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5255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沙河市 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docx

沙河市中考理化试验必考题

2016年邢台市初中毕业与升学物理实验操作考试练习题目录

1.试题一长度、温度的测量

2.试题二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3.试题三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4.试题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试题五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6.试题六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并计算密度

7.试题七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8.试题八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9.试题九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0.试题十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2016年邢台市初中毕业与升学物理实验操作考试练习题

试题一长度、温度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二、实验器材:

木制直尺1(分度值lmm)、木制直尺2(分度值lcm)、物理课本、实验用温度计、烧杯(1个)、温水、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检查器材

观察各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并记录。

(记录结果错1-2个扣0.5分,全错扣1分)

1分

 

2、用合适的

木制直尺测

物理课本长

1、选择合适的木制直尺。

(1分)

2、使尺的刻度线贴近课本,尺与课本长边平行。

(1分)

3、使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课本长边的一端对

齐,然后观察另一端所对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1分)

4、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1分)

 

4分

 

3、检查器材

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记录

1分

4、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不

要碰到烧杯底或烧杯侧壁。

(1分)

2、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

续留在水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分)

3、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1分)

3分

5、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并复位

1分

 

试题二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一、实验目的:

练习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二、实验器材:

铁架台、木质刻度尺(固定在铁架台上,分度值为1mm)、弹簧测力计(量程5N,分度值O.1N)、细绳、滑轮(1个)、钩码(5个)。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检查器材

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刻线;观察并记录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每个记录0.5分)

1分

2、测量钩码的重力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所选钩码的重力,并记录。

1分

3、组装器材

检查刻度尺固定的是否牢固,将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作为动滑轮使用,并把钩码挂在滑轮下面的挂钩上。

1分

4、测量拉力、钩码升高的高度、绳端移动的距离

1、将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子的自由端,观察钩码和绳端在刻度尺上所对应的刻度。

(1分)

2、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待示数稳定后读出并记录拉力的大小(可重复做直至能准确读取数据)。

(1分)

3、再次观察钩码和绳端在刻度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并计算出钩码上升的高度和绳端移动的距离并记录。

(1分)

3分

5、计算机械效率

根据公式和记录的数据,分别计算出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

3分

6、整理器材

把器材轻放回原位。

1分

 

试题三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一、实验目的: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二、实验器材:

杠杆(分度值1cm,两端有调节螺母)、支架、钩码(5—10个,标明每一钩码质量为50g)。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检查器材

观察并记录杠杆上的分度值和每个钩码的质量。

(记录结果每空0.5分)

1分

2、调节杠杆

平衡

把杠杆放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

1分

3、测动力、

阻力、动

力臂、阻

力臂

1、在杠杆支点两边挂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

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1分)

2、计算并记录动力、阻力。

(1分)

3、观察并记录动力臂、阻力臂。

(1分)

4、改变动力、阻力或动力臂、阻力臂,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

置平衡,并记录数据。

(2分,记录结果每空0.5分)

 

5分

4、总结实验

结论

1、计算并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分,记录结果错一空扣0.3分,错三个以上不得分)

2、总结并记录杠杆平衡条件。

(1分)

2分

5、整理器材

将钩码放入盒内,杠杆从支架上取下放回原处。

1分

 

试题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二、实验器材:

三支蜡烛(其中两支相同)、火柴、平面镜、玻璃板、支座、刻度尺、白纸、污物瓶(桶)。

(或“成套平面镜成像实验器”)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选用器材

能正确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1分

 

2、实验探究

 

1、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玻璃板竖立在支座上,放在白纸上

面。

(1分)

2、点燃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记录蜡烛的位置,观察玻璃

板后面出现的烛焰的像,并把手伸过去感知手上有无烛焰的像。

(1分)

3、选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

蜡烛和像重合,记录像的位置。

(1分)

4、比较像和物的大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

的距离,做好记录。

(1分)’

5、用同样的方法改变蜡烛的位置,再进行观察,测量,做好

记录。

(2分,记录结果每空0.5分)

6、正确总结并填写实验结论。

(2分,实验结论中三个空对一个或两个给1分,全对给2分)

 

8分

 

3、整理器材

探究完毕把器材放回原处,火柴梗放入污物瓶(桶)中。

1分

 

试题五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实验目的:

观察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实验器材:

光具座、凸透镜(标明焦距10cm)、凹透镜(标明焦距)、光屏、蜡烛(固定在光具座的左端)、火柴,污物瓶(桶)。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检查器材

