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647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docx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

目的

通过建立和保持此程序,对本项目在建筑施工活动、过程和服务中的危害和危险进行辨识并评价,确定出重大危险因素,根据公司相关情况的变化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定期识别并评价重大危险因素,实现对重大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有效控制。

以确保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建立并达到有效运行。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项目在建筑施工活动、过程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必须施加影响的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2.引用标准和文件

2.1.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2.2.《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质量标准》

2.3.天津项目管理公司《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汇编》

2.4.天津项目管理公司《项目管理手册》

4.目标、指标

达到市安全文明工地标准。

5.职责

5.1项目执行经理:

-------审批重大危险因素,经理部负责组织本项目所属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表》,并报公司工程管理部。

5.2现场经理:

-------领导工程部负责对现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确认、汇总、核定,编制《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表》,组织有关人员对危害和风险进行评价,确定重大危险因素。

5.3行政部:

-------负责识别公司总部的危险因素,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表》,并报公司工程管理部。

5.4业务相对独立的专业部门(材设部:

;机电部:

)负责与部门责任相关的危害辨识与评价,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6.工作程序

6.1工程部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

6.2行政人事部对生活区、办公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

6.3经理部组成危险源辨识、评价小组并开展本项目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

6.4参加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主要人员提前进行专业培训。

培训内容:

6.4.1 施工工艺与安全技术管理。

6.4.2 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特种作业指导书。

6.4.3 设备设施安装、运行、维护基本知识。

6.4.4 有毒有害原材料储存与使用方法。

6.5本项目危险因素存在范围:

6.5.1管理:

工程技术、操作规程、人员技能培训、教育过程控制。

6.5.2人员素质:

人员意识、操作规程、经验。

6.5.3环境条件:

施工现场作业环境与条件。

6.5.4职业卫生、消防。

6.6危险源辨识方法

本项目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6.6.1询问与交流

6.6.2现场观察

6.6.3查询有关记录

6.6.4获取外部信息

6.6.5安全检查表法

6.7风险评价依据及方法

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评价采用直接判断法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相结合,评价时要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情况下的危险,通过定量的评价方法分析危害导致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险的大小。

定量评价主要采取作业条件危险打分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主要是以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

三个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评价公式:

D=L*E*C

注:

D——危险性分值

1)L——将L值最小定为0.1,最大定为10,在0.1~10之间定出若干个中间值,如下表:

概率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能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2)E——将E值最小定为0.5,最大定为10,在0.5~10之间定出若干个中间值,如下表:

频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3

每周一次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3)C——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的可能性值规定为100,其它情况值为1~100之间,如下表:

概率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3

重大,致残

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4)D——危险性分值。

根据经验,总分在20分以下是被认为低危险的,总分在320分以上是高危险分值,应立即改善;总分在160~320分之间,属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总分在70~160分之间,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

危险等级的划分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不能认为是普遍适用的,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

危险等级划分如表所示:

分值

危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不可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判定重大危险

辩识、评价出重大危险,是公司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的基础,是为能够采取措施以防范重大危害事故。

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应判定为重大危险因素:

A----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B----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C----曾发生过事故,且未有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总分>320分极其危险的,也评价为重大危险因素。

依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的结果,各职能部门对有危险或可能危险的危害(一般隐患、违章)由相关责任部门(或人员)组织整改;稍有危险的危害由各作业岗位自行控制。

项目部根据各部门上报的《OSH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进行确认、汇总、评价,确定本项目范围内重大危险因素,建立《OSH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和《OSH重大危险因素及其控制计划清单》。

6.8危险控制

公司工程管理部应监督、协调各部门、各项目经理部对评价出的重大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对重大危险因素的

7.本项目已确定的确定重大危险因素。

《OSH重大危险因素及其控制计划清单》

部门:

项目填表日期:

20年月日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涉及相关方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L

E

C

D

1

作业人员

2

作业人员

3

作业人员

4

作业人员

5

司乘人员

6

司乘人员

7

作业人员

8

作业人员

9

作业人员

8.1培训与教育;

8.2制定应急预案;

8.3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8.4保持现有措施。

8.5项目部对重大危险因素实施监督、指导和服务。

危险因素的评审修订办法

项目每月组织一次重大危险因素的重新评价工作。

当生产活动或过程发生重大变化,及时重新进行危险辩识与评价工作。

以下为范例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表-范例

部门:

项目填表日期:

20年月日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涉及相关方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L

E

C

D

2.

降水工程

噪声

扰民

人员

3

6

1

18

执行环境管理方案、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文明施工

3.

油污染

环境污染

环境

3

6

1

18

4.

