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257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环路方案工程.docx

南环路方案工程

南环路东段施工组织设计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方案 

三、施工工期、进度控制措施(含管线配套) 

四、工程质量、安全、文明生产措施 

五、季节性施工措施 

六、主要机具使用计划 

七、劳动力需用计划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南环路东段起于六枝党校门口,与南环路西段相接,终点止于瓦窑寨,与即将建设的前进路相接,全长1729.961m。

该路规划路幅一般路段红线宽度为40.0m,其路幅组成为:

7.25m(人行道),11.75m(车行道),2m(中央分隔带),11.75m(车行道),7.25m(人行道)。

机动车道的路拱采用直线形式,横坡1.5%,坡向朝外;人行道横坡采用1.5%,坡向朝机动车道。

(二)工程设计

南环路按城市III级主干路设计,设计车速为40KM/h,规划道路红线宽度40m,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其结构为:

4CM 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8㎝ATB-25热拌沥青碎石;BJG80×80玻璃纤维格栅;2×20㎝水泥稳定碎石;18㎝级配碎石。

人行道结构为:

60×60×3㎝芝麻白烧毛面花岗岩板;2㎝M5水泥砂浆;10㎝C15素混凝土;14㎝碎石垫层。

(三)主要工程量

主 要 工 程 量 表

序号 分项工程名称 规 格  数 量单位

1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cm 47909㎡

2 热拌沥青碎石8cm 47909㎡

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40cm 47909㎡

4 填隙碎石底基层 18cm  47909㎡

5 BJG80×80玻璃纤维格栅 47909㎡

6 60×60×3㎝芝麻白烧毛面花岗岩板25084㎡

7 M5水泥砂浆 2㎝25084㎡

8 C15混凝土 10cm  25084㎡

9 碎石垫层 14cm 25084㎡

10 道牙预制块6920块

11 M7.5浆砌片石道牙基础 952  m3

12 中分带绿化 2939 ㎡

13中分带碎石 519m3

14中分带C20砼75m3

15中分带填土1354m3

16 中分带φ50PVC排水管411.7m 

17中分带土工布2072㎡

18 喷播植草 (植草护坡)4986㎡

19回填种植土(植草护坡)598.3m3

20标准砖(拱型骨架)130.9m3

21M7.5浆砌片石(拱型骨架)1421m3

22喷播植草 (拱型骨架)4562.2㎡

23回填种植土(拱型骨架)456.2m3

24M7.5浆砌片石护脚(拱型骨架)170.9m3

25锚杆孔长(植被混凝土)3038.3m

26锚杆钢筋25(植被混凝土)25286.9㎏

27锚杆钢筋16(植被混凝土)9311.1㎏

28钢筋网6(植被混凝土)10487.2㎏

29锚孔注浆(植被混凝土)M3028.4m3

30植被混凝土1975.9m3

31C25砼预制块(窗孔式护面墙护坡)4.6m3

32MU30浆砌片石(窗孔式护面墙护坡)297.4m3

33喷播植草(窗孔式护面墙护坡)416.5㎡

34挖基础(窗孔式护面墙护坡)300.6m3

35挡墙挖基土方1136m3

36挡墙挖基石方1355m3

37挡墙C15混凝土3849m3

38挡墙回填1315m3

39清除软土(特殊路基)2780m3

40回填片石(特殊路基)2780m3

411×1.5m圆管涵49.5m

421×1.0m圆管涵46.24m

43双壁波纹管dn500HDPE1632m

44钢筋混凝土管(Ⅱ级管)dn600654m

45钢筋混凝土管(Ⅱ级管)dn800730m

46钢筋混凝土管(Ⅱ级管)dn1000517m

47雨水耳管(dn300双壁波纹管)279m

48雨水连接暗井87座

49偏沟式单箅雨水口89座

50偏沟式双箅雨水口76座

51砖砌圆形雨水检查井φ1000mm60座

52砖砌矩形雨水检查井dn800mm~dn2000mm22座

53双壁波纹管dn300HDPE177m

54双壁波纹管dn400HDPE1919m

55砖砌圆形污水检查井φ1000mm53座

561200混凝土基础601m3

571800砂石基础1086m3

58沟槽挖土方14451m3

59沟槽挖石方6193m3

60 填土方7750m3

61填碎石土5386m3

62 开挖土方 40442m3

63 开挖石方120919m3

64 填方120112m3

65清表18007.6m3

(四)地形气候条件

本路段沿线道路用地多为山地及菜土,地形起伏较大。

山地为分层坚石,菜地为种植土。

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冬天,早春及晚秋这段时间有雾,汛期河道易涨水。

(五)现场勘察

1、经现场勘察,全路段征拨工作基本完成,但未付征拨款,农户地里庄稼未收割,果木未移植,拆迁已基本与农户达成意向性协议,但未有一户迁出,坟墓未迁完,地里高压线,水管及光缆也未迁移。

