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导游词.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302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断桥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断桥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断桥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断桥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断桥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断桥导游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断桥导游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断桥导游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断桥导游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断桥导游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断桥导游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断桥导游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断桥导游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断桥导游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断桥导游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断桥导游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断桥导游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断桥导游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断桥导游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断桥导游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断桥导游词.docx

《断桥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断桥导游词.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断桥导游词.docx

断桥导游词

断桥导游词

第1篇:

丹东断桥导游词导游词

丹东断桥导游词-导游词

丹东是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多年来,吸引了众多游客。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丹东断桥导游词,欢迎参考!

丹东断桥导游词1丹东断桥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历史老人,凭吊和铭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迹。

现在,鸭绿江断桥是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桥上遗留的累累弹痕和桥头飞翔的群群白鸽,把战争与和平两个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在游客面前,令人深受教育。

丹东与北韩隔鸭绿江相望,与对面的新义州可谓是一衣带水。

是旅游观光好景点了。

每天到断桥的游人很多。

顾名思义,断桥就是一座断了的桥梁。

这座连接中朝两国的交通大动脉是钢铁骨架结构。

这里,没有西湖断桥白素贞与许仙的浪漫;这里,记载着中华民族的耻辱与不屈。

现在,断桥已经成为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沿着铁桥向河心走去,跨过四孔残桥便走到了断桥的尽头,也就是说到了国界。

对方是光秃秃的几个嵌满弹洞的青石砌的桥墩子,形影相吊,凄惨惨的矗立在江的一侧。

再往远看,隐隐约约见到一座二层楼房,那便是北韩的重要城市新义州了。

断桥的左侧,还有一座桥连接着两国,一列火车恰好从朝方驰过,奇怪的是只挂着两节车厢,而且窗户布帘都拉的严严实实,看不见里面的情形。

与国内繁忙的铁路运输相比,这条交通线显得非常沉闷,冷落,孤寂。

断桥我方一侧桥身漆为浅蓝色,意为不忘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祈盼和维护世界和平。

桥头上方曲弦式钢梁正中悬挂着一块紫铜巨匾,上书“鸭绿江断桥”五个金色大字。

断桥上的钢轨静静地卧着,斑斑铁锈似乎在向我们讲述着当年一群优秀的中华儿女是怎样“雄赳赳,气昂昂”地踏着它的身躯走向江对岸的。

桥上成千上万处弹痕,像一只只眼睛,见证着恨与爱的硝烟,见证着血与火的凝练。

下了大桥,有游艇兜揽生意,可以乘船游览鸭绿江风光,还可以从江上近距离观望北韩。

我们乘船来到江心,一江碧水,绿的发沉,江流滚滚,溅在船舷上,飞起雪白的浪花,爽人心骨。

在游船上看断桥,中国一侧就像一条独臂,而北韩一测的几座桥墩则像残留的几颗牙齿,全然没了唇齿相依的感觉。

水无声。

江水有情。

江水是一样的。

江的左右两岸却是两道截然不同的风景,一侧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侧是“萧瑟秋风今又是”。

江的左侧是丹东市,群山叠翠,绿树成荫,危楼广厦,接天摩云,车水马龙,花木扶疏,景色殊美。

熙熙攘攘的行人穿红戴绿,像一道五彩缤纷的河流在大街上流淌。

喝鸭绿江水长大的丹东姑娘们,身着短衣长裙,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和情侣在江岸边的凉棚下啜着茶,聊着天,咬着冰淇淋,优哉悠哉,给这座英雄城市带来不尽的青春活力。

江的右侧是北韩的新义州。

游船尽量靠近了北韩一方的江岸,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兄弟国家的境况。

新义州淹映在一片稀疏的绿荫之中,隐约只能看到露出树梢的几幢起脊的红瓦屋顶,唯一引人瞩目的是那几丛粉红色的花木。

丹东断桥导游词2丹东鸭绿江断桥位于丹东鸭绿江大桥南侧,是日本殖民统治的遗迹,该桥1911年10月建成,是一座12孔开闭式大桥,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被美军炸断。