正确识别凸透镜并记录凸透镜的焦距。

1分

2、在光具座

上安装、调试

器材

将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中

心、光屏中心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分)

2分

3、观察物距

大于二倍焦

距时的成像

情况

1、移动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

(1分)

2、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像,观察并记录成

像情况。

(能找到清晰的像0.5分,记录像的特点0.5分)(1分)

2分

4、观察物体

在一至二倍

焦距之间时

的成像情况

1、移动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

(1分)

2、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像;观察并记录成

像情况。

(能找到清晰的像0.5分,记录像的特点0.5分)(1分)

2分

5、观察物距

小于焦距时

的成像情况

1、移动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

(1分)

2、移动光屏观察光屏上能否出现明亮、清晰的像。

眼睛放

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并记录成像情况。

(能找到清晰的像0.5分,记录像的特点0.5分)(1分)

 

2分

6、整理器材

熄灭蜡烛,将仪器恢复原状,放回原处,火柴梗放人污物瓶

(桶)中。

1分

 

试题六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并计算密度

一、实验目的:

用托盘天平称固体的质量并计算密度。

二、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最大称量200g、感量(即标尺的分度值)O.2g】、砝码、镊子、待测固体(标明被测物体的体积)。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检查器材

观察并记录天平的最大称量、感量(即标尺的分度值)。

码、镊子是否齐全。

(记录结果中三个空对一个或两个给0.5分,全对给1分)

1分

2、调节天平

横梁平衡

1、把天平放在视线正前方的水平桌面上,砝码放在天平右

侧。

左手制动天平,右手用镊子把游码拨到零刻线处。

(1分)

2、正视分度盘,左手制动天平,右手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

针指到分度盘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格数)相等。

(1分)

2分

3、观察并记录待测物体的体积

观察固体的体积,并记录。

1分

4、称固体的质量

1、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1分)

2、用镊子向天平右盘加、减砝码,(经估测,先放大砝码,后放小砝码);(1分)

3、正视分度盘,左手制动天平,右手用镊子拨动游码,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动格数相等;(1分)

4、算出固体的质量,并记录结果。

(1分)

 

4分

 

5、计算密度

根据数据,算出固体的密度,并填入表格

1分

6、整理器材

左手制动天平,右手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把游码拨回零

刻度线处,取下物体,将器材放回原处。

1分

 

试题七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长木板、弹簧测力计(量程5N,分度值O.1N)、长方体木块(带槽)1个、

钩码(5个)、毛巾一块。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检查器材

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刻线。

(记录结果对一个或两个给1分,全对给2分)

2分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1、将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大致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的方向大致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一致,读出拉力的大小并记录(读数时,视线要与测力计的刻度面板垂直;可重复做,直至能准确读出数据)。

(2分)

2、在木块上放上合适的钩码,重复上述操作。

(2分)

3、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重复上述实验。

(2分)

 

6分

 

3、整理器材

正确填写实验结论,并整理器材。

(所填写的结论每个结论1分,有一处错误该结论不得分)

2分

 

试题八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一、实验目的: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量程5N,分度值O.1N),钩码(5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检查器材

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刻线。

(记录结果对一个或两个给1分,全对给2分)

2分

2、用弹簧测力计测勾码的重力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的重力,并记录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二个钩码的重力,并记录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钩码的重力,并记录

4、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四个钩码的重力,并记录

4分

3、总结实验数据,画出图象,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3分

4、整理器材

将器材放回原处。

1分

试题九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电压表(量程0~3V、O~15V)、电流表(量程O~O.6A、0~3A),定值电阻(5Ω,10Ω,15Ω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导线使用插片插头)、电池组(三节干电池串联)、滑动变阻器。

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待用。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检查器材

1、电压表接线柱接对(正负接线柱、量程都要接对);

2、电流表接线柱接对(正负接线柱、量程都要接对);

3、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接线柱接对,所接线路与电路图对应)(记录结果中错一个扣0.3分,错3个以上不得分)

1分

2、调节滑动变阻器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1分

3、换用不同的电阻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1、正确记录定值电阻的阻值;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某一定值U,观察并记录对应的电流值。

3、断开开关,换用另一个定值电阻并记录,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观察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

(1分)

4、断开开关,重复上述操作做。

(1分)

6分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分析实验数据,正确得出结论,并填入表格

1分

5、整理器材

使器材恢复原状。

1分

 

