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215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环境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自然环境的发展和保护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张帆和李东(2007)】

环境经济学是研究如何运用经济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以及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选择经济、合理的物质变换方式,以便用最小的劳动消耗为人类创造清洁、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新兴学科。

【刘天齐(2003)】

研究对象:

环境-经济系统

研究内容:

一是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间的关系;二是采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手段研究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交叉性:

环境经济学具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多学科交叉的性质。

在研究环境经济问题时,既要重视经济规律的作用,又要重视自然规律的制约。

作为环境经济学领域的管理者,既要懂得经济与社会科学知识,又要知晓环境和自然科学知识。

应用性:

环境经济学主要运用经济科学和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正确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方法。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综合性:

环境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序列的综合结构体系。

环境经济学涉及到人、社会、经济和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因此,它必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环境问题实质是个经济问题:

一方面,环境问题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并逐步发展的,是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它只有在人类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才能得到解决;

另一方面,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不能只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解决污染,而且还要用一种更完善的方法,从发展过程中去解决问题。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一、实证型环境经济学研究实证经济学(positiveeconomics)是在做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定前提下,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的经济行为,但它并不对这些假定是否正确进行探讨。

它力求说明和回答这样的问题:

经济现象“是什么(whatis)?

”即经济现象现状如何?

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如果选择了某方案,后果如何?

至于是不是做出这种选择则不予讨论。

其特点表现为两方面:

(1)回答各种经济现象是什么的问题;

(2)对事实的命题具有客观性,即可以用经济事实来检验。

步骤

(一)观察—理论—进一步观察的科学方法

(二)运用假设(三)建立模型(四)研究的两个层次:

微观与宏观

二、规范型环境经济学研究

规范经济学是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提出经济行为的标准并研究怎样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力求回答“应该是什么(whatoughttobe)”的问题。

即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而不作另外的选择?

它涉及到是非善恶、应该与否、合理与否的问题。

学科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

学科数量不够多;队伍水平不够高;教学水平不够高;科研水平不够高;国际化水平不够高

第二章经济学基础知识

需求是指居民户(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供给(supply)是指厂商(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卖的商品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

价格,个人收入,政策,个人偏好,替代品

影响供给的因素:

生产成本,现有的生产成本,预期

市场均衡:

当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市场出清,这时称为市场达到均衡(equilibrium)。

图中P0和Q0即为均衡价格(equilibriumprice)和均衡数量(equilibriumquantity)

供求定理:

需求的增加,短期内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上升,但时期长了则不一定;

需求的减少,短期内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下降,但时期长了则不一定;

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上升,而均衡价格下降;

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下降,而均衡价格上升。

效用——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它是衡量消费效果的综合指标。

效用的特点:

具有主观性,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总效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消费一定量商品所获得的总满足感。

边际效用——当商品的消费量(或购买量)增加一点时总效用的增加量。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在一定时期内,边际效用(即总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

边际效用是总效用的增量与消费量之比,即如果消费量的增量非常小,趋近零,则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对消费量的一阶导数,即:

MU=dTU/dQ

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

边际一词描述了一个人为获得额外一单位产品愿意支出的费用。

总支付意愿(totalwillingnesstopay)是指一个人愿意为获得该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总费用。

边际支付意愿曲线:

一个人的需求曲线表示在各个价格水平下他对一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即边际支付意愿曲线。

总需求曲线(aggregatedemandcurve)是由某个群体内多条个人需求曲线叠加而成的。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所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或它们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对消费者所提供的效用是相同的。

生产者最关注的问题:

一是如何实现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

二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出的产量间的物质技术关系

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指生产该产品的资源如果用于其他生产用途所能创造出的最大价值。

机会成本如何衡量:

通常是依据生产投入品的市场价值来确定的,而要想使这种衡量方法行之有效,就必须正确评价所有投入品的价值。

私人成本(privatecosts):

一个人作出一项决策,导致了一种行为的发生,该行为给决策者带来的成本,即为私人成本。

社会成本(socialcosts)则是一种行为引起的所有成本,无论这些成本由谁承担。

边际成本(marginalcosts):

