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450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0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资料.docx

《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习资料.docx

复习资料

复习一

1、植物生殖的方式:

有性生殖(经过受精,会有变异现象,能培育新品种)

无性生殖(不经受精,不会有变异现象,保持原品质

2、无性生殖的主要方式:

扦插:

用茎(枝条)来扦插

嫁接:

可有多个接穗,多数保持接穗的品质,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应当紧密结合

组织培养:

主要用芽,可快速批量繁殖名贵花卉

3、昆虫发育的方式:

完全变态: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如:

家蚕、蜜蜂、蝶、蚊、蝇等

不完全变态:

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

蝗虫、蜻蜓、蟋蟀、蝼蛄、螳螂等。

4、青蛙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求偶→抱对→产卵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蝌蚪(在水中用鳃呼吸)→幼蛙→成蛙(用肺呼吸,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

 

5、鸟卵的结构

 

6、鸟类繁殖的过程:

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

7、遗传:

同种生物的相似性

变异:

同种生物个体间的差异性

8、性状:

生物可遗传的特征(形状、体色、血型、毛发等)

9、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

10、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

11、基因控制性状,基因成对出现,分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分别

用同一个字母大小写表示。

12、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大写字母)就表现为显性;只有两个基

因都是隐性基因(小写字母),才表现为隐性。

13、同一个家族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性较大,如果近亲结

婚后代的隐性致病基因结合的几率就大,出现遗传病的机会大

大增加。

14、正常的人体细胞有23对(46条)染色体。

性别是由最后一对染色体决定的,男:

XY女:

XX,叫性染色体。

15、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由基因、DNA或染色体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

 

复习二

1、原始大气的成分:

甲烷、氨、水、氢气、硫化氢等,没有氧气。

最早的生命物质出现在原始大气层,最早的生命出现在原始的海洋。

2、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4、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生存下来,并遗传给下一代,不利变异的则容易被淘汰。

5、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6、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7、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

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8、人体的三道防线①皮肤和黏膜(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皮肤分泌物的溶解作用)

②体液中的溶菌酶、吞噬细胞和白细胞(白细胞和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③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9、抗体:

抵抗某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原:

可使机体产生某种抗体的病原体。

先有抗原再有抗体。

10、第一二道防线人天生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后天形成,只对某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1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12、处方药:

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非处方药(简称OTC):

是不需要凭医师的处方即可购买,并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

13、中药的有效成分是从各种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而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

14、药物保存的基本要求:

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15、人急救的处理:

①当呼吸停止时: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②当心脏停止跳动时:

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③当有出血症状时,先判断出血类型,再适当止血

16、动脉出血止血:

近心端静脉出血止血:

远心端毛细血管出血止血:

自然止血(有血小板)

17、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包括: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调节情绪的方法:

转移法、宣泄法和自我安慰法。

 

复习三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3、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

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

4、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

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前进方向的作用。

5、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气体交换。

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

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6、鱼类的主要特征有:

适于水中生活;体表被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7、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8、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9、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叫甲壳动物。

10、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11、陆生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①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多种运动方式.如:

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以便觅食和避敌。

③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蚯蚓例外,靠体壁呼吸)④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快而复杂……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12、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可根据环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

13、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

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14、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15、哺乳动物:

具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等特征.。

16、恒温动物:

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

恒温意义:

有利于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有利于动物的生存、繁衍;有利于扩大分布范围。

复习四

1、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门齿似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

兔的盲肠发达,这与兔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狼、虎等哺乳动物还有锋利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也用于攻击捕食)。

2、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

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内充空气)

④胸肌发达

⑤消化系统发达(食量大消化快),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

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

⑦有发达的气囊,能进行双重呼吸。

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

3、翼(翅膀)是鸟的飞行器官。

气囊辅助肺的呼吸。

鸟的羽毛分正羽(适于飞行)和绒毛(主要用于保温)。

4、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5、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一对触角。

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和昆虫一样都属于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特点是:

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6、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7、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代表动物:

青蛙、蟾蜍。

8、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

9、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10、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屈肘动作: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11、双手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也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也收缩。

12、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13、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

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

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关节模式图

复习五

1、先天性行为:

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

学习行为: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2、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

①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3、通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4、生态平衡: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5、生物反应器:

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6、仿生:

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

常见仿生例子:

宇航员穿的“抗荷服”(长颈鹿的血液循环特点),冷光灯(萤火虫),雷达(蝙蝠的回声定位),薄壳建筑(乌龟的背甲),智能机器人(模拟人

脑的功能),直升飞机(蜻蜓),海上风暴预测仪(水母)等。

7、生物分类等级由大到小顺序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8、植物的分类

 

9、动物的分类

 

10.细菌和真菌

复习六

1、人类起源的学说——进化论。

建立者:

达尔文。

主要内容:

认为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

是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

2、男性主要生殖器官: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主要生殖器官:

卵巢(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

受精的场所。

子宫:

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

胎儿产出的通道

3、胎儿发育的过程:

受精卵~胚胎(8周初具人形)~胎儿(40周成熟)。

胎儿营养来源:

胚盘(脐带)

4、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①身高体重突增;

②性器官(卵巢、睾丸)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③神经系统、心脏和肺功能明显增强

5、计划生育的目标: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控制人口的关键)、优生(提高素质)

6、营养物质:

糖类:

主要提供能量。

脂肪:

备用能源物质。

蛋白质:

生长发育,细胞修复更新,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水:

细胞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无机盐:

维生素:

7、缺钙:

佝偻病、骨质疏松

缺铁:

缺铁性贫血、头晕

缺碘:

甲状腺肿大、智力低

缺锌:

生长发育不良

缺维生素A:

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

缺维生素B1:

脚气病、神经炎

缺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缺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

8、消化系统的两大部分: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

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肝脏(最大)、胰腺和肠腺

9、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分子小,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

淀粉从口腔开始消化,蛋白质从胃开始消化,脂肪从小肠才开始消化。

10、胆汁没有消化食物的酶,但是能乳化脂肪。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小肠。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

这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

11、人体的呼吸系统——肺和呼吸道

呼吸道: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作用:

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肺: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页,右肺有三叶。

作用:

气体交换的场所

12、呼吸过程:

膈顶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胸廓容积变大~胸廓内气压下降~气体从外界进入肺内(吸气)。

呼气相反。

复习七

1、肺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2、“五点取样法”的计数原则:

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3、血液的分层:

上层淡黄色的血浆,下层是红色的血细胞,交界处是血小板和白细胞。

4、血浆:

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血细包:

红细胞: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

白细胞:

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

血小板:

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5、血细胞各部分的特点与功能

 

6、血管分为三种: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运出)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静脉:

(将血液运回心脏)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

静脉官腔最大,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最小动脉与最小静脉交界处)管壁最薄、血流速度最慢

管径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7、心脏内部有个四腔,分别是:

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

心脏的内部只有同侧相通,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

在心脏处,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心房→心室→动脉。

8、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

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

动脉瓣(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

静脉瓣(位于静脉内)

9、动脉血:

含氧丰富,鲜红;静脉血:

含氧较少,暗红

10、血液循环:

体循环:

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肺循环:

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复习八

1、输血的原则:

同型输血为前提,否则血液会凝集。

2、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储存尿的器官

尿道—排出尿液

3、构成肾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

每个肾单位包含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4、尿形成的过程:

过滤(肾小球):

除血细胞和蛋白质外,全部滤过。

重吸收(肾小管):

将大部分水,全部的葡萄糖,少量的无机盐重新吸收。

排尿排出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

5.眼睛的主要结构:

晶状体(折射光线)——镜头

瞳孔(调节光线)——光圈

视网膜(感受光线,形成倒像)——胶片

6、近视:

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变扁,光线焦点落在视网膜前,戴凸透镜矫正。

远视:

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变凸,光线焦点落在视网膜后,戴凹透镜矫正

7、视觉和听觉的形成都要经过大脑处理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植物没有)

9、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神经元

10、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连接四肢与脑的通道

脑:

大脑:

感觉、运动、语言等中枢。

小脑:

协调、准确、平衡。

脑干:

调节心跳、呼吸、血压

11、简单反射(先天具有):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婴儿)

复杂反射(后天形成):

望梅止渴、闻鸡起舞、谈虎色变(人类特有)

12、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要完成反射五部分缺一不可。

13.激素调节:

 

复习九

1、生物的基本特征:

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除废物、具有应激性、能生长和繁殖,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

2、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20千米左右)。

3、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1)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空气

(2)生物因素。

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5、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对温度的适应(如骆驼和仙人掌)

(2)对水的适应(如鱼)

(3)对光的适应(如旗形树)

