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重庆市巫溪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44482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3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年重庆市巫溪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上半年重庆市巫溪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上半年重庆市巫溪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上半年重庆市巫溪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上半年重庆市巫溪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半年重庆市巫溪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上半年重庆市巫溪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重庆市巫溪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半年重庆市巫溪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上半年重庆市巫溪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

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一、选择题

  1、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

  A、创造经济规律

  B、消灭经济规律

  C、消灭经济规律

  D、利用经济规律能动的改造世界

  【答案】D

  【解析】经济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消灭、废除、改造、创造规律,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

故选D。

  2、设计师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建筑图纸,然后施工建成高楼大厦,这说明()。

  A、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B、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C、意识反映物质

  D、意识决定物质

  【答案】A

  【解析】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来源于物质,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正确的意识是如实地反映,错误的意识是歪曲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使另一种物质的东西具体形态发生改变。

故选A。

  3、在文件拟稿中,如果要引用某份公文,应当()。

  A、仅引发文字号

  B、先引发文字号后引文件标题

  C、仅引文件标题

  D、先引文件标题后引文件发文字号

  【答案】D

  【解析】在文件拟稿中,如果要引用某份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故选D。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

  B、商品经济不发达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完善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健全、不成熟

  【答案】ABCD

  【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①生产力落后是最基本的特征;②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③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④科技教育文化落后;⑤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⑦各方面的体制还不完善;⑧努力建设精神文明;⑨同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

  5、事业单位与受聘人员建立聘用关系应当依法订立聘用合同。

聘用合同的类型包括()。

  A、短期合同、中期合同、长期合同、项目合同

  B、短期合同、中期合同、永久合同、项目合同

  C、岗位合同、短期合同、中期合同、长期合同

  D、岗位合同、短期合同、中期合同、永久合同

  【答案】A

  【解析】

  《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问题的解释》指出,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的类型包括:

  

(1)3年(含)以下的合同为短期合同,对流动性强、技术含量低的岗位一般签订短期合同;

  

(2)3年(不含)以上的合同为中期合同;

  (3)至职工退休的合同为长期合同ѱ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可依据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适用范围是()。

  A、企业内部

  B、市内

  C、省内

  D、国内

  【答案】A

  【解析】企业标准是指由企业制定的作为组织生产依据的,或在企业内制定适用的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

故选A。

  7、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是()。

  A、计划生育

  B、环境建设

  C、经济建设

  D、可持续发展

  【答案】C

  【解析】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强调把发展放在优先地位,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发展。

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又强调了环境保护,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

ABD项包含的内容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但不是中心。

故选C。

  8、领导是以()为主体进行的活动。

  A、领导者

  B、人

  C、资金

  D、组织

  【答案】B

  【解析】领导是指引导和影响人们为实现组织和群体目标而做出努力与贡献的过程。

因此,领导主要涉及的是人的因素。

领导与管理的其他职能相区别的主要之处,也表现在与人相联系的方面和特征上。

  9、喜欢自己的工作,心情愉快,乐观向上;用一种恭敬的态度对待工作,不偷懒,不怠工;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熟练地掌握职业技能。

这些都是职业道德中()。

  A、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C、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D、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

  【答案】B

  【解析】爱岗敬业中,敬业通过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技术的精益求精表现出来,通过乐业、勤业、精业表现出来。

  10、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

  A、均衡的货币政策

  B、紧缩的货币政策

  C、扩张的货币政策

  D、松散的货币政策

  【答案】B

  【解析】紧缩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

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的情况下,如果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会进一步降低社会总需求水平,加重供大于求的不平衡概,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故本题答案选B。

  11、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山地多,平地少

  C、人均耕地少

  D、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

  【答案】A

  【解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

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

故选A。

  12、从管理的作用看,管理的实质在于()。

  A、领导

  B、决策

  C、协调

  D、控制

  【答案】C

  【解析】管理的实质在于协调,因为从管理的作用来讲,只有通过协调,使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从而使生产力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个要素自身功能的简单相加之和,即产生“1+1>2”的效应,由此才能提高组织效率。

故选C。

  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答案】C

  【解析】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4、对商品或者服务实行“三包”,一般说的三包指()。

  A、包赔、包换、包退

  B、包修、包换、包退

  C、包修、包换、包赔

  D、包修、包退、包赔

  【答案】B

  【解析】三包政策指的是包修、包换、包退。

对商品或服务实行“三包”,是经营者对商品承担质量保证的一种方法。

故选B。

  15、下列关于哲学说法错误的是()。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答案】C

  【解析】哲学的科学内涵: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1)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2)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纯粹抽象的哲学;

  (3)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

所以C项说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不合理的。

故选C。

  16、我国的人口问题特点()。

  A、人口基数大

  B、新增人口多

  C、人口素质偏低

  D、人口分布不均衡

  【答案】ABCD

  【解析】我国的人口问题特点: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均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给资源、环境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

