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柑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528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柑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柑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柑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柑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柑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柑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柑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柑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柑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柑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柑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柑橘》.docx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柑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柑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柑橘》.docx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柑橘》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柑橘》

气象行业标准《茶树霜冻害等级》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

茶叶是原产于中国的特色经济作物,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

茶叶因其良好的生态效益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已成为中国特色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目前茶叶生产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紧迫问题。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低温冰冻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茶叶生产气象灾害风险加大。

茶树霜冻已成为茶叶生产中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中国茶叶经济发展。

在茶树霜冻来临时,如何做好灾前监测预警、灾中跟踪服务及灾后总结评估,是当前茶叶气象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之一便是要弄清茶树霜冻等级和指标问题,目前仅浙江省气象局制定有茶树霜冻等级地方标准,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个国家气象行业标准,供大家统一使用,以期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茶树霜冻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影响评估。

1(任务来源

《茶树霜冻害等级》气象行业标准由浙江省气候中心申报,2016年5月参加中国气象局组织的会议评审;2016年9月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下发了《关于下达2015,2016年气象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气法函〔2016〕21号),标志着《茶树霜冻害等级》(项目编号QX/T-2017-06)正式立项编制。

(起草单位2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

浙江省气候中心,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浙江省气象局和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

3(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申报2016年3月,根据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气法函〔2016〕10号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关于征集气象标准项目(2017年)的通知要求,标准编制单位,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2016年4月30日完成了标准申报和标准草案。

标准申报通过了相关专家的初审,2016年5月15日,参加了由农业气象标准化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的拟立项标准的申报答辩,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标准立项2016年9月,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下发了《关于下达2017年气象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气法函〔2016〕21号),标志着气象行业标准《茶树霜冻害等级》正式立项。

完成初稿2016年10—12月,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气候中心牵头成立了气象行业标准《茶树霜冻害等级》的起草小组,明确标准的参加单位,根据各自前期的研究工作基础,对各起草人的工作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2016年底,完成了《茶树霜冻害等级》标准的初稿。

完成征求意见稿2016年1-2月,标准起草单位把标准初稿分别发送至气象、农业和茶学等相关

专家,对标准初稿和标准说明进行咨询。

根据专家意见,编制组对初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2016年4月,完成了《茶树霜冻害等级》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4(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金志凤、姚益平、李仁忠、陈惠、高亮、俞燎远、王治海。

表1标准参与编写人员和及其所做的工作

姓名工作单位职称主要工作内容

金志凤浙江省气候中心正研高工主持,负责方案设计、标准编写、修订。

主要参加人,参加标准的方案设计、标

姚益平浙江省气候中心正研高工

准修订。

主要参加人,参加标准的编写和修订,

李仁忠浙江省气候中心工程师

负责文献资料的查询和征求意见整理。

陈惠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正研高工主要参加人,标准在福建的应用。

高亮浙江省气象局工程师主要参加人,标准的规范化编制。

俞燎远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主要参加人,霜冻害防御措施。

主要参加人,参加标准的编写和修订,

王治海浙江省气候中心工程师

负责标准的验证。

二、编制的原则

1(编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茶树霜冻等级划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茶树霜冻不仅仅是温度要素等级的划分,而且涉及到地形、海拔高度、茶叶品种、茶园管理等多种因素。

因此在该标准的编制过程中,起草小组不仅对相关标准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研和对比分析,吸收其科学合理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结合茶园梯度小气候试验,以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近年茶树霜冻的小气候资料与相应的灾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进而科学合理地编制出有关茶树霜冻等级的标准。

(2)可操作性原则

该标准既适合农业气象实时业务服务使用,又可用于茶树霜冻预报、预警的发布,同时也可用于茶叶产量和价格的趋势预测、预报,且采用的气象因子计算简单,可操作性强。

(3)适用性原则

1

茶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种植方式和品种也有多种。

因此,本标准制定的过程中注重其广泛适用性,对于等级的分级界值均通过了充分的调研,对主栽品种进行验证,以便能很好的适用于茶树霜冻害的监测预警和影响评估等服务当中。

三、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1)茶树霜冻等级标准的主要内容

茶树霜冻划分为轻度霜冻、中度霜冻、重度霜冻和特重霜冻4个等级,等级划分和等级指标见表1。

茶树霜冻由各指标判定,只要满足其中一个,即可判定为相应的霜冻等级,当出现不一致时,按照霜冻等级高的确定。

表1茶树霜冻等级

等级气象指标茶树受害症状新梢芽叶受灾率

新梢芽或叶受冻变褐色、略有损伤,嫩2?

<4且H?

4Thmin

叶出现“麻点”、“麻头”、边缘变紫红、轻度霜冻<20%H或0?

<2且2?

叶片呈黄褐色。

4

新梢芽或叶受冻变褐色,叶尖发红,并H0?

<2且?

4Thmin中度霜冻从叶缘开始蔓延到叶片中部,茶芽不能20%,50%

H或-2?

<0且<4Thmin展开,嫩叶失去光泽、芽叶枯萎、卷缩。

新梢芽或叶受冻变暗褐色,叶片卷缩干H-2?