7、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防风固沙

(2)防止水土流失(3)改变温度、湿度、空气。

8、生态系统指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包括

(1)生产者―绿色植物

(2)消费者―动物、人

(3)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9、食物链:

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

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食物链的写法:

生产者写在最前面,消费者写在后面

②箭头有被吃的指向吃它的。

(如被吃吃)

10、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出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受破坏。

生物的种类越多,这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越稳定。

11、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多样性):

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缺乏高大植物;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淡水生态系统―由河流、湖泊或池塘与淡水生物组成;湿地生态系统―沼泽,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城市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12、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

左握右托,

(2)对光:

光线暗,用大光圈,用反光镜的凹面;光线强,用小光圈,用反光镜的平面,对着光线强的方向

(3)观察:

两眼睁开,用左眼观察。

(4)调焦:

先下降,再上升(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先转动粗转焦螺旋,再用细转焦螺旋细调。

转动时必须用双手。

(5)擦拭:

必须使用擦镜纸。

13、显微镜在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当向左移动玻片标本时,物像向右移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越大,能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14、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透光),所以必须做成玻片标本,种类主要有三种:

切片,涂片(液体),装片。

玻片由载玻片和盖玻片组成。

15、制作植物临时装片的步骤:

擦滴撕展盖染吸。

 

复习十

1、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透明的粘液

细胞核―含遗传物质(DNA)

液泡―含有细胞液(溶解有多种物质,如糖)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2、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大液泡和叶绿体。

3、细胞中的物质:

无机物―水、无机盐。

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

细胞中物质的进出由细胞膜控制:

让有用的物质进入,把其他物质挡在外面,将废物排出细胞外。

4、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绿色植物特有)――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线粒体(细胞中都有)――将化学能转变成动能和热能等。

5、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上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它存在于细胞中,呈双螺旋结构。

DNA上的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基因。

6、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

7、细胞的生长:

细胞体积逐渐增大;细胞分裂:

由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8、细胞的分化:

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具有不同的功能。

由细胞的分化,形成了组织。

9、组织的概念:

有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人体的四大组织:

上皮组织――包括各个器官的表皮,具有保护、分泌功能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由肌细胞构成。

神经组织――产生和传导兴奋。

由神经细胞构成。

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包括骨组织、血液。

植物的四大组织:

保护组织――包括各个器官的表皮,具有保护功能。

输导组织――运输水和无机盐,包括包括各个器官的内的导管。

营养组织――含营养物质,如叶肉和果肉等。

分生组织――包括根尖和茎尖等,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10、器官的概念: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整体。

植物的六大器官:

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繁殖器官。

11、系统的概念:

由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整体。

人体有八大系统,而植物没有系统。

12、生物体的构成:

细胞(受精卵)组织器官系统

13、单细胞生物的种类: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14、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

P70(记清楚位置和功能)

15、病毒的种类:

(1)动物病毒

(2)植物病毒(3)噬菌体(寄生在细菌体内)

病毒的结构: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无细胞结构。

病毒的生活:

寄生在活细胞内,营寄生生活。

16、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

苔藓类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

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古代的蕨类遗体埋在地下经过漫长

的年代,形成了煤。

 

复习十一

1、种子的胚是植物的幼体,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

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子叶提供种子萌发时所需营

养,最终消失。

菜豆种子子叶两片,没有胚乳。

玉米种

子子叶一片,由胚乳提供种子萌发时所需的大部分营养。

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适量

的水分。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有完整的活的胚,渡过

了休眠期。

3、种子的生长发育

 

4、根尖分成四个区:

根冠(保护组织)、

分生区(能不断分裂的区域,分生组织)、

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区域,分生组织)、

成熟区(根毛区,有导管和大量根毛,输导组织,输送水和无机盐)。

移植过程中带土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根毛区。

导管细胞是中空的死细胞,不再分裂和生长。

5、导管(死细胞):

中空,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筛管(活细胞):

有小孔,向下运输有机物。

6、木质茎有形成层,所以能够逐年长粗(草本没有)。

7、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只有一层,属于保护组织;叶肉含大量叶绿体,属于营养组织;叶肉包含叶脉,叶脉属于输导组织。

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大量的气孔,主要进行蒸腾失水和气体交换。

8、花的结构中最重要的是雄蕊和雌蕊,因为它们直接和繁殖后代有关。

传粉受精后,花的其他部分逐渐凋落,只用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

9、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意义:

吸水和无机盐的动力和散热

10、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