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998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2 大小:11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2页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2页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2页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2页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2页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2页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2页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2页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2页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2页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2页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2页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2页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2页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2页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2页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2页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2页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82页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82页
亲,该文档总共1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1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2017年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

本单元共篇有4篇课文。

《走,我们一起去植树》是一首诗歌,易于让学生熟读成诵,让他们初步认识到植树造林的好处;《第一朵杏花》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清新流畅,适合训练学生分角色朗读;《燕子》一文使学生借助燕子的归来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古诗两首》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得鉴赏能力。

“习作1”主要是写关于春游方面的建议。

教学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明确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明确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习惯。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第二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坚持写日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平时作文时,有没有出现过看到作文题目绞尽脑汁、咬

破笔尖也不知写什么、怎样写的现象?

大家都想知道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一些大作家教给我们一些好办法,请听——(鲁迅、矛盾、老舍的名言)

2.听了刚才的几段话,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3.小结:

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所得随时记

下来。

写日记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二、讲明写日记的意义

读《雷锋日记选》中的几篇日记。

三、观察图画,交流所得

1.自己观察几幅插图,小组内讨论交流,你从书上出示的图或例文你懂得了么?

2.全班交流。

△写日记有一定的格式

△写日记有端正的姿势

△写日记要坚持要持之以恒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

四、重点学习日记格式及写法

1.交流板书格式

年月日天气星期

2.自读书上出示的三则日记,了解大体的日记内容

a.找春天b.学打字c.过生日

五、布置作业

每人准备一本日记本,天天记日记。

 

爱护图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个单位或家庭都有许多图书,而且图书的多少也会反映一个人、一个家庭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准。

你能说说你家中或别人家是怎样使用或保管图书的?

二、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

1.依次看书上的几幅图(上两幅)

2.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3.交流:

△书架上的书很整齐

△整理认真

△正确拿书

4.为什么要爱护图书?

5.师补充:

书籍是知识的结晶,是前人的劳动成果,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阅读健康的图书,能够使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就曾经说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书籍对我们非常重要。

我们不仅要爱读书,更要细心地去爱护图书。

三、讨论怎样爱护图书

1.观察下面两幅图,交流:

修补图书一般需哪些工具,该怎样补?

(以小小组为单位,拿好带来的破书,针对实际讨论修补方法)

△封面坏△书脊破△书页卷△书面掉

针对以上四种情况讨论交流修补方法。

2.为了书的完好无损,看图上学生该怎样拿书?

引导学生懂得爱护图书

3.师摆好几本书,让学生上台取书,纠正学生不良的取书习惯。

四、作业

1.把家里的图书分类整理。

2.做几张书签,在读书时使用。

 

心得反思

 

 

教学课题:

1走,我们去植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自学本课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目标:

练写一篇倡议书,倡议同学们为绿化我们的家园行动起来。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三月十二日是什么日子吗?

板书课题:

1走,我们去植树

2、自读课文,检查交流

1.出示自读要求,生自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检查自学情况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1、2节。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①从哪儿看出少先队员去植树的决心很大?

(“走”单音词后面的停顿,“我们一起去植树”后面的感叹号。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②哪些词句说明少先队员的心情很高兴?

(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

引导想象少先队员在路上行走和植树时欢乐的情景。

指导用欢快的语气读有关句子。

③少先队员在什么地方植树?

谁能在省略号处补充内容?

让学生明确“到处”和“青翠”要突出读。

(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2.细读3—6节。

(1)自由读课文。

思考:

植树有哪些好处?

(2)读后交流。

(相机板书:

绿色工厂增添新绿绿色希望绿色宝库)

(3)进一步理解词句,指导朗读。

①讲解光合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绿色工厂”,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健康幸福。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句,说说“绿色的希望”指什么。

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大树”后的景象。

③“绿色宝库”指什么?

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除了“盖房,架桥,造桥,铺路”外树木还有哪些用处?

(4)练习有感情地读5、6两小节。

3.细读第7节。

指导朗读。

师述:

植树的好处如此之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树。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节。

四、总结全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植树有哪些好处。

2.汇报交流。

五、作业

1.识记本课5个生字。

2.练习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任务

二、指导倡议书的格式

1.标题。

2.称呼。

3.正文。

第一层,建议的原因或出发点。

第二层,建议的具体内容。

4.祝颂语。

5.署名和日期。

(格式大致和书信相同)

三、自由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交流

板书设计:

1走,我们去植树

绿色工厂

增添新绿

绿色希望

绿色宝库

 

心得反思

 

教学课题:

2第一朵杏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

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赏读品味有关描写杏花的句子。

第二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精神。

2.情景演示,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及品字析句能力。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

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3.板书《第一朵杏花》。

4.读课题,质疑。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后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自由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杏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

文章为何要写第一朵杏花?

