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160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x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

1、什么是放射性

18xx贝克勒尔在研究轴矿的荧光现象时发现轴盐矿发射出类似x射线的穿透性辐射。

两年之后,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人从轴矿中相继发现的另外两个能发射射线的新元素——钋和镭。

居里夫人称这种能自发释出射线的性质为放射性。

2、辐射分哪几类

辐射分为两类。

一类是电离辐射,这是指α(阿尔法)、β(贝塔)、γ(伽马)、x和中子等射线。

这些射线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使物质电离(即原子或分子获得或失去电子而成为离子)。

电离辐射按粒子带电情况又可分为带电粒子辐射(如α、β、粒子)和不带电粒子辐射(如中子、x和γ射线)。

另一类是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声辐射、热辐射和低能电磁辐射。

3、α、β、γ、中子和x射线有些什么特点。

(1)α粒子。

是高速运动的带正电的氦原子核。

它的质量大、电荷多,电离本领大。

但穿透能力差,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1~2厘米,通常用一张纸就可以挡住。

(2)β射线。

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它带付电荷,质量很小,贯穿本领比α粒子强,电离能力比α粒子弱。

β射线在空气中的射程因其能量不同而异,一般为几米。

一通常用一般的金属板或有一定厚度的有机玻璃版、塑料版就可以较好地阻挡β射线对人的照射。

(3)γ射线。

是波长很短的高能电磁波。

它不带电,不具有直接电离的功能,但可以通过和物质的相互作用间接引起电离效应。

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在空气中的射程通常为几百米。

要想有效地阻挡γ射线,一般需要采用厚的混凝土墙或重金属(如铁、铅)板块。

(4)中子射线。

是由中性粒子组成的粒子流。

不带电,穿透能力强。

它像γ射线一样可通过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粒子间接地使物质电离。

通常将中子

按其能量由低到高分为热中子(小于0.5电子伏)、慢中子、中能中子、快中子、高能中子(大于10兆电子伏)。

日常使用的中子源(如镅-铍中子源和钋-铍中子源)或某些加速器存在中子防护问题。

(5)x射线。

在各种放射线中,人们通常解最多的就是x射线。

它和γ射线一样,是一种高能电磁辐射,有较强的穿透能力,且只有通过与物质相互作用,才能使物质间接地产生电离效应。

它与γ射线的不同之处是能量较低,通常是高速电子轰击的金属靶产生的,不是由放射性核素自发衰变释放出的。

一般需要采用重金属板块来屏蔽x射线。

但对低能量的软x射线(如来自电视机和计算机的低能量软x射线),电

视机或计算机的显示屏就能很好地对它加以屏蔽。

4、辐射的来源

辐射的来源包括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天然辐射主要有三种宇宙射线、陆地辐射源和体内放射性物质。

人工辐射源包括放射性诊断和放射性治疗辐射源如x光,核磁共振等、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废物、核武器爆炸的落下灰尘以及核反应堆和加速器产生的照射等。

5、受辐射的方式

人类接受的辐射有两个途径,称为内照射和外照射。

(1)外照射

由放射源或辐射发生装置(如粒子加速器)释出的贯穿辐射由体外作用于人体,称为外照射。

在向环境释放大量放射性物质的事故中,向下风向移动的放射性烟云以及已沉降于设备、建(构)筑物及地面表面上的放射性物质也可成为人体外照射的放射源。

人们每时每刻都受到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

在生产、应用电离辐射源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除了受到天然本底照射外,还受到附加的职业照射。