2、在K0+020-100、K0+200-240为软基,K0+440、K1+660-729为水塘,施工时作软基处理。

3、K0+460-K0+520,K0+700-K1+000为路基大方量开挖段,且靠近住房,必须农户迁出后方可施工。

4、沿线无便道可通,需从起点党校位置往终点方向铺设便道;从胜利路铺设便道;从K1+400处砖厂往起点及终点两个方向同时开展工作面。

(六)工程特点

1、地质条件:

工程地段为菜地、山地,局部有水塘,山地的树木及杂草未清除,表层为耕植土,鱼池底为淤泥,淤泥深1-3m。

2、水文条件----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每年4-9月为汛期。

工程正值雨季及河流汛期施工,给施工带来一定困难。

3、交通组织:

工程为新建路段,施工中交通干扰系数较少,在局部地区搭设临时便道供附近居民通行即可。

(七)采用的规范规程

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4、《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5、《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

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7、《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8、《城市绿化施工验收规范》

二、施工方案

(一)施工部署

1、管理目标:

质量目标:

满足设计与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确保市政优良工程。

安全目标:

严格按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BJ59-99)进行管理,组织施工,杜绝一切大小安全事故。

工期目标:

采用分区平行流水交叉作业,网络优化组合,确保在2013年5月31日前竣工。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

争创文明施工现场。

2、施工总体思路及工作面安排:

因工程工期较紧,将从三个位置同时打开工作面平行作业:

由党校往终点方向铺设便道;由胜利路修便道进入K1+000处大开挖段;由K1+400砖厂处往起点及终点进行清表及回填。

施工顺序安排:

临时便道→清表清淤→路基土石方填筑→排水施工→支排水管施工→管线施工→基层→路面

4、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准备

①组织先遣人员进行项目部及工程处的驻地建设。

②布置好临时工棚作为设备、材料堆放场地。

③对照工程设计图纸进行水系调查,或发现设计遗漏或不合理的

排水或灌溉用水处理方案,立即以文字报告形式向业主、监理和设计院汇报,并提出适当的处理办法或变更设计。

④搭设外电及布置供电线路。

⑤接入水源,布置供水线路。

⑥对现场的地质、地形进行调整核实。

⑦修通运输便道。

⑧混凝土搅拌站、料场的场地处理及设备安装。

⑨配备好计算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

(2)施工技术准备

①校核测量仪器,对全线进行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核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密、放线

②复核纵、横面,计算土方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土方调配。

③绘制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施工图,编制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④对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及技术交底。

⑤进行取土样试验,测定其最大干容量,最佳含水量等。

⑥对所使用的砂、石进行试验。

⑦对水泥、钢材等原材料进行试验。

⑧对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进行试配。

(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

(1)技术标准

测量技术标准严格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确保排水及路面坡度。

(2)技术措施

①根据指挥部提供的导线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在施工范围内建立

一套导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并得到监理和指挥部复核认可,作为施工时依据。

②对经过复核认可的导线和高程控制点采用永久性保护措施,如用砼加固等,以保证其使用中的准确性。

对导线点将桩寄出路幅,在施工中,导线点毁坏后便于及时予以恢复。

③对使用的导线点和高程控制点每个月检核一次,防止由于其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施工误差。