中方一侧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成为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1993年鸭绿江断桥被重新维修开发利用。

桥上现有原桥旋转及炸断处观赏台各一处,炮楼一个,桥史话展板30块。

游客参观断桥,不仅能了解断桥历史,观看中朝两岸风光,更能激发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

2021年6月,鸭绿江断桥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21年8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

断桥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历史老人,凭吊和铭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绩。

桥上遗留的累累弹痕和桥头飞翔的群群白鸽,把战争与和平两个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在游客面前,令人深受教育。

丹东断桥导游词3丹东鸭绿江断桥该桥原为12孔可开闭式铁路桥,总长944.2米,宽11米,最初由日本驻北韩总督府铁道局于1909年5月鸭绿江断桥动工建设,连接北韩平安北道新义州与中国安东(今丹东),次年10月竣工通车。

[1]为便于超高船舶通行,中方一侧在第四孔处架设旋转式“开闭梁”,以四号墩为轴可旋转90°。

该桥为鸭绿江上的第一座桥梁,1943年4月日本在此桥上游百米处建成第二座铁路桥(今中朝友谊桥),此桥被改为公路桥。

北韩战争期间,由于该桥作为中方支援北韩前线的交通大动脉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1950年11月8日至14日美军多次派出轰炸机轰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并有三座桥墩被炸塌。

战后中方一侧所剩四孔残桥一直保留,被习惯上称为“断桥”(1992年曾改名为”端桥”,2021年后恢复),而朝方一侧则把所属六孔和中方剩余两孔残桥拆除,仅存桥墩。

1993年丹东市投资重新维修该桥,在原桥旋转及炸断处建观赏台,桥身被漆为浅蓝色,意在不忘战争,祈盼和平。

同年6月作为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放,今桥上有迟浩田所题写的桥名。

后经多方提议,桥名恢复为“鸭绿江断桥”,桥身恢复为钢铁灰色。

202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丹东市区唯一一个国家级保护单位。

第2篇:

西湖断桥导游词

西湖断桥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你们到杭州来旅游,我是导游小丁,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美丽的西湖。

说道杭州,大家肯定都知道一句俗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拿杭州来和天堂比美,那就是因为杭州不仅有着美丽的西湖,还有着动人的西湖传说故事。

现在我们大家来到了白堤,白堤传说是古时候白居易在杭州当市长的时候为了疏通西湖,把淤泥从湖中挖起来堆积建成的。

大家看,白堤的两岸种植了很多桃树,每年春天来的时候,桃花盛开,可漂亮了。

走到白堤的尽头,就是断桥了,全长1公里的白堤就由此而“断”了。

断桥的名字最早取于唐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桥虽然是座很普通的石拱桥,但听到它的名字我们马上会联想到什么?

对了,就是《白蛇传》,许仙和白娘子初次相会的地方就在这里。

今天天公作美,没有下雨,当时许仙和白娘子可是在这里雨中相会的,正因为有了这个美丽的传说,断桥成了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

讲到这里,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经在仔细观察,或许你们马上会问:

这座桥根本没有断,为什么要取名“断桥”呢?

这个问题就让我来解答吧。

断桥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好的地方。

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就因此得名。

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

讲到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明白,原来是“堤断桥不断”。

今天就带大家游玩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3篇:

断桥的导游词

断桥的导游词

【篇1:

西湖断桥导游词】

西湖断桥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你们到杭州来旅游,我是导游小丁,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美丽的西湖。

说道杭州,大家肯定都知道一句俗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拿杭州来和天堂比美,那就是因为杭州不仅有着美丽的西湖,还有着动人的西湖传说故事。

现在我们大家来到了白堤,白堤传说是古时候白居易在杭州当市长的时候为了疏通西湖,把淤泥从湖中挖起来堆积建成的。

大家看,白堤的两岸种植了很多桃树,每年春天来的时候,桃花盛开,可漂亮了。

走到白堤的尽头,就是断桥了,全长1公里的白堤就由此而“断”了。

断桥的名字最早取于唐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桥虽然是座很普通的石拱桥,但听到它的名字我们马上会联想到什么?

