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612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米斯是一位年仅11岁的意大利少年。

他被穷苦的父母卖给了一个马戏团。

(   )受不了那种非人的折磨,(   )他逃了出来,乘船回家。

在船上,三个游客乘着酒兴,对遍体鳞伤的米斯产生了怜悯,给了他少许的银币和大把的铜币。

   那三个人继续喝酒,最后竟露骨地攻击米斯的祖国。

“哗”,一大把银币、铜币像冰雹一样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

米斯愤怒地挥舞着他那枯瘦的胳膊,对着那三个旅客大声吼道:

“拿回去!

我不要说我祖国坏话的人的东西!

(1)选择一组合适的关联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只要……就……   因为……所以……  一……就……

(2)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乘:

①坐  ②就着 ③一种计算方法

A.他乘船回家。

________

B.乘着酒意,他诗兴大发。

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现米斯非常气愤的句子。

(4)填空。

   米斯当时遍体鳞伤,他肯定需要________,但当他听到________,立即把钱币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这说明了米斯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5)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答案】

(1)因为;所以

(2)①;②

(3)“哗”,一大把银币、铜币像冰雹一样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

米斯愤怒地挥舞着他那枯瘦的胳膊,对着那三个旅客大声吼道

(4)钱;有人攻击自己的祖国;爱国,有尊严

(5)勇敢的米斯

【解析】【分析】

(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

故选“因为……所以……”;

(2)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5)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故答案为:

(1)因为;所以

(2)A①B②

(3)“哗”,一大把银币、铜币像冰雹一样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

米斯愤怒地挥舞着他那枯瘦的胳膊,对着那三个旅客大声吼道

(4)1、钱2、有人攻击自己的祖国3、爱国,有尊严

(5)勇敢的米斯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5)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有的________着马,有的________着担,有的________着毛驴,有的________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把下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分别填到文段中的括横线上。

(填序号)

A.赶   B.挑   C.推   D.骑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有的________着马,有的________着担,有的________着毛驴,有的________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2)本段描写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的省略号说明(   )

A. 走在大街上的人很多                    

B. 街上很繁华                    

C. 街上的马、驴、车很多

(4)请你用“________”画出表现艺术家技艺高超的句子。

(5)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答案】

(1)D;B;A;C

(2)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溜达的

(3)B

(4)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5)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解析】【分析】

(1)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骑着马、挑着担、赶着毛驴、推着独轮车。

(2)此题较容易,从文中一一找出即可。

(3)了解省略号的作用,做题时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依据句意进步去分析句子。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故答案为:

(1)D、B、A、C

(2)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溜达的(3)B(4)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5)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

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的人物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快乐的小燕子

它来了!

那小巧玲珑的体态,着【zhuó】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轻悠敏捷,在春光中快乐地飞着,发出清亮圆润的啁(zhōu)啾(jiū)声。

春雨如烟如雾,无声无息地下着。

水田里的秧苗,塘边的柔柳,绽开的桃花,在水雾碎雨中,绿莹莹、红润润的。

这时,一只、两只,一对、两对.……小燕子欢叫着,穿来穿去。

天放晴了,阳光露出来。

小燕子更活泼了。

它斜飞在瓦蓝洁净的天空中,自由自在。

瞬间,“唧”的一声,身子像个小黑点窜下来,掠过明镜般的水面,又轻身一跃,射入云中。

这时,水面上撒落一朵小浪花,浪花绽开,荡漾出一圈一圈的波纹。

我问奶奶:

“小燕子的尾巴为什么跟别的鸟不一样,像一把黑亮的剪子呢?

”奶奶说:

“剪春呀!

你看它飞来飞去,用剪子裁出一件衣,给大地穿上。

”我又问奶奶:

“那它为什么飞不停、唱不停呢?

”奶奶说:

“闹春呀!

春越闹越浓。

(1)文中的“它”是指________。

(2)小燕子有小巧玲珑的体态,一身________的羽毛,发出________的啁啾声。

(3)请把第二自然段里春雨中的景物圈出来。

(4)照样子,写词语。

绿莹莹(ABB式)________   ________

无声无息________   ________

(5)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在这个比喻句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6)“瞬间,‘唧’的一声,身子像个小黑点窜下来,掠过明镜般的水面,又轻身一跃,射入云中。

”请把这个句子中描写燕子动作的词语写出来。

(7)第3自然段描写的是________时的燕子,它比下雨时的燕子更________了。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

________ 

4.请认真阅读短文,然后完成小题。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但是体形比老鼠大多了。

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

刺猬的四肢很短,跑起来很快。

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

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

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团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

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

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看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爪牙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着瓜溜走了。

(1)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用波浪线画出来。

(2)根据短文内容,补充完整下表。

身体部位

特点

________

眼睛

________

牙齿

________

四肢

________

爪子

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刺猬的身体像一只老鼠,体形比老鼠小。

②刺猬的腹部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影刺。

③遇到强敌时,刺猬把身体蜷成一团,就是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

(4)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5)有很多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都有着独特的作用,你能试着找一种动物写写吗?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亮出你自己

   每到黄昏,住在河岸边的动物们都会来河岸遛弯。

   戴着眼镜的山羊不紧不慢地走着,一边还思考着什么;花猫和鸭子边走边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大象背着手,脚步重重的,好像有什么心事;小兔子最快乐,跳上跳下……整个河岸,热烈、快乐而又充满着诗情画意。

   生活在河里的小螃蟹这会儿就趴在河边上,一动不动地看着河岸上的一切。

   “嗨!