<0且?

4Thmin重度霜冻50%,80%枯,叶片易脱落。

H或(<-1且<4)Thmin

新芽叶尖或叶尖受冻全变褐色、芽叶成

HTh<-1且?

4特重霜冻片焦枯;新梢和上部枝梢干枯,枝条表>80%min

皮裂开。

HThTh注:

为小时最低气温,单位为摄氏度(?

);为满足持续的小时数,单位为小时(h);minmin

HTh和均为一日内统计值,即前一日20点至当日20点之间出现的数值。

min

表1中,茶树霜冻等级适用于浙江茶区。

(2)茶树霜冻等级确定依据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过去主要根据日最低气温一个气象指标简单的来判别茶叶是否遭受霜冻,以气候学上的霜冻可能出现的最低温度4?

为界限,其中重度以0?

为界限。

以前,茶叶春季霜冻划分为3个等级(轻、中、重),几乎没有充分考虑0?

以下遭受冻害程度的差异。

本标准通过编制单位人员多年的业务和实地调查,结合实验结果,发现以日最低气温来判断茶叶是否发生霜冻和灾害等级,和实际发生程度有出入,所以在分析气象自动观测数据和受灾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最低气温

2

和持续小时数两个指标来判别。

同时,充分考虑0?

以下的低温冰冻,对等级进行再细分。

因此,确

定茶树霜冻等级划分为四级,其中0?

以上两个等级,0?

以下两个等级。

(3)茶园气温的估算方法

茶园气温宜按茶园内小气候观测站实测气温确定。

实际应用中,当茶园所在的区域没有小气候观测站时,其气温可以由公式

(1)估算:

HH,0

(1)TT-,,,0100

式中:

——茶园气温,单位为摄氏度(?

),T0

T——茶园所在地气象台站观测的气温,单位为摄氏度(?

),

——茶园的海拔高度,单位为米(m),H0

H——茶园所在地气象台站的海拔高度,单位为米(m),

——茶园所在地气温直减率,单位为摄氏度每100米。

公式

(1)中取值见表2。

表2不同坡向气温直减率单位为摄氏度每100米

山名坡向气温直减率

北坡0.43

天目山

南坡0.45

北坡0.43

括苍山

南坡0.46注:

表2中的气温直减率为春季,其他季节有差异。

其他山区参照应用。

(4)茶园霜冻防御措施

常见灾前防控措施有以下几种:

a)抢摘:

霜冻发生前,对可采摘的芽叶进行抢摘。

b)覆盖:

霜冻发生前,在茶树蓬面覆盖遮阳网、无纺布、稻草等。

c)喷水防霜:

即将出现霜冻时,使用喷灌设备对茶树蓬面进行喷水,直至白天茶园温度上升。

d)熏烟防霜:

根据风向、地势、面积设堆,气温降至2?

左右时点火生烟。

e)风扇防霜:

在低温来临前,开启防霜风扇。

灾后补救措施有以下几种:

3

a)整枝修剪

茶树受冻轻的不修剪;对于茶树叶片冻伤焦变的,采用轻修剪;对茶树生产枝冻害焦变的,进行深修剪;对受害较重的,应进行重修剪或台刈。

b)浅耕施肥

受冻茶树修剪后,待气温回升应进行浅耕施肥,及时补充速效肥料或喷施叶面肥,如硫酸铵、尿素等,并配施一定的磷钾肥。

(5)防御措施确定依据

综合近年来的防霜冻技术和实地调查,以及农业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目前在浙江省茶园应用较多的灾前防御措施有茶园铺草、喷水洗霜、熏烟驱霜、防霜冻扇等。

此外,及时抢摘能有效降低损失;灾后补救一般只有修剪和施肥两种,主要是促进茶树恢复生长。

四、主要试验和验证的报告,预期的经济效果

1、人工控制实验分析报告

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开展了4个主栽品种茶树(乌牛早、龙井43、福鼎白茶、鸠坑)的低温霜冻、低温冻害和高温热害茶叶主要气象灾害指标的控制试验。

针对气象灾害种类,对4个品种茶树设置了相应的温度等级和持续时间(小时、天),开展茶叶生理指标(植株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相对电导率等)测定,同期观测叶片受灾的形态变化,并设置了常规条件下的对照(CK)试验。

动态低温处理对茶树光合特性和荧光参数的影响各茶树品种的光补偿点随最低温度的降低而升高,而各茶树品种的光饱和点随着最低温度的降低而下降。

随着温度的降低,茶树的最大光合效率降低,且品种间差异明显,各温度处理下四个品种中均以龙井43号较对照差异最大。

各品种茶树叶片荧光参数(Fv/Fm和qN)对动态低温的响应类似,Fv/Fm的值随最低温度的降低而降低,qN的变化趋势与Fv/Fm相似,10?

/0?

处理时各品种qN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福鼎大白茶0.54>鸠坑0.53>乌牛早0.49>龙井43号0.47。

动态低温处理对茶树抗氧化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丙二醛(MDA)活性的影响在10?