邻近生产、应用电离辐射源地区居住的或受人工放射性污染影响的公众,同样也受到天然本底照射以外的附加公众,同样也受到天然本底照射的以外的附加照射。

在使用电离辐射源的医疗诊治措施(如x射线检查、放射治疗)时,受检者或病人也会受到电离辐射外照射。

一旦发生核与辐射事故或遭受涉及核与辐射的恐怖袭击,则可能导致较高水平的外照射。

(2)内照射

外源性放射性成物质经由空气吸人,食品或饮水食入,或经皮肤、伤口吸收并沉积在体内,在体内释出α粒子或β粒子,对周围组织和器官造成照射,称为内照射。

在正常作业或事故性释放时,放射性物质一般通过空气和水的途径进入周围环境,在环境中藉不同的照射途径(包括食物链),最终到达人体。

经由空气和水两种流出物途径使公众受到内照射时,涉及的环境介质有空气、沉降物、地表水、地下水、牛奶、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饲料等。

α、β、γ三种射线由于其特征不同,其穿透物质的能力也不同,它们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方式不同。

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内照射;γ射线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

6、核辐射如何危害人体

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中产生电离辐射,破坏人体组织里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这会产生三种结果:

1、细胞受损坏掉,被人体分解、吸收、重新利用,进行自然修复,不会造成很大伤害;

2、作用于生殖细胞,改变了染色体上dna(基因)的结构,导致生育的后代是“怪胎”;

3、作用于体细胞,体细胞dna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不能修复并且细胞仍然存活,就有可能出现细胞不受控制地复制的情况,这就演化成癌症。

结论就是,人体总在接受辐射;辐射未必会产生危害;更多的辐射会增加危害的概率。

7、受辐射后有哪些反应。

辐射对人体的损害分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

确定性效应是接受的辐射剂量超过一定阈值才会出现的效应,其临床表现是呕吐、脱发、白内障、性欲降低、白细胞降低、各种类型放射病,直至死亡。

随机性效应是指辐射剂量引起的癌症发病率增加,没有剂量阈值。

原则上接受任何小剂量的辐射,都会引起癌症发病率增加。

一旦诱发癌症,其严重程度就与接受的辐射量无关了。

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平时说的致癌诱因,比如我们常常说某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致癌。

8、核辐射可引起伤亡的剂量是多少。

核辐射剂量大于4000msv就会致个体死亡。

核能外泄又称为核熔毁,主要发生在核电站,核能外泄所发出的核辐射虽远比核子武器威力与范围小,但是剂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也能造成生物伤亡。

9、怎么知道体内已受到放射性污染。

固定式或车载式体外测量装置可用于测量沉积在全身、肺部或甲状腺内的放射性核素。

测量前应仔细洗浴,更换干净的衣服,以避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从测量时获得的体内放射性污染量可以推算出最初经食人或吸入途径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的活度。

生物样品包括尿、粪、血液、呼出气、鼻拭物、唾液和汗,但通常是尿和粪样。

为估计意外摄入放射

性物质的量,通常采用粪样分析法。

早期粪样的监测结果有助于判断人员是否受到体内放射性污染,尤其

是最早几天逐日粪样排出的放射性活度监测的结果更有用。

尿样放射性活度异常增高则证明摄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已吸收入人的体液中。

多数情况下宜收集24小时全尿,有时还由于测量方法灵敏度所限而需要分析几天合并的尿样。

粪样和尿样的收集过程均须避免附加的污染,出现假阳性结果。

在进入污染场所时若有条件可佩戴个人空气采样器,直接估计佩戴者的放射性核素吸入量。

场所表面污染水平的增高是人员处于暴露危险的一个信号,但不用于直接估计个人体内污染量。

10、正常情况下,人们一般受到哪些辐射照射。

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msv,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msv,来自地面γ射线的为0.5msv,吸入(主要是室内氡)产生的为1.2msv,食入为0.3msv。

可以看出氡是最主要的照射来源。

地球上每人每年都会接受2.4毫希的天然电离辐射,此外,由于各种原因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核燃料循环职工(包括核反应堆的操作工、矿工、冶炼工等)接受的年平均职业照射剂量为1.0个毫希,医学职业照射为0.3个毫希。

11、人们的哪些活动也有放射性。

人类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放射性。

例如,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25msv/年。

戴夜光表每年有0.02msv;乘飞机旅行xx公里约0.01msv;每天抽20支烟,每年有0.5-1msv。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