对了,就是《白蛇传》,许仙和白娘子初次相会的地方就在这里。

今天天公作美,没有下雨,当时许仙和白娘子可是在这里雨中相会的,正因为有了这个美丽的传说,断桥成了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

讲到这里,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经在仔细观察,或许你们马上会问:

这座桥根本没有断,为什么要取名“断桥”呢?

这个问题就让我来解答吧。

断桥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好的地方。

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就因此得名。

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

讲到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明白,原来是“堤断桥不断”。

今天就带大家游玩到这里,谢谢大家。

【篇2:

西湖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很高兴今天能给大家讲解我们美丽的西湖。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面积约5.68平方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

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如:

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柳浪闻茑。

下面呢,我们来看一张图片!

呵呵,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眼熟呢?

对了,他们就是历来情侣们的楷模—许仙与白娘子!

而我要隆重推出的呢,就是他们相会的地方——断桥.断桥,位于白堤东端。

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

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

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

“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断桥是最精当而又生动的注解。

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

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讲到这里,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经在仔细观察,或许你们马上会问:

这座桥根本没有断,为什么要取名“断桥”呢?

这个问题就让我来解答吧。

断桥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好的

地方。

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就因此得名。

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

讲到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明白,原来是“堤断桥不断”。

还有一种说法更有意境,因为《白蛇传》中许仙白娘子缘断于此,故名断桥。

断桥享誉天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白蛇传》几段重要故事情节就发生在这里。

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此,同舟归城,借伞定情;后又在此邂逅,言归于好。

因这段人与神之间的奇情奇事,断桥名望冠于西湖且蜚声天下,享湖上第一情人桥之誉。

大家是不是觉得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断桥与电视剧里的不一样呢?

是的,此断桥非彼断桥也!

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六点一米。

断桥是西湖观赏雪景之最佳处。

一场大雪过后,只见远山银装素裹,近树灿若梨花,宝石葛岭堆琼砌玉,湖水晶莹朗彻,令人乐而忘返。

我给大家先介绍到此,接下来是自由游玩时间,单身的朋友们说不定就可以遇到自己的白娘子与许仙呢,已有伴侣的朋友们可以在这座情桥回味属于你们的美好时光啊,祝你们好运哦!

不过,大家要注意安全,切勿攀爬桥栏!

半个小时后我们在此集合。

希望大家玩得开心。

【篇3:

鸭绿江断桥导游词】

丹东鸭绿江风景区

鸭绿江风景区位于丹东境内鸭绿江下游,是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一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风景区东起浑江口,西至大东港,全长210公里,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包括绿江、水丰湖、太平湾、虎山、大桥、江口6大景区100余处景点。

风景区与朝鲜新义州隔江相望,景区内江水蜿蜒舒缓,两岸峭壁嶙峋,林木郁郁葱葱,自然景观绚丽多彩,历史建筑古色古香,战争遗迹斑驳沧桑。

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一处别具特色的边陲河川型风景区,是一览两国风光、凭吊历史遗迹、进行科学考察、兼容度假休养、异国旅游活动的理想旅游胜地。

现在请随我一起参观游览。

[大桥景区]

鸭绿江大桥其实有两座,相隔不足100米。

这是第一座,又被称作断桥。

断桥以其建造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又历经了战火的洗礼而为人们瞩目,因而享有“鸭绿江上第一桥”的美誉。

该桥于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由当时的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建造。

桥长944.2米,宽11米,是单线铁路桥。

大桥的结构为上梁曲弦式,共12孔,中朝双方各6孔。

桥面为直梁划板式,桥墩为钢筋水泥浇筑,外砌花岗岩,中方第四孔设有旋转式“开闭梁”。

1950年,这座大桥被美机炸断,成为废桥,1993年开放为景点供人们游览。

路径一:

鸭绿江江面—鸭绿江断桥

江面上注视断桥的整体,向断桥行进,半环视中方与朝方现存的断桥

前方的这个炮楼,就是当年日本警备队守桥的主要工事。

为了防范抗联部队的破坏,日本人对鸭绿江桥的守卫相当森严。

炮楼的外表是用宽厚的石料砌成的墙体,看起来十分坚固,足以挡住任何攻击,是当时最为有效的防御工事。

它的里边设计也很实用,具有瞭望、守卫、防御的功能,构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对守桥起到了关键作用。

不过现在里面的木制隔层巳被拆除,成了断桥的一个人文景观。

这个5层炮楼是我国目前现存最为完整、条件最好的公路防御炮楼,也是日本侵华战争的铁证。

桥头上方的曲弦式钢梁正中悬挂着一块紫铜大匾,上面的“鸭绿江断桥”5个大字光彩熠熠,刚劲有力。

这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的手书。

2000年,他出访朝鲜,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参战50周年庆典活动,回国停留丹东期间,提笔为断桥书写了这5个大字,抒发了一个志愿军老战士对丹东这座英雄城市的热爱,以及对在那场战争中牺牲战友的思念之情。

路径二:

断桥景区大门—炮楼—断桥正面匾额处

重点注视炮楼以及断桥匾额。

从大门进入走向炮楼,在上台阶到平台处抬头注视匾额。

我们脚下的这条江就是享誉中外的鸭绿江。

鸭绿江古称马訾水,因其江水碧绿清澈,色似鸭头,唐代开始称为鸭绿江。

它发源于长白山南麓,流经吉林、辽宁两省,全长795公里,在丹东境内有210公

里,并经丹东的东港市“江海分界碑”注入我国黄海。

鸭绿江自然风光十分秀美,岸上秀峰叠翠,江水蜿蜒明媚,舟行明镜里,鸟飞画屏中。

风光旖旎的鸭绿江还是一条历史名江,因抗美援朝战争而闻名世界。

在我们左侧不到100米的地方,是另外一座鸭绿江大桥,也是著名的鸭绿江中朝友谊桥。

这座桥是复线铁路桥,为日本人所建。

始建于1937年4月,1943年4月建成通车,全长946.21米,宽12米。

鸭绿江复线铁路桥建成后,日本满铁株式会社就将鸭绿江断桥铁轨拆除,铺设木板,改为公路桥。

我们现在看到的鸭绿江断桥已是改过后的公路桥。

鸭绿江中朝友谊桥,中方一侧是吊梁,朝方一侧则是直梁。

据参加建桥的中方人员介绍,这主要是为了节省钢材。

由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国内的钢铁十分短缺。

1937年建造鸭绿江中朝友谊桥时,所需钢材全部从德国进口。

到了1940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促使美国对日宣战。

美国加强了海上封锁,日本很难从德国进口钢材。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快建桥的进程,日本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设计方案,将吊梁改为直梁。

因此,朝方一侧成为直梁。

路径三:

断桥平台—断桥上—注视断桥内部—侧视左侧友谊大桥按照导游词顺序简单表现两座桥体。

视角与导游词相匹配。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鸭绿江断桥的第四孔,就是前面提到的旋转式“开闭梁”。

这个“开闭梁”,由4个主动齿轮驱动被动齿轮,

以中心圆墩为轴转动,启动时可旋转90度,每转动一次需20分钟。

这样,大型船只便可顺利地穿行而过,起到了保证铁路和航运畅通的作用。

说起“开闭梁”,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据说这个“开闭梁”由一名华人工程师设计,他为启动“开闭梁”的机械锁设计了3把钥匙,只有3把钥匙同时开锁,“开闭梁”才能转动打开。