④施工前,对所使用的全站仪、水准仪、GPS等进行检校,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⑤测量建立复核制度,避免错误。

⑥进场后在监理的陪同下对路基断面进行复测,并将测量详细资料及结果报业主及监理。

⑦进场后迅速砍伐各种树木并清走,为测量放线创造通视条件。

2、清表及清淤

清表:

场内菜地及农田表层耕植土及苗木需首先清除,采用挖机辅以人工配合,清理掘除施工范围内的表土、草皮、树木、树根、建筑垃圾等不适材料。

对低洼、长期积水路段重新进行软基调查,了解软基的深度、范围、土质及周围的地质情况,同时进行地下水位的调查,了解水源。

在软基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设计要求、现场调查、试验等,拟定软基处理施工方案与措施。

根据处理方案,确定软基处理的施工机械设备以及材料等。

严格按监理及业主要求清淤干净彻底后,用压路机进行基底碾压,使其压实度大于93%,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再报监理进行断面测量,确定清淤工程量。

若出现软基,按设计或监理要求进行处理,如开挖换填、抛石等。

清淤验收后迅速进行回填施工,回填用土采用渗水性较好的填料,同时路基两侧做好地下水渗透排水沟,防止地下水反渗入路基而造成碾压时的翻浆现象产生。

鱼池清淤:

先将鱼池水经现有排水沟放出,不能放出水位下采用泥浆泵进行排出。

采取分块清淤边挖边填的办法,再先将沿堤附近的淤泥挖除并运走,经监理认可清淤合格后,立即用片石回填压实,然后进行下一块。

3、道路路基工程

⑴路基填筑:

路基是道路的主体和路面的基础,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填土前,必须将原地面上的杂草、树根、农作物残根、腐植土、垃圾杂物全部清除,并将路基填筑范围内清理留下的坑、洞填平,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分层压实。

选用稳定性较好并具有一定强度的土做填料,所用填土每5000m3作一次击实试验,以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路基填筑之前对取土场的土质进行含水量测试,以保证施工时对压实度的控制。

填筑时对已填路基进行碾压,雨后将路基上的浮土清除干净并压实后再进行施工。

为保证有效路基内压实效果,按技术规范要求路基两侧填筑高度在30cm以上,并做到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松铺厚度小于30cm,尽量做到全幅全宽填筑。

填土过程中,应由路中向路边进行,可分段分层填筑,先填低洼地段,再填一般地段,严禁边坡填筑不到位,进行补宽贴坡。

填方区厚度在0-80cm范围内要求大于95%,80cm以下均应达到93%,挖方区及零填方区0-30cm范围内达95%。

当地面横坡不陡于1:

10时,可直接填筑路堤;在稳定的斜坡上,横坡在1:

10-1:

5时,将原地表土翻松,进行填筑;当地面横坡陡于1:

5时,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台阶顶面作成2%至4%的内倾斜坡,再进行路堤填筑。

道路外边坡度按现有地形,填方边坡1:

1.5,路基在8m以下采用1:

1.75,挖方边坡1:

0.5-1:

1。

挖方高度大于8M时,在8M处设2M的碎落台。

填方区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超出每层路堤的设计宽度,以保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为保证路基面不积水,施工时路基横坡大于4%和适当的纵坡,两段之间的路基填筑施工尽量做到同步施工,施工保证每层交替搭接10cm以上,若不能同时施工,超出交界线20m以上,采取分层搭接或阶梯接法,并保证填筑质量。

①、路基填挖交界处的处理办法

按台阶60*100cm,每层填筑交错搭接2m以上。

②软基处理方案

对软基路段采取挖换方式处理

⑵压实:

路基压实是保证路基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填料的密实度、减少空隙率、增强填料颗粒之间的接触面、增大凝聚力、提高内磨擦阻力、减少形变的重要保证。