3.读了课文你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自学情况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读文后的生字,并组词。

2.指名分节读读课文。

3.说说你读了课文后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的价值的问题则留作第二课时解决。

4.概括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赏读品味

本文多处描写了杏花,请你找一找,读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红……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想想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1-5自然段,感悟文章的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了竺可桢是个怎样的人?

从哪里看出来的?

先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重点理解“习惯地问”,“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

”体会观察的精确、细致及长期的观察习惯。

3.相机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过渡: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一年中小孩子牢记竺爷爷的话,当他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时,他是如何告诉竺爷爷的呢?

三、情景演示,体会人物心情

1.读课文,小组中分角色演示当时的情景。

2.指名演示对话,其它同学仔细看,仔细品,想想人物说话的语气,想象人物说话的神情,评评同学的表演。

3.给这段对话加上一定的提示语。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5.导读“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说说从这一大段中你体会到了竺爷爷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

2.理解“精确”一词。

(先说说“精确”是什么意思?

再请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说什么才称得上是“精确”。

五、通读全文,总结

1.自由朗读全文。

想想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2.汇报交流。

3.学习了本文,你觉得竺爷爷搞科研采取的是什么态度?

从他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课后作业

进一步搜集竺可桢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2第一朵杏花

       竺 精确 观察

       可

       桢 一丝不苟

 

 

心得反思

 

教学课题:

3燕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读通读顺课文。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体会感受燕子的可爱。

第二课时目标:

1.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体会状物文章的写作特点。

2.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能力。

3.通过对课文的赏析,激发学生对美丽的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人新课

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是谁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了生机?

(燕子)谁见过燕子?

它是什么样子的?

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

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再读课文,要求:

(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用齐读、抢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读熟生字词。

(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深入探究,质疑解疑

1.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1)议答: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

(课文是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在议答燕子每个方面的特点时,可让学生谈一谈你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学生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议答理解相应的段落。

4.汇报交流对第1自然段的理解

指导感情朗读:

谁能把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练习背诵该自然段。

四、课堂练习:

完成书空后钢笔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指读第1自然段,思考:

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二、探究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

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

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小燕子说:

春天固然很美,然而我们的到来一定让春天锦上添花。

3.指导感情朗读。

三、探究第3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飞行),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着重理解“掠”、“沾”这两个动词。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让学生将课本翻开,将其想像成燕子的一对翅膀,将桌面想像成湖面,模拟燕子飞行。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和插图,唤起头脑中有关鸟儿飞行的记忆表象,仔细揣摩,互相纠正。

正确的做法应是:

轻轻扇两下“双翼”,然后展开,快速均匀地向前滑行,再将书的一端点一下桌面。

这样学生就深刻地理解了“掠”字的含义。

2.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

(上→下)

3.指导感情朗读

四、探究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辨析“几痕”和“几根”。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两组线,帮助学生理解。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3)体会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4)教师在两组线上再分别添上几笔:

(5)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教育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爱护鸟——人类的朋友,保护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3燕子

羽毛

外形:

翅膀活泼机灵

尾巴

 

心得反思

 

 

教学课题:

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

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

法。

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2.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味。

3.了解诗的作者的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2.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味。

3.了解诗的作者的相关知识。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柳树发芽了,一切是那么充满生机。

春天在人们心中是那么地美好,在画家、诗人的眼中更是别具一格,许多诗人把对春天的赞美、对春天的感受融入到一句句诗句中,

谁能背几首与春天有关的诗?

(指名背诗)

过渡: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句,首先我们学习第一首《江南春》。

二、解释诗题,简单介绍诗人

(1)《江南春》作者唐代诗人杜牧。

(2)释题:

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

(3)介绍时代背景:

唐代贵族统治者大兴建寺之风,妄想借神佛保佑,长治久安,这使诗人想到了南朝统治者的覆灭,所以诗人在诗中借古讽今。

三、初读质疑

1.自读诗歌,扫除字音障碍。

2.根据诗句、插图,想想诗句意思。

3.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四、再读解意

1.品读一、二句

诗歌以哪些景物表现江南春色?

(莺啼、绿叶、红花、水村、山郭、酒旗,组成了一幅江南春景图)

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些景物。

师补充:

一二句写今,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景无限的画面。

2.品读三、四句

从诗句中可以知道南朝什么很多?