剂量越大,危害越大。

12、内、外照射辐射的防护措施

(1)内照射辐射防护

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伤口进入体内的辐射叫内照射。

戴口罩防止经呼吸道吸入α粒子和β粒子。

食物、水被怀疑受到污染时,应当检测,不合要求不饮用。

穿戴工作服防止皮肤吸收,尤其要注意防止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内。

(2)外照射辐射防护

体外放射源对人体造成的照射叫外照射。

常见外照射源有:

x射线、γ射线、中子束、高能带电粒子束、β射线。

外照射防护措施有:

(1)距离防护,距放射

源越远,人体吸收剂量就越少;

(2)时间防护,即减少受照射时间;(3)用屏蔽物质防护。

射线通过与物质接触,能量被减弱。

所以,在放射源与人体之间加装屏蔽物就能起到防护作用。

常用屏蔽有铅,水、铁、水泥、砖、石头、铅玻璃等。

13、放射性物质一定时间后会自动消失

有很多种放射性物质,它们有着不同的半衰期,即放射性核素因放射性衰变而使其活度降低到原来的一半所经过的时间。

一般来说,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较长,而多数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都较短。

资料显示,核反应堆完全熔解后,会释放一些较低毒性的放射性气体,包括氮-

16、氚和氪。

氮-16迅速转变为稳定的氧。

氪气很轻,进入大气后迅速消散,氚气能量很低,半衰期为xx年。

当它衰变时,它以稳定的氦气形式存在,对人类的危害不大。

目前已监测到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包括碘1

31、铯1

34、铯1

37、钚-2

38、钚-239和钚-240六种核素,其中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这就意味着,大约三个月后,几乎所有的放射性碘将衰变完而消失了。

铯1

34、铯137半衰期分别是2年和30年,而钚的半衰期则是在80年至上万年,根据沉降灰中放射性物质的总量,可能需要采取一些去污和必要的减少辐射措施。

14、目前各国对日本食品监测情况

自日本核事故后,各个国家加强对日本出口食品放射性污染监测,其中泰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近日在日本进口的一批地瓜上发现放射性元素碘-131,其辐射值只有每公斤15.28贝克勒尔,远低于泰国设定的100贝克贝克勒尔的数值;韩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表示,3月30日在对当月19日至29日从日本进口的244件食品进行了辐射检测时,从其中14件中检测出浓度为0.08~0.6bq/kg的放射性物质铯和碘,核能安全技术院的研究结果,若食品中检测出的放射性物质浓度达不到3.7/㎏,可看作天然放射线水平,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美国环境保护署、食品和药物管理局3月30日联合发表声明说,检验人员在美国西海岸华盛顿州的牛奶样品中检测出极微量放射性物质,检验结果显示,样品中含有极微量放射性同位素碘-131。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解释说,“极微量”可量化至食品放射性物质含量安全标准的五千分之一。

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已下令禁止进口日本福岛县、枥木县、群马县、茨城县、千叶县的乳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水生动物及水产品,避免了高放射性污染食品的进口,所以短期内我们在工作中不会接触到高放射性污染的产品。

15、国内核辐射物质监测情况

3月31日环保部门在沿海及内地25个省份监测点气溶胶取样中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浓度均在10-4贝克/立方米量级及以下,另在山东、浙江、安徽、广东检测到了极微量放射性核素铯-137和铯-134,浓度均在10-5贝

克/立方米量级及以下。

初步确认各地所检测到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来自日本福岛核事故。

由于各地检测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所造成的辐射剂量极其微弱,只有10-7微希沃特/小时量级,小于岩石、土壤、建筑物、食物、太阳等自然辐射源形成的天然本底辐射剂量(0.1微希沃特/小时左右)的十万分之一,仍在当地本底辐射水平正常涨落范围之内;公众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年之内所接受的附加辐射剂量,仅相当于乘坐飞机飞行两千公里所受辐射剂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会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不需要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第二篇:

核辐射的危害和防护核辐射的危害和防护

人们在长期的时间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不会危及人类健康,过量发射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导致头昏,失眠,呕吐,溃疡等症状,有时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甚至致死。

辐射越大,危害越大。

防护措施:

一、体外照射的防护原则

具体措施。

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

二、体内照射的防护原则

具体措施。

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

服用量成年人推荐为100毫克碘,儿童和婴儿应酌量减少,但碘过敏或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要慎用。

远离核辐射

1.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的地区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

例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

2.穿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有助于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

3.要特别注意,不要食用受到污染的水、食品等。

4.如果事故严重,需要居民撤离污染区,应听从有关部门的命令,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到安全地点。

撤离出污染区的人员,应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进行监测和处理。

5.受到或可疑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员应清除污染,最好的方法是洗淋浴。

第三篇:

核辐射防护小贴士核辐射防护小贴士

这次日本受灾,除了地震加海啸,核反应堆事故引发的辐射问题也亟需应对方案。

如何防止辐射,如何降低长期避难导致对健康的影响,核辐射防护要点归纳整理如下:

如果核设施有放射性物质泄露,该如何尽量降低被辐射的程度呢。

首先得知道,要保护身体少遭辐射,做到以下3点很重要:

(1)遮蔽放射线

(2)远离放射线源(3)减少遭辐射的时间

若被要求躲入室内,为免含放射性物质的外部空气进入室内,要关紧门窗,并关掉空调及换气扇。

需要外出避难时,要注意预防“体内辐射”——即放射性物质会从鼻子、嘴巴、皮肤伤口之类地方渗入体内。

要用湿毛巾盖住鼻子和嘴巴,并最好穿严实的衣裤,不要暴露皮肤。

另外,也请留意风向。

注意尽可能别处在下风处。

从外面进入室内之际也要注意。

衣服上可能沾有放射性物质。

不要把被污染的衣服带入室内,在门口脱下,迅速装入塑料袋,并扎紧口子。

碘是放射性物质的一种,进入体内易积聚在甲状腺,尤其易导致儿童罹患甲状腺癌。

防止碘渗入甲状腺的药物(稳定碘剂)也有副作用,服用要遵从灾害对策本部的指导。

若确认已遭一定程度的辐射,一般要脱下衣服,用湿布擦拭身体,以防止放射物质向周围扩散。

还有,若放射性物质已进入体内,可服用促进其排泄出体外的药物。

译者后记。

万一情况严重,可能影响到我国的话,请记住两大抗辐射的法宝—海带和绿茶,多吃点喝点,有利无害。

【核泄露应急措施】

一旦核反应堆的安全壳出现破损,就要尽量把释放的污染物控制在厂区内,同时控制地下水水源和土壤。

避免放射物质和灰尘碰在一起,否则将会随着流动的空气扩散。

核电站平时也会给周围居民发放应急物品,如碘制剂,一旦发生核泄漏就服用。

尽量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室内密闭空间。

如果一定要出门,就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减少裸露的皮肤和空气接触。

如果核电站发生泄漏,附近居民首先应该撤离,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

【核辐射防护问答】

辐射有什么危害。

答: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

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

剂量越大,危害越大。

什么是辐射防护的三原则。

辐射防护三原则是指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最优化和个人受照的剂量限值。

国际基本安全标准的剂量限值主要有哪些。

剂量限值5年平均值(毫希/年)任一年值(毫希/年)

职业照射2050

公众照射15

注。

中国将颁发的标准等效采用国际基本安全标准。

什么叫外照射。

外照射防护方法有哪三种。

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外照射。

外照射的防护方法有受照射时间的控制、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和采用屏蔽三种方法。

什么叫内照射。

控制内照射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内照射。

控制内照射的基本原则是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对于放射性核素可能进入体内的途径要予以防范。

