数目

羧基数目

一条肽链

a

m

m-1

m-1

ma-18(m-1)

至少1个

至少1个

n条肽链

a

m

m-n

m-n

ma-18(m-n)

至少n个

至少n个

23.

(1)葡萄糖淀粉

(2)核糖核苷酸红色

(3)

脱水缩合a-b

(4)蛋白质

(5)Ⅱ、Ⅳ脱氧核糖、磷酸、含N碱基

【解析】

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Ⅰ是生物体的能源物质,表示糖类,组成元素为C、H、O;葡萄糖是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在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Ⅱ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表示DNA,基本单位Y表示脱氧核苷酸;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表示RNA,基本单位Z表示核糖核苷酸;组成元素为C、H、O、N、P;甲基绿可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Ⅳ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表示蛋白质,基本单位P是氨基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