试题十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一、实验目的:

会正确连接电路,会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二、实验器材:

小灯泡(额定电压2.5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O.3A)、电池组(三节干电池串联)、电压表(量程0~3V,0~15V)、电流表(量程0~O.6A,O~3A)、滑动变阻器(20Ω、2A)、开关、导线若干(导线使用插片插头),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待用。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检查器材

检查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是否指零,确定并记录电压表、

电流表所用的量程和分度值,开关是否断开。

(记录结果中错一个扣0.3分,错3个以上不得分)

1分

2、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正确正确连入电路

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正确正确连入电路。

1、电压表接线柱接对(正负接线柱、量程都要接对);(1分)

2、电流表接线柱接对(正负接线柱、量程都要接对)。

(1分)

2分

3、调节滑动变阻器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其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

(1分)

1分

4、调节滑动

变阻器测

小灯泡额

定电流

1、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1分)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

(1分)

3、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示数。

(1分)

 

3分

5、观察亮度,

计算功率

1、观察并记录小灯泡亮度是否正常。

(0.5分)

2、断开开关。

(0.5分)

3、计算并记录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分)

2分

6、整理器材

使电路恢复原状。

1分

 

2016年邢台市初中毕业与升学化学实验操作考试练习题目录

1.试题一药品的取用及液体的加热

2.试题二化学变化的现象

3.试题三硬水、软水的探究

4.试题四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5.试题五用粗盐制取纯净的食盐水

6.试题六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满

7.试题七几种固体物质的鉴别

8.试题八配制选种所用的食盐水

9.试题九用5mL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

10.试题十探究厨房的食盐中是否混入了碱面

 

2016年邢台市初中毕业与升学化学实验操作考试练习题

¨¨¨¨¨¨¨¨¨¨¨¨¨¨¨¨¨¨¨

试题一药品的取用及液体的加热

一、实验要求:

分别取用小石子、食盐和水;正确给液体加热。

二、实验用品:

试管(分别贴上标签)、镊子、药匙、酒精灯、试管夹、干净的纸、火柴、小石子、食盐、水、废物缸。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主要操作步骤

操作要求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一、块状固体

药品的取用。

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夹放到

试管口,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固

体滑向试管底部,取完药品后,要立

即用干净的纸将镊子擦干净。

①试管不横放。

②不用镊子夹取药品。

③急速竖起。

④不用干净的纸擦净镊子。

错一处扣O.5分。

 

2分

二、粉末状固

体药品的取

用。

将试管横放(或倾斜),用药匙(或

纸槽)将药品小心的放入试管底部。

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

然后,用干净的纸将药匙擦干净。

①瓶塞不倒放。

②试管不横放(或倾斜)。

③药品未送入试管底部。

④不立即盖瓶塞。

⑤不擦净药匙。

错一处扣O.5分,扣完为止。

 

2分

 

 

三、液体药品

的取用。

 

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着手

心,将试管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内。

液体体积不

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倒完液体

后。

立即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

朝外。

①瓶塞不倒放。

②标签不向手心。

③瓶口不紧挨试管口。

④试管不倾斜。

⑤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⑥用后不立即盖瓶塞或不放回原

处,标签不朝外。

错一处扣O.5分,扣完为止。

 

2分

 

 

四、加热水至

沸腾。

 

①试管外壁不得有水。

②用试管夹夹持试管,且与桌面成

45度角,试管口不要朝着自己或别人。

③在酒精灯外焰部位来回移动试

管预热。

④加热时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待

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把试管放在试管

架上,熄灭酒精灯。

①试管外壁有水。

②试管夹持方法或部位不对。

③试管口方向不对。

④不用外焰加热。

⑤加热中不来回移动预热。

⑥不沸腾或有水喷出。

⑦不用灯帽盖灭。

错一处扣O.5分,扣完为止。

 

3分

 

五、整理复位。

冲洗试管,整理仪器。

不整理扣1分。

1分

试题二化学变化的现象

一、实验要求:

1、点燃酒精灯观察化学变化中的发光放热现象。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生成沉淀的现象。

3、向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生成气体的现象。

二、实验用品:

酒精灯、试管、镊子、火柴、洁净的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放在滴瓶中)、石灰石、稀盐酸、废液缸、废物缸。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主要操作步骤

操作要求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一、点燃酒精灯,

观察发光、放热

现象。

 