辐射有哪几种。

答:

自然界存在着三种射线:

α(阿尔法)、β(贝塔)、γ(伽玛)射线。

人类接受的辐射有两个途径,称为内照射和外照射。

Α、β、γ三种射线由于其特征不同,其穿透物质的能力也不同,他们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方式不同。

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内照射;γ射线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

如何防护α射线。

由于α粒子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白纸就能把它挡住,因此,对于α射线应注意内照射,其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呼吸和进食时,其防护方法主要是:

(1)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2)防止伤口被污染。

如何防护β粒子。

β粒子、其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比γ射线弱,因此,β射线是比较容易阻挡的,用一般的金属就可以阻挡。

但是,β射线容易被表层组织吸收,引起组织表层的辐射损伤。

因此其防护就复杂的多;

(1)避免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以防皮肤表面的污染和辐射危害;

(2)

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3)防止伤口被污染;(4)必要时应采用屏蔽措施。

如何防护γ粒子。

γ射线穿透力强,可以造成外照射,其防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a)尽可能减少受照射的时间;(b)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因为受照剂量与离开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c)采取屏蔽措施。

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可以降低外照射剂量。

屏蔽的主要材料有铅、钢筋混凝土、水等,我们住的楼房对外部照射来说是很好的屏蔽体。

为什么说人类生活在放射环境中。

答:

实际上,人类的生活没有一刻离开过放射性,这些放射性是天然放射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宇宙射线;

2.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性;

3.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微量的放射性不会危及健康。

人们的哪些活动也有放射性。

答。

人类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放射性。

例如,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25毫希/年。

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希;乘飞机旅行xx公里约0.01毫希;每天抽20支烟,每年有0.5-1毫希;一次x光检查0.1毫希等等。

核电给人带来多少放射性。

答。

核电给人们带来的放射性是很小的。

秦山地区居民的天然放射性本底是0.24毫希/年,而一座百万级核电站周围的居民多接受的放射性为0.048毫希/年,与每天抽一支香烟的辐照剂量相当。

就人类总体而言,因核电而增加的辐照剂量有多少。

答:

专家们研究测算表明:

全人类集体辐照剂量中,3/4来自自然界。

约1/5来自医疗及诊断,核电的份额是1/400。

假定全球人类的预期寿命为60岁,则每天抽一包烟将减寿7年,而核电的影响是减寿24秒。

【早期核辐射效应】

核爆炸头10几秒内放出的中子和γ射线对生物体、电子器件和其它物体的杀伤破坏作用及效果。

由于中子和γ射线具有很强的贯穿能力,又称贯穿辐射效应。

早期核辐射主要由

弹体内核反应产生,或从裂变产物中释放,或由中子与空气作用产生。

早期核辐射对人员和物体的损伤程度取决于吸收剂量(即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射线的能量),其单位为戈[瑞],指每千克受照射物质吸收一焦[耳]射线能量的吸收剂量。

早期核辐射可直接或间接使物质电离,造成辐射损伤,其主要杀伤破坏对象是人员和电子器件。

人员在短时间内受到1戈瑞以上剂量照射时,会发生急性放射病;电子器件在大剂量或高剂量率作用下会引起瞬态干扰和永久损坏;瞬发γ射线可引起核电磁脉冲、内电磁脉冲和系统电磁脉冲;中子还会使某些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γ射线会使摄影胶片感光和光学玻璃变暗等效应。

早期核辐射的强度由于空气吸收,随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即使千万吨梯恩梯当量级的大气层核爆炸,早期核辐射的杀伤破坏事半径也不超过4公里。

早期核辐射穿过物体时期强度将被削弱,可用一定厚度的物质来防护,工事和重型兵器本射对早期核辐射效应都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生活中的核辐射污染】

对于核辐射污染,即放射性污染,常人往往只注意到现代科学研究中的核辐射核工厂里某些特殊车间产生的放射性物质造成的危害,或者医院的x射线治疗所产生的放射性造成的影响及损害,而未考虑生活中还会有放射性污染源。