路基压实时除对填料选用、含水量进行控制外,压实机具的选用及施工工艺是其最关键的环节。

项目部将配置2-3台50T的振动压路机,压实时采用路基两侧向中央进行,压轮重叠0.4-0.5m,并全宽碾压,防止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陷而造成路基纵向裂缝。

每压实一层报项目部和监理进行压实度检测,被认为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否则查明原因进行补压或相应处理,如土质含水量过高,可采用翻晒后平整压实。

压实度检测频率为每2000m2检测8点,不足2000m2时必须检测2点以上,必要时根据需要增加检测点,或进行触探试验、弯沉值试验。

⑶路基开挖:

在路基开挖前做好场地清理及排水工作,并做好测量放样工作,在开挖坡顶处有明显标志。

取土沿其工作面有计划地均匀进行,不得局部地段取土而造成坑洼积水,同一个工作面宜采用多机联合作业方法。

开挖时不论工程量及开挖深度大小,均自上而下进行,避免超挖或乱挖,开挖段根据排水需要挖好截水沟,根据土质情况做好防渗处理。

高挖方段要及时做好边坡修整工作,并防止边坡塌方现象发生。

⑷路基整修和边坡整形:

路基表面的整修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切土或补土,并配合压实机压实,避免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

整修边坡时路堑土质边坡按设计要求坡度,自上而下进行边坡修整,不得在边坡上贴补。

边坡需要加固地段,预留加固位置和厚度,使其完工后的坡面与设计边坡一致。

当路堑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沟时,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

⑸试验路段:

路基填筑大面积施工前,在高填方区取长度为100m的地段作试验路段,试验路段施工时,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施工,通过试验路段施工提出标准的施工方法和优化施工工艺来指导大面积的路基填筑施工,并掌握路基施工时的各技术指标和保证路基质量的控制手续和有效方法。

4、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1)、质量标准

沟槽底高程:

0,-30mm

平基管座砼强度:

满足设计强度

平基高程:

0,-15mm 厚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管座:

肩宽+10mm,-5mm 肩高:

±20mm

安管:

中线位移15mm

管内高程:

±10mm

接口:

宽度:

+5mm,0 厚度:

+5mm,0

检查井:

井身尺寸:

±20mm 

井盖高程:

非路面±20mm 路面:

与道路一致

井底直径:

D≤1000mm时,±10mm; D>1000mm时,±15mm

(2)、排水管道位置及施工顺序

南环路左侧污水管布设在人行道,雨水管布设于车行道,右侧污水管与雨水管谐布设于人行道。

(3)、工艺流程

地下管线探明→测量放线→沟槽开挖→砼平基→安管→砼管接缝处理→砌检查井→闭水实验→回填级配砂砾

①地下管线探明 在进行图纸查阅、实地踏勘等调查后,对开挖区域中有管线但不明朗地段,采用人工挖探槽的办法进行处理,并且在开挖时采用专人指挥,以免破坏管线。

②测量放线

做好沟槽中心及开挖边线的定位,及中心标高的测定,并加密方便施工的导线点和水准点,使施工中随时测量各工序位置和高程。

a核对水准点并沿一每隔60m建立一处临时水准点。

b测量管道地面高程、管道中心线、开挖槽边线以及构筑物位置。

c根据各管线单位的交底以及项目部现场实地调查情况,与各管线单位联系以及协调,排出管沟开挖范围内的埋地管线。

d待开挖试坑后再确定其开挖边坡值及支挡方案。

③沟槽开挖

a各施工段土方均采用单斗1.25m3反铲挖掘机施工,先深后浅,机械挖至路槽底20cm左右人工清槽,这样可防止超挖对基底土的扰动。

b土方开挖后,如土质松软,出现垮方现象即采用横板密撑。

c开挖后的土方自卸汽车进行外运。

d管道基础开挖请示指挥部、监理及时做好验槽。

e管线基坑开挖后,请示指挥部监理及时做好与给水、排水电讯

地道等各部门的协调工作。

④砼平基及基础

a、砼施工前做好详细的工艺设计、模块方案,模块支撑要有足

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块接缝要严密,围档使用时清理干净,

并刷脱模剂。

b、基础(180°砼基础)施工前先复核坡度板上的标高,在槽底

每隔4米打一样桩,用样桩挖制控土面、垫层面和基础面。

c、混凝土基础内侧向模板选用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木模安装,

保证接缝严密,支撑牢固,并符合结构尺寸的要求,浇捣砼后12h

内不得浸水,并进行养护,为抢工期考虑加早强剂。

⑤安管

a砼管道其主要施工程序为下管→安管→支模→浇筑混凝土→

接口→养护。

b施工要点

管子的对口间隙控制在10mm左右。

管口接头处应凿毛洗净。

⑥砼接缝处理

接口为钢丝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抹带前将已凿毛的管口洗刷干

净,并刷水泥浆一遍,在抹带的两侧安装弧型边模,然后分层进行压

抹砂浆和安装钢丝网,抹带砂浆外光内实,钢丝网平整,抹带宽度偏

差在±5mm内。

⑦砌检查井

a施工流程:

放出井中心线→按半径摆砖→按检查井半径摆出井

壁砖墙大样→井壁砌筑→井盖安装→内壁抹灰分层压实。

b排水管管口伸入井室30mm,管顶砖砌圈加固,以减少管顶

压力。

c砌筑检查井的预埋支管,随砌随安,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预留管

内管径、方向、标高。

d、为保证机械施工不受影响,路基内的检查井和雨水井的砌筑

分四次完成:

第一次砌至路床设计标高下20cm,然后用2cm厚的钢

板盖严实,并作好标志,路基施工时,使用机械开挖、平整、压实不

受其影响,待下基层施工完毕后,再开挖加砌。

第二、三次分别施工

至下基层、上基层下10cm的位置,第四次待路面沥青层施工完毕

后,砌至设计位置。

路面层井周围的回填采用路面层的同种材料,并

用打夯机分层夯实。

⑧闭水实验

a在检查井砌、粉后,分段进行闭水试验,闭水试验时间,为管

道试验段(一般4个井段)灌满水后浸泡1—2昼夜进行。

b闭水试验时对接口和管身进行外观检测,以无漏水和无严重漏

水为合格,且应按附录闭水法试验进行,实测排水量应不大于允许渗

水量Q=1.25D。

⑨回填级配砂砾

当砼圆形管道接口带和接缝水泥砂浆强度不小于5N/mm2时,

进行沟槽砂砾回填,回填时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应由沟

槽两则同时对称均匀回填,并且两侧高差控制在30cm以内,以防

管道位移,明沟集水井底从相邻水井的分岭处开始向集水井延伸回

填。

每一回填层厚不大于30cm就用水夯夯实,并测定基压实度满

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入上层回填。

5、水泥稳定砂砾(碎石)施工

⑴、质量标准

密实度:

≥98%(重型压实)

平整度:

8mm

厚度:

厚度-8mm,极值-15mm

中线高程:

+5mm,-10mm

横坡:

±0.3%

⑵、对水泥稳定砂砾(碎石)的材料要求

①、砂砾(碎石):

集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0mm,集料的压碎

值不应大于20%,硅酸盐含量不宜超过0.25%。

②、水泥: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标号为425#。

⑶、配合比设计

①、一般规定

a、水泥稳定砂砾(碎石)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包括:

根据水泥稳

定碎石的强度标准,确定必须的水泥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在

需要改善土的颗粒组成时,还包括掺加料的比例。

b、水泥稳定砂砾(碎石)的各项试验,应按JTJ057-94的有

关规定进行。

②原材料试验

A在水泥稳定砂砾(碎石)施工前,进行下列试验:

a.颗粒分析

b.液限和塑性指数

c.相对密度

d.重型击实试验

e.砂砾(碎石)的压碎值试验

f.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

g.硫酸盐含量(必要时做)