点燃酒精灯,观察酒

精灯火焰分哪几部分,哪

部分温度最高,熄灭酒精

灯。

(结果报告老师)

①灯帽不正放。

②不用火柴点燃或火柴梗乱扔。

③答不出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及外焰温度最高。

④不用酒精灯灯帽熄灭。

错一处扣O.5分。

 

2分

二、向氢氧化钠

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生成

沉淀的现象。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于试管内,用滴管逐滴加

入硫酸铜溶液。

①瓶塞不倒放。

②标签不向手心。

③瓶口不紧贴试管口。

④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⑤滴管不悬空竖直。

⑥现象不明显。

错一处扣O.5分。

 

3分

 

 

三、石灰石与稀

盐酸反应,观察

生成气体的现

象。

 

用镊子夹取少量石灰

石放入试管内,并将试管

慢慢直立起来,向试管中

加少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①试管不横放。

②未用镊子夹或镊子用后不擦。

③急速竖起试管。

④瓶塞不倒放。

⑤标签不向手心。

⑥瓶口不紧贴试管口。

⑦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⑧现象不明显。

错一处扣0.5分。

 

4分

 

四、清洗、整理

仪器。

清洗、整理仪器。

废液

倒入废液缸,清洗后的石灰石放入指定容器中。

1不清洗石灰石。

2整理欠佳。

各扣0.5分。

1分

 

试题三硬水、软水的探究

一、实验要求:

探究待测水样是否是硬水。

二、实验用品:

一瓶贴标签的软水(用蒸馏水代替)、待测水样(软水或硬水,若准备硬水可以用

10%的氯化钙溶液代替)、肥皂水(盛放在滴瓶中)、试管、废液缸。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探究过程

操作要求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一、实验方案

取等量的两种水于试管中,滴入等量的肥

皂水,振荡。

比较产生泡沫(或浮渣)的多少。

语言叙述不规范。

2分

 

取出试管,分别向试管中倒入等量的待测水样和软水。

(1)瓶塞未倒放。

(2)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3)标签未向手心。

(4)水样和软水的用量不相同。

错一处扣0.5分。

 

2分

 

 

二、操作过程

 

取出盛有肥皂水的滴瓶,分别向试管中滴加等量的肥皂水,并振荡,记录现象。

(1)滴管不竖直悬空或伸入试管内。

(2)没有振荡操作。

(3)肥皂水的用量不相同。

(4)现象不明显。

错一处扣0.5分。

 

2分

 

清洗、整理仪器、复位。

不清洗、不整理复位扣1分

1分

三、实验现象

样品水产生的泡沫量与软水比较相同或少(或产生浮渣的量相同或不同)。

实验现象表述不清楚。

1分

四、实验结论

待测水样是硬水或软水

未得出合理的结论。

1分

五、反思评价

可以是实验中最应注意的问题,也可以是

学生对化学与生活有何新的认识等等。

只要作出对实验的反思即可。

1分

 

试题四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一、实验要求:

正确组装在实验室用排水取气法制取氧气的装置

二、实验用品:

试管、带胶塞的导管、药匙、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集气瓶、毛玻璃片、

大烧杯、水槽、洁净的纸、食盐、回收食盐的烧杯、废物缸。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主要操作步骤

操作要求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一、连接并检查装

置气密性。

将单孔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

管口,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再用手紧贴试管的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①操作方法不正确。

②漏气而不重新检验。

错一处扣O.5分。

 

l分

二、向试管内装入

药品。

将药品(用食盐代替)用药匙

(或纸槽)放入试管底部。

①瓶塞不倒放。

②试管不横放(或倾斜)。

③药品未送入试管底部。

④药品量太多。

⑤不立即盖瓶塞。

⑥不擦净药匙。

错一处扣0.5分。

 

3分

 

三、组装氧气发生

装置。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

管口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距

试管口约三分之一处,把酒精灯

放在试管下方位置,并调整试管

高度。

①试管口不略向下倾斜。

②试管的高度不当。

③铁夹夹持部位不对。

④药品未平铺在试管底部。

⑤不放酒精灯。

⑥试管被损坏。

错一处扣0.5分。

 

3分

 

四、组装排水法收

集氧气装置。

将集气瓶灌满水无气泡倒立

于水中,将弯玻璃导管浸入水

中。

①集气瓶不倒立水中。

②集气瓶内有气泡。

③玻璃导管未浸入水中。

④导管伸进集气瓶中。

错一处扣0.5分。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