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578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总复习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

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一、填空

1、鸟儿在蓝天上飞翔,花儿在阳光下绽放,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

2、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4、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5、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比如:

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

6、(纪律)、(道德)与(法律)都在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但不同的是(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7、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

对于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8、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9、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10、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11、(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12、(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13、除了刑法和民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行政法)。

14、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15、法律如同尺子,衡量着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收到保护,

(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

16、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

护)自己的权利。

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

17、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在法律的(指引)和

(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二、简答

1、什么是法律?

答: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维持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生活的基本规则,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2)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2、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

(1)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2)在法律里,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3、什么是刑法?

答: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4、刑法的作用是什么?

答:

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5、什么是民法?

答:

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6、民法的作用是什么?

答:

(1)民法保护了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

(2)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7、行政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

(1)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

(2)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

(3)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8、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答:

(1)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2)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3)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4)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5)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9、你知道有哪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

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10、说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法律规定了哪些义务?

答:

(1)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

(2)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3)借了别人东西要及时归还;

(4)等到我们成年后,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11、法律与纪律、道德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

(1)联系:

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2)区别:

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12、采访家人和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到哪些法律?

答:

(1)工厂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道路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超市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学校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3、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

答:

我有财产权、受教育权、人身权、隐私权、通信自由等。

第二课宪法是根本法

一、填空

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2、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3、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3、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4、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

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5、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

6、(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

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

(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

9、(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10、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11、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

任何公民的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12、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

13、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

14、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从事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

二、简答

1、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答:

(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2)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3)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2、设立国家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

(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

(2)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3)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

3、宪法和其它法律法规有什么关系?

答:

(1)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

(2)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3)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4、你从哪里看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答:

(1)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2)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3)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

任何公民的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5、为什么要树立宪法权威?

(原因)

答:

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

6、怎样树立宪法权威?

答:

(1)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

体会它在国家和国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

(2)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从事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

7、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

答:

(1)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

(2)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

(3)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

(4)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

8、为什么说“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

但是我们对宪法的认识,不能止于这一天。

答:

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传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做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9、你了解哪些关于宪法的知识?

答:

(1)我知道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2)从2001年开始,12月4日就成为了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3)我发现宪法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宪法中规定了我们有学习和休息的权利。

10、阅读宪法内容,从宪法内容中,我们有什么发现?

答:

(1)我们应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家庭受到宪法的保护。

我们今天接受父母的抚养,将来也要关爱、瞻养父母。

(3)我们村的大明哥哥光荣入伍了。

听爸爸说,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

(4)我们未成年人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

第三课公民意味着什么

一、填空

1、在家里我们都是(孩子),在学校里我们都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都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

的,那就是(公民)。

2、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3、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出生)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3、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12308)热线电话求助。

4、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持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唯一的)、(终生不变)的身份代码。

(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

5、国民身份号码有(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

第1一6位是(地

址)码,第7一14位是(出生日期)码;第15一17位是(顺序)码;第18

位是(校检)码,如果校检码为10,有x代替。

6、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求,依法有权查验居民的(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7、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的或家庭的利益。

9、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10、(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11、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的(名片)。

12、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的条件,可以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13、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有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14、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

(201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

15、中国是全世界第(五)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在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

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最大载人下潜深度纪录。

二、简答

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答:

(1)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2)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出生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3)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国家为什么要为每个公民确定身份号码?

答:

(1)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

(2)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3)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持社会秩序。

3、怎样做好居民身份证信息保密?

答:

(1)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

(2)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

(3)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局挂失;

(4)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但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

4、中国公民到境外应当注意什么?

答:

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5、说一说,居明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

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答:

(1)①正面:

证件名称、签发机关、有效期限;

②反面:

姓名、性别、出生、住址、公民;

(2)身份证号码。

6、身份证有哪些用处?

答:

(1)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

(2)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

(3)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

(4)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5)在邮局邮寄护物品。

7、说一说,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

答: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农业,交通,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

(2)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

(3)中国是世界第5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4)201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

第四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填空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

(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3、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4、宪法除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5、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6、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权利,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8、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

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9、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

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10、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

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交流和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11、(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

纳税人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税收法律和政策),咨询如何办理(税务登记)、(发票购领)、(申报纳税),(举报税收违法行为)。

12、12月10日是(世界人全日)。

二、简答

1、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答: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

2、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

国家应充当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答: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4、公民应如何行使基本权利?

答:

(1)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2)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5、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答:

(1)宪法除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6、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答:

(1)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2)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3)瞻仰扶助父母的义务;

(4)遵守公共秩序的业务等。

7、为什么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

答:

(1)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2)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8、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答:

(1)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9、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答:

(1)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3)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4)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

(6)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第五课国家机构有哪些

一、填空

1、(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

(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

2、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前者在全国范围内行

使职权,后者代表国家在所在区域内行使职权。

3、(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

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5、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它代表国家在经济、社会等领域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提供公共服务。

6、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是国家的(监察机关)。

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7、(法徽)既是(人民法院)的标志,也是(法官)的(身份)标志,体现着法官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审判权。

法徽的图案由(麦穗)、(齿轮)、(华表)、(天平)和(红旗)构成。

8、(检徽)既是(人民检察院)的标志,也是(检察官)的(身份)标志,体现着检察官代表国家依法行使检察权。

检徽的图案由(盾牌)、(五颗五角

星)、(天安门)、(长城)和(橄榄枝)图形构成。

9、任何社会都有争议存在。

(司法)是解决社会争议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10、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

(负责),受人民(监督)。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每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总数)不得(超过三千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在(第一季度)召开会议。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地方人民政府正职和副职、地方监察委员会主任、地方人民法院院长和地方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均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13、在每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都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

14、“一府一委两院”,其中“(一府)”是指(人民政府),“(一委)”

是指(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中央)“府”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委”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在(地方),“府”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委”是指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两院”一般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15、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根据宪法,“一府一委两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同级人民

代表大会(负责),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16、(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职权,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二、简答

1、我国国家机关职权从何而来?

答:

(1)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

(2)它们在承载着自己独特功能的同时,彼此之间又有着严密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答: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

(2)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3、人民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