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一小三年级数学组线上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记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03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河一小三年级数学组线上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天河一小三年级数学组线上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天河一小三年级数学组线上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天河一小三年级数学组线上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天河一小三年级数学组线上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天河一小三年级数学组线上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天河一小三年级数学组线上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天河一小三年级数学组线上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天河一小三年级数学组线上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记录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河一小三年级数学组线上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记录文档格式.docx

《天河一小三年级数学组线上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记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河一小三年级数学组线上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记录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河一小三年级数学组线上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记录文档格式.docx

而在教学中教师没有机会针对学生的学习疑点进行教学,导致难点没有突破。

加上家长的返工,学生作业质量慢慢出现下降趋势,甚至有学生不观看视频,作业乱写一通。

整天对着电脑、手机感觉孩子对线上教学模式已失去新鲜感,甚至到厌恶程度。

互动环节让课堂失去了活动,个人感觉这个线上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在接下来的线上教学中能利用硬件设施解决这个问题,相信教学效果会大大提升。

同时还需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三年级数学(学科)第六册第五单元

时间

3月13日

课题

认识面积

主持人

签到记录

王春

签到图片:

教材之我见

我刚刚进行了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面积”这个词,有自己对“面积”的模糊认识或错误认识,但对究竟“什么是面积”没有正确的认识,在学习该内容时,“什么是面积”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对学生来说十分困难,学生会把已往学过的“周长”与“面积”不自觉地联系起来,含混不清或是错误的认为一个物体的大小就是这个物体的面积等。

我们可以在导学任务中,让学生去摸一摸,摸摸不同的面,感受下面积的面。

那我们可以安排第一个导学任务:

让学生直观感受面积,可以看一看,摸一摸。

第二个导学任务可以安排比较不同的面积,知道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王春

就是要弄清面积是针对平面图形的大小,体积才是针对立体图形的大小。

通过对比,学生应该很容易感受到正方形的更合适。

也可以实践活动中区分,例如给一个相框装饰,四周扎彩带要看周长,里面涂颜料要看面积等等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应是: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重点落在两处1.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课的难点在于:

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

要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在教学比较面积大小时,注重让学生体验比较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在具体的比较过程中获得直接的经验,从而明白可以通过观察、重叠、拼摆正方形等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

还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指一指等活动,激发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可以进行拓展,这节课已经认识到用统一的正方形区量规则图形的面积。

可以直接少给几个小正方形或者只给一个小正方形让学生去量面积。

为之后的面积计算做一个准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在活动中区别周长和面积。

重点:

1.理解面积的含义。

难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什么是面积”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面积”,会用比较好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自主探索发现“什么是面积”,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合作、讨论、交流、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找出更优的比较方法,然后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活动中,区分周长和面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数学来源于自己对生活的各种事物的认识,并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难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引导学生说出:

图中都有什么?

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2.这些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怎样用数据来描述它们的大小呢?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

【学习指导】

(基于导学作业的指导)

1.认真观察,说出自己看到的教室内的物体:

桌椅、黑板、门窗、国旗。

这些物体都有一个平整光滑的表面。

2.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表面较大,哪些物体的表面较小。

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二、探索新知

【导学任务一】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题目:

想一想,如果两个同学用同样的速度擦黑板、擦国旗,谁先完成?

为什么?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

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指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面积:

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3.组织学生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4.活动一:

摸一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学习指导一】

1.直观感受黑板和国旗表面的大小,并说出比较结果:

擦国旗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比国旗面大。

2.理解面积的概念。

3.以“×

×

表面的大小就是×

的面积”的句式说出其他物体的面积。

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4.拿出自己的字典,摸一摸封面和侧面,体会这两个面的大小。

【导学任务二】教学例2。

活动二:

引导学生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通过对比和动画演示,知道通过重叠进行比较大小。

1.课件出示两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引导学生猜测哪个面积大。

2.可以选用一种图形作单位来测量。

出示○、△、□三种图形,请学生任选一种量图形的面积。

3.认识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难以确定它的面积是否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

怎么办?

【学习指导二】

探究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1.观察,发现重叠看不出大小,用重叠的方法也比较不出来。

2.实践操作,选择合适的图形来量出长方形的面积。

明确:

正方形能铺满整个长方形而没有空隙,是最佳的选择。

3.启发学生说出解决的办法:

需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导学任务三】区分面积和周长。

活动三:

给一个相框装饰,四周扎彩带,里面涂颜料。

区分什么是周长和面积。

总结:

周长一条线,

面积一大片。

周长在四周,

面积在里面。

达成检测:

1.说说什么是面积?

2.

 

3.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

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比较面积大小:

作业设计

必做题:

1.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1)

()个

(2)

2.下面四个图形中,面积最大的是(),面积最小的是(),()和()的面积相等。

选做题:

自己做一副画框,表现出周长和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