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高数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999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高数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自考高数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自考高数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自考高数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自考高数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自考高数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自考高数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自考高数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自考高数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自考高数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自考高数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自考高数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自考高数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自考高数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自考高数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高数答案.docx

《自考高数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高数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高数答案.docx

自考高数答案

自考高数答案

【篇一:

2015年自考高等数学试题和答案】

ss=txt>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已知a={x|y=x,x∈r},b={y|y=x2,x∈r},则a∩b等于()

a.{x|x∈r}b.{y|y≥0}c.{(0,0),(1,1)}d.?

2.下列四个函数中,在(0,+∞)上为增函数的是()a.f(x)=3-xb.f(x)=x2-3xc.f(x)=?

x

3.将?

22化为分数指数幂的形式为()a.?

2b.?

2c.?

2d.?

2

4.下列四个函数中,与y=x表示同一函数的是()a.y=(

?

2

?

1

d.f(x)=-|x|

13

?

12

56

x)

2

b.y=x

2

33

c.y=x

2

x2

d.y=

x

5.对于幂函数f(x)?

(m?

1)xm

?

2m?

2

,下列命题:

①f(x)是偶函数;②f(x)是减函数;③f(x)的值

域是[0,?

?

);④f(x)的定义域是(?

?

0)?

(0,?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4

6.f(x)=㏑x+2x-5的零点一定位于以下的区间()a.(1,2)b.(2,3)c.(3,4)d.(4,5)

7.设f(x)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且x>0时,f(x)=x+1,则f(-2)=()

a.?

5b.5c.3d.-3

2

b.3c.2d.1

8.三个数70。

3,0.37,,㏑0.3,的大小关系是()

a.㏑0.3>70.3>0.37,b.70.3>㏑0.3>0.37c.0.37>70.3>㏑0.3,d.70.3>0.37>㏑0.3,

9.今有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t

a.u?

log2tb.u?

2?

2

t2?

1c.u?

d.u?

2t?

2

2

10.函数f(x)?

logax(a?

0,a?

1)对任意的正实数x、y,都有()

a.f(x?

y)?

f(x)?

f(y)c.f(x?

y)?

f(x)?

f(y)

b.f(x

?

y)?

f(x)?

f(y)d.f(x?

y)?

f(x)?

f(y)

xax

(0?

a?

1)的图象的大致形状是()11.函数y?

|x|

3

2

12.若函数f(x)=x+x-2x-2的一个正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参考数据如下表:

那么方程x+x-2x-2=0的一个近似根(精确到0.1)为()

a.1.2b.1.3c.1.4d.1.5

本大题题,每分,满

3

2

二、填空题:

共4小

小题4分16分.

13.已知函数y?

?

2x

,则它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

2x?

1

14.lg

1525?

lg?

lg?

log89?

log27828

2

15.已知函数f?

x?

,g?

x?

分别由下表给出:

f?

?

?

?

?

g

?

?

?

?

的x的值为.f

16.关于下列命题:

①若函数y?

2x的定义域是?

x|x?

0?

,则它的值域是?

y|y?

1?

;②若函数y?

11?

?

的定义域是?

x|x?

2?

,则它的值域是?

y|y?

?

;x2?

?

③若函数y?

x2的值域是?

y|0?

y?

4?

,则它的定义域一定是?

x|?

2?

x?

2?

;④若函数y?

log2x的值域是?

y|y?

3?

,则它的定义域一定是?

x|0?

x?

8?

其中不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注:

把你认为不正确的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4分)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17.设a={x|x2-2x-3=0},b={x|ax-1=0}.若a∪b=a,

求实数a的值.(12分)

2x?

1

18.已知f(x)?

x.(12分)

2?

1

(1)讨论f(x)的奇偶性;

(2)讨论f(x)的单调性

.

2

x?

4,x?

0

19.已知f(x)?

0,x?

0(12分)

1?

x,x?

0

(1)求f(?