师补充介绍南朝为什么有这么多寺庙。

现在这些寺庙怎么样呢?

(并不都在,有的倒塌,有的破损,飘摇于苍茫的风雨之中)

连起来说说这两句诗句意思。

师补充:

三四句吊古,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佛台经院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

五、精读解情

1.有感情地朗读。

2.整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诗人眼前是一派美好春景,将实景和想象融为一体,多么令人陶醉!

诗人随之而来的触景生情,联想起历史上南朝兴寺而亡,而今的唐朝依然重蹈覆辙,怎不感慨横生?

板书设计:

江南春

千里莺啼水村山郭

楼台烟雨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指名背诵《江南春》,并说说诗句意思。

二、学习第二首《春日偶成》

1.解释诗题,简单介绍诗人。

(1)《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

(2)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

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2.初读解疑

(1)自由朗读,扫除文字障碍。

(2)解疑:

“傍”“随”“过”“川”怎么理解?

“时人不识”怎样理解?

“偷闲”是什么意思?

3.再读解意

(1)品读一、二句

这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春景?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品读三、四句

“时人”为什么“不识”?

诗人担心人们说闲话吗?

为什么?

(3)连起来说说诗句意思。

一二句写景:

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三四句抒情:

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4.指导反复朗读,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三、请学生搜集有关描绘春天美丽景色的古诗并背诵。

板书设计:

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傍花随柳

偷闲学少年

 

 

心得反思

 

 

教学课题:

习作1

教学目标:

1.指导阅读例文,感知建议书的内容与基本特点。

2.指导阅读“习作要点”提示,了解建议怎样写。

3.指导学生按要求写一篇关于春游的建议。

教学重、难点:

通过例文感知建议书的基本特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目标:

写法指导

第二课时目标:

写作,修改`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春天到了,我们又将开展一年一次的春游活动。

有的说去公园,有的说去果园,也有的说到山上去,到底去哪里呢?

大家都来提一下建议,谁的理由最充分,谁能说服大家就往谁建议的地方去。

二、范文引路,了解特点

1.引导学生自读例文《我的建议》

思考:

这篇习作与一般写景的习作有什么不同?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提示。

3.小结:

这篇例文主要是提出建议,写建议要去的地方的景物是让大家

想去的。

4.读例文后面的说话,引导了解小作者为什么写得好?

(因为他把去的理由写得很充分,那里的景物虽然很普通,但作者写得很美,写出了别人没有观察到的东西,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

5.小结:

写建议最重要的是理由充分。

写的时候要把自己建议要去的地方写具体。

要有真情实感,要能说服别人。

三、分组讨论活动地点

这次春游活动去哪里最好呢?

按小组讨论,要求:

一名同学陈述理由,其他同学作评委,选出最佳活动地点,再一致通过本小组意见。

集体评比,确定最佳春游地点。

1.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建议,组员也可以自由补充发言。

2.各小组对每组的方案提出质疑,双方展开讨论。

3.确定最佳活动地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要别人采纳你的建议,必须做到什么?

(建议的理由充分)

二、引导怎样把理由写充分

1.学习范文《果园春景》及《春游古老的天坛》。

小组讨论:

怎样把理由写充分?

2.汇报交流,归纳总结:

(1)仔细观察,认真体会。

(看清楚这些景物由哪几部分组成,再看看这些景物的色彩、形态等。

在观察的同时,还应全身心地去体验,去感受,这样写的内容才会给人真切感。

(2)抓住特征,具体描绘。

(最好能用比喻、拟人等方法描绘其形态、色彩,以至声响,)

(3)按照方位,写出条理。

三、按照以上要求,开始习作

要求:

配上插图或以前去游玩时的照片。

教师巡回指导。

4、修改誊写

 

心得反思

 

教学课题:

练习1

教学目标:

1.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初步学会运用。

2.熟记八个描写景色的词语。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推荐或自我推荐。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1.熟记八个描写景色的词语。

2.练习口语交际,推荐或自我推荐。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教学“处处留心”

第二课时:

教学“读读背背”“口语交际”

第三课时:

教学“学写钢笔字”“学写毛笔字”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第一课时

一、教学“处处留心”第一部分

1.引导学生自读第一部分,说说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2.读一读下面的两句句子,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秋天到了,苹果、葡萄都成熟了。

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

齐读,体会第二种写法的好处。

3.从学过的课文中,你能找出这样的句子吗?

请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全班交流。

二、教学第二部分

1.把一个事物当做人来写,让它和人一样有感情,会说话,这样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