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施工方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409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管道施工方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道施工方案1.docx

《管道施工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道施工方案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道施工方案1.docx

管道施工方案1

厦门两岸金融中心核心启动区市政道路一期工程

圆一路(金二路至金六路段)工程

福建巨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07月25日

厦门两岸金融中心核心启动区市政道路一期工程

圆一路(金二路至金六路段)工程管道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厦门两岸金融中心核心启动区市政道路一期工程,全713.745m,道路红线宽度

20m/23.5m,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为40km/h。

本工程为圆一路(金二路至金六路段),

长713.745m,道路红线宽度23.5m。

道路工程同步实施专业管线工程。

专业管线包括:

水、污水、给水、中水、燃气、通讯和供电等管线的新建工程。

给、排水、再生水设计概况:

1、给水管道设计主要分为以下:

给水管道均布置在道路南侧人行道下,给水管距道路边线1.3米。

设计管径为DN200,

沿线预留管管径为DN100,施工至道路红线外2.0米。

管道采用DN300离心球墨铸铁给水管(K9级),球墨管材及配件应符合ISO-2531标准。

管道工作压力为0.5MPa,水压试验压力为1.0MPa。

管道接口为柔性橡胶圈连接,管道均

布置在已处理路基上,基础为20cm厚砂垫层基础。

井中的阀门、三通、弯头等处必须设

置C15砼支墩,支墩和管道之间应设橡胶垫片。

构筑物:

1)、排气阀井:

采用Φ1200毫米的砖砌圆形排气阀井;

2)、管径DN≤300mm,采用阀门套筒;4、井壁要求内外抹面,内设球墨铸铁踏步,井

周围40厘米范围内回填中粗砂至路槽,其压实度不低于95%;

3)、阀门井采用C250级球墨铸铁井盖、井座。

2、雨水管道设计主要分为以下:

1)、设计起点至金钟路段段,该段雨水管道收集路面雨水及道路两侧地块雨水后,由

两端往中间排入金二路下d1200雨水管道,本段设计雨水管径为DN400~d1200。

近期雨水

排入至金二路现状雨水管道。

2)、金钟路至本次设计终点段,该段雨水管道收集路面雨水及道路两侧地块雨水并转

输相交道路雨水后,由南往北排入金钟路下bxh=4000x2000雨水箱涵,本段设计雨水管径

为d600~d1500。

3)、管材、接口与管基

管径DN≤500mm时,雨水管道采用便于施工和安装的HDPE双壁波纹管,其力学性能应

满足相应的规程要求,强度等级为环刚度≥8KN/m2,即不小于S2级别。

接口采用弹性橡

1

胶密封圈柔性承插接口,其物理性能应满足相应的技术规程要求。

管径≥600mm及雨水口连接管采用机制离心法生产的钢筋砼承插Ⅱ级管,接口为橡胶圈

柔性接口。

管道基础:

HDPE双壁波纹管管底位于原状土层时换填20厘米中粗砂垫层,管底位于新

近回填土层的管时换填30厘米中粗砂垫层;Ⅱ级钢筋混凝土管采用120°C15带状混凝土

基础,管底位于原状土层时,换填30厘米中粗砂垫层,管底位于新近回填土层时,换填

50厘米中粗砂垫层。

每隔20米设置一个2cm宽变形缝,采用聚乙烯发泡填缝板填塞。

接入支管及检查井基础处理同相应干管。

管道的地基承载力需满足道路标准荷载要求,

不小于100Kpa。

3、污水管道设计主要分为以下:

1)、设计起点~金钟路段污水管主要西侧地块污水及转输圆一路以北段污水,由北往

南排入金钟路d600污水管。

设计管径为DN300。

2)、金钟路~本次设计终点段污水管主要收集两侧地块污水并转输相交道路污水,由

南向北排入金钟路d600污水管。

设计管径为DN300~DN400。

3)、管材、接口与管基

污水管管径≤500采用便于施工和安装的便于施工和安装的HDPE双壁波纹管,其力

学性能应满足相应的规程要求,强度等级为环刚度≥8KN/m2,即不小于S2级别。

接口采

用弹性橡胶密封圈柔性承插接口,其物理性能应满足相应的技术规程要求。

4)、管道基础:

管底为原状基底的管段换填20厘米中粗砂垫层,管底位于新近回填

土层的管段管基采用30厘米中粗砂垫层。

管道基础应坐落在土质良好的原状土层上或经

处理的土层上,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100kN/m2。

接入支管及检查井基础处理同相应干管。

2)检查井砌筑形式:

雨水:

管径DN≤500mm雨水检查井采用Φ1000圆形混凝土雨水检查井;管径d=600mm

雨水检查井采用Φ1250圆形混凝土雨水检查井;管径d=800mm,采用Φ1500圆形混凝土雨

水检查井;管径d≥1000mm无,接入管时,采用矩形直线混凝土雨水检查井。

污水:

下游管径≤D500采用Φ1000毫米圆形混凝土污水检查井。

4、再生水管道设计主要分为以下:

一)、再生水管道布置于道路西侧非机动车道下,距离机动车道路缘石4.0m,设计

管径为DN150。

路段上预留横穿管供两侧地块使用,横穿管管径DN100。

交叉口内预留管

均施工至相应方向的道路施工范围线外,端头设置检查井或插口管堵。

二)、管材、接口与基础

管道采用给水钢塑复合管,管材和管件应符合国家标准。

管材的额定压力为0.5MPa,

试验水压为0.8MPa。

接口为热熔连接。

管基均采用20cm厚中粗砂垫层基础。

井中的阀门、

2

三通及管段末梢处必须设置C15砼支墩,支墩做法参照《国标》10SS505,支墩和管道之

间应设橡胶垫片,以防止损坏管道。

三)、构筑物:

1)、管径DN≤300mm,采用闸阀套筒,做法详见《国标》07MS101-1-26。

2)、井壁:

井壁要求内外抹面,内设塑钢踏步和脚窝,踏步位置应与接入管口错开布

置,井口收口方向应与踏步位置对应。

井周围40厘米范围内回填中粗砂至路槽,其压实

度不低于95%。

3)、阀门井采用C250级球墨铸铁井盖、井座。

二、施工准备:

1、测量放样:

交桩后,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即按有关规范要求和规定进行施工放样作

业。

开工前用全站仪对坐标控制点进行复核补设。

定出路线及构造物的控制点,并加以保

护,然后进行中线放样及路基边线、护脚、路基开挖线、防护边沟等的具体位置,复测标

高,复查、补设水准点,绘制路基横断面图、计算土石方数量、调配复核和再优化,并将

有关资料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批示。

2、结合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为保证施工场地排水,除利用路基外邻近管道进行排

水,还需利用新建的雨水管道系统进行排水,故雨水管道必须由下游向上游施工,以接入

口为控制点;结合现有路面交通情况,方便沿线居民进出,合理组织交通的要求;根据现

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段施工。

3、首先进行西侧雨水管线施工,然后进行东侧雨污水管道施工,以各个施工段面分

别进行,先施工深的管线,再施工浅的管线。

首先打通各段面的出水口,以保证各施工段

的排水。

三、施工方法

1、排水管道及检查井施工

钢筋砼管施工工艺:

一)、沟槽开挖

本工程沟槽开挖采用挖掘机为主,人工配合为铺。

①据现场实际土质情况,按规定放坡,保证施工宽度以沟槽安全。

20cm左右,停止机

械作业,采有人工清基至设计高,防止超挖。

②填方段沟槽施工时,先将土填至管顶以上50cm,碾压至压实度达94%,再进行机械

开挖至槽底标高以上20cm左右停止机械作业,采用人工清基至设计高,防止超挖。

③沟槽底边缘设50×30cm临时纵向排水沟,每井段设其一集水井,抽排至两侧边沟

内,再抽至路幅以外,保证沟槽不积水。

④沟槽到位并通过自检达到标准后,请监理、质监、业主等有关人员验槽,符合要求

后,立即铺设砂垫层或浇注平基砼。

3

二)、排水管道施工工艺框图见下页图:

测量放线

砂石料试验

开挖基坑

合格

修整基坑、夯实砂浆及配合比设计

自检基底压实度、

标高、断面尺寸

报监理审批

立模、现浇基础

养生

自检标高、尺寸、强度

安管(管口打毛)、护管、接口

砌检查井

闭水试验

回填细黄土压实

排水管道施工完毕

三)、平基、安管

管道安装采用三合一法,即先浇筑平基,待平基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将安管、接口、

浇筑管座砼三道工序连续进行。

安管时采用边线法控制安管中心位置,用高程桩法控制管

内底高程。

①在给定中线桩一侧,距中心钉为管径的1/2,再加上一个常数(一般为10mm)钉铁

钉,再挂边线,高度恰为管半径,以控制安管的中心位置。

②平基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复测高程符合要求后才可下管。

安管采用吊车吊管,

人工配合的方法。

施工槽下运管时,在平基上铺草袋和顺板,将管吊运到平基后,再逐节

横向均匀摆在平基上,采用人工推移。

操作时槽顶设专人指挥,确保人身安全,防止管之

4

间互相碰撞。

③安管时,先将管子淋湿,并在靠近管口部位的平基上,铺一层抹带砂浆以使接口处

密实,然后将管子就位后轻揉至比设计高出1~2mm,同时校正中心位置。

④对管壁偏薄的管节,可用卵石或碎石在管下两侧卡牢的同时,将管体垫高至适宜高

程以消除不同管壁厚的管内底错口。

⑤管道抹带前,先将管口洗刷干净,刷水泥浆一道。

灌筑砼座时,插入钢丝网,管带

两侧安装弧形边模后再抹水泥砂浆。

四)、回填

管道工程主体结构经隐蔽验收合格后,将槽内杂物清理干净,排除管槽内积水后进行

回填。

回填在管座砼强度达到5.0N/mm2以上后进行。

沟槽回填采用级配砂卵石进行回填,

回填至最上层管道管顶以上50cm,回填采用水夯结合插入式振动棒分层夯实,分层厚度控

制在30cm内。

2、污水工程

一)、沟槽开挖

1)、沟槽开挖前,应弄清开挖点的地形、地质和地下水位等资料,明了开挖深度对周

围环境和现状地下管线等的相互关系,以便考虑开挖基槽出现问题时的应急措施。

2)、新建管道与已建管道连接时,必须先核查已建管道接口高程及平面位置后方可开

挖敷设。

3)、沟槽开挖应严格按照设计开挖边坡坡率开挖,如遇不良地质,应及时与设计人员

联系,重新确定开挖方案。

4)、沟槽开挖时应做好降水措施。

当土质较好,可采用明沟或集水井排水。

5)、沟槽周围应做好截流措施排引地面水,防止地面雨水倒流,回渗到沟槽内。

6)、沟槽每侧临时堆土应适当远离沟槽,尽量减少地面堆荷对沟槽的破坏。

人工挖槽

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8m。

7)、采用机械开挖时,应保留基底设计标高以上20~30cm的原状土,待铺管前用人

工开挖至设计标高,以免扰动下面土层。

基底不得超挖,若超挖应用10~15mm天然级配

砂或5~40mm的碎石,整平夯实。

槽底高程允许偏差:

开挖土方时应为±20mm,开挖石方

时应为+20mm、-200mm。

8、沟槽开挖好后,应及时进行管道基础施工,防止雨水浸泡。

一旦浸泡,应排干水

后,铲除浮泥,再进行管道基础施工。

二)、管道安装与铺设

5

1)、管道应在沟底标高、基础垫层厚度、表面有无扰动等作业项目检查合格后方准铺

设安装。

2)、下管前,必须按管材管件产品标准逐节进行检验,其质量应符合相关国家法律、

法规及规范要求,如不合格,严禁下管敷设。

3)、下管时须采用可靠的吊具,平稳下沟,不得与沟壁、槽底激烈碰撞,吊装时应有

两个吊点,严禁穿心吊装。

4)、管道安装宜自下游开始,承口朝向施工前进的方向。

安装时应将管节的中心及高

程逐节调整正确,安装后的管节应复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5)、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应根据地质情况合理选用连接做法,严格按照国标06MS201-2