边际成本是一个具有对称性的概念,当产出增加一个单位时,它是总成本的增加量;而当产出减少一个单位时,它又是总成本的减少量。

边际成本曲线的重要特征,即边际成本虽然起初可能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最终却总是要随产量的进一步增加而上升。

实际,针对特定企业和行业的所有经济研究都表明存在边际成本递增规律,尤其是在环境质量管理方面。

等边际原则:

在利用几个生产单元生产一种产品的时候,如果想使既定产量下的总生产成本达到最小,产量的分配应当使各个生产单元的边际成本相等。

反过来说就是:

资源既定时,如果要使总产出达到最大,产量在各生产单元间的分配应当满足边际成本相等的原则。

 

第三章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传统的经济系统模型和环境-经济系统模型的差别

经济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受两条物理学定律约束

热力学第一定律: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和物质是不能产生和消灭的。

根据这一定律,从环境进入经济系统的原材料和能量,或者在经济系统中积聚起来,或者作为废弃物回归到自然环境中。

这样,过度消费就会引起环境财产的过度贬值。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在增加,从一种能向另一种能的任何转换都不是完全有效的,能的消费是不可逆的过程。

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总有一些能量失掉。

如果没有新的能量从外部投入,一个封闭系统最终会耗尽其能量。

环境与经济系统关系:

环境和经济是紧密联系的,环境是经济的基础,环境是经济的制约条件,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变化起主导作用,环境和经济相互促进经济的发展可对环境产生好的或坏的影响,环境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污染排放与人均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呈倒U型的曲线关系,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均污染物的排放增加,直到达到拐点,污染物的排放才会明显下降。

如何解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一是经济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二是环境服务的需求与收入的关系;三是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政策与规制。

第四章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是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他生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准),

外部性的特征:

⑴外部性独立于市场之外。

⑵外部性产生于决策范围之外,而且具有伴随性。

⑶外部性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

⑷外部性难以完全消除。

类型:

正外部性(positiveexternality)指使市场外的其他人福利增加的外部性,

负外部性(negativeexternality)指使市场外的其他人福利减少的外部性,

生产外部性,消费外部性

效率偏差:

不同类型外部性如何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即资源配置的效率偏差。

*环境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外部性是表示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费用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低效率的现象。

物品分类:

市场态物品:

由市场进行配置,如粮食、衣服、电视机、电脑、手机、汽车等。

这类物品通常属于私人物品,具有明确的产权特征,在形体上可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或使用该物品时有明确的专有性和排他性,即消费者付费才能使用。

公共态物品:

主要由政府提供,人们不必直接付费即可享用,如国防、基础学科的部分科研成果等。

这类物品的典型特征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即人们不直接付费就可享用,而且一个人享用了并不降低其他人享用的质量。

共有态物品:

由自然界提供,不具备明确的产权特征,人们可以免费得到,如海洋生物、矿藏、河流、森林、大气、土地等环境资源。

它们的特性与曼昆所定义的共有资源一样,没有排他性,但有竞争性。

共有态的环境资源的特征:

没有排他性;有竞争性;可以免费使用;

(分析)“共有地的悲剧”(tragedyofthecommons)。

“圈地运动”

结论与启示:

“共有地悲剧”的产生是由“共有地”的产权特性所决定的。

“共有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而且没有人有权阻止其他人使用。

结果是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枯竭。

对于此种现象,政府可以通过管制或税收减少共有资源的使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政府有时也可以把共有资源变为私人物品,即使其具有明确的产权特征。

(分析)*黄牛与大象的案例以及英国的“圈地运动”等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将共有资源变为私人物品,或使其具有明确的产权特征,有利于共有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

产权指的是使用资源的一个权利束,用来明确所有权、特许权和权利限制,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受益、如何受损,以及他们之间如何进行补偿的规则。

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等一系列权利。

有效的产权结构

有效产权结构的主要特征:

1.排他性——拥有和使用资源产生的所有效益和成本属于所有者,并且只属于所有者,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出售给他人。