/1?

温度处理下CAT活性达到最大值,福鼎大白茶的CAT酶活性始终较其他3种茶树为最大,而龙井43号为最小。

4种茶树POD的活性随最低温度的降低持续升高,10?

/0?

温度处理时4种茶树POD活性呈现最大值。

4种茶树S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与CAT相似,4种茶树的丙二醛(MDA)含量均持续上升,福鼎大白茶增幅最小。

动态低温处理对茶树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活性的影响低温胁迫处理期间,4种茶树的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其中10?

/-2?

温度处理下鸠坑叶绿素含量较对照下降最多。

龙井43号、鸠坑在15?

/3?

、10?

/1?

、10?

/0?

三个处理温度下叶片可溶性蛋白显著高于对照(CK),福鼎大白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各温度处理下均高于对照,在10?

/0?

处理下,福鼎大白茶、龙井43号和

4

鸠坑叶片可溶性的蛋白含量较对照升高最多。

动态低温处理对叶片细胞相对电导率和伤害率的影响在动态低温处理下4种茶树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较一致,随着最低温度的降低,茶树叶片的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在15?

/3?

、12?

/2?

、10?

/1?

、10?

/0?

处理时,4种茶树叶片相对电导率值较低,4种茶树细胞伤害率的变化与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趋势相似。

10?

/-2?

处理下芽叶细胞伤害率较10?

/-1?

处理显著上升。

100

龙井43号乌牛早鸠坑福鼎大白茶

75

50

伤害率/%

25

0

-5?

-9?

-13?

-18?

低温胁迫48h

图1不同低温胁迫下茶叶各品种伤害率的变化

龙井43号鸠坑乌牛早福鼎大白茶803.2

)60-1)-12.4

FW.min-140FW.min-11.6

200.8活性(CATU.g活性(PODU.g00.0CK15?

/3?

12?

/2?

10?

/1?

10?

/0?

CK15?

/3?

12?

/2?

10?

/1?

10?

/0?

2000.06

)150-10.05).FWFW.h-1-11000.03

500.02活性(SDOU.g含量(MDAmg.g

00.00CK15?

/3?

12?

/2?

10?

/1?

10?

/0?

CK15?

/3?

12?

/2?

10?

/1?

10?

/0?

温度(?

图2不同动态低温处理下4种茶树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2、茶树霜冻等级指标的验证

5

2013-2014年,应用浙江省10个茶园逐小时的小气候观测数据,结合茶树受灾症状,开展茶树霜冻等级标准的验证,修改完善。

2013年3月15日和4月7日浙江省先后出现了早春霜冻,对浙江省茶叶生产造成了明显影响。

编写组及时开展了田间调查,收集分析茶园小气候变化特征,并与茶叶受灾症状比对,结果如表3。

结果表明运用茶树霜冻气象指标基本能判定茶园实际受灾情况。

表32013年浙江省茶树春霜冻等级验证

茶园3月15日4月7日

标准等级实况等级标准等级实况等级

绍兴.御茶园中度中度重度重度

绍兴.明山茶园中度中度轻度中度

湖州.横岭茶园特重重度轻度轻度

杭州.径山茶园重度重度重度重度

衢州.苏庄茶园无无中度中度丽水.大木山茶园无无中度中度3.预期的经济效果

本标准的制定、发布和实施,将会使茶树霜冻害等级评价标准统一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减少重复研发的资金和时间,对气象为农服务和提质增效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望收到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标准的应用

茶叶是浙江省特色经济作物,也是中国优质绿茶的主产地。

浙江省气候中心一直以来致力于茶叶气象服务和科研工作。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茶树霜冻害等级标准进行了细化和修订,于2015年制定和颁布了浙江省地方标准《茶树霜冻等级》(DB33T995-2015)。

在地方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形成了气象行业标准《茶树霜冻害等级》。

该标准已于2013年起应用于浙江省春茶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影响评估的气象服务中。

本标准不仅在浙江省茶叶主产市县开展业务应用,在贵州、福建、江苏等地也有应用。

六、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主要参照了以下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茶树霜冻害等级》无现行行业标准。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没有出现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相违背的条款。

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在制定的过程中,各方对本标准初稿无重大分歧意见。

八、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冬季气候变暖和春季霜冻害伴随呈现为多发态势,霜冻造成的茶叶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特别是近10年来,春季霜冻频繁发生,造成茶农巨大的经济损失。

通过本标准的制定,可以增强气象和农业部门茶树霜冻的预警和防御能力,可使茶农减少经济损失50%以上,服务效益明显。

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

、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九

本标准所制定的茶树霜冻害等级,适用于气象部门开展关于茶叶霜冻害的监测预警、影响评价等气象服务,还适用于我国茶叶种植区的相关部门进行茶叶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茶产业结构调整、品种布局及专业种植户因地制宜发展优质茶叶,为茶业增效、茶农致富、我国茶产业做大做强提供科技支撑。

本标准的制定、颁布和实施,将会使茶叶霜冻害等级标准统一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增强气象为特色经济作物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十、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无现行相关标准废止。

十一、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