实际上,生活中的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

要防止生活中的放射性污染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关执法部门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

另一方面,政府及执法部门要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管理,对容易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商品要进行定期监测。

一、注意居室中的放射性污染

随着工业的发展,经常利用工业废渣做建筑材料,可能造成建材中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经放射性衰变产生了放射性气体及其子体产物,悬浮于室内空气中,氛及其于体产物放射出能量较高的a射线(粒子),人若吸进这样的气体,即会照射人体肺组织。

如果长期受到照射,便容易产生支气管炎和肺癌等疾病。

另据国外报道,大多数家庭居室中自然出现的放射性气体氛,如果与烟气混合,将会有致命的影响。

氛是肺癌的一个致病因素。

另外,装修居室用的花岗岩及其它板石材料也含有一定量的氛,特别是通风不良时,可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

经监测表明,室内氧气多在通风不良的地方积累,所以经常打开居室的窗户,促进空气流通,使氧稀释,这是减少室内氛浓度的良好措施。

装修房屋用的石(板)材要有选择地使用。

石材的放射性核素含量随矿床,所在地等天然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增减,必须对其进行监测,才能知道是否适合居室装修。

要规范装修材料的市场。

二、谨防饮用水的核污染

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谨防饮用水受到核污染。

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不能直接饮用。

如果用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浇灌农作物、蔬菜。

其放射性物质的含量普遍增高,食用有害人体健康。

中国矿泉水水源丰富,其中也有不少水源在流经途中受到人工或天然的放射性污染。

报道,通过有关部门监测,某些盲目开发的矿泉水水源中含氧的浓度过高,若长期饮用这种矿泉水就会危害身体。

因此,各地有关执法和监督部门,要对矿泉水的开发项目要严加管理,不仅要严格控制商品矿泉水的卫生指标,还要重视它是否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三、要防燃煤的放射性污染

燃煤中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

研究分析表明,许多煤炭烟气中含有u、th、ra、210po和210pb。

大多数情况下,尽管这些物质含量稀少,但如长期聚集,其放射性物质亦会随空气及烘烤的食物进入人体,造成机体的慢性损害。

平时生活使用燃煤,要注意通风排气,警惕煤烟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内。

禁止食用煤碳直接烘烤食物,尤其是茶叶、烟叶、肉类和饼干等。

如果必须使用燃煤(碳)烘烤食物时也要注意屏蔽,不要让食物与煤烟直接接触。

四、莫要长期佩戴金银首饰

佩戴金银首饰是人们,尤其是女士们美容化妆的重要生活内容。

殊不知经常佩戴首饰也会给人们带来烦恼,那就是容易患"首饰病",即皮肤病。

一般来讲,除纯金(24k)首饰以外,其他的首饰在制作过程中都要掺入少量钢、铬、镍等材质,特别是那些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首饰制品,这些首饰制品的材质成分更加复杂,对人的皮肤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更大。

据报道,美国专家在检验了几千件首饰后发现,其中有近百件含有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有严重地损害,如果长期佩戴,有可能诱发皮肤病或皮癌。

金银首饰,不宜常戴。

常戴的首饰制品,最好进行含放射性物质测定。

【迄今最严重核事故一览】

1957年9月29日。

前苏联乌拉尔山中的秘密核工厂“车里雅宾斯克65号”一个装有核废料的仓库发生大爆炸,迫使苏联当局紧急撤走当地11000名居民。

1957年10月7日。

英国东北岸的温德斯凯尔一个核反应堆发生火灾,这次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了英国全境,至少有39人患癌症死亡。

1961年1月3日。

美国爱荷华州一座实验室里的核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名工人。

1967年夏天。

前苏联“车里雅宾斯克65号”用于储存核废料的“卡拉察湖”干枯,结果风将许多放射性微粒子吹往各地,当局不得不撤走了9000名居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