小家伙!

在看什么呢?

”一只乌龟跟小螃蟹打招呼。

   “看河岸上遛弯的人!

他们真有趣!

”小螃蟹说,眼里流露出羡慕。

   “喜欢是吗?

走!

我们这就去加入遛弯的队伍!

”乌龟说。

   “可是我……我走路是横着爬的,别人会不会笑话我。

”小螃蟹说出了他的担忧。

   “哈哈……”乌龟笑了,“怎么会呢?

你横着走,那是你的独特之处。

你看,小兔走路(AABB式)________________,鸭子走路(AABB式)________________,花猫走路(ABB式)________________,我走路(ABB式)________________……各有特色哦!

别担心,亮出你自己!

   小螃蟹终于鼓起勇气爬上了河岸。

   “你好!

小螃蟹!

”大家都热情地与小螃蟹打招呼,没有一个人在乎他是竖着走还是横着爬!

   河岸上留下一长串小螃蟹带着泥浆的脚印,就像一个个小音符,很美!

很美!

(1)动物们走路有怎样的特点?

请你根据提示在短文中的横线上补充完整。

你看,小兔走路(AABB式)________,鸭子走路(AABB式)________,花猫走路(ABB式)________,我走路(ABB式)________……

(2)小螃蟹一开始为什么不敢去河岸上散步,后来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怎样的?

(3)对短文最后一段理解正确的是(   )

A. 把小螃蟹的脚印比成了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走路很好看

B. 把小螃蟹的脚印比成了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心情很愉快

C. 把小螃蟹比成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心情很愉快

(4)读了这个故事,请你写出对短文题目的理解。

6.【答案】

(1)蒙蒙;甜润

;逗人喜爱

;银色

(2)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淡绿色

;颜色变黄了

(3)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4)五月

;中秋时节

(5)家乡的银梨

(6)赞不绝口:

老师对我的作文赞不绝口。

【解析】【分析】

(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限制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即可找到关键词语。

(5)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6)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

故答案为:

(1)蒙蒙;甜润;逗人喜爱;银色

(2)①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②淡绿色;颜色变黄了

(3)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4)五月、中秋时节

(5)家乡的银梨

(6)赞不绝口:

老师对我的作文赞不绝口。

【点评】

(1)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

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

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6)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7.【答案】

(1)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2)梧桐树

;芽苞

;许许多多

(3)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  芽苞的绽放;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4)首尾呼应;这样写能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校园里的梧桐树的喜爱之情。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对表示时间类词语的归类。

细读语段找出即可。

(2)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的能力。

这类题实际是要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做好此类题,首先应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主旨,再结合关键词语,联系相关段落、前后句来深入理解其思想内容及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对比喻这个修辞的运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要多积累常见的文章结构类型和作用,此处是首尾呼应,可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内容更加完整,强调主题,加深印象,引起共鸣。

故答案为:

(1)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2)梧桐树;芽苞;许许多多(3)比喻句:

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芽苞的绽放;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4)首尾呼应;这样写能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校园里的梧桐树的喜爱之情。

【点评】

(1)此题考查对表示时间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8.【答案】

(1)《鸟是人类的朋友》;3

(2)米;7;L

(3)鸟是人类的朋友,是害虫的天敌。

它们大多都是捉害虫的能手。

(4)啄木鸟;山雀;燕子;猫头鹰

(5)反问句。

改为:

看到这些鸟儿每天都在默默地为人类做贡献,谁也不忍心伤害它们。

(6)开卷有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等等

【解析】【分析】

(1)阅读可知,短文主要描写了鸟类,中心句是文章的开头一句话,所以可以截取“鸟是人类的朋友”作为文章的标题。

(2)粮,部首为米字旁,所以应该查米字部,找到后再查良的笔画数7画。

粮,读音为liáng,所以用音序查字法应该查字母L。

(3)短文主要介绍了鸟类是捉害虫的能手,也是人类的朋友。

所以开头一句话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短文就是围绕它来写的。

(4)阅读第2自然段可知,先介绍了啄木鸟,接着介绍了山雀,然后是燕子、猫头鹰。

(5)阅读结尾一句话可知,“谁还忍心……?