大桥建成后,日本人为了控制鸭绿江断桥,杀死了华人工程师。

不曾想,工程师死前将钥匙扔掉。

从此,鸭绿江断桥再也无法旋转开闭。

这个故事是否真实现已无法考证,但自华人工程师死后,鸭绿江断桥“开闭梁”再也没有旋转过。

路径四:

断桥上—“开闭梁”处

注视“开闭梁”处,表现内部大体结构,配备上述导游词

这是被美机炸断的地方,我们形象地称之为“炸断处”。

请大家向上看,那卷起的横梁,扭曲的钢架,裂开的钢板,就是当年美机轰炸后遗留下来的悲惨一幕。

它让人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宝贵。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鸭绿江断桥是志愿军出国作战的主要通道,也是运输战略物资的大动脉。

为切断志愿军后勤保障,美军把破坏鸭绿江大桥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连续不断地进行侦察轰炸。

1950年10月,美军调集大部分空中力量,开始对鸭绿江上沟通中朝两国重要交通要道的铁路、公路桥梁实施封锁。

11月8日至21日,美军出动轰炸机600余架次,对鸭绿江上所有桥梁进行了地毯式轰炸。

鸭绿江沿岸顿时一片火海,我们左侧的中朝友谊桥受到严重创伤,朝方一

侧第二孔钢轨被炸弯,桥梁移位,枕木和桥板被炸起火。

断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三座桥墩被炸塌,多节钢梁落人江中。

至此鸭绿江大桥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彻底瘫痪。

中方一侧残存的4孔战后保留下来,被人们称为鸭绿江断桥,现已成为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最好见证。

朝方一侧残留部分战后被全部拆除,只留下5个桥墩静静地伫立在鸭绿江上,默默地祈祷和平,告诉人类远离战争。

路径五:

断桥炸断处—炸毁的钢板—朝方残留的桥墩

首先注视炸断处的残留钢铁形态,再半环视断桥和友谊大桥,最终注视朝方的残留桥墩。

请大家细看,在竖起的钢梁内侧悬挂有60多块介绍鸭绿江断桥兴衰历史的展板,通过大量史料,图文并茂、生动翔实地展示了鸭绿江断桥百年沧桑史,其中一部分照片还是首次对外展出,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而今,鸭绿江断桥已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防教育基地,是开展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现代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

鸭绿江断桥记载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争、不屈不挠的民族气概和勇敢向前的民族精神。

路径六:

“开闭梁”处—断桥上—桥梁上的展板—回视整体展板及大屏幕

下桥上做简单的环视表现,表现两侧的展板,最终视角注视宣传的大屏幕方向即可,配备上述导游词。

第4篇:

断桥残雪导游词

断桥残雪导游词

在白堤的尽头,到了断桥,全长1公里的白堤就由此而“断”了。

断桥的名字最早取于唐代,宋代称宝祜桥,元代又叫段家知,往常是座苔藓斑斑的古老石桥。

我们如今看到的这座桥尽管是座很一般的石拱桥,但它的名字和《白蛇传》故事联系在一起,因而成了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

说到这个地方,我看到有的朋友差不多在认真观看,兴许你们立即会咨询:

这座桥全然没有断,什么原因要取名“断桥”呢?

那个咨询题就让我来解答吧。

断桥是闻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是冬天欣赏西湖雪景最好的地点。

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差不多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依然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就所以得名。

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

说到这个地方,兴许大伙儿差不多知道,原来是“堤断桥别断”。

第5篇:

断桥残雪导游词

在白堤的尽头,到了断桥,全长1公里的白堤就由此而“断”了。

断桥的名字最早取于唐代,宋代称宝祜桥,元代又叫段家知,以前是座苔藓斑斑的古老石桥。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桥虽然是座很普通的石拱桥,但它的名字和《白蛇传》故事联系在一起,因而成了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

讲到这里,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经在仔细观察,或许你们马上会问:

这座桥根本没有断,为什么要取名“断桥”呢?

