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306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

《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docx

03519心理测评与档案

第一章03519学的心理测评的创始人是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

科心理测评的定义:

所谓心理测评,是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心理测评的特性:

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心理测评的功能:

描述、诊断、预测、评价、咨询(5个)心理测评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第一,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老师必须很好地了解学生。

心理测评的各种技术可以帮助老师更准确地、更客观地、更迅速地、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特点。

第二,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和“学”的过程。

心理测评的技术既可以对老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为教育的过程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进而一方面促使老师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反省和改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要想发展教育事业,就必须不断地改进教育体制、教育目标、教材和教法。

而好的体制、教材和教法要通过教育效果来体现,而教育效果又可以由心理测评的结果来评价,因此,测评的技术和方法可谓教育改革的重要工具之一。

第四,教育中的学生选拔离不开心理测评。

第五,教育领域的定量化研究所依赖的主要资料来源之一是心理测评的结果。

学生心理档案:

是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通过心理测评手段,从个人简介、家庭背景、学业表现、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动机和态度、思想品德和价值观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描述和评价。

测验技术

一、心理测验的定义二、心理测验的质量评估三、心理测验的标准化四、对待心理测验的正确态度心理测验的定义:

所谓心理测验,就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领域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一个测验的质量评估,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

项目分析、信度评估和效度评估。

项目分析:

1.题目的难度;2.题目的区分度什么是信度:

所谓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或者说是同一测验对同一被试者前后几次施测的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一般来说,大多数学绩测验所报告的信度在0.92以上,智力测验在0.9以上,客观人格测验在0.7左右,创造力测验几乎不可能超过0.5,投射测验最低,只有0.2或更小。

什么是效度:

效度代表测验准确性,即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欲测量的被试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用于检验效度的参照标准,就叫效标。

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测验的效度值都不会太高,一般在0.3左右,少数达到0.6~0.7的水平。

心理测验的标准化:

统一指导语;统一时限;统一评分;建立常模什么是常模:

所谓常模,是指对测验分数进行分析和解释的参照标准。

测验的原始分析参照常模而得到的新的分数,称作量表分。

对待心理测验的正确态度是:

1、心理测验是一种定量化程度很高的测评技术。

2、心理测验不是心理测评的唯一方法,更不是万能的方法。

非测验技术

非测验技术:

主要包括:

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法观察法是什么:

是观察者通过感官或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现象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的特点:

1.目的性;2.自然性;3.直接性;4.科学性观察法的评价:

观察法是心理测评的基本手段之一。

优点:

观察法可以在现象或行为发生的当时进行现场观察和记录,因而既可把握全盘现象,又能注意到特殊气氛和情境。

局限性:

1,观察法得到的资料和信息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者个人的能力水平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观察者对被试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活动的评价,往往会出现一些反应偏向,包括:

1.光环效应;2.肯定和否定定势;3.趋中效应2,且往往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成本较高。

光环效应:

这是将对个体的某种一般印象泛化到他的其他各方面特征上去的评价倾向;肯定和否定定势:

是指在观察和评定中出现标准过宽或过严的倾向;趋中效应:

是指在观察和评定中避免作出极端性判断,而倾向于将被试评定为中等水平的偏向。

访谈法:

是主试通过与被试之间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有关被试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是心理测评的特有方法之一。

特点:

1.互动性;2.技巧性;3.客观性访谈法的评价:

优点:

可以获得丰富广泛的资料,有利于对人的各种心理与教育问题进行多层次和多方面的探索,适用于一切具有口头表达能力的不同文化程度的访谈对象。

通常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局限性:

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一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体验或心理过程等资料通常不宜采用访谈法进行收集。

由于访谈过程的互动性和灵活性,使得这种方法的标准化程度降低,因而访谈法获得的资料难以量化,进而难以作出精确的推论。

问卷法:

是通过书面形式、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被试有关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

能力理论概述一、智力二因素论二、智力多因素论三、智力层次理论四、智力的可变性与稳定性智力测验1904年斯皮尔曼提出智力G因素的存在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医生西蒙合作制成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离差智商成为最广泛使用的指标。

一个人的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就是此人的比率智商如:

心理年龄6,实际年龄4,则6/4*100=150智力的发展趋势往往先快后慢,逐渐达到高峰期(18~25岁左右),保持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

比率智商对于成人并不适用。

离差智商,如今已被广泛用作智力测验的评估指标。

智力测验结果表明:

在一般人群中智力高者或低者均占少数,智力中等或接近中等者约占全部人口的80%,基本上呈现正态分布。

常用智力测验介绍

(一)个体智力测验1.比奈—西蒙量表: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其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所作的修订工作最负盛名,被广泛采用,称作:

斯坦福—比奈量表。

我国心理学家陆志伟和吴天敏修订斯坦福—比奈量表的中国版在本世纪20年代起1924年陆志伟在1916年斯比量表的基础上修订成《中国比奈西蒙智力测验》。

1982年完成《中国比奈测验》。

该测验共有51道题,从易到难排列,每题代表四个月的心理年龄。

最后的智力评定指标是离差智商。

2~5岁儿童从第一题作答,6~7岁儿童从第七题作答,8岁儿童从第十题作答。

采用全或无的记分方法,即通过为1分,不通过为0分,连续五题得0分便停止测验。

中国比奈测验必须个别施测,且要求主试必须受过专门训练,对量表相当熟悉且有一定经验吴天敏制定《中国比奈测验简编》,由8个项目组成,通常只需20分钟即可测定。

2.韦克斯勒量表

(1)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在1939年编制出第一个成人智力量表。

1982年,湖南的龚耀先主持下修订出版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文修订版,该内容如下:

1.言语量表:

常识测验(29题)理解测验(14题)算术测验(14题)类同测验(13个)40)词汇测验(题)10题)倒着复述(12题)背数测验(按顺序复核(.

2.操作量表:

数字符号测验(1~9对应一个符号)填图测验(21张图)积木图案测验(9块积木)图片排列测验(8组图片)拼图测验该测验建立了农村与城市两个常模,从16岁至65岁以上分12个年龄组,实际取样来自21个省

(2)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在成人量表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个迷津分测验,用于测量知觉的速度和准确性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中译本由林传鼎、张厚粲等人提出并于1981年底初步完成修订工作。

该测验的常模团体取样来自大、中城市,因而只适合于中等以上城市的6~16岁儿童。

(二)团体智力测验1.瑞文推理测验。

(非文字型的图形测验)

(1)瑞文标准推理测验,1938年编制出版,适用于5岁半以上智力发展正常的人,属于中等水平的瑞文推理测验

(2)瑞文彩图推理测验,1947年编制出版,适用于幼儿和智力低于平均水平的人,是最低水平的瑞文测验(3)瑞文高级推理测验,初编于1941年,经两次修订成为现在的形式,适用于智力高于平均水平的人,是最高水平的瑞文推理测验。

1985年,我国心理学家张厚粲主持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中国城市版的修订工作,共由60道题目组成,分为5个系列,每个系列包含12个题目。

瑞文推理测验的优点在于测验对象不爱文化、种族与语言等条件的限制,适用的年龄范围也很宽,从5岁半直至老年,且不排除一些生理缺陷者。

既可个别进行,也可团体实施,因而在世界各地广泛通用。

能力倾向测验什么是能力倾向:

是指天生或遗传的、并不直接依赖于专门的教学或训练的潜在的能力趋势。

能力倾向测验的目的:

在于预测个体在将来的学习或工作中可能达到的成功程度。

1941年,瑟斯顿编制了第一个能力倾向成套测验。

二、常用能力倾向测验介绍

(一)学术能力倾向测验(SAT)相当于我国的高考SAT测量的目的在于预测学生是否具备大学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以及倾向于在哪些专业领域更具优势。

包括2部分:

语言和数学SAT题型皆为多重选择题,有四或五个选择项,测验时限为3个小时,

(二)分辨能力倾向测验(DAT)是应用最广泛的成套能力倾向测验之一,主要适用于初中和高中学生的教育咨询及就业指导。

包括8个分测验,单独施测并单独记分。

1.言语推理;2.数的能力;3.抽象推理;4.文书速度与准确性;5.机械推理;6.空间关系;7.语言运用:

拼写;8.语言运用:

文法除文书速度与准确性测验外,DAT的分测验基本上是能力测验,可团体施测,其时间限制在多数情况下为30分钟,成套测验总施测时间大约为5~5.5个小时,一般至少分2次进行。

特殊能力测验(在教育领域,特殊能力测验适用于中学毕业的升学和就业咨询,也)适用于专业学校招生工作。

二、常用特殊能力测验介绍

(一)音乐能力测验(由戈登1965年编制)测验结果与老师评定之间的相关在0.64~0.97之间。

(二)美术能力测验:

1.梅尔美术判断力测验;2.格雷福斯图案判断测验(三)机械能力测验:

该测验在军队和企业里以及一些专业学校(如工程学校)里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三章中小学生人格测量

第一节人格理论广义的人格是指个性中能力以外的部分,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态度、气质、性格、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等心理特质的总和。

这里我们倾向于一种狭义的人格定义,即将人格限定在个体中的气质和性格这两种心理特质之中。

一、关于气质的心理学研究

(一)巴甫洛夫的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二)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1921年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就提出人的体形和气质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具有躁郁性气质的人往往体型偏于短胖,而具有分裂性气质的人则往往偏于瘦长体型。

外向的人适合于从事经常需要应付、处理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与问题的职业;而内向的人则适合从事需要冷静、严肃而有逻辑性思维的工作。

二、关于性格的心理学研究

(一)巴甫洛夫的暂时神经联系学说

(二)奥尔波特的特征理论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和气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首先,气质和性格均是建立在神经系统的活动基础之上的,既有一定的遗传力,同时又都会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变化,因此,它们都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但,气质主要是先天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生物制约性,而性格却主要是后天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2)其次,由于气质具有很强的生物制约性,因而无优劣好坏之分;而性格则具有丰富的社会首先评价色彩,可以有优劣好坏之分。

3)最后,性格特征总是会受到一定的气质类型的影响,同时,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

自陈量表自陈量表又称自陈问卷,是人格测量最常用的形式。

所谓自陈,就是让被试自己提(一般以问卷形式组成)供关于自己人格特征的报告。

一、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包括187个问题,每个问题均有a、b、c三个答案,要求被试从中选择一个。

一般4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

16PF应用于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或人员选拔中时,还可以对被试的心理健康状态、从事专业而有成就者的特征及创造力强者的人格特征进行评价。

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该测验是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在其人格理论基础上于1975年编制而成。

北京大学陈仲庚等人将其修订为中文版,并取得中国常模。

中文版共有85道题,以下四个维度来评价人格:

内外倾性;神经质(又称情绪性);精神质;测谎分胆汁质:

精力旺盛,生气勃勃,热情,开朗,积极,坦率,刚强;但易感情用事,任性,脾气暴躁,情绪不够稳定。

多血质:

动作敏捷,灵活好动,热情,活泼,兴趣广泛多变,善于交际,富于同情心,乐观,适应性强;但意志力薄弱,易屈服于挫折,性情浮躁。

粘液质:

沉着冷静,稳重踏实,善于克制忍让,坚强而有耐性,生活有规律;但缺乏活力,行动迟缓,为人拘谨,因循守旧。

抑郁质:

敏感,善于观察,想象力丰富,情感深刻持久,但多愁善感,情感脆弱,畏缩而孤僻。

投射测验什么是投射?

所谓投射,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和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亦即个人的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及解释环境的方式发生影响的过程。

其基本假设是:

人们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是有其原因且可以预测的,而不是偶然发生的。

一、罗夏克墨迹测验张墨迹图片,图片的左右两侧几乎是对称的,其中五张是黑罗夏克墨迹测验包括10白色,但深浅不同;另外五张中有两张是黑白而加上其他深浅不同的彩色,余下的三张是彩色的。

测验图片编有一定的顺序测验结果一般按以下四个方面计分:

Dd));细微局部反应(d);特殊局部反应(整体反应(W);明显局部反应(D)s空白部分反应(定素:

即被试作各反应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是由墨迹的形状引起的,还是由颜色引起的,把图形看成静的还是动的。

K、阴影()。

)F;人的动作(M);彩色反应(C)类别有:

外形(内容:

即被试把墨迹看成什么。

;内Hd)Ad);人的整体(H)或某一部分()或某一部分(列数类:

整个动物(A)Arch(建筑;)Geo(地理;)N(自然景物;)Obj(器物;)Sex(性器官;)At(脏器官.