2.可转让性——所有产权都能以自愿交换的方式从一个所有者转移到另一个所有者。

3.强制性——产权应该受到保护以免被别人强制性地夺取和侵犯。

产权制度是指具有一定法律约束的财产关系,它通过确立一种共同遵循的准则(规范)来界定人们对稀缺性资源的配置权利,从而促进人们更有效地运营其资本。

产权制度大致可分为:

私有产权、公共财产制度(如社团产权、集体产权)、国有产权(政府拥有和控制财产)等

表现为公共产权和私人产权两种形态:

1.私人产权

当某种资源为某个人单独所有时,该资源为私人财产,其产权为私人产权。

它具有产权制度边界清晰、产权归属明确,所有权效率高的特点。

2.公共产权

当某种资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所有时,称为公共财产,其产权称为公共产权。

特点:

在消费规模上没有限制;每个当事人天然享有资源权益,无需采取交费申请加入的方式;每一当事人在使用该资源时,会影响和损害其他成员的利益,即存在外部性。

公共产权要么产生资源的过度利用(公地悲剧),要么产生资源的利用不足(即反公地悲剧)。

科斯定理的主要内容

科斯第一定理:

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这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即市场机制会自动达到帕雷托最优。

科斯第二定理:

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

科斯第三定理:

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不同的权利界定和分配,则会带来不同效益的资源配置,所以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

科斯第三定理:

若不同产权制度下的交易成本相等,则产权制度的选择就取决于制度本身成本的高低;

某一产权制度如果非建不可,而对这种制度不同的设计和实施方式及方法有着不同的成本,则这种成本也应该考虑;

若设计和实施某项制度所花费的成本比实施该制度所获得的收益还大,则这项制度没有必要建立;

当交易成本不为零时,需要通过政策手段解决经济外部性问题。

科斯定理的前提条件:

明确产权,不存在交易成本,最根本的是明确产权对减少交易成本的决定性作用

外部性的内部化(internalizinganexternality):

想办法将外部费用引进到价值之中,从而激励市场中的买卖双方改变理性选择,生产或购买更接近社会最优的量,纠正外部性的效率偏差。

内在化方法:

私人解决方法:

社会道德约束,慈善行为,形成产业链,签订协议

公共政策方法:

管制,经济手段,庇古税/费,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庇古税(Pigoviantax)是指专门用于纠正对环境产生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

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排污者征税,用税收来弥补排污者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使两者相等。

单位税/费额=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成本

庇古税的难点:

必须以税收t等于社会最优产出点上的边际外部成本为前提

通过设定环境标准来替代理论上的最佳点,并以此为目标来设计税率。

庇古税的作用:

达到资源有效配置,能够导致污染减少到帕累托最优水平

对外部的不经济有矫正性的功效

方便且能够增加财政收入

第五章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关于环境资源价值的阐释

一、基于劳动价值论的阐释

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考察环境价值,关键在于环境是否凝结人类的劳动。

二、基于哲学价值论的阐释

“价值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的需要及其发展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

环境价值,是指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能量基础以及精神满足。

环境资源价值构成

环境资源价值的具体体现

(一)使用价值

是指当某一物品被使用或消费时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或偏好的能力。

(二)选择价值

环境经济学家把人们对环境资源使用的选择考虑进来,称为选择价值。

(三)非使用价值

相当于生态学家所认为的某种物品的内在属性,与人们是否使用它没有关系。

第六章环境经济评价概述

为什么进行环境经济评价:

费用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CBA):

人类的任何社会经济活动,包括决策和开发建设都会对环境及自然资源配置造成影响,进而带来环境费用或环境效益。

因此,需要评估这些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以确定是否应该制定或执行某项政策,是否应该开发和建设某个项目。

环境经济评价的类型

一、事前分析(预测)与事后评价事前分析(预测评价)是对拟议的行动计划(包括规划、政策和开发项目等)可能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事后评价则是在行动或执行之后,对真实结果进行客观描述和评估。