”这是典型的反问句形式,真正的意思是谁都不忍心。

改写时去掉语气词“呢”,问号变句号,将“还”变成否定词“不”即可。

(6)可以写开卷有益,这是宋太宗说的;也可以写书山有路勤为径,这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说的。

故答案为:

(1)《鸟是人类的朋友》;3;

(2)米;7;L;(3)鸟是人类的朋友,是害虫的天敌。

它们大多都是捉害虫的能手。

(4)啄木鸟;山雀;燕子;猫头鹰;(5)反问句。

改为:

看到这些鸟儿每天都在默默地为人类做贡献,谁也不忍心伤害它们。

(6)开卷有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等等

【点评】

(1)本题考查给短文加标题的能力。

标题就是文章的题目,能代表文章的中心,可以选写作对象及其特点的描述所成的短语作为文章的标题。

(2)本题考查查字典的能力。

部首查字先在部首目录找到汉字的部首所在的页码,然后再看去掉部首剩几画,就在检字表部首下查几画,就能找到所要查的字所在的正文页码,找到这个汉字,可以查到它的读音、释义、组词等内容。

音序查字需要知道汉字读音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

(3)本题考查对中心句的理解、辨析能力。

中心句一般存在于文章的开头、结尾或其它位置。

中心句主要能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文章都是围绕中心句展开描写的。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根据提问,从短文中不难总结到介绍的鸟有哪几种,应该在第2自然段中总结。

(5)本题考查对句子类型的认识与改写。

句子从形式上分,有一般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等。

其中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借以加强表达效果。

(6)本题考查对名言警句的默写。

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很多,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

这些名言都是说读书能增长人的智慧。

9.请认真阅读短文,然后完成

(1)—(4)题。

绿树赞

是谁把春天的信息最早告诉人们?

是布谷鸟,还是迎春花?

不,都不是!

是那些默默无闻地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一棵棵绿树。

它们只是一根探平平淡淡的绿树。

冬天刚过去,蕴藏在枯枝中的新芽,便喜气洋洋地绽开了嫩绿的笑脸,(告诫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它不会引起你的注意。

因为它不像花朵那样绚丽多类,也不像蝴蝶那样美丽洒脱,更不像鸟儿有副清脆悦耳的嗓音儿。

绿树那高大粗壮的身躯,像一把把撑天大伞,不但给大地(增强增添)了无限的生机,而且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好处。

门窗、桌椅、家具……都是成材的树木做成的。

绿树还能抵制狂风暴雨和洪水的(危害危险),为人类造福。

我们难道不应该赞美绿树吗?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

(2)照样子写词语。

①例:

默默无闻  ________     ________

②例:

平平淡淡  ________     ________

(3)为什么绿树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呢?

(4)绿树有什么好处?

【答案】

(1)告诉;增添;危害

(2)头头是道;历历在目;高高兴兴;干干净净

(3)因为它不像花朵那样绚丽多姿,也不像蝴蝶那样美丽洒脱,更不像鸟儿有清脆悦耳的嗓音。

(4)可以做成门窗、家具等,还能抵御狂风暴雨和洪水的危害。

【解析】【分析】

(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告诫:

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告诉:

向别人陈述;通知某事,使人知道。

 增强:

是指质量上增长。

增添:

是指性质上增长。

危险:

有可能失败、死亡或遭受损害的境况。

危害:

构成伤害或损害。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①从给出的词语“默默无闻”来看,是AAB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

②从给出的词语“平平淡淡”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故答案为:

(1)告诉;增添;危害

(2)①头头是道;历历在目;②高高兴兴;干干净净。

(3)因为它不像花朵那样绚丽多姿,也不像蝴蝶那样美丽洒脱,更不像鸟儿有清脆悦耳的嗓音。

(4)可以做成门窗、家具等,还能抵御狂风暴雨和洪水的危害。

    

【点评】

(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0.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对牛弹琴

战国时期,有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弹得一手好琴。

有一天,天气晴朗,公明仪带着琴来到郊外,远处有一头黄牛正在吃草。

公明仪顿时来了灵感,他摆好琴,拨动琴弦,对牛弹起琴。

听到这么优美的曲子,老黄牛一点反应也没有,只管低头吃草。

公明仪以为老黄牛不喜欢听这首曲子,于是,换了一首。

可是,老黄牛还是低头吃草。

公明仪将曲子换了一首又一首,老黄牛还是不理会,最后,老黄牛吃饱了,竟然慢悠悠地走了。

公明仪失望极了,人们安慰他说:

“不是你弹得曲子不好,而是你弹得曲子牛根本听不懂。

”公明仪叹了口气,抱着琴回家去了。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顿时——________  喜欢—________

(2)公明仪每次弹琴,老黄牛的反应是什么?

用横线把老黄牛每次的反应画出来。

(3)“公明仪顿时来了灵感”和“公明仪叹了口气”这两句写出了公明仪心情变化。

公明仪的心情由________ 变为________。

(4)读完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

(1)马上;喜爱

(2)听到这么优美的曲子,老黄牛一点反应也没有,只管低头吃草。

老黄牛还是低头吃草。

老黄牛还是不理会,最后,老黄牛吃饱了,竟然慢悠悠地走了。

(3)激动愉快;无奈

(4)例:

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1)马上;喜爱

(2)听到这么优美的曲子,老黄牛一点反应也没有,只管低头吃草。

老黄牛还是低头吃草。

老黄牛还是不理会,最后,老黄牛吃饱了,竟然慢悠悠地走了。

(3)激动愉快;无奈(4)例:

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