艺术(Art);抽象观念(Abs);植物(Pl)等。

从众性:

即被试的反应是与一般人相同,还是与众不同。

从众反应(P);独特反应(O)从以上各方面的得分,一般从以下七个维度加以解释:

区位:

外形:

色彩:

阴影:

人的动作:

内容:

独处与从众二、主题统觉测验该测验由美国心理学家默瑞于1935年编制而成。

包括30张内容阴晦的黑白色图片,另加一张空白图片。

每张图片约需5分钟,测验完毕后,和被试谈话一次,以求深入了解和澄清故事的内容。

测验通常采取个别施测,由主试记录(或用录音设备),并要注意被试在测验时的行为反应。

测验结果具体分析通常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主角本身;主角的环境力量;结果;主题;兴趣和情操三、逆境对话测验该测验是罗桑兹于1941年编制的,共有24张类似卡通片的图画。

被试的反应共有九类,可据常模作出解释。

人格评定人格测量常用的第三种形式是人格评定。

所谓评定,是指由评定人通过观察来给被评定人的某种行为或特质确定一个分数。

表达评定结果的标准化程序叫做评定量表。

评定量表一般包括一组用以描绘个体的特质或特征的词或句子,要求评定人在一个多重类别的连续体上对被评定人的行为和特质作出评价和判断。

评定方式:

数字评定量表:

评定人根据被评定的某种属性(如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在被试身上的表现作出评定并赋予数字值。

图表评定量表:

要求评定人在一个描述某种行为或特质的连续体上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来反映被评定人具有这种行为或特质的程度。

标准评定量表:

事先通过不同类型人的行为标准,由评定人将这些标准与被评定人的行为对照,如果被评定人的行为与某类人相符合,则可将此人归于这一类。

强迫评定量表:

每道题目有两个在社会赞许性上等值的句子,要求评定人标出与被评定人最为相似和最不相似的句子。

检核表:

这是一种相对直接的而且经常是有效的获得被试的问题及特征的方法。

检核表也可由评定人来填写,以作为描述他人的工具。

常见人格评定量表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萧孝嵘品质评定量表(共40个问题,分数高者为内向,分数低者为外向)二、形容词检核表(现常用的是高夫等人所编制的形容词检核表。

该量表有300个分钟内完成)15~20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形容词,要求评定人在.

中小学生兴趣、态度和价值观测量第四章一)兴趣的概念:

兴趣是人们对某些活动的倾向性偏好。

在同样的条件下,人们总是力求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认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我们把这种对一定活动的意识倾向称为兴趣。

二)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

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从事感兴趣的活动,不容易感到厌烦和疲倦。

从事感兴趣的活动,能够使我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活动的效率。

2.在兴趣活动中我们还很容易得到一种成就与满足。

3.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没有错的。

在兴趣的促动下,学生可以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而克服重重困难去进行发现,进行学习。

二、兴趣的形成:

(一)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追求需要的满足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在的动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存在,给学生适时的鼓励与表扬;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未知的世界,满足学生探究的愿望;2.授课深入浅出,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教学内容。

3.

(二)影响兴趣形成的因素家庭环境的影响1.教师的影响2.学科本身的作用3.三、中小学生兴趣的特点:

(一)学生的兴趣到中学阶段才逐渐形成和逐渐稳定

(二)人的兴趣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三)职业兴趣四、兴趣的测量

(一)观察法

(二)谈话法(三)问卷调查法五、常用兴趣测量量表介绍:

(一)斯特朗—坎贝尔兴趣问卷(SVIB-SCII)年形成了男女通用的19741933年版适用于女性被试。

年版适用于男性被试,1927)斯特朗—坎贝尔兴趣问卷(SCII1.量表的编制。

题,包括职业、学校科目、活325(共2.斯特朗—坎贝尔兴趣问卷(SCII)的结构。

)动、娱乐、团体类型、两种活动的偏好和个性特征七个方面。

第一,实测指标:

提示被试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方式的信息。

第二,特殊量表:

用于特殊项目的分量表,包括两个分量表:

学术合适性量表;内外向量表多种职业,参照霍兰德的职业分类系第三,总体量表:

坎贝尔利用SCII测查了160统,建立了自己的职业分类系统,并建立了总体量表。

总体量表个题目,目的是测个体的兴趣倾向2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6和个性类型)个分量表23第四,基本兴趣量表:

包括

第五,职业量表:

由64个分量表组成,每个量表根据性别分别建立男女常模。

4.信度和效度。

SCII的信度较高,间隔一星期和间隔一个月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0和0.80以上。

在效度上,斯特朗关心的是事业人员和学者的兴趣,测题也比较倾向于这方面,效度较高,能较好地预测被试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但对体力劳动者施测,其效度较低。

(二)库德的兴趣问卷库德采用平均参照法,把所有职业在每个量表上的平均分数作为标准,从而看出某一职业的人的特殊兴趣;而斯特朗是把某些项目只作为某种特定职业的兴趣特点。