B检测水泥的标号及初凝、终凝时间。

⑷、工艺流程

施工放样→准备下承层→拌和→运输→摊铺→初压→标高复测→

补整→终压→养生

①、测量放样:

按20m一个断面恢复道路中心桩、边桩,并在桩

上标出基层的松铺高程和设计高程。

②、准备下承层:

下基层施工前,对路基进行清扫,然后用振动压

路机碾压三至四遍,如发现土过干、表面松散,适当洒水;如土过湿,

发生弹簧现象,采取开窗换填砂砾的办法处理。

上基层施工前,对下基

层进行清扫,并洒水湿润。

③、拌和:

采用路拌法,场地内的砂、石分区堆放,在每天开始拌

和前,按配合比要求对水泥、集料的用量准确计算,特别是根据天气变

化情况,测定集料的自然含水量,以调整拌和用水量。

拌和时确保足够

的拌和时间,使稳定料拌和均匀。

④、摊铺:

机动车道基层采用摊铺机施工,非机动车道基层采用人工摊铺。

摊铺时严格控制好松铺系数,人工实时对缺料区域进行补整和修边。

、压实:

摊铺一小段后(时间不超过3小时),用50T的振动压路机静压两遍、振压一遍后暂时停止碾压,测量人员立即进行高程

⑤测量复核,将标高比设计高超过1cm,或低0.5cm的部位立即进行找补,完毕后用压路机进行振动碾压。

碾压时由边至中,由低至高,由弱至强、重叠1/3轮宽的原则碾压,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超过四小时)碾压到设计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时为止。

碾压时,严禁压路机在基层上调头或起步时速度过大,碾压时轮胎朝正在摊铺的方向。

⑥、养护:

稳定料碾压后四小时内,用经水浸泡透的麻袋严密覆盖进行养护,八小时后再用自来水浇灌养护七天以上,并始终保持麻袋湿润。

稳定料终凝之前,严禁用水直接冲刷基层表面,避免表面浮砂损坏。

⑦、试验:

混合料送至现场半小时内,在监理的监督下,抽取一部分送到业主指定或认可的试验室,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水泥剂量试验。

压实度试验一般采用灌砂法,在碾压后12小时内进行,避免时间过长基层终凝后增大劳动强度,试验后的洞眼用C10砼进行补平。

弯沉试验在施工七天后进行。

⑧、伸缩缝:

为防止基层因伸缩开裂而影响路面结构,施工时按每15m设一条横向伸缩缝,做法是:

按位置通长断面埋设高为7cm,厚0.5cm的九夹板。

路面施工前沿伸缩缝涂一层沥青,再在上铺上无纺土工布,宽度为1m。

伸缩缝设置时,必须保证全断面贯通,严禁车道之间错位。

⑨、施工缝:

在每段基层施工结束处,安放一条横贯全宽与压实后厚度等高的木方,木方一侧稳定料充满至松铺高度,另一侧用素土回填稳定至木方高度,然后碾压成型,待下段施工段施工前,再移走木方及素土,并按伸缩缝的办法处理。

⑩ 、纵缝:

机动车道中心线处的纵缝,在每段施工段施工完毕后12小时内,人工将该侧的基层边坡凿成垂直形状,另幅施工时,接触面上湿润后刷水泥浆。

 

(5)、水泥稳定砂砾及碎石的具体实施计划

①先修筑试验路段:

在进行大面积施工之前,修筑长度为100m的试验路段,通过修筑试验路段,进行施工优化组合,把主要问题找出来,并加以解决,由此提出标准施工方法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从而使整个工程施工质量高、进度快,经济效益显著。

修筑试验路段的任务是:

检验拌和、摊铺、碾压、养护及计划投入使用设备的可靠性;检验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及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出用于大面积施工的材料配合比及松铺系数;确定每一作业段合适长度和一次铺筑的合理厚度;提出标准施工方法。

标准施工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