1),f(f

(1)),并画出f(x)的图像

【篇二:

历年全国自考高等数学试题及答案】

txt>1.(2011湖北荆州,19,7分)(本题满分7分)如图,p是矩形abcd下方一点,将绕p点顺时针旋转后恰好d点与a点重合,得到,连接eb,问是什么特殊三角形?

请说明理由.

【解题思路】根据旋转及矩形的性质可知ae=cd=ab,可得等腰,进一步由旋转角是,猜想此三角形可能是等边三角形.

【答案】解:

△abe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

?

?

?

?

?

?

?

1分?

由旋转得△pae≌△pdc?

∴cd=ae,pd=pa,∠1=∠2?

?

?

?

?

?

?

?

?

?

?

?

3分?

∴△abe为等边三角形?

?

?

?

?

?

?

?

?

?

?

?

7分

【点评】此类试题是猜想与证明两部分组成,解答时,首先是猜想结论,即同学们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经过严格合理地推理,得出一个正确的判断;然后证明,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把从题设到推出某个结论的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

(1)求证:

∠adp=∠epb;

(2)求∠cbe的度数;

(3)当的值等于多少时,△pfd~△bfp?

并说明理由.

【答案】

(1)证明: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p=∠epb.

又∵∠adp=∠epb,pd=pe,∴△pad≌△egp.

∴eg=ap,ad=ab=pg.

∴ap=eg=bg.

(3)法1:

当=时,△pfd~△bfp.

∵∠adp=∠fpb,∠a=∠pbf,

∴△adp~△bpf.

∴pd==a,pf==a.∴==.

法2:

假设△pfd~△bfp,则=.

∵∠adp=∠fpb,∠a=∠pbf,∴△adp~△bpf.

∴=.

∴=.

∴pb=ap.∴=时,△pfd~△bfp.

【点评】本题属于直线形几何综合问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等知识.

(1)问简单基础,学生普遍会做;

(2)问由e点作ab的垂线是较为简捷的思路;(3)是条件开放探究性问题,解决时需要“执果索因”,从后向前思考.难度较大.

25.(2011四川乐山,25,12分)如图(14.1),在直角△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点e在ac上,be交cd于点g,ef⊥be交ab于点f,若ac=mbc,ce=nea(m,n为实数).

试探究线段ef与eg的数量关系.

(1)如图(14.2),当m=1,n=1时,ef与eg的数量关系是

证明:

(2)如图(14.3),当m=1,n为任意实数时,ef与eg的数量关系是

证明如图(14.1),当m,n均为任意实数时,ef与eg的数量关系是

(写出关系式,不必证明)

【解题思路】:

添加辅助线,构建新的直角三角形,推理证明三角形相似,利用相似关系,列比例式推出ef与eg的数量关系。

【答案】

(1)相等。

如,14.2,当m=1,n=1时,△a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为ac中点,作em⊥ab,en⊥cd,垂足分别为m、n,em、en为中位线,∴△efm≌△eng,∴ef=eg.

(2)ef:

eg=1:

n。

作em⊥ab,en⊥cd,垂足分别为m、n,m=1,△a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m∽△eng,∴ef:

eg=em:

en=ae:

ec,∴ef:

eg=ae:

nae=1:

n.

【点评】本题是属于图形演变、规律探索性题目,找准基础图形,作出辅助线,确定三角形全等或相似关系,列出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较大。

24.(2011湖北随州,24,14分)如图所示,过点f(0,1)的直线y=kx+b与抛物线交于m(x1,y1)和n(x2,y2)两点(其中x1<0,x2<0).

⑴求b的值.

⑵求x1?

x2的值

⑶分别过m、n作直线l:

y=-1的垂线,垂足分别是m1、n1,判断△m1fn1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⑷对于过点f的任意直线mn,是否存在一条定直线m,使m与以mn为直径的圆相切.如果有,请法度出这条直线m的解析式;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思路分析】

(1)将f(0,1)代入直线解析式y=kx+b,即可求出b=1;

(2)因为m(x1,y1)和n(x2,y2),是两个图象的交点,所以它满足两个函数解析式,即满足,这样就得到方程,然后根据根与系数关系即可得到的值;

(4)证明圆心p到直线y=-1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即证明pq=mn,然后利用梯形的

中位线定理证明即可.