二、变量评价与存量评价

环境价值变量评估的依据基于环境变化对人类福利的影响。

存量评价是评价一个核算期间内(期初到期末)环境价值量的变动。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

确定污染损害责任方的赔偿额度-另外一个推动环境经济评价发展的现实需求

 

第7章环境费用效益分析

费用效益分析—通过评价各种项目方案以及政策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消耗的社会成本,这其中也包括环境方面的效益和成本,权衡利弊,指导决策。

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

以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有几个重要假设:

一个人的满足程度与他的经济福利水平可用人们为消费商品和劳务而愿意支付的价格来衡量;用个人货币值的累加值来计量社会福利;帕累托最适宜条件/希克斯-卡尔多补偿原则;当社会净效益最大时,社会资源的使用在经济上才是最有效的。

社会贴现率是指整个社会愿意用将来消费换取现在消费的利率。

贴现率对投资的影响:

贴现率小,有利于长远投资,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不至于使资源很快消耗殆尽。

贴现率越大,人们则越希望将现在的资源尽快消耗殆尽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步骤

(1)识别项目的费用和效益;

(2)把发生在未来的费用与效益贴现为现值;(3)对经过贴现的费用和效益进行对比

经济评估指标:

(1)经济净现值:

(economicnetpresentvalue,ENPV)是用社会贴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效益(等于效益减去费用)折算到建设起点(期初)的现值之和。

(2)经济净现值率:

(economicnetpresentvaluerate,ENPVR)是项目净现值与全部投资现值之比,即单位投资现值的净现值。

(3)经济内部收益率:

(economicinternalrateofreturn,EIRR)是使项目从开始建设到寿命期(计算期)末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之和等于0的贴现率

经济评估准则

(1)净现值为正值:

NPV≥0,当项目的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时(即为正值)则认为此项目投资可行;如净现值为负值,就说明该项目投资收益率低于贴现率,则应放弃此项目投资;在两个以上投资方案进行选择时,则应选择净现值为最大的方案。

(2)净现值率最大。

在比较两个以上投资方案时,不仅要考虑项目的净现值大小,而且要求选择净现值率为最大的方案。

(3)内部收益率(IRR)应大于基准收益率或银行贷款利率;IRR≥i0。

第八章环境价值评估方法

获得人们的偏好和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的途径主要有三个:

一是从直接受到影响的物品的相关市场信息中获得;

二是从其他事物中所蕴涵的有关信息中获得;

三是通过直接调查个人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获得。

环境价值评估方法:

一、直接市场法:

生产效应法、人力资本法、重置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

二、间接市场法资产价值法、旅行费用法、防护支出法、工资差额法。

三、假想市场法、投标博奕法、比较博奕法、无费用选择法、德尔斐法。

生产效应法:

利用因环境质量变化引起的产值和利润的变化来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

生产效应法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⑴估计环境变化对受者造成影响的物理后果或范围。

⑵估计该影响对成本或产出造成的影响。

⑶估计产出或者成本变化的市场价值。

人力资本法,或疾病成本法(Costofillnessapproach),是用来估算环境变化造成的健康损失成本,或者说是通过人体健康评估环境价值的一种方法。

人力资本法将环境变化引起的健康损失分为两部分计算:

直接经济损失:

医疗费用的增加

间接经济损失:

个人收入损失

机会成本法:

用环境资源的机会成本来计量环境质量变化带来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的一种方法

机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

保护无价格的环境资源的机会成本,可以用该资源用于其他用途可能获得的收益来表示。

影子工程法:

影子工程法又称替代工程法,是一种工程替代的方法,即为了估算某个不可能直接得到的结果的损失项目,假设采用某项实际效果相近但实际上并未进行的工程,以该工程建造成本替代待评估项目的经济损失的方法。

直接市场评价法的适用范围

(1)土壤侵蚀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泥沙沉积对流域下游地区使用者造成的影响。

(2)酸雨对农作物和森林的影响,以及它对材料和设备造成的腐蚀等影响。

(3)空气污染通过大气中的微粒和其他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

(4)水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5)由于排水不畅和渗漏问题,造成受灌地的盐碱化,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