护坡工程

塌方

人员财产损失

作业人员

3

6

40

640

制定严密的施工方案,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

扬尘

环境污染

人员

3

6

1

18

采取必要的防尘降噪措施,文明施工

6.

噪声

扰民

人员

3

6

1

18

7.

防水作业

易燃

火灾

作业人员

3

6

7

126

加强管理、稀料、易燃物品远离火源

8.

防护缺陷

灼烫、职业病

作业人员

3

6

1

18

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完善劳动保护措施

9.

物料

管理

化学品

环境污染

人员环境

3

6

3

54

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专管专放

10.

易燃易暴品

火灾爆炸

人员

1

6

40

240

易燃易暴品远离火源专管专放

11.

堆放不规范

坍塌

作业人员

1

6

1

6

规范作业,料堆不超高,卸料平台不超载

12.

噪声危害

职业病

作业人员

3

6

1

18

加强劳动保护、减少噪声污染

13.

振动危害

职业病

作业人员

1

6

1

6

加强劳动保护、改进施工工艺

14.

作业不规范

高坠

作业人员

3

6

3

54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15.

防护缺陷

高坠、触电

作业人员

3

6

3

54

完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作业环境安全

16.

指挥失误

起重伤害

作业人员

1

6

1

6

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

17.

防护缺陷

灼烫

作业人员

3

6

1

18

加强劳动保护

18.

电危害

触电

作业人员

3

6

7

126

加大安全检查力度漏电保护措施安全有效

19.

电辐射

职业病

作业人员

3

6

3

54

改善作业条件、增强劳动保护

20.

粉尘与气溶胶

职业病

作业人员

3

6

3

54

改善作业条件、增强劳动保护

21.

作业不规范

灼烫、触电

作业人员

3

6

7

126

提高安全防护意识、规范操作

22.

生活、饮食

传染病

疾病

作业人员

1

2

3

6

加强卫生监督、控制病原

23.

致病微生物

中毒

作业人员

1

6

1

6

规范食堂卫生管理、搞好食品卫生工作

24.

防护缺陷

灼烫

作业人员

3

6

1

18

提高个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劳动保护

25.

作业不规范

灼烫、爆炸

作业人员

3

6

15

270

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6.

明火

火灾

作业人员

1

3

15

45

实行动火证制度、专人看火消防措施有效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部门:

项目填表日期:

20年月日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涉及相关方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L

E

C

D

27.

防护缺陷

高坠

作业人员

3

6

7

126

完善防护设施,创造良好作业环境

28.

健康状况异常

高坠

作业人员

6

6

7

实行定期体检制度、加强工人资质把关

29.

心理异常

高坠

作业人员

3

6

7

126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严惩违规行为

30.

作业不规范

高坠、物体打击

作业人员

1

6

7

42

加强教育规范作业严惩违章避免交叉作业

31.

现场管理

现场吸烟

火灾

财产人员

1

2

3

6

加强现场管理、增加处罚力度、

32.

现场

文明

施工

灯光

噪声

扰民

居民

6

6

1

36

减少灯光噪声污染、按市有关规定施工、搞好与周边居民关系

33.

污水

环境污染

环境

6

6

1

36

执行ISO14000标准、文明施工

34.

建筑生活垃圾

35.

粉尘污染

36.

模板加工

防护缺陷

机械伤害

作业人员

3

6

3

54

定期检修、完善防护设施

机械

37.

作业不规范

机械伤害

作业人员

3

6

3

54

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控制违规行为

38.

电梯井

内作业

标志缺陷

物体打击

作业人员

3

6

3

54

井内作业时各楼层电梯井口应设警示牌

39.

防护缺陷

高坠

作业人员

3

6

7

126

40.

作业不规范

高坠

作业人员

3

6

3

54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1.

作业不规范

高坠

司乘人员

1

6

40

240

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运人不超员、运物不超载

42.

设备缺陷

高坠

司乘人员

6

6

40

960

定期检修、严禁带病作业、限位、防坠装置灵敏有效

43.

信号缺陷、

标志缺陷

机械伤害

司乘人员

1

6

3

18

电梯停靠平台应设醒目标志、电梯运行应响铃警示、侯乘人员严禁将头伸出停靠平台护栏以外

44.

易燃易爆

爆炸、火灾

作业人员

1

6

15

90

掌握安全卫生知识、加强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力度、设专职管理员、定点存放

45.

作业环境不良

中毒、窒息

作业人员

6

6

1

36

改善作业条件、创造良好作业环境、加强劳动保护

46.

防护缺陷

职业病

作业人员

6

6

3

108

改善作业条件、增强劳动保护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