【答案】解:

⑴b=1

⑵显然和是方程组的两组解,解方程组消元得,依据“根与系数关系”得=-4

⑶△m1fn1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⑷存在,该直线为y=-1.理由如下:

直线y=-1即为直线m1n1.

如图,设n点横坐标为m,则n点纵坐标为,计算知nn1=,nf=,得nn1=nf同理mm1=mf.

那么mn=mm1+nn1,作梯形mm1n1n的中位线pq,由中位线性质知pq=(mm1+nn1)=mn,即圆心到直线y=-1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所以y=-1总与该圆相切.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是初中阶段的重点题型,要特别注意利用数形结合是这部分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难度较大.

25.(2011湖南永州,25,10分)探究问题:

⑴方法感悟:

感悟解题方法,并完成下列填空:

因此,点g,b,f在同一条直线上.

即∠gaf=∠_________.

又ag=ae,af=af

∴△gaf≌_______.

∴_________=ef,故de+bf=ef.

⑵方法迁移:

如图②,将沿斜边翻折得到△adc,点e,f分别为dc,bc边上的点,且∠eaf=∠dab.试猜想de,bf,ef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⑶问题拓展:

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ab=ad,e,f分别为dc,bc上的点,满足,试猜想当∠b与∠d满足什么关系时,可使得de+bf=ef.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必说明理由).

猜想de+bf=ef.

【答案】⑴eaf、△eaf、gf.

⑵de+bf=ef,理由如下:

假设∠bad的度数为,将△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bg,此时ab与ad重合,由旋转可得:

因此,点g,b,f在同一条直线上.

∵∠eaf=∴∠2+∠3=∠bad-∠eaf=

∵∠1=∠2,∴∠1+∠3=.

即∠gaf=∠eaf

又ag=ae,af=af

∴△gaf≌△eaf.

∴gf=ef,

又∵gf=bg+bf=de+bf∴de+bf=ef.

⑶当∠b与∠d互补时,可使得de+bf=ef.

【点评】:

每份试卷的压轴题一般较难,综合考查了学生探究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综合了探究、阅读理解、知识迁移、知识升华等过程逐步引申,既考查了问题,还降低了学生对难题的畏惧心理,是一道很好的压轴题.

25.(2011湖南长沙,25,10分)使得函数值为零的自变量的值称为函数的零点.例如,对于函数y=x-1,令y=0,可得x=1,我们说1是函数y=x-1的零点.已知函数y=x2-2mx-2(m+3)(m为常数).

(1)当m=0时,求该函数的零点;

(2)证明:

无论m取何值,该函数总有两个零点;

(3)设函数的两个零点分别为和,且,此时函数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a、b(点a在点b左侧).点m在直线y=x-10上,当ma+mb最小时,求直线am的解析式.

【解题思路】

(1)根据题目定义,m=0时,令y=0,把函数关系式转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此方程求出x的值即为函数零点值;

(2)令y=0,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x-2(m+3)=0,运用判别式进行推理即可;(3)和是函数y=x2-2mx-2(m+3)(m为常数)零点,且满足,根据根与系数关系进一步求出m值,于是得到一个具体二次函数解析式y=x2-2x-8,求出与x轴交点坐标

【答案】解:

(1)当m=0时,y=x2-6.

令y=0,x2-6=0,解得x=或x=.

即m=0时,求该函数的零点为、.

(2)证明:

令y=0,则x2-2mx-2(m+3)=0.

由于b2-4ac=(-2m)2-4?

1?

[-2(m+3)]=4m2+8m+24=4(m2+2m+1-1)+24=4(m+1)2+20.因为无论m为何值,4(m+1)2≥0,所以4(m+1)2+20>0.

即:

无论m取何值,一元二次方程x2-2mx-2(m+3)=0一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因此无论m取何值,函数y=x2-2mx-2(m+3)(m为常数)总有两个零点.