故选ABCD。

  17、“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依据的前提假设是()。

  A、人是很复杂的,每个人的需要及需要的层次都不尽相同

  B、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幅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

  C、人都有发挥潜力、表现自己才能的欲望,满足该欲望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D、人具有社会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组织的归属感比经济报酬更能激励人的行为

  【答案】A

  【解析】由“复杂人”假设出发产生的应变理论认为:

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会相互作用并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

因此,不可能存在一种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的管理方法,也就有了“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

故选A。

  18、被经济界人士称为“假日经济”的现象,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旅游等行业的火爆。

  “假日经济”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这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

  B、生产与消费互相决定

  C、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D、消费决定生产

  【答案】C

  【解析】

  B、D两项说法错误。

A项说法正确,却不是题干想要说明的问题。

  “假日经济”的现象,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旅游等行业的火爆,说明消费能够反作用于生产。

故选C。

  19、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

  “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成天地者,气也。

水土之气,升而为天。

”这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杨泉的水一元论,认为水是根本。

水里的混浊部分,下沉了就成为了土,水变为蒸汽,就成为了天。

这种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D。

  20、下列说法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对立观点的是()。

  A、削足适履和指鹿为马

  B、量力而行和一意孤行

  C、荣辱与共和断章取义

  D、形谢神灭和理生万物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哲学的两大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其观点的对立体现在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而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形谢神灭”的意思是肉体死亡,精神(灵魂)也就随之消逝。

认为人即实际存在的物质会决定精神即意识的存在,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21、以下选项不属于爱国主义道德规范基本内容的是()。

  A、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B、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

  C、对我国民族优秀历史传统的热爱

  D、对世界各族人民的热爱

  【答案】D

  【解析】爱国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故选D。

  22、()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科学发展

  B、改革开放

  C、社会和谐

  D、解放思想

  【答案】B

  【解析】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故选B。

  23、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答案】A

  【解析】变化不等于发展,B项表述不正确;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C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A。

  24、公文的语言应该是()。

  A、庄重严谨

  B、华丽流畅

  C、威严有力

  D、古朴典雅

  【答案】A

  【解析】语言是公文的基本要素,特殊的应用目的使公文的语言具有一系列特点。

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

庄重、准确、朴实、精炼、严谨、规范。

故选A。

  25、关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个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因此成员国仅限于亚洲国家

  B、它的法定资本是一万亿美元,中国为最大股东

  C、截至2015年4月15日,它的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

  D、它是由中国倡导成立的,总部设在中国上海

  【答案】C

  【解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涵盖了除美国、日本和加拿大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亚欧区域的大部分国家,成员国遍及五大洲,因此A项错误。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法定资本为一千亿美元,因此B项说法错误。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设在中国北京,因此D项错误。

C项正确,当选。

  26、下列合同中,属于实践合同的是()。

  A、买卖合同

  B、抵押合同

  C、委托合同

  D、保管合同

  【答案】D

  【解析】保管合同、借用合同等都属于实践合同。

故选D。

  27、公文密级标注在眉首的右上方,保密等级分为()。

  A、绝密

  B、机密

  C、秘密

  D、特密

  【答案】ABC

  【解析】秘密等级,是表明公文保密等级的标识符号,一般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

其中“绝密”、“机密”公文应当标明份数序号。

所以答案为ABC。

  28、Word中,双击“格式刷”,可将格式从一个区域一次复制到的区域数目是()。

  A、三个

  B、一个

  C、多个

  D、两个

  【答案】C

  【解析】在单击“格式刷”时,可复制的区域数目是一次;双击“格式刷”,则可多次复制。

故选C。

  29、李白有诗云:

  “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里的“天上”是指()。

  A、地球的大气圈

  B、地球的平流层

  C、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

  D、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的源头巴颜喀拉山,D项当选。

  30、我国能源资源丰富,能源生产总量约100亿吨标准煤,在世界处于()。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答案】A

  【解析】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据初步统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能源生产大国。

故选A。

  31、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

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为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

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

  A、劳动补偿

  B、价值补偿

  C、实物补偿

  D、增值补偿

  【答案】B

  【解析】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

材料中所说产品积压,其实质就是产品无法顺利卖出,之前所付出的资本无法顺利得到价值补偿。

故选B。

  32、通货膨胀一般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的实质是()。

  A、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B、物价很快地上涨,使货币失去价值

  C、货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D、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答案】A

  【解析】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33、布置工作的通知正文内容不包括()。

  A、通知缘由

  B、通知事项

  C、通知要求

  D、通知意义

  【答案】D

  【解析】通知的内容一般分三个层次来写。

头一部分提出发通知的原因;第二个层次写通知事项,可以一顺写下来,也可以分项写;第三个层次写结尾,提出对接收通知单位的号召或概括要求。

故选D。

  34、张晓林是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于其不能代表选民的利益,作风不正派,原选区选民50人依照法定程序要求罢免张晓林的代表资格。

依照有关规定,罢免张晓林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身份,须经原选区多少选民通过?