库德的兴趣问卷采用强迫选择的方法库德兴趣问卷的内容与结构:

五个分量表:

辨别量表;职业兴趣评价;职业量表;大学主修课目量表;实验性量表。

辨别量表:

主要用于调查被试是否做出有意或无意的虚假反应。

(此表分数过高,而测验无效。

)职业兴趣评价:

主要测量户外活动、机械、科学、运算、劝说、艺术、文学、音乐、社会服务和文书等十个方面的职业兴趣。

职业量表:

库德兴趣量表中的职业量表与SCII中的基本相似,但有更大的广泛性和概括性,它包含了65种男性职业和38种女性职业。

大学主修课目量表(广泛地运用于大学的系别招生考试):

此量表用于比较被试与不同专业的大学高年级学生的兴趣的相似性,内容包括26种男生主修课目和17种女生主修课目。

实验性量表:

这是库德职业分量表的补充,库德职业分量表拥有8个实验性量表用来测量关于职业测量的其他有用信息。

3.信度和效度库德兴趣问卷的间隔两周的重测信度是0.90,可以较好地预测被试参加工作后的满意程度。

态度测验

(一)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情境或他人所持的一种持久的、稳定的反应倾向。

学习态度指的就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行为倾向。

(二)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一般来讲,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动机强烈的学生,其学习态度也比较端正、积极。

学习态度是一种对学习活动的认识和对待学习的行为方式的总和,而不只是一种情感上的偏好。

它比学习兴趣稳定。

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更为重要。

三、学习态度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良好的态度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

第一,培养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情感偏好。

第二,培第三,养学生恰当的稳定的行为方式。

三、态度的测量和评价

(一)行为观察法(比较客观的方法)

(二)投射技术(三)评定法.

(四)态度量表测量法四、常用态度量表介绍

(一)明尼苏达学校态度调查表1983年由奥格村主持编制的,主要测查学生对学校中各方面活动的感觉和态度,分高级、低级两种形式。

低级适用于小学1~3年级儿童,高级适用于小学4~6年级和初中、高中学生。

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测量学生对学校内各种事情的态度第二部分测量学生在学校中的感觉中学生学习方法测验由福建大学教育系赖昌贵教授参考美国密执根大学“学与教研究中心”提供的大学生学习方法测验和有关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资料,结合我国中学教育实际编制出的。

该测验包含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三个方面的测验。

整个测验一般要求在半小时内完成。

(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对题目作答)价值观测验一、价值观的概念它是人们关于人生目标和信仰的观念,是人们关于某事物或某活动对自我生活的重要性、实用性、价值的一种判断,是我们用以衡量事物好坏利弊的准绳。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反应起一种指导和调控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价值观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

价值观的岁左右逐渐趋于成熟萌芽一般是初中阶段开始的。

这种价值观一般到青年后期,25和稳定。

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中,父母的价值观念对孩子的价值观的形成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最初的道德评价就是来自父母的评价。

学校教育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而社会因素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的形成起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中学生价值观的特点(阿尔波特和费农根据德国哲学家斯普兰格的个性类型理论而把三、价值观的类型:

种类型)人们的价值观分为6)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宗教型(P133日本的学者则对日本人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研究,结果把日本人的职业价值观分为以下9种类型:

独立经营型;经济型;支配型;自尊型;自我实现型;志愿型;家庭型;才能型;自由型研究同时也发现,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条件下,人的职业价值观点是不相同的。

四、价值观的测量了解学生的价值观的途径有三种:

(一)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对个体的日记、著作及其他艺术作品等进行分析,借以了解其价值观点的一种方法,因为人的价值观通常反映在其作品中

(二)个案分析法:

个案分析法指的是通过个案跟踪研究和历史事件的研究等方法来分析一个人或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价值观。

(三)量表法:

量表法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价值观的类型划分,通过量表问卷的测量来确定人的价值观类型的方法。

五、常用价值观测验介绍

(一)价值观研究量表量表法始于1931年,最早的价值观量表是由阿尔波特、费农和林达塞所编制的“价值观研究”量表。

“价值观研究”量表的编制依据是斯普兰格的个性类型理论。

量表共有48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30题,每题有2个选择答案;第二部分15题,每题有四个选择答案。

全量表共有120个答案,每种价值观类型20个答案。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第五章心理健康概述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稳定而愉快的情自我控制能力;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