(6)砍伐森林对气候和生态的影响。

采用直接市场评价法所需要具备的条件

(1)环境质量变化直接增加或减少商品或劳务的产出,这种商品或服务是市场化的,或是潜在的、可交易的,甚至它们有市场化的替代物。

(2)环境影响的物理效果明显,而且可以观察出来,或者能够用实证方法获得。

(3)市场是成熟、有效的,市场运行良好,市场价格是一个产品或服务的经济价值的良好指标。

揭示偏好法:

(revealedpreferenceapproach)是通过考察人们与市场相关的行为,特别是在与环境联系紧密的市场中所支付的价格或他们获得的利益,间接推断出人们对环境的偏好,以此来估算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价值。

具体方法:

(1)资产价值法;

(2)旅行费用法;(4)防护性支出法;(5)工资差额法

资产价值法(hedonicpropertypricing)用环境质量的变化引起资产价值的变化来估计环境污染或改善环境质量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或收益。

资产价值法适合评价的问题:

局地空气和水质量的变化;

噪声,特别是飞机和交通噪声;

舒适性对于社区福利的影响;

工厂选址、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的选线规划;

评价城市中比较贫困的地区改善项目的影响。

旅行费用法步骤与方法

1、定义和划分旅游者的出发地区:

以评价场所为圆心,把场所四周的地区按距离远近分成若干个区域。

距离的不断增大意味着旅行费用的不断增加。

2、在评价地点对旅游者进行抽样调查。

3、计算每一区域内到此地点旅游的人次(旅游率)。

4、求出旅行费用对旅游率的影响:

5确定对该场所的实际需求曲线:

6、计算每个区域的消费者剩余:

7、评价景点的价值

旅行费用法适用于评价以下场所:

休闲娱乐场地;

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用于娱乐的森林和湿地

水库、大坝、森林等兼有休闲娱乐及其他用途的地方等。

旅行费用法要求满足以下条件:

这些地点是可以到达的,至少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到达;

所涉及的场所没有直接的门票及其他费用,或者收费很低;   

人们到达这样的地点,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或者其他开销。

意愿调查评估法(contingentvaluationmethod,CVM),又称权变估计法、或然估计法或虚拟市场评价法。

它设计一个虚拟的市场环境,通过问卷调查,向被调查者描述虚拟市场中环境物品供应数量或质量的变化情况,询问其支付意愿金额(WillingnessToPay,简称WTP)或受偿意愿金额(WillingnessToAcceptcompensation,简称WTA),据此评价环境资源经济价值的一种方法。

意愿评估法种类:

直接询问支付意愿,询问选择的数量,征询专家意见

具体方法:

投标博弈法,比较博弈法,无费用选择法,优先评价法,专家调查法(Delphi法)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的适用范围:

⑴空气和水的质量;

⑵休闲娱乐(包括钓鱼、狩猎、公园、野生生物);

⑶无市场价格的自然资源(如森林和荒野地)的保护;

⑷生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

⑸生命和健康影响或风险;

⑹交通条件改善;

⑺供水、卫生设施和污水处理。

采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需具备的条件:

⑴环境变化对于市场产出没有直接的影响;⑵难以直接通过市场获取人们对物品/服务的偏好的信息;⑶样本人群具有代表性,对所调查的问题感兴趣并且有相当程度的了解;⑷有充足的资金、人力和时间进行研究。

意愿调查法主要的缺点或局限性:

(一)各种偏差的存在

(二)支付意愿与接受赔偿意愿的不一致性(三)抽样结果的汇总问题

防护性支出法,又称后果阻止法,(preventiveexpenditureapproach)根据人们为防止环境退化所准备支出的费用多少推断出人们对环境价值的估价,属于替代市场法。

投标博弈法(biddinggameapproach)要求调查对象根据假设的情况,说出他对不同水平的环境物品或服务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

收敛投标博弈:

被调查者不必自行说出一个确定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的数量,而是被问及是否愿意对某一物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