()

  A、过半数

  B、2/3以上多数

  C、全体

  D、1/3以上多数

  【答案】A

  【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47条规定:

  “罢免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须经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

罢免由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须经各该级人民代表大会过半数的代表通过;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须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罢免的决议,须报送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依此可知A项为正确答案。

  本题主要是对数字的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难点很少,但其复杂的数字也颇令人头痛。

罢免各级代表时,提出罢免要求和做出最终的罢免决定都有相关的数字,需要加以记忆。

同时对于本法中城镇、农村人大代表代表人口数比例也不要混淆,另外还要结合《宪法》中的相关数字加以比较记忆。

  35、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我国农民总结出“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的农谚,这表明()。

  A、规律具有时效性

  B、人们可以创造规律

  C、规律具有偶然性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答案】D

  【解析】人们认识规律指认识到谷雨是种棉的时节,而清明早、立夏迟则体现了人们会利用规律在合适的时节种合适的作物,获得好的收成。

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人不可以创造规律。

故选D。

  36、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构成犯罪。

2004年12月22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以营利为目的侵犯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对这两个司法解释的适用,正确的是()。

  A、2004年12月22日以后审理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一律适用2004年司法解释

  B、司法机关可以根据打击相关犯罪的需要,择一适用

  C、上述司法解释都只有参考价值,司法机关可以不受其约束

  D、上述2004年司法解释关于侵犯著作权犯罪的规定,不溯及既往

  【答案】D

  【解析】

  《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问题的规定》指出,司法解释自发布或者规定之日起施行,效力适用于法律的施行期间;对于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没有相关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施行后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办理;对于新的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已有相关司法解释,依照行为时的司法解释办理,但适用新的司法解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适用新的司法解释。

  故选D。

  37、根据印花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应缴纳印花税的是()。

  A、委托代理合同

  B、财产租赁合同

  C、应纳税额不足1角的

  D、租赁承包经营合同

  【答案】B

  【解析】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使用的应税经济凭证征收的一种税。

选项ACD均属于印花税的免税范围;选项B属于印花税的纳税范围。

故选B。

  38、在我国,目前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渊源主要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可见目前我国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渊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答案选C。

A项为本题最大的干扰项,我们通常所简称的《民法》,全称为《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而非《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

  39、群众创造历史的制约条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社会生产方式

  B、领导人的水平

  C、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D、国际环境

  【答案】A

  【解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但不能随心所欲的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即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制约。

其中,经济条件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题干中,A项即为经济条件范畴。

故选A。

  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B、雅鲁藏布江注入太平洋

  C、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D、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答案】B

  【解析】雅鲁藏布江,位于西藏自治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最后注入的是孟加拉湾。

故选B。

  41、公文写作的材料大致可分为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下列不属于事实材料的是()。

  A、人物

  B、事件

  C、细节

  D、报刊社论

  【答案】D

  【解析】公文写作的材料,可分为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两类。

事实材料包括人物、事件、工作情况、现象、细节、数据图表等;理论材料包括经典著作、领导讲话文稿、文件、报刊重要社论及重要理论文章等。

故本题答案选D。

  4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兴安岭在我国黑龙江省境内,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林区

  B、内蒙古是中国发现岩画最丰富的地区

  C、松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世界著名的玉米带

  D、辽宁省在“中华民国”时期被称为奉天省

  【答案】A

  【解析】大兴安岭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是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千米,所以并非全部位于黑龙江省境内。

故选A。

  43、领导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

  A、退休制

  B、选举制

  C、任期制

  D、轮换制

  【答案】C

  【解析】

  《公务员法》第38条规定,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

  44、关于中餐礼仪,不正确的是()。

  A、在席间说话时,不要把筷子当道具,随意乱舞

  B、喝酒时。

一味给不胜酒力的人劝酒、灌酒,是失礼的表现

  C、按礼仪惯例,面对正门者是上座,背对正门者是下座

  D、够不到的菜,可随意起身或离席去取

  【答案】D

  【解析】D项不符合就餐礼节,正确的是如果多人入席,桌子很大,又不能旋转,菜离你比较远,最好不要站起来将胳膊伸到对方面前去夹食。

相反,如果自己身边的菜别人够不着,应站起来帮助对方,这样既符合礼节。

  又显得亲切。

故选D。

  45、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

  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

  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

  【答案】D

  【解析】A项,是不可知论的信条,一部分唯心主义信奉不可知论。

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是客观唯心主义理论的其中一种。

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其中的一种。

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主要区别在于: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符合题意,当选。

故选D。

  46、我国在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和利用外资、发展对外技术交流时,必须坚持的一个共同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