这个问题就让我来解答吧。

断桥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好的地方。

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就因此得名。

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

讲到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明白,原来是“堤断桥不断”。

第6篇:

杭州西湖断桥导游词_导游词

杭州西湖断桥导游词

西湖断桥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杭州断桥!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陈,大家可以叫我小陈。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杭州西湖断桥位于杭州市西湖白堤的东端,背靠宝石山,面向杭州城,是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点。

作为西湖十景之一,断桥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名气最大。

如今的断桥,是于1941年改建,五十年代又经修饰。

桥东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残雪”碑亭。

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

伫立雪霁西湖,举目四望,但见断桥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明,格外动人心魄。

传说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会,更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色彩。

其名由来,众说纷纭。

唐朝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

一说起自平湖秋月的白堤至此而断,孤山之路自此而断,故名。

也有人说宋代称保佑桥,当冬日雪霁,古石桥上桥阳面冰雪消融,桥阴面依仍玉砌银铺,从葛岭远眺,桥与堤似断非断,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多情的画家取残山剩水之意,于是拟出了桥名和景名,得名“断桥残雪”。

又说元代因桥畔住着一对以酿酒为生的段姓夫妇,故又称为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

1/3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断桥,最早叫段家桥。

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从孤山蜿蜿蜒蜒到这里,只有一座无名小木桥,与湖岸紧紧相连。

游人要到孤山去游玩,都要经过这座小木桥,日晒雨淋,桥板经常要烂断,游人十分不便。

桥旁有一间简陋的茅舍,住着-对姓段的夫妇。

两人心地善良,手脚勤快,男的在湖里捕鱼为生,女的在门口摆个酒摊,卖家酿土酒。

因酒味不佳,顾客很少上门,生意清淡。

一天,日落西山,夫妇俩刚要关门,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白发老人,说是远道而来,身无分文,要求留宿-夜。

段家夫妇见他年老可怜,热情地留他住下,还烧了一条刚从西湖里捕来的鲤鱼,打上一碗家酿土酒,款待老人。

老人也不客气,一连饮了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发老人临别时,说道:

“谢谢你们好心款待,我这里有酒药三颗,可帮助你们酿得好酒。

”说罢,取出三颗红红的酒药,告别而去。

段家夫妇将老人的三颗酒药放在酿酒缸里,酿出来的酒,颜色猩红,甜醇无比,香气袭人。

从此,天天顾客盈门,“段家猩红酒”名扬杭州城,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

段家夫妇拆了茅舍,盖起了酒楼。

他们为了感谢白发老人,积蓄了一笔钱,准备好好答谢他。

岁月流逝,一晃三年。

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发老人冒雪来到段家酒楼。

夫妇俩一见恩人来到,喜出望外,留老人长住他家。

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告别。

2/3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临别之时,段家夫妇取出三百两银子送给老人。

老人笑着推辞说:

“谢谢你们夫妇-片好心,我这孤单老人,要这么多银钱何用?

你们还是用在最要紧的地方吧!

”说罢,便踏雪向小桥走去。

段家夫妇站在门口相送,只见老人刚跨上小木桥,脚下一滑,桥板断啦,老人也跌进了湖里。

夫妇俩急忙跑去相救,忽见白发老人立于湖面,如履平地,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漂然而去。

段家夫妇这才知道,白发老人不是凡人。

想起老人临别说的话,使用那笔银钱在原来的小木桥处,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桥,还在桥头建了一座亭子。

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桥断啦。

乡亲父老怀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

后来,因为“段”、“断”同音,便被称为断桥。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3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

3/3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第7篇:

杭州西湖断桥导游词

杭州西湖断桥导游词

西湖有三怪:

长桥不长,断桥不断,孤山不孤。

杭州西湖断桥导游词范文1: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西湖雪景,历来受人称颂。

“断桥残雪”的意境尤为脍炙人口。

断桥残雪景观内涵说法不一,一般指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

每当大雪之后,红日初照,桥阳面的积雪开始消融,而阴面还是铺玉砌玉,远处观桥,晶莹如玉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