(3)设函数的两个零点分别为和,则和是一元二次方程x2-2mx-2(m+3)=0的两个根,所以+=2m,?

=-2(m+3).

则.

又,所以=.

解此分式方程,得m=1,经检验,m=1是=的根.

所以y=x2-2x-8.

此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a(-2,0),b(4,0).

设直线y=x-10与x轴交与点d(10,0),与y轴交于点f(0,-10),过点a作直线y=x-10的垂线,垂足为点e,延长ae到点a′,使ae=a′e,连接a′b,交y=x-10于点m,则此时ma+mb最小.

∴ae=a′e=6,a′n=10

∴a′f=nf=10,of=12.

故点a′坐标为(10,-12).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把b(4,0),a′(10,-12)代入上式:

,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8.

解方程组,得.

所以点m(6,-4).

设直线am的解析式为,把a(-2,0),m(6,-4)代入上式:

,解得.

故当ma+mb最小时,直线am的解析式为y=x-1.

【点评】本问题

(1)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解法,解题关键是根据题目定义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问题

(2)主要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进行推断,本问解决过程中容易出现对推理过程得到式子=4(m+1)2+20分析出错或进行不下去,由非负数性质可知4(m+1)2+20>0,即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问题(3)解决问题难度层层上升,涉及到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解析式,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等,本问题需要数形结合进行解决,综合性较大,体现中考试题选拔功能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本大题考查了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等内在联系.难度较大.

【篇三:

2013年10月全国自考《高等数学

(一)》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高等数学

(一)试题

课程代码:

0002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等式成立的是【b】a.(ex)2=exc.e2x

2.下列函数为偶函数的是【a】a.y=xsinxc.y=sinx+cosx3.极限lim

x2?

9?

2x?

3

x?

3x2

2

b.(ex)2=e2xd.ex

b.y=xcosxd.y=x(sinx+cosx)

=【c】

a.0c.

b.d.

2

392

32

浙00020#高等数学

(一)试题第1页(共10页)

4.函数f(x)=a.x=0

1ex

x?

1

的所有间断点是【d】

b.x=1d.x=0,x=1

c.x=0,x=-1

5.设函数f(x)=arctan(x2),则导数f?

(1)=【c】a.-1c.1

b.0d.2

q2

6.某产品产量为q时总成本c(q)=1100+,则q=1200时的边际成本为【d】

1200

1

a.0b.

2

c.1d.2

7.已知函数f(x)=ax2-4x+1在x=2处取得极值,则常数a=【b】a.0c.28.极限lima.-c.

b.1d.3

x?

ln(x?

1)

x

2

x?

0

=【c】

b.0d.1

12

12

9.若f(x)是g(x)的一个原函数,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a.?

f(x)dx=g(x)+cc.?

f(x)dx=g(x)

10.设函数z=ln(x2+y2),则a.c.

浙00020#高等数学

(一)试题第2页(共10页)

2(x?

y)x2?

y2x?

yx?

y

2

2

b.?

g(x)dx=f(x)+cd.?

g(x)dx=f(x)

?

z?

z?

=【a】?

x?

y

b.d.

2(x?

y)x2?

y2x?

yx?

y

2

2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简单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已知函数f(x+1)=x2+2x,求f(x).

12.求极限lim

sin(x2)e

x2

x?

0

?

1

.

13.设函数y=sin(2x2+1),求导数

dy.dx

浙00020#高等数学

(一)试题第3页(共10页)

14.求函数y=ex

2

?

2x

的单调区间.

15.求不定积分?

(3ex?

11?

x

2

?

1x

2

)dx.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

16.求a的值,使得函数f(x)=?

(1?

2x)x

?

?

a,

x?

0在x=0处连续.

x?

0

浙00020#高等数学

(一)试题第4页(共10页)

17.已知函数y=f(sinx),且f具有二阶导数,求y.

18.求函数f(x)=ln(x2+1)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浙00020#高等数学

(一)试题第5页(共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