第56~57页施工。

三)、沟槽回填

1)、沟槽在管道安装与铺设及有关试验完成后应及时回填,如沟内有积水,必须全部

排尽后再行回填,回填土中不允许含有直径大于40毫米的块石,应分层对称回填、夯实,

每层回填高度应不大于0.2m,管顶上方0.7米以下必须采用人工回填。

管顶上方0.7米以

上部位的回填,可采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填。

用机械回填管沟时,机械不得在管

道上行走。

2)、位于路面范围内的检查井井室周围的回填,应采用中粗砂回填,其宽度不宜小于

0.4米;井室周围的回填应与管道沟槽的回填同时进行,当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

接茬;井室周围的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

3)、采用明沟排水时,应保持排水沟畅通,沟槽内不得有积水。

3、雨水工程

一)、沟槽开挖

1)、沟槽开挖前,应弄清开挖点的地形、地质和地下水位等资料,明了开挖深度对周

围环境和现状地下管线等的相互关系,以便考虑开挖基槽出现问题时的应急措施。

2)、新建管道与已建管道连接时,必须先核查已建管道接口高程及平面位置后方可开

挖敷设。

3)、沟槽开挖应严格按照设计开挖边坡坡率开挖,如遇不良地质,应及时与设计人员

联系,重新确定开挖方案。

4)、沟槽开挖时应做好降水措施。

当土质较好,可采用明沟或集水井排水。

5)、沟槽周围应做好截流措施排引地面水,防止地面雨水倒流,回渗到沟槽内。

6)、沟槽每侧临时堆土应适当远离沟槽,尽量减少地面堆荷对沟槽的破坏。

人工挖槽

6

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8m。

7)、采用机械开挖时,应保留基底设计标高以上20~30cm的原状土,待铺管前用人

工开挖至设计标高,以免扰动下面土层。

基底不得超挖,若超挖应用10~15mm天然级配

砂或5~40mm的碎石,整平夯实。

槽底高程允许偏差:

开挖土方时应为±20mm,开挖石方

时应为+20mm、-20mm。

8)、沟槽开挖好后,应及时进行管道基础施工,防止雨水浸泡。

一旦浸泡,应排干水

后,铲除浮泥,再进行管道基础施工。

二)、管道安装与铺设

1)、管道应在沟底标高、基础垫层厚度、表面有无扰动等作业项目检查合格后方准安

装。

2)、下管前,必须按管材管件产品标准逐节进行检验,其质量应符合相关国家法律、

法规及规范要求,如不合格,严禁下管敷设。

3)、下管时须采用可靠的吊具,平稳下沟,不得与沟壁、槽底激烈碰撞,吊装时应有

两个吊点,严禁穿心吊装。

4)、管道安装宜自下游开始,承口朝向施工前进的方向。

安装时应将管节的中心及高

程逐节调整正确,安装后的管节应复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5)塑料管与

检查井应采用柔性连接,具体做法详见06MS201-2,第56页,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五)。

三)、沟槽回填

1)、沟槽在管道安装与铺设及有关试验完成后应及时回填,如沟内有积水,必须全部

排尽后再行回填,回填土中不允许含有直径大于40毫米的块石,应分层对称回填、夯实,

每层回填高度应不大于0.2m,管顶上方0.7米以下必须采用人工回填。

管顶上方0.7米以

上部位的回填,可采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填。

用机械回填管沟时,机械不得在管

道上行走。

2)、采用明沟排水时,应保持排水沟畅通,沟槽内不得有积水。

4、再生水工程

一)、施工要求

1)、土方用机械开挖时,保留20公分在铺管前用人工清理,不得超挖,若超挖应用

中粗砂进行回填。

2)、沟槽边堆土应距槽上边缘1米以上,对于施工期间管顶临时堆土,不得超过设计

高程,通过大型机械应待路槽碾压成型后。

7

3)、管基开挖应在路基压实后进行。

若遇不良地质,请及时与业主和设计人员联系,

另行商讨处理方法。

4)、管道应在沟底标高、基础垫层厚度、表面有无扰动等作业项目检查合格后方准铺

设安装。

5)、管沟槽的回填一般分两次进行:

①、随着管道铺设的同时,宜用砂土回填管道的两肋,一次回填高度宜为0.2m,捣实

后再回填第二层。

在回填过程中,管道下部与管底间的空隙处必须填实;在管道试压前,

管顶以上回填土厚度不应少于0.5m,以防试压时管道系统产生推移;管道接口前后0.2m

范围内不得回填,以便观察试压时事故情况。

②、管道试压合格后的大面积回填,宜在管道充满水的情况下进行。

应分层对称回填、

夯实,每层回填高度应不大于0.2m,管顶0.7米以下必须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堆土回

填。

管顶0.7米以上部位的回填,可采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填、夯实或碾压。

6)、水压试验合格后,管道必须进行冲洗和消毒。

二)、注意事项

1)、抗震设计标准: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闽建设[2002]37

号文的有关规定,本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所属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管道沟槽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00kN/㎡。

2)、所有构筑物中的I级钢筋HPB235已不采用,应改为HPB300(参GB50010-2010);

所有构筑物中的墙身用水泥砂浆应由M7.5改为M10(参GB50069-2002第3.0.11.3条)。

3)、根据有关文件所引用的各种地下构筑物采用Ⅱ级钢筋HRB335改为Ⅲ级钢筋

HRB400。

4)、接入现状管道前应对现状管道标高进行复测,确认可接入后才可施工,与设计标

高出入较大应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

抗震设计标准:

土方用机械开挖时,保留20公分在

铺管前用人工清理,不得超挖,若超挖应用中粗砂进行回填。

5、管道连接接口

(1)电熔连接。

一般要求

a.查看待装管焊接处是否有泥沙油渍,待装管的摆放与管线的走向保持一致。

b.清洗焊接面的泥沙油渍,确保焊接表面清洁,用钢刷或电动钢刷打毛熔接表面。

c.将管内沙土清理干净,检查焊接处是否已擦干净。

d.清理电熔接头电源插孔内泥沙。

8

(2).现场焊接工艺试验

a.连接管线之前必须参照基本工艺参数进行试验。

b.根据现场气候及电压数值,调整焊接工艺参数。

c.试验件必须进行解剖,以便观察焊接效果。

d.根据焊接效果确定焊接工艺。

每个工程的试验件不少于两个。

(3).试装

将准备好的电熔接头用手推入管口适当深度。

如过松或过紧可放置一边暂时不用。

(4).在对接的两根管表面刻上焊接区标记,用锤子轻击电熔接头四周,将电熔接头打入标

记处为止。

禁止敲击电源接线柱处。

(5).对接看清待装管走向,将其摆正,然后插入电熔接头。

0.5装扶正器

a.将扶正器的两个卡环调到适当位置。

b.将扶正器夹在管线上,注意电源插孔与扶正器的相对位置。

拧到位时扶正器卡环

应抵住电熔接头。

c.拧紧卡环螺栓,用对角上两条拉杆。

轮换将待装管拉到位,拧紧拉杆上的螺母准

备焊接。

d.在安装时必须随时将溅落在焊接区的泥沙、汗水等擦干净。

0.6焊接

a.检查焊机电源线接触是否良好,输送端插头是否变形,有无泥沙或电氧化层。

排除

会造成接触不良的各种因素。

b.用表测焊机输入端电压,是否在220V±20V范围内,如不在此范围内,不能焊接。

c.将输出端插头插入电熔接头插孔。

注意插实,使之保持良好的接触。

d.保持焊点与安装点的安全距离.

e.打开焊机调到所需电压,根据焊接试验调整施工工艺参数。

f.注意观察电熔接头观察孔的变化及有无异常声音,接头变形及表面温度变化是否

正常,如发现冒料应立即停机,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在记录中备案。

g.按要求认真填写施工记录。

并在电熔套筒上用油漆笔进行编号。

0.7冷却。

冷却方式可采用自然冷却和人工冷却。

冷却过程中保证接头不受任何外力。

9

0.8拆卸扶正器。

当温度降至常温时方可拆卸扶正器。

如果因缺少扶正器而影响施工进度,可在扶正器

的四条拉力杆全部松动后卸下扶正器。

但要保证接头不受任何外力影响,确保熔接面在收

缩过程中不受损。

10、橡胶圈接口

清理:

将承口内的橡胶圈沟槽、插口端工作面及橡胶圈清理干净,无土或其它杂物。

上胶圈:

将橡胶圈正确安装在橡胶圈沟槽中,不装反或扭曲。

为了安装方便可用水浸

湿胶圈,但不在橡胶圈上涂润滑剂安装。

刷润滑剂:

用毛刷将润滑剂均匀地涂在装嵌在承口处的橡胶圈和管子插口端外表面

上,但不将润滑剂涂到承口的橡胶圈沟槽内;润滑剂采用V型脂肪酸盐,禁止用黄油或其

它油类作润滑剂。

对口插入:

将连接管道的插口对准承口,保持插入管端的平直,用手动葫芦将管一次

插入至标线。

若插入阻力过大,切勿强行插入,以防橡胶圈扭曲。

检查:

用塞尺顺承插口间隙插入,沿管圆周检查橡胶圈的安装是否正确。

11、检查井及雨水口

(1)井内流槽应在井壁砌到管顶以下前进行砌筑。

(2)预留支管应随砌随安,管口应深入井3cm,预留管的管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

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不得漏水。

(3)砖砌圆形检查井施工时,应随时检测直径尺寸,当需收口时,如为四面收进,则

每次收进应不超过30mm;如为三面收进,则每次收进最大不超过50mm。

(4)检查井接入较大直径圆管时,管顶应砌砖旋加固,当管径≥1000mm时,拱旋高应

为250mm;当管径<1000mm时,拱旋高应为125mm。

(5)井室、井筒内外壁应用砂浆抹面分层压实。

(6)井壁必须互相垂直,不得有通缝,保证灰浆饱满、灰缝平整,抹面压光,不得有

空鼓、裂缝现象,井内流槽应平顺。

(7)检查井井盖的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高程应与路面配合,井盖、井框必须完整

无损,安装平稳,位置正确。

根据路面的纵横坡度进行安装。

在路口以外的雨水口,当砌

筑完成后用木板或铁板覆盖,防止井圈压坏。

(8)在路基碾压形成后,方可进行收水管及雨水口的施工,收水管的施工工艺同雨、

污水管施工工艺。

10

12、管道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是管道隐蔽验收的前提,根据规范要求,管径在DN700mm以下的,全段进行

闭水试验,管径在DN700mm以上的,抽取1/3段进行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在该段管道接口及检查井施工结束后形成闭水环、在管槽回填前进行。

闭水试验前,先将该段管道两端管口用水泥砂浆砌砖进行封堵,使之形成闭水环,然

后充水至上游管道内顶以上2.0m,如上游管顶至检查井口的高度小于2.0m时,闭水试验

水位可到井口为止;灌满水经浸泡24小时后,开始记录测定单位时间沉降量(测定时间为

30min以上)并计算单位管长渗水量,允许渗水量不超过标准为合格。

管道闭水试验,必须

经过监理、业主、质量监督等有关部门的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该段管槽的回填施工。

13、管道回填

(1)管顶50cm内管道采用中粗砂回填,回填顺序应按沟槽的排水方向由高向低分层进

行,回填时要两则同时回填压实,以防管子移位。

分层回填厚度不大于20cm,回填压实度

应满足管顶以上大于90%,管顶以下大于95%的要求。

(2)管沟回填土应去除大于100mm的石块,有机物或其他有害物质后适宜的开挖土,

回填土分为30cm一层,然后用振动夯压实,并掌握好回填土的干湿度,回填土压实应满

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3)管道回填应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沟槽回填不应过夜,并采取防泡槽措

施,一旦发生泡槽,应将受泡的软化土清除,换填砂石料或中粗砂。

道路下的管道回填,

应符合道路路基压实密实度要求。

14、管网配合施工

(1)、在本工程施工路幅范围内,还将有给水、再生水、等管线将穿插安装施工,涉

及与相关单位的专业队伍施工协调。

施工时由指挥部、项目部、各管线单位各派出代表组

成协调小组,对各管线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